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羊肚菌的種植技術
在這方面的話一定要選擇適應的地區,只有這樣的話才可以達到一個好的種植效果,相對來說的話沒有任何問題的。
❷ 羊肚菌種植方法和條件
羊肚菌喜歡生長在PH值6.5-7.之間的土中,它在20℃左右的環境中會生長更好。還需要較高的70%環境濕度,它生長是不需要光線的,它是一種菌類的植物,如果有光照的話,反而會影響它的正常生長。種植時選好栽培料,加上水攪拌,發酵一段時間後裝到袋子里,之後可接種菌絲,接種後等待一個月左右長滿袋後可栽培。
❸ 羊肚菌可以種植嗎
羊肚菌當然可以種植。
羊肚菌栽培技術
生長環境
基質
可在多種基質上生長。可在遺留的沒有收獲出土的作物或其副產品中,或腐殖的樹枝、樹皮和樹根組織中生長。
溫度
該菌屬低溫菌,多於3至4月的雨後生長,8至9月在有常流水的溝渠邊緣也有生長。菌絲生長溫度為21至24℃,子實體形成與發育溫度為5至16℃。
濕度
相對空氣相對濕度一般在65%至85%。
土壤
選擇壤土、沙質混合土,土壤pH值宜為6.5至7.5。
空氣
野生羊肚菌的發生地,多為丘陵地帶或溝渠邊緣,通風條件極好。充足的氧氣對羊肚菌的生長發育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條件之一。
熟料脫袋栽培
將料拌好,用17cm乘33cm的聚丙烯或聚乙烯塑料袋裝料,每袋約500克,然後高壓或常壓滅菌。滅菌後接種,置25℃下培養,待菌絲滿袋後再延長培養5至6天,使菌絲充分生長,即可栽培。室內脫裝栽培。菇房消毒後,先在每層床面上鋪一塊塑料薄膜,然後鋪3cm厚的腐殖土,拍平後再將脫去塑料袋的菌棒逐個排列在床上,一般1平方米床面可排40個,排完菌棒後輕噴水一次即可覆土3至5cm,表面再蓋2cm厚的闊葉樹落葉,保持土壤濕潤,空氣濕度85%至95%,一般一個多月,氣溫在4.4至16℃就可出子實體。
室外脫袋栽培
室內培養好的菌棒也可移到室外栽培。選擇光照為3陽7陰的林地作畦,畦寬1m,深20至25cm,長度不限,整好畦後噴或輕澆水一次,用10%石灰水除滅害蟲和雜菌。脫袋排菌棒方法與室內栽培相同,只是底層可不鋪塑料薄膜,但要注意畦內溫度變化,防止陽光直射。
室外生料栽培
在室外選擇3陽7陰或半陰半陽、土質疏鬆潮濕、排水良好的地方,挖深20至25cm的坑,坑底先用水澆濕,將上面任一配方料,按比例稱好,用水拌勻,在底層鋪一層料,壓平後約4至5cm,每平方米用菌種2袋,掰成核桃大小菌塊,均勻撒在料上,然後用薄層細腐殖土覆蓋,在其上鋪第二層料,厚仍為4至5cm,壓平後再以同法播種。播完後用疏鬆腐殖土覆蓋、厚度為3至5cm,再蓋一層闊葉樹葉,以保溫保濕。蓋完後適當灑些水,為防止人或牲畜踐踏及強光直射,在樹葉上搭蓋一些樹枝。
純野生自然生長
野生羊肚菌分布於我國河南、陝西、甘肅、青海、四川、山西、吉林、江蘇、雲南、河北等地區。
❹ 羊肚菌種植技術 怎樣種植羊肚菌
第一,如果你想要種植羊肚菌,必須了解羊肚菌的生態條件。首先是土壤,羊肚菌生長的土壤的ph值在6.5-7.5左右,在中性或者微鹼性的土壤中,土壤為黑土,等。然後就是空氣因素,一般在落葉中,有足夠的的空氣,其次對溫度和濕度也有較高的要求,在每年的春季和秋季容易生長,要求溫差較大,溫度為20度左右,濕度為70%左右。然後就是光照了,弱光有利於羊肚菌的生長。在了解羊肚菌的生態情況之後,就能很好的種植了。
❺ 羊肚菌栽培技術
你提的問題一篇都寫不完,保存一般放冰箱,組織分離用組織塊在培養基上培養,活力無法保證,注意提純和保存就是最好的保證活力,保存的方法非常多幾十種,菌土接種容易感染,純度差,切那個部位都是可以的,主要是不要感染就好
❻ 現在羊肚菌的種植技術成熟嗎
目前羊肚菌生產技術已經基本成熟了。
❼ 羊肚菌怎麼種植方法
種植羊肚菌生長的土壤的ph值在6.5-7.5左右,在中性或者微鹼性的土壤中,土壤為黑土,等。然後就是空氣因素,一般在落葉中,有足夠的的空氣,其次對溫度和濕度也有較高的要求,在每年的春季和秋季容易生長,要求溫差較大,溫度為20度左右,濕度為70%左右。然後就是光照了,弱光有利於羊肚菌的生長。在了解羊肚菌的生態情況之後,就能很好的種植了。
有木屑,麩皮,磷肥,石膏,腐殖土等,玉米芯,草木灰,等,按比例搭配,為75%,20%,1%,1%,4%左右,料水比為1:1.4 ,也可加入適當碧卡菌劑。
在料拌好,裝在塑料里,首先,室外脫袋栽培,選擇在光照不強地方,在寬,深20-25cm,長度不限,在整好之後,可以少澆點水,然後再用石灰水殺害蟲。
室外生料栽培,在半陰半陽的地方,土質疏鬆,排水良好的地方,挖相同的坑,在坑底先澆水,在上面任鋪一配料,把菌鋪在上面,約為4-5cm,然後在在上面,鋪第二層,在用同樣的方法播種,然後再用腐殖土覆蓋,厚度為3-5cm,在加以保溫,保濕,適當撒上點水。
在室內脫水裝栽培,在菇房消毒後,每一層床面上鋪一塊塑料薄膜,然後就鋪3cm厚腐殖土,然後逐個排列,大概排列40個,排列完後,噴水,加土,然後保持土壤溫度,和空氣濕度。
❽ 羊肚菌的種植技術大全
脫袋栽培
將料拌好,用17×33cm的聚丙烯或聚乙烯塑料袋裝料,每袋約500克,然後高壓或常壓滅菌。滅菌後接種,置25℃下培養,待菌絲滿袋後再延長培養5-6天,使菌絲充分生長,即可栽培。
(1)室內脫裝栽培。菇房消毒後,先在每層床面上鋪一塊塑料薄膜,然後鋪3cm厚的腐殖土,拍平後再將脫去塑料袋的菌棒逐個排列在床上,一般1平方米床面可排40個,排完菌棒後輕噴水一次即可覆土3-5cm,表面再蓋2cm厚的闊葉樹落葉,保持土壤濕潤,空氣濕度85%-95%,一般一個多月,氣溫在4.4-16℃就可出子實體。
(2)室外脫袋栽培:室內培養好的菌棒也可移到室外栽培。選擇光照為3陽7陰的林地作畦,畦寬1m,深20-25cm,長度不限,整好畦後噴或輕澆水一次,用10%石灰水殺滅害蟲和 雜菌。脫袋排菌棒方法與室內栽培相同,只是底層可不鋪塑料薄膜,但要注意畦內溫度變化,防止陽光直射。
生料栽培
在室外選擇3陽7陰或半陰半陽、土質疏鬆潮濕、排水良好的地方,挖深20-25cm的坑,坑底先用水澆濕,將上面任一配方料,按比例稱好,用水拌勻,在底層鋪一層料,壓平後約4-5cm,每平方米用菌種(12×28cm)2袋,掰成核桃大小菌塊,均勻撒在料上,然後用薄層細腐殖土覆蓋。再在其上鋪第二層料,厚仍為4-5cm,壓平後再以同法播種。播完後用疏鬆 腐殖土覆蓋、厚度為3-5cm,再蓋一層闊葉樹葉,以保溫保濕。蓋完後適當灑些水,為防止人或牲畜踐踏及強光直射,在樹葉上搭蓋一些樹枝。
❾ 我想知道羊肚菌是怎麼種植的
羊肚菌又稱羊肚菜、羊蘑、羊肚蘑。用於食積氣滯、脘腹脹滿、痰壅氣逆喘咳。羊肚菌又稱羊肚菜、羊蘑。羊肚菌(Morchella),又名草笠竹,是一種珍貴的食用菌和葯用菌。
生長於闊葉林地上及路旁,單生或群生。
1、羊肚菌:菌蓋近球形、卵形至橢圓形,高4-10cm,寬3-6cm,頂端鈍圓,表面有似羊肚狀 的凹坑。凹坑不定形至近圓 形,寬4-12mm,蛋殼色至淡黃褐色,棱紋色較淺,不規則地交叉。柄近圓柱形,近白色,中空,上部平滑,基部膨大並有不規則的淺凹槽,長5-7cm,粗約為菌蓋的2/3。子囊圓筒形,(280-320)μm×μm。孢子長橢圓 形,無色,每個子囊內含8個,呈單行排列。側絲頂端膨大,粗達12μm。
2、小頂羊肚菌:菌蓋狹圓錐形,頂端尖,高2-5cm。基部寬1.7-3.3cm,凹坑多長方形,蛋殼色。棱紋黑色,縱向排列,由橫脈連接。柄乳白色,近圓 柱形 ,長3-5cm,粗11-20mm,上部平,基部稍有凹槽。子囊(210-250)μm×(15-20)μm。孢子單行排列,(22-26)μm×(12-14)μm,側絲頂端膨大,直徑達11μm。
3、尖頂羊肚菌:菌蓋長,近圓 錐形,頂端尖或稍尖,長達5cm,直徑達2.5cm。凹坑多長方形,淺褐色,棱紋色較淺,多縱向排列,由橫脈 相連。柄白色,長達6cm,直徑約等於菌蓋基部的2/3,上部平,下部有不規則凹槽。子囊(250-300)μm×(17-20)μm,孢子單行排列,(20-24)μm×(12-15)μm。側絲頂部膨大,直徑達9-12μm。
4、粗柄羊肚菌:菌蓋近圓 錐形,高約7cm,寬5cm。凹坑近圓 形,大而淺,淺黃色,棱紋薄,不規則地相互交織。柄粗壯,淡黃色,長約10cm,基部粗5cm,稍有凹槽,向上漸細。子囊圓 柱形,有孢子部分150×18μm。孢子8個,單行排列,橢圓 形,無色,(22-25)μm×(15-17)μm。側絲無色,頂部膨大。
5、小羊肚菌:菌蓋圓錐形至近圓 錐形,高17-33mm,寬8-15mm。凹坑往往長形,淺褐色。棱紋常縱向排列,不規則相互交織,顏色較凹坑淺。柄長15-25mm,粗5-8mm,近白色或淺黃色,基部往往膨大,並有凹槽。子囊近圓 柱形,有孢子部分約100×16μm,孢子單行排列,橢圓 形,(18-20)μm×(10-11)μm。側絲頂部膨大。
❿ 羊肚菌人工種植技術成熟了嗎
您好!羊肚菌屬於子囊菌類,是野生菌類。從50年代起科技工作者就進行人工馴化栽培,但到目前為止,羊肚菌的栽培還在實驗階段。多年前,在廣東和四川已有羊肚菌的栽培報道,但經過多年還沒有進行規模性生產的實踐,技術非常不成熟,產量很低,沒有成功的經驗,也沒有經濟效益。
如果您想馴化栽培,試驗一下,現介紹一些方法:
1、栽培料配方
(1)農作物秸稈粉74.5%、麩皮20%、磷肥1%、石膏1%、石灰0.5%、腐殖土3%。
(2)木屑75%、麩皮20%、磷肥1%、石膏1%、腐殖土3%。
(3)棉籽殼75%、麩皮20%、石膏1%、石灰1%、腐殖土3%.
(4)玉米芯40%(粉碎)、木屑20%、豆殼15%、麩皮20%、磷肥1%、石膏1%、糖1%、草木灰2%。
2、菌袋製作與培養
以上培養料的料水比為1∶1.3,拌好料後,堆積發酵20天,料溫最高達到60-65℃,含水量達60%左右。然後裝袋,規格17*33cm的塑料袋,每袋裝料0.5-0.6kg。在100℃溫度下,常壓消毒10h,冷卻後,菌袋兩端接入菌種。
培養:在20-22℃溫度下培養30-35天,菌絲體能夠長滿袋,就可以進行栽培了。
3、栽培方法
(1)室內脫袋栽培。菇房使用必潔仕牌二氧化氯消毒劑消毒後即可栽培。先在每層床面上鋪塑料布,在上面放入3-4cm厚的腐殖土,拍平,脫去塑料袋,將菌棒逐個排列在床架上,每平方米床面可排列17厘米×33cm的塑料菌袋40個左右。排完菌棒後輕噴水1次,及時覆土3~5cm,表面蓋2 cm厚的竹葉或闊葉樹落葉,保持土壤濕潤,1個月後可長出子實體。南方地區3月10日至4月20日出菇最佳,北方地區日光溫室在2-4月能夠出菇。
(2)室外脫袋栽培。選擇光照為三分陽七分陰的林地作畦。畦寬1m,深15~20cm。整好畦後噴水或輕澆水一次,用必潔仕牌二氧化氯消毒劑5000倍液噴霧消毒。脫袋排菌棒和出菇方法與室內栽培相同,菌袋直接接觸土壤。注意畦內溫度變化,溫度需要保持12-22℃之間,保持散射光條件,防止陽光直射。
4、管理措施
羊肚菌喜濕,生長環境必須保持空氣相對濕度80%-95%。在室外栽培,冬季尤其是早春,南方雨水較多,溫度合適,則菌絲體、子實體生長良好。如早春遇乾旱,必須適時澆水。早春在幾周之內有4~16℃的低溫條件,能刺激羊肚菌子實體的形成;如果這時溫度變化劇烈(低於4℃或高出16℃),都會影響子實體的發育。北方日光溫室如果相對濕度低,應該澆水,提高空氣濕度。總之,在早春對羊肚菌保持適宜的溫濕度條件是栽培成功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