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參與碳交易市場
深圳碳交易市場允許個人和機構投資者參與交易,並向境外碳投資機構開放。而其他市場或不允許個人投資者參與交易,或者不接納境外投資者。
其實個人參與碳交易市場很簡單,個人投資者需滿足以下四個條件就可以去排交所開戶並參與碳交易買賣了:
(一) 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自然人;
(二) 有固定的居住場所及聯系方式;
(三) 承認交易所的交易規則及各項業務細則;
(四) 交易所規定的其他條件。
註:現在深圳碳配額每噸81元。隨便你賣多少,如果不熟悉市場先買一噸玩玩都行。
深圳排交所個人開戶需繳納會員費及每年年費。如通過與排交所合作的經紀機構開戶則免費。我上星期剛通過一家經紀機構開戶碳交易,買了5噸碳配額。先看看市場怎樣,好的話再買。
⑵ 碳排放具體怎麼交易多問。
這種交易是如何進行的呢?相關企業先將二氧化碳減排指標上報,國家發改委對其指標進行審核後,到聯合國注冊,聯合國再委託專門的機構進行交易,「就和人們在交易所買賣股票差不多。」
如何在碳市場交易CDM呢?
北京中碳技術有限公司業務員成光介紹,根據2001年《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七次締約方會議達成的《馬拉喀什協定》,一個典型的CDM項目從開始准備到實施直到最終產生有效減排量,需要經歷項目識別、項目設計、參與國批准、項目審定、項目注冊、項目實施、監測預報高、減排量的核查與核證、經核實的減排額度簽發等主要步驟。根據《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執行理事會(EB)消息,作為發展中的國家,目前中國有近2000個CDM項目獲得國家發改委批准,有267個CDM項目在EB成功注冊。
作為一家從事碳市場交易的中介公司,成光說,在服務企業的過程中,他們感到CDM項目能否在EB實現成功注冊,是交易CDM成功的關鍵因素。
成光介紹,一般來說,碳市場交易包括前期開發、碳資產開發、 碳資產項目管理三個流程。而各個流程階段又包括許多環節。如在前期開發階段,要進行項目分析,即確定企業有哪些項目符合CDM的概念;要進一步收集信息,進行減排量的估算以及測算方法的確定;要對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市場未來趨勢進行預測並確定開發成本以及開發風險。
在碳資產開發階段,要進行項目文件設計、賣方和買方政府審批、購碳協議簽署、第三方認證、聯合國注冊等程序。成光說:「每個CDM項目都有一個獨立的文件報告,中文部分交由中國政府審批,英文部分提交第三方認證、聯合國登記,注冊登記需要在網上公示50天,如無疑義,公示期結束即意味著自動注冊成功。」
據悉,在碳資產項目管理階段要重點做好三個方面的工作。第一,要進行日常管理,主要包括流程的監控以及企業運營信息的獲取,目的在於保障企業碳資產的穩定收益,避免在沒有產生減排量的情況下,提前與買家溝通採取防範措施。第二,要根據實際產生的減排量,按照企業的要求分季度或年度出具項目檢測報告。第三,對減排量進行第三方認證,在聯合國登記,最後進行碳資產交割。
在這些過程中,企業需要交付哪些費用呢?成光介紹,一般的費用包括第三方對項目的審核(1.8萬歐元),注冊費(0.2美元/年核實減排噸數),監測核查和核證費用(1萬美元左右),聯合國CDM理事會徵收的適應性費用(核實減排總額的2%)、行政管理費(0.2美元/核實減排噸數),中國政府徵收的環境資源稅(核實減排總額的2%)等。
至於中介公司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成光表示,識別CDM項目、為項目業主尋找和篩選碳購買方、協助企業與買方的談判、幫助企業在減排交易中實現利益的最大化,並最終促成CDM項目的完成是他們最主要的任務。
成功範本看邯鋼
對於中國企業來說,如果能夠注冊成功一個CDM項目,不僅可以減排一定數量的二氧化碳,還能通過出售該減排數獲得額外收入。從這一點看,邯鋼的成功對於中國企業來說無疑具有範本意義。
2005年2月,在《京都議定書》生效以後,河北省CDM項目辦公室認為邯鄲鋼鐵廢氣回收聯合循環發電項目(該項目通過回收利用鋼鐵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富餘高爐煤氣和焦爐煤氣,建成一個循環發電站,項目建成後每年可滿足邯鋼年用電的36%)符合CDM項目的要求,隨即指導邯鋼開始了該項目的開發和注冊准備。
怎麼開發,這裡面也有學問。根據《京都議定書》,CDM項目開發具有「單邊模式」、「雙邊模式」和「多邊模式」三種模式。後兩者是指在項目開發之初就就尋找到了買家,買家可以在項目開發過程中給項目以資金和技術等方面的支持。單邊模式則是企業獨立完成了整個項目之後再尋找買家,例如我國可再生能源領域第一個獲得簽發的CDM項目———福建漳浦六鰲30.6MW風電CDM項目就是一個單邊項目。
而邯鋼集團開發的該項目最終是作為一個雙邊項目敲定下來的,項目在2007年獲得國家發改委批准和EB批准,買家是來自於瑞典的碳資產管理公司。雙方的談判從2006年下半年開始到2007年3月結束。根據協議,到2012年,邯鋼通過向該公司出售二氧化碳減排指標,共可獲約2億元純收益。
「要讓買家相中自己,編制好開發項目設計文件是其中最重要的環節,同時也是CDM項目能否注冊成功的關鍵因素。」邯鋼宣傳部的這名工作人員說。
在與河北省CDM辦公室簽署了開發CDM項目的意向書之後,邯鋼舉辦了多次有關注冊程序的培訓班。在接下來的時間里,項目開發單位和邯鋼為實現CDM項目注冊作了大量的工作。這些工作包括收集大量數據和項目信息,如項目相關的批准文件、可行性報告、環評報告、實地調研數據、各利益相關方意見咨詢等;選擇最適合於項目的方法學;確定項目產生減排量的計入期、說明項目如何促進東道國的可持續發展等情況;聯系外國買家;尋找合適的第三方進行項目的合格性論證;報國家發改委審批;提交EB批准。
完成了這一復雜的CDM項目注冊,就等同於實施碳交易獲得了成功。「而找買家、談價格也均發生在整個注冊流程中。因此,從企業操作角度而言,最難的一步就在於如何注冊成功。」 邯鋼的這名工作人員說。
中國還缺好中介
我國「十一五」規劃明確提出,到2010年單位GDP能源消耗比2005年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要減少10%。在努力實現這一目標的過程中,通過大力推廣節能減排技術,努力提高資源使用效率,必將有大批項目可被開發為CDM項目。
但並不是所有企業都像邯鋼、福建漳浦六鰲風電CDM項目那樣幸運,對於找不到買家的企業來說,他們更希望在以下幾個方面提供幫助。「從企業提出的這些『希望幫助』的內容上,我們也看到了中國在開發CDM項目中還缺少的積極因素。」成光說。
首先,對CDM認識尚不到位,缺少必要的資金支持。CDM是隨著國際碳交易市場的興起而走入我國的,在我國傳播的時間有限,國內許多企業還沒有認識到其中蘊藏的巨大商機;同時,由於對CDM的價值、操作模式、項目開發、交易規則等尚不熟悉,目前關注CDM的除興業銀行(39.33,-0.71,-1.77%)等少數商業銀行外,其他金融機構也鮮有涉及。
其次,CDM項目開發時間長、風險因素多。與一般的投資項目相比,CDM項目需要經歷較為復雜的審批程序,這導致CDM項目開發周期比較長,並帶來額外的交易成本。此外,開發CDM項目涉及風險因素較多。政策風險來自於國際減排政策的變化,如2012年後中國是否承擔溫室氣體減排義務,決定了2012年後合同的有效性;項目風險主要是工程建設風險,如項目是否按期建成投產,資源能否按預期產生等。在項目運行階段,還存在監測或核實風險,項目收入因此存在不確定性,也會影響金融機構的金融服務支持。
再次,中介市場發育不完全。據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統計顯示,目前中國提供的二氧化碳減排量已佔到全球市場的1/3左右,預計到2012年,中國將占聯合國發放全部排放指標的41%。
成光說:「這就意味著,未來的幾年,中國需要相當數量的像北京中碳技術有限公司這樣的中介機構,但目前來看,這樣的機構總體來說數量太少,而且大都處於起步階段,難以開發或者消化大量的CDM項目。而在國外,CDM項目的評估及排放權的購買大多數是由中介機構完成。」
另外,也缺乏專業的技術咨詢體系來幫助金融機構分析、評估、規避項目風險和交易風險。曾經參與中國多家企業第三方認證工作的張建麗介紹,CDM機制項下的碳減排額是一種虛擬商品,其交易規則十分嚴格,開發程序也比較復雜,銷售合同涉及境外客戶,合同期限很長,因此非專業機構難以具備此類項目的開發和執行能力。
⑶ 碳交易怎麼交易
個人碳交易需要填寫資料提交申請,在申請通過後可以開設交易賬戶,在對交易賬戶進行個人資料的完善之後,投資者可以通過相關的手機軟體進行交易。企業碳交易需要把企業擁有的碳資產數據上報,在經過第三方交易機構檢驗後由政府分配碳額度,企業把擁有的碳額度放到交易市場上進行交易即可。
拓展資料:
1、碳排放交易,是指運用市場經濟來促進環境保護的重要機制,允許企業在碳排放交易規定的排放總量不突破的前提下,可以用這些減少的碳排放量,使用或交易企業內部以及國內外的能源。《京都議定書》第17主題規定,碳排放交易是一個可交易的配額制度,以議定書附件B所列承諾的減排和限排承諾計算的配額為基礎。例如,全球限定100單位的碳排放量,A國獲得15單位的指標,B國獲得10單位的指標,其他國家則獲得其餘75單位的指標。如果A國只排放了10個單位,而B國排放了12個單位,那麼B國就可以從A國購買2個單位的碳排放量。在推動碳排放交易方面,歐盟走在世界前列,已經制定了在歐盟地區適用的氣體排放。
2、中國已有7家主要的碳排放交易所:廣州碳排放權交易所、深圳排放權交易所、北京環境交易所、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湖北碳排放權交易所、天津排放權交易所和重慶碳排放權交易所。在中國等發展中國家尚不承擔有法律約束力的溫室氣體限控義務的情況下,這些碳排放交易所希望推動自願減排。其中深圳排放權交易在2013年6月18日率先啟動了交易,並產生了1300多萬的交易量,同時設立了個人會員和公益會員。為方便全國各地關注碳排放交易的機構和個人,各交易所均開設了「足不出戶,異地開戶」的服務。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更是藉助世博會召開之機,推出「世博自願減排」活動。
⑷ 碳交易怎麼交易
配額交易流程
1、配額劃轉:賣方登錄上海市碳排放交易系統,將配額從上海市碳排放登記注冊系統的管理科目劃轉至交易科目。
2、入金:買方進入交易系統或結算銀行提供的其他通道(網銀),將其銀行資金賬戶轉入上海環交所結算專用資金賬戶。
3、交易:買賣雙方通過上海市碳排放交易系統進行交易,買方買入賣方的配額。
4、日終清算後撥付。
5、出金(T+1日):賣方企業賣出配額的資金從上海環交所結算專用資金賬戶轉至企業資金賬戶中。
6、配額劃轉(T+1日):買方企業登錄上海市碳排放交易系統,將買入的配額從交易科目轉至管理科目。
CCER交易流程
1、賣方登錄國家自願減排交易注冊登記系統(registry.ccersc.org.cn),將需要交易符合條件的CCER從自己的交易賬戶轉入到上海環交易所交付賬戶。
2、交易參與方登錄到上海市碳排放交易系統進行CCER交易。
3、若買方為上海碳交易試點企業因履約抵消等需要,也可以在上海碳排放交易系統上發送轉出CCER的指令,將CCER從上海環交所交付賬戶轉入國家自願減排交易注冊登記系統中交易賬戶,直至履約抵消完畢。當日買入的CCER於第二個交易日劃撥至國家自願減排交易注冊登記系統。
拓展資料
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交易產品為碳排放配額,生態環境部可以根據國家有關規定適時增加其他交易產品。碳排放配額交易以「每噸二氧化碳當量價格」為計價單位,買賣申報量的最小變動計量為1噸二氧化碳當量,申報價格的最小變動計量為0.01元人民幣。
⑸ 什麼是碳交易碳交易是怎麼交易的具體如何操作
碳交易是為促進全球溫室氣體減排,減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所採用的市場機制。把市場機製作為解決二氧化碳為代表的溫室氣體減排問題的新路徑,即把二氧化碳排放權作為一種商品,從而形成了二氧化碳排放權的交易,簡稱碳交易。
碳交易的基本原則是合同一方向另一方支付溫室氣體減排的費用,買方可以利用購買的減排來緩解溫室效應,實現自己的減排目標。在需要減少排放的六種溫室氣體中,二氧化碳(CO2)是最大的,所以這種交易是以每噸二氧化碳當量(tCO2e)為單位計算的,所以俗稱「碳交易」。這個市場被稱為碳市場。規則是碳市場的首要也是最重要的核心要素。有些規則是強制性的。例如,議定書是碳市場最重要的強制性規則之一。
議定書規定了公約附件一國家(發達國家和經濟轉型國家)的量化減排目標。2008年至2012年間,中國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比1990年的水平平均減少了5.2%。議定書衍生出的其他規則,如歐盟到2012年的集體減排目標是在1990年的基礎上減少8%,歐盟以此重新分配給成員國,以及歐盟排放交易系統(EU ETS)於2005年建立以建立交易規則。當然,有些規定是自願的,沒有國際或國家政策或法律的強制性約束,由地區、企業或個人自願發起履行環境責任。2005年《京都議定書》生效後,全球碳市場迅猛發展。碳交易量從2006年的16億噸增加到2007年的27億噸,增長了68.75%。營業額的增長甚至更快。2007年全球碳市場規模為400億歐元,比2006年的220億歐元增長了81.8%,2008年上半年甚至與2007年全年持平。
從交易規則來看,交易時間和股市一致,為每周一至周五的上午9:30至11:30、下午13:00至15:00。交易以「每噸二氧化碳當量價格」為計價單位,買賣申報量的最小變動計量為1噸二氧化碳當量,申報價格的最小變動計量為0.01元人民幣。
具體操作來看,交易分買入和賣出,和買賣股票基本一致。碳配額買賣的申報,被交易系統接受後即刻生效,並在當日交易時間內有效,相應的資金和交易產品即被鎖定,未成交的買賣申報可以撤銷。買賣申報在交易系統成交後,交易即告成立,已買入的交易產品,當日內不得再次賣出,而賣出的資金可用於當天的交易。
據了解,納入首批碳市場覆蓋的企業碳排放量超過40億噸。這意味著中國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一經啟動,就將成為全球覆蓋溫室氣體排放量規模最大的碳市場。
⑹ 我有水電站的話,怎麼進行碳排放交易
有交易平台。可以去咨詢或者買賣,但現在我國還處在自願階段,絕大多數企業沒有指標,法律也沒完善,沒有任何強制手段,懲罰手段。
碳排放是關於溫室氣體排放的一個總稱或簡稱。溫室氣體中最主要的氣體是二氧化碳,因此用碳(Carbon)一詞作為代表。雖然並不準確,但作為讓民眾最快了解的方法就是簡單地將「碳排放」理解為「二氧化碳排放」。多數科學家和政府承認溫室氣體已經並將繼續為地球和人類帶來災難,所以"(控制)碳排放"、「碳中和」這樣的術語就成為容易被大多數人所理解、接受、並採取行動的文化基礎。
日常生活一直都在排放二氧化碳,而如何通過有節制的生活,例如少用空調和暖氣、少開車、少坐飛機等等,以及如何通過節能減誤的技術來減少工廠和企業的碳排放量,成為本世紀初最重要的環保話題之一。
⑺ 低碳企業和個人如何參與碳交易市場
上次講到碳市場是強制參與的,而且是分行業分批參與。但市場上還有很多低碳企業,比如做新能源汽車的、光伏發電的等等。這些企業怎麼參與碳交易市場?
其實除了強制的碳交易市場,還有一個針對低碳或者脫碳企業打造的自願減排市場。
這個市場最開始是發達國家設想出來的。當時發展中國家要承擔自願減排的義務,但減排需要技術,發展中國家很缺這方面技術。所以發達國家就跟發展中國家合作,幫助它們建立一些減排項目,比如風能發電、光伏發電等。這樣產生的減排資產,然後再賣給發達國家。
後台這個設想就成為了自願碳市場的雛形,叫做清潔發展機制,英文縮寫CDM。只不過後來慢慢從幫助大企業減排,到變成綠色資源企業發展融資這么一個轉變。
具體怎麼進行交易呢?
首先,和強制市場不同,自願減排市場交易的商品,是經過國家核查,先確定貢獻的減排量。常見的減排項目有風能、光能、植樹造林、發展循環經濟等。這些項目幫助社會減少了多少碳排放,國家都有相應的標准。經過了認證後,這個減排量就可以變成自願碳市場上交易的商品。
目前我國對於每個減排項目都有一個對應的核證方法。大約有200種,集中在可再生能源發電、甲烷回收、碳匯造林、生物廢棄物發電,以及垃圾填埋氣等項目。
在自願碳市場的買家有三類。第一類就是被要求強制參與碳交易的控排企業。當然,為了保證控排企業自己降低碳排放量,國家規定了只能購買一定比例核證減排量,大部分還是得靠自身減排。
第二類買家就是非強制參與碳交易的控排企業。雖然他們本身不產生大量的碳排放。但是在企業的經營生產中,也會耗電、用紙。這些間接活動也會產生碳排放。我們把這種企業日常生產產生的碳排放叫做碳足跡。如果後續國家規定每個企業要達成碳中和,那企業就需要購買一些核證減排量用於抵消自己產生的碳足跡。
第三類買家就是個人投資者。有些企業或個人購買了核證減排量,但不注銷,而是用來投資。這也是可以的。未來,隨著碳市場的成熟,碳市場的投資會成為很多投資者的一個新選擇。
目前我國有1萬多人參與了試點的碳市場。
個人參與碳市場有三種方式:
1、直接在碳市場試點開戶參與交易。但這種方式對個人設有門檻,要求自然人有10萬至100萬的金融資產,還要證明自己有豐富的投資經驗和風險識別能力。
2、通過銀行等金融機構。目前國內投資機構有1000多家參與了碳交易。交易市場里超過一半的交易是投資機構和個人貢獻的。我自己建議個人不懂就不要參與這類交易。
3、形成一個低碳的生活方式。
如果未來,每個人都有一個碳賬戶,那麼每個人都有一定的碳排放限額。如果你現在形成了一個低碳的生活方式,那麼在碳賬戶啟動以後,你就會積累大量的碳積分,你就會有收益。
至於哪些行為能獲得碳積分?到時候肯定也會有一個標准。像現在支付寶做的螞蟻森林,你線上繳費、運動、坐公交、騎共享單車都可以獲得綠色能量。未來可能就可以獲得碳積分。
養成綠色出行很有必要,我自己也是這樣做的。可能你覺得一個人能省多少,但如果每個人都省一點,乘以14億都不是一個小數目了。我國制定的2030年達到碳達峰、2060年完成碳中和是一項非常艱巨的任務。是需要我們所有人一起付出才能實現的。
資料參考:
得到《碳交易10講》
⑻ 充電樁企業怎麼實現碳交易
碳交易,即把二氧化碳排放權作為一種商品,買方通過向賣方支付一定金額從而獲得一定數量的二氧化碳排放權,從而形成了二氧化碳排放權的交易。
碳交易市場是由政府通過對能耗企業的控制排放而人為製造的市場。通常情況下,政府確定一個碳排放總額,並根據一定規則將碳排放配額分配至企業。
如果未來企業排放高於配額,需要到市場上購買配額。與此同時,部分企業通過採用節能減排技術,最終碳排放低於其獲得的配額,則可以通過碳交易市場出售多餘配額。雙方一般通過碳排放交易所進行交易。
⑼ 個人如何參與碳交易
那麼個人應當如何參與碳交易呢?
1、直接在碳市場交易所開戶參與交易,目前我國試點的碳交易所有:①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②北京環境交易所/北京綠色交易所;③深圳排放權交易所;④廣州碳排放權交易所;⑤湖北碳排放權交易中心;⑥天津排放權交易所有限公司;⑦重慶碳排放權交易中心;⑧四川聯合環境交易所;⑨海峽股權交易中心——環境能源交易平台。但是,現行的入市規則對個人資產有一定要求,並要求個人有足夠的知識以及分辨風險的能力!
2、如果家有林地,或者從事可再生能源發電、甲烷回收、碳匯造林、生物廢棄物發電,垃圾填埋氣等項目(約200種),可申請碳匯補貼,需向相關部門申請,經審定,監測、備案、評估後拿著CCER去交易所交易。
3、通過銀行等金融機構投資,如投資基金、股票等。這里不對金融做過多推薦,因為做過基金、股票投資的大概都能明白,對於普通人來說「操作不當」(對進/出場時機的把握)便容易被「收割」。
4、投身碳中和行業,如碳金融、碳會計、碳審計、碳信貸、碳保險等相關碳金融行業中提供服務。這個不難理解,就好比18-19世紀的美國西部淘金熱,淘金的「牛仔」可能會賺的盆滿缽滿,但是也有很多人因此傾家盪產,但是為「牛仔」提供衣食住行等基礎服務的商人一定收獲頗豐。
碳交易的時間除了法定節假日及交易機構公告的休市外,採取掛牌協議方式的交易,交易時段為:每周一至周五上午9:30至11:30、下午13:00至15:00;採取大宗協議方式的交易時段為:每周一至周五下午13:00至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