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交易市場 > 農村土地交易該注意什麼

農村土地交易該注意什麼

發布時間:2022-11-22 21:25:20

A. 簽訂農村土地轉讓合同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簽訂農村土地轉讓合同需要注意的問題如下:

一、國有土地的權屬調查和資信能力調查

1、土地轉讓合同簽訂之前,要對轉讓方的轉讓主體資格進行核實。轉讓方須是國有土地使用證上載明的土地使用者。土地使用者為國有或集體單位的,應提交有資產處分權的機構出具的同意轉讓的證明。

2、轉讓方也要認真審查受讓方的資信能力,包括銀行資金證明、有無重大債務糾紛等,以免造成土地使用權轉讓後資金無法收回的結局。

二、轉讓價格評估事宜

在轉讓前,應該對土地轉讓價格進行評估。因為土地使用權轉讓價格明顯低於市場價格的,市、縣人民政府有優先購買權,也就是說價格低於市場價時,你是不能賣的,也是不能買的。另外,當土地使用權轉讓的市場價格不合理上漲時,市、縣人民政府可以採取必要的措施。尤其是轉讓方為國有單位時,國有土地及相關資產須經法定估價機構估價,並經國土部門予以確認。

三、國有土地使用權轉讓的擔保

1、擬轉讓的國有土地使用權是否存在瑕疵問題,是受讓方(買家)必須關注的重點。轉讓合同簽訂之前,必須去國土部門、房地產主管部門進行調查,核實有無抵押與被採取司法限制。

2、鑒於有無土地權屬及相關爭議不易調查,加之受讓方的履約能力難以判斷,應明確雙方相互提供擔保。

除此之外,土地轉讓合同中也應該對這些問題進行說明,避免以後因此產生糾紛:

四、土地用途及相關用地條件的變更

土地用途及相關條件能否變更、變更程序及費用負擔應在轉讓合同中約定清楚。這里就要清楚土地是否可以轉作它用,農田變魚塘、農田改廠房之類。有的雖不改變土地用途,卻需改變出讓合同限定的建築密度、容積率、綠化率等用地條件。

五、土地使用權轉讓時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所有權歸屬問題

1、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的所有人或者共有人,享有該建築物、附著物使用范圍內的土地使用權。土地使用者轉讓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所有權時,其使用范圍內的土地使用權隨之轉讓,但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作為動產轉讓的除外。

2、國有土地使用權轉讓的效力及於地上建築物,無約定的,推定包含。國有出讓土地未達到規定開發程度不得轉讓,劃撥國有土地無地上建築物不得轉讓。

3、土地使用權和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所有權轉讓,應當按照規定辦理過戶登記。土地使用權和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所有權分割轉讓的,應當經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和房產管理部門批准,並依照規定辦理過戶登記。

B. 農村土地流轉注意事項有哪些

農村土地流轉注意事項有哪些?

(1)農民利益問題。一是不能違背農民的意願強迫流轉,流轉的條件、方式、價格等應由農戶自主決定;二是土地流轉後農戶的既得利益要不低於或高於土地流轉前,否則流轉將很難實行。

(2)流轉主體問題。一是採取轉包及互換方式的,不得向本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農戶進行流轉;二是採取轉讓方式流轉的, 可以向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農戶、單位和個人流轉,但由於這種流轉方式使得流轉方在承包期內失去了土地承包經營權,應當堅持「穩妥、慎重、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優先」的原則。

(3)流轉年限問題。除「四荒地」(荒山、荒溝、荒丘、荒灘)外,農民的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合同簽訂的時間不宜過長, 到期後,根據實際情況再進行續簽。

(4)流轉土地的用途問題。必須嚴格遵守《農村土地承包法》 和《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流轉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不得以調整產業結構、發展農村經濟等理由擅自改變原有耕地的農業用途。

(5)流轉合同簽訂問題。流轉合同必須使用政府統一制訂的合同文本。簽訂合同時應當由承包方或其書面委託的代理人簽訂; 流轉合同中要註明流轉土地的邊界、坐落、面積、質量等級和流轉土地的用途等內容。

(6)流轉土地的界限問題。鄉(鎮)農經部門要在流轉土地丈量劃分上嚴格把關,明確土地界址,確保流轉土地面積與流轉合同面積相符,不留隱患。

C. 購買農村土地應該要注意什麼問題

按土地性質有以下情況:

根據《土地承包法》

1、如果是集體土地,是不能自由買賣的,即使有關部門收了您的錢,讓您建了房,您也不會拿到房產證

2、如果是耕地,還屬非法佔用。,這種情況下建好了房再給證是不可能的。現在城市周邊農村建的商品樓房,好多就辦不下證來,就是這個原因。

3、如果是國有土地,那就好說了,您只需交足了錢,然後到國土管理部門拿到「國有土地使用證」,再怎麼開發就是您個人的事了,只要不違法。

(3)農村土地交易該注意什麼擴展閱讀:

農村土地承包是指採取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家庭承包方式,不宜採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溝、荒丘、荒淮等農村土地,可以採取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等方式承包。

農村土地承包後土地的所有權性質不變,承包地不得買賣 。

農村土地6大證:

(一)土地承包經營權證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是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生效後,國家依法確認承包方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法律憑證」,這是對於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的解釋。通俗的來講,有了這個證書,農民就能依法享有具有承包經營權的耕地、林地、草地等享有佔有、使用和收益的權利。

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明確了所承包地的面積、位置、四至等信息,而且隨著土地可以入市的推行,農民也可以拿著這個本本去銀行抵押貸款了。

(二)集體土地使用證

眾所周知,我國的土地不屬於個人,個人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集體土地使用權證是發給個人或者依法適用集體土地的企業或者其他組織等等。

(三)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證

一般是指農民集體和個人進行非農業建設依法使用集體所有土地的權利。比如說有人要辦一個企業或者建造公共設施等等,都要經過批准,取得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證,可以使用農民集體所有土地。

(四)宅基地證

宅基地證是證明農民合法擁有房屋和用地的一種憑證。目前農村的宅基地主要有兩種,第一種是集體土地上的宅基地,這種宅基地沒有使用年限的限制,村集體擁有所有權;另外一種是國有土地上的宅基地,有使用年限限制,一般不超過70年。

(五)房屋所有權證書

農民在擁有宅基地後,在改宅基地上依法建造房屋後所取得的憑證,證明該房子的歸屬。但是需要說明的是只有在批準的宅基地上建造的房屋才能領到房屋所有權證書,如果是非法的,那麼便不能領取,在自留地、承包地里自建的房屋是拿不到房屋所有權證書的。

(六)不動產權證

是一種不允許動的房產權利證明,主要作用在於保護個人產權,比如說房產、土地、林地等不動產都能得到保護。

農村土地承包法——人大網

D. 買農村地皮要注意什麼

一、農村地皮如果是集體土地是不能買賣的

二、按土地性質有以下情況:

根據《土地承包法》

1、如果是集體土地,是不能自由買賣的,即使有關部門收了您的錢,讓您建了房,您也不會拿到房產證

2、如果是耕地,還屬非法佔用。,這種情況下建好了房再給證是不可能的。現在城市周邊農村建的商品樓房,好多就辦不下證來,就是這個原因。

3、如果是國有土地,到國土管理部門拿到「國有土地使用證」就可以了。

(4)農村土地交易該注意什麼擴展閱讀

農村土地承包採取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家庭承包方式,不宜採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溝、荒丘、荒灘等農村土地,可以採取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等方式承包。農村土地承包後土地的所有權性質不變,承包地不得買賣 。

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合同一般包括以下條款:

(一)雙方當事人的姓名、住所;

(二)流轉土地的名稱、坐落、面積、質量等級;

(三)流轉的期限和起止日期;

(四)流轉土地的用途;

(五)雙方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

(六)流轉價款及支付方式

E. 簽訂農村土地轉讓協議要注意什麼

法律分析:對於農村土地轉讓協議的簽訂,需要注意的主要是合同簽訂的三要素,即主體、客體和違法性與否。1.主體:轉讓合同簽訂之前,要對轉讓方的轉讓主體資格進行核實。轉讓方須是國有土地使用證上載明的土地使用者。2.客體:土地使用者為國有或集體單位的,應提交有資產處分權的機構出具的同意轉讓的證明。除此之外,對方的情況也需要關注,轉讓方也要認真審查受讓方的資信能力,包括銀行資金證明、有無重大債務糾紛等,以免造成土地使用權轉讓後資金無法收回的結局。

法律依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九條規定:當事人訂立合同,應當具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

當事人依法可以委託代理人訂立合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十條規定: 當事人訂立合同,有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採用書面形式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當事人約定採用書面形式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十一條規定:書面形式是指合同書、信件和數據電文(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

閱讀全文

與農村土地交易該注意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世界交易大賽是什麼 瀏覽:210
交易貓代充折扣多少錢 瀏覽:218
大數據基因排序實際應用於哪些 瀏覽:960
技術工作經歷怎麼填 瀏覽:628
中鋁環保生態技術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1
怎麼讓導出的數據不出現e 瀏覽:68
什麼版本能收到你的信息 瀏覽:866
什麼是碳轉移碳交易 瀏覽:310
今日衡水市場西紅柿價錢多少 瀏覽:532
幫人加工產品怎麼入賬 瀏覽:63
產品責任險怎麼投保 瀏覽:577
代理記賬怎麼樣 瀏覽:87
用什麼地方可以查到房產信息 瀏覽:377
網上的兼職代理是怎麼做的 瀏覽:319
奢侈品是怎麼滿足中國市場的需求 瀏覽:173
首套房交易多少稅 瀏覽:797
商丘哪裡有小家電批發市場 瀏覽:873
資料庫如何計算負數 瀏覽:61
開車技術不行怎麼考科三 瀏覽:950
拍產品圖片攝影棚怎麼調節 瀏覽: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