導航:首頁 > 交易市場 > 美國量化交易中國領先多久

美國量化交易中國領先多久

發布時間:2022-12-14 16:18:13

㈠ 中國量化交易的現狀與未來前景如何

在歐美市場,特別是在美國,量化交易已經非常成熟。在過去的十年裡,美國的對沖基金逐漸轉向了量化交易。我國的數量發展還不到歐美國家的水平,還處於比較初級的階段。但由於國內市場人口基數大,意味著國內市場潛力很大。

雖然短期內我量化貿易的發展還不如美國成熟,但最終的發展方向應該是相似的。通過對量化交易策略的研究,我們可以預測量化交易的未來前景。一個成熟的量化交易市場是值得我們學習的量化交易策略和理論,也是未來的發展方向。目前我國股市的有效性還不高,但隨著量化投資能力的提高,市場的有效性會進一步提高,技術的波動會越來越小,技術的量化可能會達到瓶頸,從而轉向基本面量化。

㈡ 量化交易什麼時候進入中國

量化私募交易介面開放,2019年將是量化的春天。
全球知名量化對沖基金巨頭Two Sigma獲准落戶中國,拿下中國私募牌照。這家基金管理規模約合人民幣4110億元,在量化基金中規模排名全球領先,對股票、商品、外匯等公開市場產品均有涉獵;是業界少有的應用機器學習和大數據來進行系統交易的大型對沖基金; 11年的時間,基金的管理規模擴大了逾10倍之多,Two Sigma的主力基金能拿到3%的管理費和30%的利潤提成,而行業的標准一般是2%和20%。無疑,規模巨大、演算法交易、野蠻增長的Two Sigma,是引人注目的。
Two Sigma落戶中國,一方面說明中國金融對外開放不斷往縱深挺進;另一方面,欣喜和隱憂正如硬幣的兩面,不僅僅是「狼來了」,而且是「大狼來了」。
近年來,「開放」一直是金融業的高頻詞彙。從資本市場開放而言,僅9月份,就推出了取消QFII和RQFII的投資額度限制、「深改12條」等等。雖然准許Two Sigma落戶中國,充分反映了中國資本市場開放的魄力和一往無前的勇氣。
翻到硬幣的另一面。量化交易在中國仍然處在快速發展階段,特別是演算法復雜的量化交易。Two Sigma落戶中國,這給金融監管經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強化監管之腕,解決好監管過程中的職責分工、責任落實、監管協調等諸多環節,覆蓋各種監管空白,也顯得特別迫切。
從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看,股指期貨推出後,才有了真正意義上的量化交易,但中國量化交易發展起步晚、發展快,發展過程並非一帆風順。2013年8月16日,光大證券套利策略系統出現問題,量化交易產品瞬間出現234億元申購ETF180成分股的「烏龍指」交易。教訓是慘痛的。
對尚處在量化交易探索期、發展期的中國量化交易企業來說,Two Sigma落戶中國,是真正的「大狼來了」。面對龐然大物,中國的量化交易者如何規避風險,如何健全風險監測預警和早期干預機制,快速發展壯大,敢與「大鱷」掰手腕,甚至有「沐於沂,風乎舞雩,詠而歸」的瀟灑,這才是中國的投資者願意看到的。

㈢ 美國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共多長時間

具體時間不一定,目前已經持續了6年,還在繼續。
QE1的內容
2008年11月25日,聯儲首次公布將購買機構債和MBS,標志著首輪量化寬松政策的開始。2010年4月28日,聯儲的首輪量化寬松政策正式結束。QE1將購買政府支持企業(簡稱GSE)房利美、房地美、聯邦住房貸款銀行與房地產有關的直接債務,還將購買由兩房、聯邦政府國民抵押貸款協會(Ginnie Mae)所擔保的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2009年3月18日機構抵押貸款支持證券2009年 的采購額最高增至1.25萬億美元,機構債的采購額最高增至2000億美元。此外,為促進私有信貸市場狀況的改善,聯儲還決定在未來六個月中最高再購買3000億美元的較長期國債證券。美聯 儲在首輪量化寬松政策的執行期間共購買了1.725萬億美元資產。
QE1的主體上是用於購買國家擔保的問題金融資產,重建金融機構信用,向信貸市場注入流動性,用意在於穩定信貸市場。值得關注的是,美聯儲的目的僅僅在於「穩定」市場,而不是「刺激 」經濟,這與中國央行的量化寬松大相徑庭。顯然,美聯儲無異於越俎代庖,行使行政職能。美聯儲的數量控制和成本控制精確到位。尤為令人稱奇的是,美聯儲竟然在全球范圍保持了美元 貨幣總量與對應商品總量的動態平衡。
QE2的內容
美聯儲2010年11月4日宣布,啟動第二輪量化寬松計劃,計劃在2011年第二季度以前進一步收購6000億美元的較長期美國國債。QE2寬松計劃於2011年6月結束,購買的僅僅是美國國債。QE2的 內涵是美國國債,實際上是通過增加基礎貨幣投放,解決美國政府的財政危機。同時,美聯儲再通過向其它國家「出售」國債,套現還原成美元現金,增加了儲備的規模(准備金大幅度增加 ),為解決未來的財政危機准備了彈葯。
就本質而言,QE2迥異於QE1。其主要目的不在於提供流動性,而在於為政府分憂解難。美聯儲不容易啊!一手拉扯金融機構;一手拉扯美國政府。巧妙的是,在為政府分憂解難的同時,美聯 儲間接擴充了准備金規模。需要警覺的是,美聯儲購買的美國國債大部分被中國政府吸納,美聯儲反而在擴張准備金規模。
QE3的內容
北京時間2012年9月14日凌晨消息,美聯儲麾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在結束為期兩天的會議後宣布,0-0.25%超低利率的維持期限將延長到2015年中,將從15日開始推出進一步量化寬松政策 (QE3),每月采購400億美元的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現有扭曲操作(OT)等維持不變。內容是在2012年6月底以前買入4000億美元的美國國債,其剩餘到期時間在6年到30年之間;同時出售等 量的美國國債,其剩餘到期時間為3年或以下,隨後這項計劃在今年6月份被延長到年底。美聯儲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於2012年9月13日指令紐約聯儲銀行公開市場操作台以每月400億美元的 額度購買更多機構抵押支持證券(MBS)。FOMC還指令公開市場操作台在年底前繼續實施6月份宣布的計劃,即延長所持有證券的到期期限,並把到期證券回籠資金繼續用於購買機構MBS。FOMC強 調,這些操作將在年底前使委員會所持有長期證券持倉量每月增加850億美元,將給長期利率帶來向下壓力,對抵押貸款市場構成支撐,並有助於總體金融市場環境更加寬松。
QE4的內容
2012年12月13日凌晨,美聯儲宣布推出第四輪量化寬松QE4,每月采購450億美元國債,替代扭曲操作,加上QE3每月400億美元的的寬松額度,聯儲每月資產采購額達到850億美元。除了量化寬松的猛葯之外,美聯儲保持了零利率的政策,把利率保持在0到0.25%的極低水平。
美聯儲的一舉一動,時刻牽動著金價波動。2013年9月,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宣布,將維持現行的寬松貨幣政策不變,暫時不削減第三輪量化寬松貨幣政策(QE3)規模,這一出乎意料的決議使得金價大幅上揚。但美聯儲官員布拉德隨後稱,10月可能縮減QE,這一表態又使得黃金和白銀價格同時重挫。

㈣ 中國量化交易的現狀與未來的前景如何呢

現在很多人對於市場上的消息都是比較關注的,雖然市場復雜,可是如果你能夠把握住機會,這將是一筆不錯的收益。中國量化交易的現狀與未來前景怎麼樣呢?

三、未來前景受歡迎

現在全球化發展的速度也已經越來越快了,所以量化交易在未來一定是一個很好的發展前景,而且每個國家都特別需要針對這方面來進行研究。目前,我們國家針對這些交易也有了一個比較大的發展空間,所以未來前景也是比較好的。

㈤ 美國光刻機領先中國多少年

美國掌握光刻機核心技術,領先中國大約二十年。

㈥ 美國實行量化寬松政策對我國有什麼影響

淺談美國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對我國有怎樣的影響
為促進經濟更強勁復甦和避免通縮的出現,美聯儲於11月3日宣布了新一輪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表示將在2011年年中前購買總額為6000億美元的長期國債以提振經濟,並對資產負債表中的債券資產到期回籠資金進行再投資。這是繼2008年12月到2010年3月間購買價值1.725萬億美元的資產後,美聯儲第二次採用量化寬松政策。
美國這次史無前例的量化寬松政策的推出,使中國被動跟隨美國進行調整。如果中國不跟隨美國和全球的量化寬松政策,人民幣將可能產生更大的升值壓力,帶來更多的資金流入。中國外匯儲備正重新加速上升,人民幣升值壓力增大,流動性過剩可能再次上演,推高物價水平。
一,何為量化寬松貨幣政策
原本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又叫做定量寬松的貨幣政策。又俗稱「印鈔禁」,指一國貨幣當局通過大量印鈔,購買國債或企業債券等方式,向市場注入超額資金,旨在降低市場利率,刺激經濟增長。該政策通常是往常規貨幣政策對經濟刺激無效的情況下才被貨幣當局採用,即存在流動性陷阱的情況下實施的非常規的貨幣政策。
量化寬松貨幣政策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有助於緩解市場資金緊張狀況,經濟恢復增長;但長期來看,埋下通脹的隱患,在經濟增長停滯的情況下,或許會引起滯漲。另外,量化寬松貨幣政策還會導致本國貨幣大幅貶值,在刺激本國出口的同時,惡化相關貿易體的經濟形式。對於全球經濟霸主的美國而言,實施這種激進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對其本國和全球經濟的影響更是不容小覷。
二,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對全球經濟會造成怎樣的影響
(一)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埋下全球通脹隱患
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實質上是在脫離實體經濟需求的情況下,開動印鈔機向市場輸入流動性。在市場信心缺失,投資萎縮的情況下,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向市場釋放的流動性不會導致通貨膨脹,但是一旦經濟好轉,投資信心恢復,過度釋放的流動性則可能會轉化為通貨膨脹。尤其是對於美國而言,由於美元是世界儲備貨幣,而且世界主要商品定價均以美元為基準,美聯儲實施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將導致美元大幅貶值,從而引發新一輪資源價格上漲,埋下全球通脹的隱患。
(二)量化寬松貨幣政策惡化相關貿易體的經濟形勢
量化寬松貨幣政策的最直接的表現之一便是使本國貨幣大幅貶值,有利於本國的出口行業,但是相反也導致相關經濟體的貨幣升值。
(三)美聯儲量大舉購買國債降低相應持債國家的外匯資產價值
雖然本次金融危機起源於美國,但是由於美國強大的經濟實力和美元獨一無二的國際地位,美債一度因避險功能而大受歡迎。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國政府的外匯資產中,美國國債佔有重要地位。美聯儲大舉購買美國國債,將推升美國國債價格,降低其收益率,從而使相應持債國家的外匯資產存在非常大的貶值風險。
三,美聯儲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在美聯儲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作用下,2009年以來流入中國的短期國際資本呈現出加速的態勢。未來一段時間里,隨著美聯儲向金融市場注入的大量流動 ,通過各種渠道流向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同家。同時,美國聯邦基金利率已降至接近零利率的水平,日前中國的一年期存款利率經過四次降息後遠高於美國聯邦基準利率水平,短期內美聯儲加息的可能性不大,中美利差倒掛的局面將繼續維持。在這種情形下,短期國際資本流入中國的趨勢還將持續。
然而,一旦美國經濟進入持續復甦,美聯儲必將逐步退出量化寬松和逐漸收緊銀根,美國拆借市場利率和聯邦基金利率將會上升。這將使美元升值,並使部分套利交易平倉。一旦美元企穩走強,國債利率上揚,大宗商品價格回落,資產泡沫可能隨之而破裂。大量投機性資金撤出中國,造成資產價格的大幅波動,給中國的金融穩定埋下巨大的隱患。
在美元貶值和短期國際資本湧入的背景下,人民幣升值壓力再次顯現,中國政府不太可能選擇大幅升值的策略。首先,在大幅升值方式下,熱錢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可以獲得升值帶來的收益,熱錢獲利的成本將大大降低。其次,我們很難找到一個均衡匯率點,無法計算怎樣的升值幅度為一個合適的水平。採取大幅升值策略,人民幣匯率很可能出現超調,資金流向逆轉的風險很大,或者是一次性大幅升值以後如果沒有升到位,可能還會有下一次的升值預期,造成過多的游資流入。無論是哪一種情形,都會造成資金大進大出,產生宏觀金融風險。再者,大幅升值對出口型企業將帶來較大沖擊,經濟可能出現大幅下滑,進而引發嚴重的失業問題,導致了中國經濟的被動,使國內生活成本增高造成人民生活幸福指數降低。

㈦ 美國量化寬松政策對中國有什麼影響


自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美國實行一輪又一輪量化寬松政策,長期基準利率持續保持在近於零的水平,在促使美國經濟復甦、擺脫金融危機陰影方面貢獻不小。美元貶值符合美國的長短期利益。所以,美國遲遲不願退出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
一旦美聯儲懼怕金融泡沫泛起和虛擬經濟過熱以及引發通脹隱患,動議退出量化寬松政策的話,對於中國來說利大於弊。中國目前最頭痛的一件事情就是,美國多輪量化寬松的超級貨幣政策,使得截至去年底的3.31萬億元外匯儲備大幅貶值。如果美國量化寬松政策喊停,那麼保值壓力將大大緩解。這是有利因素之一。
中國2013年4月份物價指數攀升至2.4%,出現新一輪物價上漲苗頭,其中一個助推因素就是國際大宗商品等輸入型通脹。國際大宗商品漲價與美國放水美元、導致美元貶值關系很大,因為國際商品價格都是用美元計量計價的。如果美國量化寬松政策喊停,美元將會停止貶值,中國輸入型通脹壓力將大大減輕。這是有利因素之二。
有利因素之三:人民幣升值壓力減輕,貨幣政策的兩難選擇困境難度減小。目前的人民幣持續升值是被動的,主要是美元持續貶值帶來的人民幣升值。如果美國量化寬松政策喊停,美元將停止貶值,那麼,人民幣升值壓力自然減輕。從穩增長方面來說,對於恢復中國出口經濟大有裨益,對於國內出口企業將帶來實質性利好。
兩個不利因素是,美聯儲量化寬松退出後,美元升值帶動人民幣相對貶值,可能使得中國國內熱錢大舉撤退,中國應該密切關注和預防其帶來的沖擊,這是其一。
其二,對瘋狂購買黃金的中國大媽沖擊最大。美國量化寬松逐步退出,美元將逐步走強,以美元計價的黃金將會進入一個中長期的下降通道,甚至給貴金屬帶來「滅頂之災」。這裡面不排除高盛等做空機構與美聯儲聯手算計包括中國大媽在內的投資者的可能。提醒購買實物黃金的中國大媽等貴金屬投資者,密切關注美聯儲退出量化寬松政策的動態動向,預防投資損失,防止被其算計。

㈧ 揭開「量化交易」的神秘面紗

量化交易( quantitative  trading  )是金融術語,即以數學模型代替人為主觀判斷,以計算機程序從還想歷史數據中篩選出多種「大概率事件」並總結出規律,從而制定相應的投資策略。有了量化交易策略,就較容易減少投資者情緒波動的影響,避免在市場狂熱或悲觀的情況下做出非理性的投資決策。

在量化交易出現之前,股票和證券市場的投資操作都是人工完成的。著名的股神巴菲特,他的故事投資秘訣就是價值投資,即通過大量研讀財報選出優質的公司,並長期持有。價值投資利潤固然高明,但知易行難,絕大多數的投資者並沒有耐心和毅力去逐一研讀每家企業的資料,分析基本面,等等。以美股為例,14000+家公司,每份財報都有好幾百頁,怎麼看得完。更何況,很多機構和投資者都是炒短線的,根本沒時間按價值投資的思路去做資料分析。

在此背景下,很多金融創新就應運而生了。比如金融學上有一個很著名的交易策略叫動量交易(momentum trading),即股票價格向上突破到某個比例時買入,下跌某比例時賣出。這個原則說起來容易,人工操作就很困難。而有了計算機之後,交易員只需要輸入具體明確的交易策略的指令,剩下的具體操作就可以由電腦自動完成了,非常輕松。

20世紀70年代,隨著計算機算力的突飛猛進,金融數據的大數據分析變得簡單易行,接著一大批劃時代的金融理論誕生了,比如投資組合理論、資產定價理論、期權定價理論,都是在這一時期出現的,這些理論為挖掘金融數據提供了理論基礎。另一方面,市場上需要管理的錢越來越多,證券的種類也越來越多。計算能力、金融理論基礎、市場需求,這三個條件在一個時代同時實現,量化交易也就應運而生了。

率先使用量化交易技術的是投資銀行們。他們利用計算機技術在海量的數據裡面挖掘信息,設計很多很復雜的金融產品,放大杠桿,獲取著令人難以置信的高額利潤。由於計算機技術的大面積應用,很多IT天才雲集華爾街,他們大都是穿著T恤和牛仔褲不修邊幅的宅男,與西裝革履的傳統銀行家形成了鮮明的對比。2006年,來自摩根史丹利,高盛,德意志銀行等投行的頂級「寬客」(Quants,量化交易專家)平均年收入是5.7億美金,年齡最小的才30歲左右。

經過投行們的推波助瀾之後,量化交易在金融市場上占據著相當大的份額。目前的美股市場上,量化交易大概佔到60%的比重。

量化交易的核心競爭力就是對海量數據進行分析計算,進而提煉出一定的規律,並據此作出預測。比如,對於某一隻農業概念股,除了常規的坎財務數據、歷史產量,還可以利用衛星數據來分析天氣,然後把農產品的歷史產量和其它先關數據全都難過來,進過整合分析之後預測這產品的未來產量,進而對該只農業股的股價進行預測。在市場平穩發展、規律性較強的情況下,只要精確地捕捉到這些規律,投入一些本金,並加上一定的杠桿,就可以實現很高比例的盈利,可謂是一本萬利,這也是前文提到很多量化交易的IT專家能夠獲取天量收入的秘訣。

這個原理聽起來確實很誘人,然而卻不是容易做到的。畢竟從海量繁雜的數據中持續捕捉規律,並作出准確預測,是非常復雜和燒腦的勞動,費一般人力所能及。因此,大多數投行都是到MIT(麻省理工學院)、普林斯頓等最牛的高校里挖最牛的人才來組建團隊。這些精英們也經常自詡,他們是用模擬天體運行規律的方式來解讀金融世界。簡言之,這是智商密集型的精英領域,非一般人可以涉足。

然而,經濟世界和金融領域的運行狀況,跟天文物理、化學生物等穩態結構領域的規律是大相徑庭的,沒有必然和連續的規律 。量化交易確實厲害,但卻非穩賺不賠的必殺神技。實際上,量化交易的風險非常大。關鍵在於,量化交易的本質是基於歷史數據挖掘規律,因此它依賴於過去的趨勢。而如果這些趨勢依存的條件發生變化,趨勢也就不復存在。進而,基於這些趨勢所做的投資策略,也就面臨著失敗的厄運。

最著名的案例就是著名的投行「所羅門兄弟」,它裡面有一個叫梅瑟維夫的天才,自己組建了著名的量化基金「長期資本管理公司」。在1998年之前,這家公司的業績非常好,年化收益達到32%,在同行之中一騎絕塵。但是經過俄羅斯盧布崩盤的黑天鵝事件之後,一切灰飛煙滅。

1998年俄羅斯盧布大幅貶值,市場上到處拋售俄羅斯債券。長期資本管理公司根據自己設定的量化模型,不但不拋售,反而激進地抄底,想著等市場反彈之後大賺一筆。然而1998年8月17日,俄羅斯政府發表聲明不再償還任何債務。盧布應聲而落,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爆倉,一天就虧掉幾億美金,在一個月之後,這家天才雲集的公司就破產清盤了。

量化交易把金融市場當作穩態結構,以為一切皆有序可循。然而,金融市場不是天體世界,它歸根到底是人的市場。人性的貪婪、恐懼、慾望都會隨著市場情況的變化而變化。因此它是一個規律和任性相互作用的動態過程,沒有一成不變的規律,也沒有料事如神的預測模型。用李善友教授近兩年廣為人知的說法,叫「 不連續性 」。

當今的量化交易已經回歸到了一個正常狀態:一方面,認識到量化交易在數據挖掘和科學決策方面的優勢,但是另外一方面,人們也認識到量化交易是有局限的,尤其是應對這種突如其來的規律變化的時候,這種純量化交易可能會面臨更大的風險。

作為全球重要的金融市場之一,中國也有一定規模的量化交易的,但仍處於萌芽的發展狀態。炒過股票的同學都知道,中國股市雖然長期收益率不錯,但仍總體而言仍是「消息市」、「題材市」、「概念市」,一旦政策或者環境有點風吹草動,中國市場的變動是非常非常頻繁的,而且波動的幅度特別大。在市場起伏很大、無規律性非常明顯的情況下,量化交易策略就難以湊效,更遑論賺取暴利。

2013年中國有一個光大「烏龍指」事件,就跟量化交易有密切的關系。當時是光大證券的交易員不小心輸錯了一個數字,下了一個70億的天量買單,瞬間拉動股價大漲,進而觸發了很多量化交易程序的自動執行條件,很快導致300多億的資金湧入場內,幾分鍾之內上證指數就拉升了100多點,59支權重股瞬間漲停。很多不明就裡的散戶盲目跟進,結果損失慘重。事後很多人除了控訴光大證券,也指責採用量化交易的機構,因為量化交易數倍放大了「烏龍指」效應,明顯影響了整個股市,進而間接促成他們的跟進損失。

在2013-2014期間,有些量化交易機構收益不錯,但經過2015年股災之後,整個A股市場的情緒和資金面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過去行之有效的策略通通報廢,以量化交易為核心的私募基金倒掉了300多家。

因此,量化交易在中國市場的成長壯大,路漫漫其修遠兮。我們普通人,還是老老實實學巴菲特,踏踏實實研讀財報,搞價值投資吧^_^

㈨ 美國量化寬松政策退出對中國有多大影響

量化寬松退出預期對中國的影響已經顯現。 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在流動性泛濫的國際環境下,中國經歷了快速復甦的過程,資產價格上漲以及由此帶來的財富效應提振了經濟。隨著美國經濟的好轉,量化寬松政策的逐漸退出,獲利資本流出新興市場,流向處於技術革新前沿的發達國家將不可避免。
因為資本大量留出,導致投資減少,降低了中國經濟發展的速度,從而引發經濟衰退。就業率因此降低,失業又會引發各類社會問題。

很多人以為量化寬松政策就是一般的貨幣政策,實際上它是美聯儲購買長期國債,著力於長期利率,與傳統的貨幣政策著力於短期利率不同。傳統的貨幣政策主要是指央行通過改變該國的短期利率而對實體經濟的總需求進行調節,從而達到穩定經濟增長和就業的目的。傳統貨幣政策的有效性取決於兩個條件。
一方面,一國必須有穩定的銀行體系,否則,缺乏穩定性的金融體系將使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失靈。另一方面,當短期利率下降到零值附近以後,央行將無法再通過進一步降低短期利率來增加流動性的釋放,實體經濟可能會因此而陷入「流動性陷阱」,造成通貨緊縮和總需求不斷下降惡性循環的局面。次貸危機爆發後的美國,恰恰是金融體系惡化,而短期的聯邦基金利率也下降到零值附近,傳統貨幣政策面臨失效,美聯儲採取了非傳統的貨幣政策,也就是量化寬松政策。
三個階段的操作,有效降低了長期利率,刺激實體經濟投資,從而真正能夠啟動就業,並推動房地產以及金融市場的繁榮,通過財富效應提振了居民消費,走上正循環的復甦道路。

㈩ 美國貨幣量化寬松政策對中國的影響

法律分析:一是中國美元資產嚴重縮水。現在中國外匯儲備超過2.6萬億美元,其中美元儲備約佔70%,中國購買美國國債超過9000億美元。美國出台「量化寬松」舉措使美元大幅貶值,導致中國的美元資產損失嚴重。從2010年6月至11月上旬,美元對人民幣貶值3%,使中國外儲和所持美國國債分別損失546億美元和270億美元。

二是沖擊中國外貿出口。人民幣對美元每升值一個百分點,中國的外貿出口將下降0.2%至0.3%。這使中國進出口增速失衡加劇,出口增速遠低於進口增速,外貿順差趨於縮小。

三是加劇中國的通貨膨脹。美國此舉推高了國際大宗商品的價格。受輸入性通脹影響,本來就較高的中國通脹率在2010年11月以後進一步升高。同時,中國支付進口的費用也顯著增加。如因國際油價上漲,中國今後每年進口石油需多支出幾十億美元。

四是承受更多國際熱錢流入的風險。專家估計,美國這次增發的6000億美元中的40%將通過各種渠道流入中國。大量湧入的熱錢將加劇中國資本市場資產的泡沫化,給中國經濟留下惡果和隱患。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幣管理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人民幣,是指中國人民銀行依法發行的貨幣,包括紙幣和硬幣。

從事人民幣的設計、印製、發行、流通和回收等活動,應當遵守本條例。

第三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定貨幣是人民幣。以人民幣支付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債務,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

閱讀全文

與美國量化交易中國領先多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車床程序啟動不了怎麼回事 瀏覽:292
為什麼有交易系統還不能盈利 瀏覽:683
教師口語的技術技巧有哪些 瀏覽:477
現貨交易一千塊能賺多少 瀏覽:464
現在學個什麼技術不錯 瀏覽:104
一個產品多種狀態怎麼體現 瀏覽:990
巧人秀產品如何 瀏覽:368
泰爾制葯的產品有哪些 瀏覽:428
北京果蔬消毒器代理商有哪些 瀏覽:786
it技術教育哪裡好 瀏覽:849
資質和信用信息系統怎麼下載 瀏覽:405
如何做一個物流信息部 瀏覽:873
審核中的小程序在哪裡 瀏覽:399
友愛職業技術學院多少個班 瀏覽:515
代理商是怎麼工作的 瀏覽:638
哪裡能查業主信息 瀏覽:271
程序員吃什麼提升自己 瀏覽:295
產品和儀器如何選擇 瀏覽:775
代理權授予范圍及方式有哪些 瀏覽:104
休市為什麼可以交易股票 瀏覽: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