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麼是內幕交易罪如何構成
法律分析:內幕人員和以不正當手段獲取內幕信息的其它人員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泄露內幕信息,根據內幕信息買賣證券或者向他人提出買賣證券建議的行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 第七十四條 證券交易內幕信息的知情人包括: (一)發行人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 (二)持有公司百分之五以上股份的股東及其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及其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 (三)發行人控股的公司及其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 (四)由於所任公司職務可以獲取公司有關內幕信息的人員 (五)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工作人員以及由於法定職責對證券的發行、交易進行管理的其他人員 (六)保薦人、承銷的證券公司、證券交易所、證券登記結算機構、證券服務機構的有關人員 (七)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規定的其他人。
❷ 進行內幕交易會有什麼法律後果
會受到沒收違法所得、罰款、警告等處罰。《證券法》第202 條規定,證券交易內幕信息的知情人或者非法獲取內幕信息的人,在涉及證券的發行、交易或者其他對證券的價格有重大影響的信息公開前,買賣該證券,或者泄露該信息,或者建議他人買賣該證券的,責令依法處理非法持有的證券,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以違法所得1 倍以上5 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3 萬元的,處以3 萬元以上60 萬元以下的罰款。單位從事內幕交易的,還應當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警告,並處以3 萬元以上30 萬元以下的罰款。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工作人員進行內幕交易的,從重處罰。
❸ 內幕交易是什麼意思
內幕交易是指以獲取利益或減少損失為目的,利用內幕信息進行證券買賣的行為。具體包括:內幕人員利用內幕信息買賣證券或者根據內幕信息建議他人買賣證券,內幕人員向他人泄露內幕信息,使他人利用該信息進行內幕交易;非內幕人員通過不正當手段或者其他途徑獲取內幕信息,並根據該信息買賣證券或建議他人買賣證券;其他內幕交易行為。
內幕交易的性質
內幕交易是一種典型的證券欺詐行為,是指證券交易內幕信息的知情人員利用其掌握的未公開的價格敏感信息進行證券買賣活動,從而謀取利益或減少損失的欺詐行為。根據規定,知悉證券交易內幕信息的知情人員或者非法獲取內幕信息的其他人員,不得買入或者賣出所持有的該公司的證券,或者泄露該信息或者建議他人買賣該證券。
內幕交易的危害
內幕交易在世界各國都受到法律明令禁止。內幕交易雖然在操作程序上往往與正常的操作程序相同,也是在市場上公開買賣證券,但由於一部分人利用內幕信息,先行一步對市場做出反應,因而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危害性:
(一)違反了證券市場的三公原則,侵犯了廣大投資者的合法權益。證券市場上的各種信息,是投資者進行投資決策的基本依據。內幕交易則使一部分人能利用內幕信息,先行一步對市場做出反應,使其有更多的獲利或減少損失的機會,從而增加了廣大投資者遭受損失的可能性,因此,內幕交易最直接的受害者就是廣大的投資人。
(二)內幕交易損害了上市公司的利益。上市公司作為公眾持股的公司,必須定期向廣大投資者及時公布財務狀況和經營情況,建立一種全面公開的信息披露制度,這樣才能取得公眾的信任。而一部分人利用內幕信息,進行證券買賣,使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的失公正,損害了廣大投資者對上市公司的信心,從而影響上市公司的正常發展。
(三)內幕交易擾亂了證券市場、乃至整個金融市場的運行秩序。內幕人員往往利用內幕信息,人為地造成股價波動,擾亂證券市場的正常秩序。內幕信息與內幕交易行為內幕交易內幕交易又稱內情者交易,指公司董事、監事、經理、職員、主要股東、證券市場內部人員或市場管理人員,以獲取利益或減少經濟損失為目的,利用其地位、職務等便利,獲取發行人未公開的、可以影響證券價格的重要信息,進行有價證券交易,或泄露該信息的行為。
內幕交易主要包括下列行為:
(1)內幕人員利用內幕信息買賣證券,或者根據內幕信息建議他人買賣證券的行為;
(2)內幕人員向他人泄漏內幕信息,使他人利用該信息獲利的行為;
(3)非內幕人員通過不正當的手段或者其他途徑獲得內幕信息,並根據該內信息買賣證券,或者建議他人買賣證券的行為。這里的內幕人員,是指上市公司的董事會、監事會人員及其他高級管理人員,證券市場和主管機關和證券中介機構的工作人員,以及為該上市公司服務的律師、會計師等能夠接觸或者獲得內幕信息的人員。
❹ 我國刑法對內幕交易罪作了哪些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對內幕交易罪既遂處罰為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單位犯本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八十條第一款
證券交易內幕信息的知情人員或者非法獲取證券交易內幕信息的人員,在涉及證券的發行、交易或者其他對證券的價格有重大影響的信息尚未公開前,買入或者賣出該證券,或者泄露該信息,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
❺ 刑法的內幕交易指什麼罪的量刑
刑法中關於內幕交易罪的量刑規定是: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八十條第一款
證券、期貨交易內幕信息的知情人員或者非法獲取證券、期貨交易內幕信息的人員,在涉及證券的發行,證券、期貨交易的信息尚未公開前,買入或者賣出該證券,或者從事與該內幕信息有關的期貨交易,或者泄露該信息,或者明示、暗示他人從事上述交易活動,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
❻ 怎麼認定內幕交易
法律分析:內幕交易行為的界定,是內幕信息知情人和非法獲取內幕信息的人,在內幕信息公開前買賣相關證券,或者泄露該信息,或者建議他人買賣相關證券的行為。,證券內幕交易行為方式分為三類:
1、買入或者賣出與內幕信息相關的證券。即內幕人員直接或借他人證券賬戶買入或者賣出相關證券的行為。該類內幕交易不以行為人獲利或避免損失的主觀意圖作為認定的必要條件。也就是說,內幕人員利用內幕信息買賣相關證券無論是否獲利或形成損失,均屬於違法行為,均應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2、泄露內幕信息。泄露是指行為人將處於保密狀態的內幕信息公開化或向特定對象透露。泄露內幕信息者只要客觀上實施該行為,不論其行為的動機屬故意或過失,都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3、建議他人買賣證券。內幕人員並沒有直接向他人講述內幕信息的內容,而是向他人提出買賣與內幕信息相關的證券的建議。建議行為是一種促使他人進行相關證券交易的行為,被建議者或者根本沒有交易證券的意圖,或者沒有交易該種證券的意圖,或者在交易量和交易價格上不確定,行為人的建議起到鼓勵、推動和指導的作用。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 第五十一條 證券交易內幕信息的知情人包括:
(一)發行人及其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
(二)持有公司百分之五以上股份的股東及其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及其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
(三)發行人控股或者實際控制的公司及其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
(四)由於所任公司職務或者因與公司業務往來可以獲取公司有關內幕信息的人員;
(五)上市公司收購人或者重大資產交易方及其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
(六)因職務、工作可以獲取內幕信息的證券交易場所、證券公司、證券登記結算機構、證券服務機構的有關人員;
(七)因職責、工作可以獲取內幕信息的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工作人員;
(八)因法定職責對證券的發行、交易或者對上市公司及其收購、重大資產交易進行管理可以獲取內幕信息的有關主管部門、監管機構的工作人員;
(九)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規定的可以獲取內幕信息的其他人員。
❼ 什麼是內幕交易
內幕交易是一種典型的證券欺詐行為,是指證券交易內幕信息知情人或非法獲取內幕信息的其他人員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在內幕消息公開前,泄露內幕信息,根據內幕信息買賣證券或向他人提出買賣證券建議的行為。內幕交易一直以來都是證券監管機構積極防控和嚴厲打擊的對象。要理解內幕交易,需從內幕信息、內幕人員和內幕行為這三個點出發。
(1)內幕信息
內幕信息指未對外界公布的信息,產生於由信息形成合意、決策文件到對外公布過程。這種隱藏在「幕後」的信息通常涉及公司經營、財務等重要方面,一般是公司發展的「風向標」。《證券法》第75條列舉了幾種內幕信息典型。
這些重大信息在發布之後,可能會對投資者的投資決策和證券價格產生重大影響。例如,上市公司重大財務虧損信息、違約糾紛、高管涉嫌違法違紀等信息往往會引起公司股票價格下跌;上市公司的盈利信息、資產增值信息往往會引起證券價格的上漲。
(2)內幕人員
內幕人員是指內幕信息「知情人」。俗話說「近水樓台先得月」,這些知情人因其職務、職權或者通過其他渠道,在重要信息發布前就掌握內幕消息。
內幕人員分兩種,一種是《證券法》第74條規定的內幕消息知情人,包括發行人董監高,持股5%以上股東及其董監高,實際控制人及其董監高,發行人控股的公司及其董監高,因職務便利獲取內幕信息的人員,證券監督管理機構、證券交易所、證券登記結算公司、保薦人、承銷的證券公司等機構的工作人員和相關人員;另一種則是通過非法途徑獲取內幕消息的知情人,如《證券法》第74條規定人員的親屬、利益關系人,通過不正當的途徑比如偷聽電話、拆封信件等手段獲取內幕信息的人員。
(3)內幕行為
內幕行為即指內幕人員利用其掌握的內幕信息獲利或者減免損失的行為,這種獲利可能是直接獲利或間接獲利。
最常見的內幕行為是在內幕信息公開前的敏感期買賣公司證券,這種買賣證券的行為可能是內幕人員自己操作,或是明示、暗示其他人進行證券買賣。例如,上市公司高管在公司發生虧損等內幕信息對外公布前大量拋售公司股票,為自己止損,便是一種典型的內幕交易行為。
此外,在內幕信息向公眾公開前,內幕人員泄露內幕信息給他人,也是被法律所禁止的內幕行為。
❽ 內幕交易罪怎麼處罰量刑
行政法框架下,構成內幕交易行政違法行為的,監管機關責令依法處理非法持有的證券,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三萬元的,處以三萬元以上六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如果單位從事內幕交易,還應當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警告,並處以三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刑事法框架下,如果行為人構成內幕交易類犯罪,面臨的處罰遠重於行政處罰,不僅要處以自由刑,還要並處或單處罰金刑。當然,如果單位構成內幕交易罪的,則不僅要對單位處以罰金刑,還要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以自由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