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黃道婆從海南島的黎族人民那裡學會了棉紡技術,這說明了什麼
元代,棉布逐漸取代絲麻成為廣大民眾普遍使用的衣被原料。因為元代黃道婆從海南島黎族人民那裡學會了先進的棉紡織技術。黃道婆故鄉松江地區逐漸上升為江南棉紡織業中心。所以黃道婆在人們心目中已經成為「衣被蒼生」的棉神的化身。
❷ 黃道婆哪個民族
黃道婆(1245 ~ 1330年),又名黃婆或黃母,松江府烏泥涇鎮(今上海市徐匯區華涇鎮)人。宋末元初著名的棉紡織家、技術改革家。由於傳授先進的紡織技術以及推廣先進的紡織工具,而受到百姓的敬仰。在清代的時候,被尊為布業的始祖。
黃道婆出身貧苦,少年受封建家庭壓迫流落崖州(今海南島),以道觀為家,勞動、生活在黎族姐妹中,並師從黎族人學會運用制棉工具和織崖州被的方法。
中文名 黃道婆(黃氏)
別 名黃婆、黃母
國 籍 中國
民 族漢族
出生地松江府烏泥涇(今上海徐匯區華涇鎮)
出生日期 1245年
逝世日期 1330年
職 業 紡織女工 主要成就 教人制棉
推廣攪車、彈棉弓、紡車等器具
傳授「錯紗配色」等技術
❸ 黃道婆在學習什麼族人民紡織技術的基礎技術上,逐步改進和提高了紡織技術
黎族。
黃道婆 又稱黃婆,生於南宋末年淳佑年間,約1245年,松江府烏泥涇鎮(今上海徐匯區東灣村)人。黃道婆出身於貧苦農民家庭,在生活的重壓下,十二三歲就被賣給人家當童養媳。白天她下地幹活,晚上她紡織布到深夜,還要遭受公婆、丈夫的非人虐待。沉重的苦難摧殘著她,也磨煉了她,有一次,黃道婆被公婆、丈夫一頓毒打後,又被關在柴房不準吃飯,也不準睡覺。她再也忍受不住這種非人的折磨,決心逃出去另尋生路。半夜,她在房頂上掏洞逃了出來,躲在一條停泊在黃浦江邊的海船上。後來就隨船到了海南島的崖州,即現在的海南崖縣。在封建社會,一個從未出過遠門的年輕婦女隻身流落異鄉,人生地疏,無依無靠,面臨的困難可想而知。但是淳樸熱情的黎族同胞十分同情黃道婆的不幸遭遇,接受了她,讓她有了安身之所,並且在共同的勞動生活中,還把他們的紡織技術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她。當時黎族人民生產的黎單、黎飾、鞍塔聞名內外,棉紡織技術比較先進,黃道婆聰明勤奮,虛心向黎族同胞學習紡織技術,並且融合黎漢兩族人民的紡織技術的長處,逐浙成為一個出色的紡織能手,在當地大受歡迎,和黎族人民結下了深厚的情誼。在黎族地區生活了將近三十年。但是,黃道婆始終懷念自己的故鄉。在元朝元貞年間,約1295年,她從崖州返回故鄉,回到了烏泥涇。黃道婆重返故鄉時,植棉業已經在長江流域大大普及,但紡織技術仍然很落後。她回來後,就致力於改革家鄉落後的棉紡織生產工具,她根據自己幾十年豐富的紡織經驗,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精湛的織造技術傳授給故鄉人民。一邊教家鄉婦女學會黎族的棉紡織技術,一邊又著手改革出一套趕、彈、紡、織的工具:去籽攪車,彈棉椎弓,三錠腳踏紡紗車……。雖然她回鄉幾年後就離開了人世,但她的辛勤勞動對推動當地棉紡織業的迅速發展。在紡紗工藝上黃道婆更創造了新式紡車。當時淞江一帶用報答都是舊式單錠手搖紡車,功效很低,要三四個人紡紗才能供上一架織布機的需要。黃道婆就跟木工師博一起,經過反復試驗,把用於紡麻的腳踏紡車改成三錠棉紡車,使紡紗效率一下子提高了兩三倍,而且操作也很省力。因此這種新式紡車很容易被大家接受,在淞江一帶很快地推廣開來。黃道婆除了在改革棉紡工具方面做出重要貢獻以外,她還把從黎族人民那裡學來的織造技術,結合自己的實踐經驗,總結成一套比較先進的「錯紗、配色、綜線、絜花」等織造技術、熱心向人們傳授。因此,當時烏泥涇出產的被、褥、帶、帨等棉織物,上有折枝、團鳳、棋局、字樣等各種美麗的圖案,鮮艷如畫。一時"烏泥涇被"不脛而走,附近上海、太倉等地競相仿效。這些紡織品遠銷各地,很受歡迎,很快淞江一帶就成為全國的棉織業中心,歷幾百年久而不衰。16世紀初,當地農民織出的布,一天就有上萬匹。18世紀乃至19世紀,淞江布更遠銷歐美,獲得了很高聲譽。當時稱淞江布匹「衣被天下」,這偉大的成就其中當然凝聚了黃道婆的大量心血。
❹ 黃道婆是從海南島哪個民族那裡學到了先進的棉紡織技術
答案D
黃道婆是從海南黎族人民那裡學會的先進的棉紡織技術
❺ 黃道婆是從哪個民族那裡學到先進棉紡織技術的
黎族人
黃道婆(1245—1330年),宋末元初知名棉紡織家。又名黃婆,黃母,漢族。松江府烏泥涇鎮(今上海市華涇鎮)人。出身貧苦,少年受封建家庭壓迫流落崖州(今海南島),以道觀為家,勞動、生活在黎族姐妹中,並師從黎族人學會運用制棉工具和織崖州被的方法。
❻ 黃道婆是從哪個民族那裡學到先進棉紡織技術的
黃道婆,元代棉紡織革新家。又稱黃婆。生卒年不詳。松江府烏泥涇(今屬上海)人。元貞年間,她將在崖州(今海南島)學到的紡織技術進行改革,製成一套扦、彈、紡、織工具(如攪車、椎弓、三錠腳踏紡車等),提高了紡紗效率。在織造方面,她用錯紗、配色、綜線、花工藝技術,織制出有名的烏泥涇被,推動了松江一帶棉紡織技術和棉紡織業的發展。元至元三年(1337)為她立祠院,1957年又在上海為她建墓園並立紀念碑。
她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勞動婦女,她早年的遭遇和對紡織技術的貢獻,在勞動人民長期流傳。據傳說,她小時候給人家當童養媳,由於不堪忍受封建家庭的虐待,她勇敢地逃出了家門,來到了海南島的崖州(今海口市)。從此,她在海南島居住了30多年。她在海南崖州期間,虛心向黎族人民學習紡織,不僅全部掌握了先進技術,還把崖州黎族使用的紡織工具帶回家鄉,並以她的聰明才智,逐步加以改進和革新,使家鄉以至江南地區的紡織水平有所提高。經過她改進推廣的「擀(攪車,即軋棉機)、彈(彈棉弓)、紡(紡車)、織(織機)之具」,在當時具有極大的優越性。
黃道婆之前,脫棉籽是棉紡織進程中的一道難關。棉籽粘生於棉桃內部,很不好剝。13世紀後期以前,脫棉籽有的地方用手推「鐵筋」碾去,有的地方直接「用手剖去籽」,效率相當低,以致原棉常常積壓在脫棉籽這道工序上。黃道婆推廣了軋棉的攪車之後,工效大為提高。
在彈棉設備方面,黃道婆之前江南雖已有彈棉弓,但很小,只有1尺5寸長,效率很低。黃道婆推廣了4尺長、裝繩的大彈弓,使彈棉的速度加快了。就棉紡織的各種工具而論,最值得注意的還是紡車的改進。棉紡車來源於麻紡車,而麻紡車是由紡絲的莩車演變而成的。黃道婆推廣了3錠棉紡車,使效率大為提高。在王禎《農書》里可以看到這類棉紡車的圖像,它是用腳踏發動的。多錠紡車在沒有發明機械化的握持工具「羅拉」以前,單憑雙手握持3個棉筒捻緒,可以說已經達到了手工紡織技術之極高的水平了。馬克思在《資本論》里說過,當未發明珍妮紡紗機時,德國有人發明了一種有兩個紗錠的紡車,但能夠同時紡兩根紗的紡織工人卻幾乎和雙頭人一樣不易找到。可見黃道婆在這方面的成就之不易得了。
此外,黃道婆還推廣和傳授了「錯紗配色,綜線挈花」之法,後來松江一帶織工發展了這種技術且更加精益求精。她還把「崖州被」的織造方法傳授給鎮上的婦女,一時「烏泥涇被」聞名全國,遠銷各地。原來「民食不給」的烏泥涇,從黃道婆傳授了新工具、新技術後,棉織業得到了迅速發展。到元末時,當地從事棉織業的居民有礙1000多家,到了明代,烏泥涇所在的松江,成了全國的棉織業中心,贏得「衣被天下」的聲譽。
黃道婆就是這樣以自己的傑出貢獻,而被載入我國紡織業的發展史冊,永遠受到後人的敬仰
❼ 黃道婆在紡織技術方面做出了什麼貢獻
黃道婆是元代乃至中國古代最著名的女紡織家。她是松江烏泥徑鎮(今上海縣華涇鎮)人。據傳說,黃道婆是一位備受折磨的童養媳,實在忍受不了非人的虐待,逃到了崖州(今海南海口市)。當地黎族的紡織技術,當時在全國佔領先地位。黃道婆在那裡向黎族人民學習他們先進的紡織技術,這樣過了三十年。大約五十歲時,黃道婆由崖州回到了故鄉烏泥徑鎮,並把那裡的紡織技術也帶回了故鄉,並進行推廣,她結合自己多年的實踐,對紡織工具和生產技術做了大膽的創新和改進。
首先,她推廣和改進了捍、彈、紡、織等一整套的紡織工具。「捍」,又叫軋車、踏車,主要用來去除棉花籽。「彈」,主要功用是使棉花疏鬆。黃道婆改制的弓,較以前的舊弓大好幾倍,彈力也相應增大了不少,這樣,彈出來的棉花也就更松疏好用。「紡」,就是「紡車」,黃道婆改進的紡車,是可以同時紡三個紡錠的腳踏式紡車,而以前的只是一隻錠,而且是手搖式的,因此,黃道婆的紡車比舊式紡車效率高、速度快。「織」,就是「織布機」,據說,黃道婆的織布機能織出許多美麗的花布。
其次,在紡織技術上,黃道婆在多年實踐的基礎上,吸取他人之長,總結出一套錯紗、配色、綜線、挈花等技術,她毫無保留地將這些先進的技術傳授給他人,從而使當地成為全國遠近聞名的紡織重鎮,所織「烏泥徑被」與「崖州被」不相上下,成為又一聞名全國的紡織品品牌,造福了當地普通百姓,也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後來,黃道婆的技術向全國各地傳播開來,從而從整體上提高了我國的紡織技術。
❽ 黃道婆學習棉紡枝技術,王昭君出塞,土爾扈特部回歸都於那些少數民族有關
黃道婆是黎族,昭君出塞是藏族,土爾扈特部回歸是蒙古族
❾ 元朝女紡織能手黃道婆從我國哪個少數民族那裡學到了先進的棉紡織技術 [ ] A.苗族 B.白族
C |
❿ 黃道婆是從哪個民族那裡學到先進棉紡織技術的
◆不懼風險 海南拜師
南宋理宗景定4年(公元1263年)的一個清晨,黃浦江邊一條商船准備起錨出海,忽然,艙底上來一個蓬頭垢面的青年女子,跪到船主面前,苦求把她帶到閩廣海南。
原來,這是十八歲的黃道婆。多年來,她跟棉紡織業結下了不解之緣,手拴到了棉紗上,心織到了棉布里,總捉摸著怎樣提高工效。有一天,她看到了從閩廣運來的棉布,色澤美觀,質地緊密,後來又看到海南島的黎族、雲南高原上的彝族所生產的匹幅長闊而潔白細密的「慢吉貝」、狹幅粗疏而色暗的「粗吉貝」等,不由得對那些地區心馳神往,暗想:若是能學到那裡的紡織技術該多好啊!
本來早已有了這樣南遊學藝的志向,而惡劣的時勢家情更催逼她加速動身。她的家鄉烏泥徑,是南宋統治集團重點搜刮地區兩浙西路屬地。這幾年,許多人貧苦至極,便拋家棄業,飄泊天涯,另尋活命地方。黃道婆的婆家沒有破產,但她卻無法繼續存身,盡管她比蜜蜂勤快,比牛馬受累,還免不了挨打受罵、奪寢禁食。上這條船的前一天,黃道婆在家裡,天剛放亮,就下地,太陽落山才回家,疲乏得進門躺在床上就和衣睡著了。兇狠的公婆不問情由,惡罵不止。黃道婆掙扎著爬起來分辯幾句,馬上被拖下床來毒打一頓,丈夫不但沒有勸阻,反而加鞭助棍,打完後把她鎖進了柴房,不讓她吃飯,也不讓她睡覺。胸懷壯志的黃道婆痛苦到了極點,再也不甘忍受這封建牢獄的折磨,決心掙脫封建禮教枷鎖,離開黑暗的家庭。她知道,長江岸邊,沒有她的活路,便確定就此棄鄉遠航,訪求
先進紡織技術,實現夙願。半夜,她挖穿了四室屋頂,逃出來,奔向黃浦江邊,躲進商船艙底……
老船主聽黃道婆傾吐了訪藝志向,哭訴了痛苦遭遇,看著她一身破衣爛衫,滿臉血痕淚水,不由得又敬重又同情,使點頭答應了她的要求。於是,黃道婆登上船頭,遙望烏泥徑,灑淚告別了親愛的出生地,隨船南渡。那時,交通工具簡陋,航海技術低劣,黃道婆不避風險,忍著顛簸飢寒,闖過驚濤駭浪,先抵占城,隨後到了崖州。她看到當地棉紡織業真的十分興盛,便謝過船家在海南落了腳。
崖州的木棉和紡織技術強烈地吸引著黃道婆,朴實的黎族人民熱誠地歡迎她、款待她。她同這些階級兄弟姐妹
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也愛上了這里的座座高山、片片闊林。拿起了著名的黎幕、鞍搭、花被、縵布,瞅著那光彩明亮的黎單、五色鮮艷的黎飾,黃道婆便看不勝看,愛不釋手,贊美不止。為了早日掌握黎家技術,她刻苦學習黎族語言,耳聽、心記、嘴裡練,努力和黎族人民打成一片,虛心地拜他們為師。她研究黎族的紡棉工具,學習紡棉技術,廢寢忘食,爭分奪秒,象著了迷、入了癖一樣,每學好了一道工序,會用一種工具,她的心就彷彿開了花、吃了蜜。燦爛的友誼之花,結出了豐碩的技術之果。黎族人民不僅在生活上熱情照顧黃道婆,而且把自己的技術無保留地傳授給她。聰明的黃道婆,把全部精力都傾注在棉織事業上,又得到這樣無私的幫助,很快就熟悉了黎家全部織棉工具,學成了他們的先進技術。盡管絞盡腦汁,熬心血的勞動消耗,把黃道婆的一頭青絲換上了全部白發,
給她豐潤的臉上刻下道道深而密的褶皺,但她還是精神抖擻,深鑽細研,鎳而不舍,刻苦實踐,三十年如一日,終於成為一個技藝精湛的棉紡織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