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信息技術 > 山頂洞人掌握什麼技術

山頂洞人掌握什麼技術

發布時間:2022-05-19 05:42:37

A. 材料一說明了山頂洞人已經掌握了什麼技術

材料一:在元謀人遺址中,考古學家們發現了許多炭屑和呈黑色的燒骨。
材料二:北京人遺跡的炭屑和燒骨則十分集中,灰燼堆積很厚,最厚處有6米。
材料三:考古學家們依據山頂洞人已掌握摩擦和鑽孔技術等情況推斷,他們已經學會了人工取火。

B. 山頂洞人的生產方式

山頂洞人的石器數量很少﹐總共25件﹐都不具代表性。砍斫器只有3件﹐用砂岩礫石打制而成。刮削器都是用燧石或脈石英石片製成的﹐其中一件凹刃刮削器製作較精緻。兩極石片(或稱兩端刃器)多為脈石英﹐兩端有石屑剝落的痕跡。這種石片在北京人遺址中發現很多﹐山頂洞人沿用了同樣的方法製作工具。

山頂洞人的石器雖然不典型﹐但骨器和裝飾品製作得十分精美。他們掌握了鑽孔技術﹐不僅會一面直鑽﹐而且能兩面對鑽。在鯇魚的眼上骨和直徑只有3.3毫米的骨針上鑽出細孔﹐表明技術已相當熟練﹐製造鑽孔工具的技術已達到相當水平。

山頂洞人掌握了磨製技術。盡管這種技術僅用於製造裝飾品﹐但卻為以後新石器時代磨製工具的出現打下了基礎。山頂洞人還懂得用赤鐵礦粉末染色的方法﹐這使得裝飾品更加鮮艷美觀。鑽孔﹑磨製和染色技術﹐都是以前時期所沒有的﹐這些新技術的運用顯示出人類生產技能的提高﹐也使生活內容更加豐富。骨針的出現意味著當時已會縫紉。縫綴起來的獸皮既可搭蓋住所﹐抵禦風寒﹐也可掩護身體。而裝飾品的出現﹐則表明山頂洞人已經有了審美觀念。

山頂洞人所處的自然環境和現在當地的情景相似。山上有茂密的森林,虎﹑洞熊﹑狼﹑似鬃獵豹﹑果子狸和牛﹑羊等生存於其間。山頂洞人以漁獵和採集為生﹐在遺址中發現了大量的野兔和數百個北京斑鹿個體的骨骼﹐應是他們狩獵的主要對象。在遺址里還發現鯇魚﹑鯉科的大胸椎和尾椎化石﹐說明山頂洞人已能捕撈水生動物﹐把生產活動范圍擴大至水域﹐這標志著人類認識和利用自然界的能力的提高。

C. 山頂洞人會哪些技能

山頂洞人在那個年代不會種地,他們只會在外界找吃的,冷了用石頭生火,而我們人類同樣都是由猿通過時代改變一步一步的進化而來的。

骨器,除了一些打擊骨器外,最有代表性的是一枚骨針。這件標本保存尚好,針眼上緣殘缺,下緣至針尖保存完好,長82毫米,針身渾圓,針尖如芒,針眼由殘存部分看,是挖刮而成的,而不是鑽出來的。由此發現可知山頂洞人已懂得縫衣禦寒。

山頂洞人文化的主要標志是應用磨光技術和鑽孔技術,製造出造型精美的骨器、角製品和大量的藝術品。

(3)山頂洞人掌握什麼技術擴展閱讀

世界遺產

北京人頭蓋骨的發現,使周口店成為世界聞名的早期人類發祥地。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這里曾生活著距今70萬年至20萬年的北京人、距今10萬年左右的新洞人、距今2.7萬年前左右至3.4萬年左右的山頂洞人。

1987年12月1日,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准C(III) (VI),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簽發證書,把周口店北京人遺址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D. 山頂洞人基礎知識是什麼!

山頂洞人遺址
中國北方的晚期智人化石之一。在世界聞名的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洞的上方有個古代人住過的洞,叫山頂洞。1933年從此洞中發掘出人類的 3個頭骨和其他骨骼化石,共代表至少8個個體,被稱作山頂洞人。
山頂洞人 3個頭骨分別屬於老年男性、青年女性和中年女性。老年男人頭頂低矮,額骨較扁塌,眉弓粗壯,有鏟形門齒,曾被認為屬於近似西歐新人化石的原始黃種人,青年女性頭骨曾因長期纏頭而致變形,頭頂很高,眼眶較低,鼻梨狀孔頗寬,嘴部突出,曾被認為屬於美拉尼西亞類型。中年女人的頭頂正中高聳,兩邊較平,鼻梨狀孔較狹,眼眶較高,曾被認為屬於愛斯基摩類型。後經深入研究,發現它們有許多共同特徵如頭骨碩大,上面部低矮,整個面部中等程度的突出,眼眶較低,梨狀孔較闊,其下緣呈鼻前窩型等,大多是與中國其他新人化石一致的,而且接近現代黃種人。
現代中國人與美洲印第安人、愛斯基摩人都有相似的性狀,所以山頂洞人可能最接近這兩類人的遠祖。低眶、闊鼻與現代黃種人不一致,但中國新石器時代人骨的眶高和鼻寬介於山頂洞人與現代人之間。表明山頂洞人與中國後期人類之間是可能有繼承發展的關系的。因此這兩個特徵並不能妨礙把山頂洞人看成原始的黃種人。山頂洞人的時代根據放射性碳測定約為1.1~1.8萬多年前。
山頂洞的文化遺物比較豐富多樣,有石器、骨器、裝飾品和埋葬遺址。石器發現很少,製作粗糙,與北京猿人的差不多。精緻的骨器也不多,最好的要推一根骨針,針身光滑,微彎,一端是針尖,另一端有針孔,是用其他帶尖器物挖成的。骨針表示山頂洞人已經會將獸皮縫製成衣服,而且知道製造和使用比較細的纖維。山頂洞的裝飾品相當豐富多彩,有穿孔的獸牙,海蚶殼,鑽孔的石珠,小礫石,魚的眶上骨,短的骨管和去除橫突和棘突的魚類脊椎骨。牙齒的孔是由兩面對挖而成的,礫石的孔也是兩面對鑽所成。孔的周圍多帶紅色,可能是用紅色的條帶串連這些裝飾品所致。有人說他們佩戴裝飾品是為了愛美,有人說是為了顯示英勇,吸引異性,這些都是猜測。但我們至少可以說這些裝飾品意味著山頂洞人的生活中已經有了閑暇,勞動生產率大大提高才使得他們不需要終日勞累了。
山頂洞中還發現了48種哺乳動物化石,有落入天然陷阱的熊和虎的骨架,還有現在生活在炎熱地帶的獵豹和鴕鳥。當時此地的氣候相當溫暖。
山頂洞人骨周圍散布著紅色的赤鐵礦粉末,這是古人類有意識行為的結果,是埋葬死者的標志。它表現出人類思想意識上的一個進步。對人的生命有了新的認識。可能他們認為血液是生命的必要條件,在死者遺物上加上與血液同色的物質目的可能是希望提高死者的活力,有利於他在另一世界中的活動。
洞穴和年代
山頂洞分為洞口﹑上室﹑下室和下窨4部分。洞口向北﹐高約4米﹐下寬約5米。上室在洞穴的東半部﹐南北寬約8米﹐東西長約14米。在地面的中間發現一堆灰燼﹐底部的石鍾乳層面和洞壁的一部分被燒炙﹐說明上室是山頂洞人居住的地方。在上室文化層中發現有嬰兒頭骨碎片﹑骨針﹑裝飾品和少量石器。下室在洞穴的西半部稍低處﹐深約8米。發現有3具完整的人頭骨和一些軀干骨﹐人骨周圍散布有赤鐵礦的粉末及一些隨葬品﹐說明下室是葬地。下窨在下室深處﹐是一條南北長3米﹑東西寬約1米的裂隙。發現了許多完整的動物骨架﹐推測它們是在人類入居以前﹐偶然墜入這個天然「陷阱」之中的。
在山頂洞堆積中發現的脊椎動物化石共54種﹐其中哺乳動物有48種﹐大多數屬華東﹑內蒙古和東北地區的現生種﹐絕滅動物只有洞熊﹑最後斑鬣狗和鴕鳥3種﹐僅占動物總數的12.1%。由此表明山頂洞是晚更新世末的洞穴遺址。
體質特徵和種族
山頂洞的人類化石共代表 8個男女老少不同的個體。由頭骨縫的癒合程度和牙齒的生長情況看﹐其中5個是成年人﹐包括男女壯年和超過60歲的老人﹐1個是少年﹐1個是5歲的小孩﹐1個為嬰兒。
山頂洞人的體質已很進步。頭骨的最寬處在頂結節附近﹐牙齒較小﹐齒冠較高﹐下頜前內曲極為明顯﹐下頦突出﹐腦量已達1300~1500毫升。這些特徵和現代人相一致。男性身高約為1.74米﹐女性為1.59米。
關於山頂洞人的種族﹐德國體質人類學家魏敦瑞曾認為老年男性頭骨的測量指數很像西歐的化石智人﹐如克羅馬農人﹐但根據形態觀察﹐又可確定是原始的蒙古人種。女性頭骨之一屬於美拉尼西亞人類型﹔另一具則屬於愛斯基摩人類型。甚至認為這些不同種族的成員組成了一個家庭。中國古人類學者的研究認為﹐老年男性頭骨幾乎所有的面骨測量指數都和現代的或化石的蒙古人種相近﹐而遠於西歐的化石智人。從形態方面觀察﹐頭骨的許多特徵﹐如鼻骨較窄﹐有鼻前窩﹑顴骨突出並且較直﹐以及有下頜圓枕等﹐都屬於蒙古人種的特徵。女性頭骨之一﹐由於人工變形﹐不能作分析種族的正常依據。但其面骨部分的主要測量數值和指數﹐都接近現代的或化石的蒙古人種﹐其相似程度大於與現代美拉尼西亞人相似的程度。所有的形態特徵也都更接近於蒙古人種。另一具女性頭骨的測量結果表明﹐她是與愛斯基摩人﹑美洲印第安人和中國人有密切聯系的原始蒙古人種的代表。她比以上兩具頭骨具有更為顯著的蒙古人種的典型形態特徵。
山頂洞人代表原始蒙古人種﹐但個體之間尚有一些差別﹐表明當時蒙古人種正在形成之中﹐一些形態細節尚未充分形成。但有的學者認為﹐種族形成的時代比山頂洞人要早得多。(見山頂洞人復原像 )
文化遺物
山頂洞人的石器數量很少﹐總共25件﹐都不具代表性。砍斫器只有3件﹐用砂岩礫石打制而成。刮削器都是用燧石或脈石英石片製成的﹐其中一件凹刃刮削器製作較精緻。兩極石片(或稱兩端刃器)多為脈石英﹐兩端有石屑剝落的痕跡。這種石片在北京人遺址中發現很多﹐山頂洞人沿用了同樣的方法製作工具。骨角器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骨針﹐針身保存完好﹐僅針孔殘缺﹐殘長82毫米﹐針身微彎﹐刮磨得很光滑﹐針孔是用小而細銳的尖狀器挖成的﹐它是中國最早發現的舊石器時代的縫紉工具。還有1件赤鹿角﹐枝叉被截去﹐表面經過刮磨﹐尖頭殘缺。有人推測可能是做矛頭使用的。
山頂洞人的石器和骨針
山頂洞人的裝飾品非常豐富﹐有穿孔的獸牙﹑海蚶殼﹑小石珠﹑小石墜﹑鯇魚眼上骨和刻溝的骨管等。穿孔獸牙最多﹐有125枚﹐除1枚虎門齒外﹐餘者為獾﹑狐﹑鹿﹑野狸和小食肉類動物的犬齒﹐均在牙根部位兩面對挖成孔。有的因長期佩帶﹐孔眼已磨光變形。其中5件出土時呈半圓形排列﹐可能是成串的項飾。穿孔海蚶殼3個﹐在鉸合部以下處磨穿成孔。製作得最精巧的是7顆小石珠﹐原料為白色石灰岩﹐形狀不規則﹐大小相近﹐最大的直徑為6.5毫米﹐孔眼由一面鑽成﹐珠表面被染成紅色。它們都散布在頭骨附近﹐可能為頭飾。石墜系用天然的橢圓形黃綠色岩漿岩小礫製成﹐兩面扁平﹐其中一面經人工磨過﹐在中央對鑽成孔。還發現1件鯇魚的眼上骨和4件骨管。前者在邊緣處鑽一小孔﹐局部染成紅色﹔後者用鳥骨製成﹐管體光滑﹐有磨擦痕跡﹐表面有短而深的橫溝﹐多少不等但排列一樣﹐顯然是為了接系其他飾物特意刻出來的。
山頂洞人的裝飾品
生產﹑生活和埋葬 山頂洞人所處的自然環境和現在當地的情景相似。山上有茂密的森林﹐山下有廣闊的草原。虎﹑洞熊﹑狼﹑似鬃獵豹﹑果子狸和牛﹑羊等生存於其間。山頂洞人以漁獵和採集為生﹐在遺址中發現了大量的野兔和數百個北京斑鹿個體的骨骼﹐應是他們狩獵的主要對象。在遺址里還發現鯇魚﹑鯉科的大胸椎和尾椎化石﹐說明山頂洞人已能捕撈水生動物﹐把生產活動范圍擴大至水域﹐這標志著人類認識和利用自然界的能力的提高。
山頂洞人的石器雖然不典型﹐但骨器和裝飾品製作得十分精美。他們掌握了鑽孔技術﹐不僅會一面直鑽﹐而且能兩面對鑽。在鯇魚的眼上骨和直徑只有3.3毫米的骨針上鑽出細孔﹐表明技術已相當熟練﹐製造鑽孔工具的技術已達到相當水平。山頂洞人掌握了磨製技術。盡管這種技術僅用於製造裝飾品﹐但卻為以後新石器時代磨製工具的出現打下了基礎。山頂洞人還懂得用赤鐵礦粉末染色的方法﹐這使得裝飾品更加鮮艷美觀。鑽孔﹑磨製和染色技術﹐都是以前時期所沒有的﹐這些新技術的運用顯示出人類生產技能的提高﹐也使生活內容更加豐富。骨針的出現意味著當時已會縫紉。縫綴起來的獸皮既可搭蓋住所﹐抵禦風寒﹐也可掩護身體。而裝飾品的出現﹐則表明山頂洞人已經有了審美觀念。山頂洞人將死者埋葬在下室﹐說明他們已經有了原始的宗教信仰。有人認為屍體上及周圍的赤鐵礦粉象徵血液﹐人死血枯﹐加上同色的物質﹐是希望死者在另外的世界中復活

E. 山頂洞人以經掌握了什麼技術還用獸皮……

山頂洞人以經掌握了【磨製和鑽孔】技術?還用獸皮【縫制衣物】 ①山頂洞人已經掌握了磨製和鑽孔技術,並且技術相當高明,他們在製造工具的技術上較北京人進步了。 ② 山頂洞人已經能用骨針和獸皮縫制衣服,遮蔽身體,生活條件改善了。

F. 山頂洞人的哪些技術為人工取火提供了條件

山頂洞人在打磨和鑽孔的勞動過程中,掌握了摩擦生火的技術,所以他們是會鑽木取火的。 科學界認為我國山頂洞人時已懂得人工取火,這一推理是十分合理的。首先磨製和鑽孔技術為人工取火提供了條件。

再者,山頂洞人裝飾用的海蚶殼產於遙遠的渤海灣,往返途中攜帶火種是十分不方便的,因此山頂洞人一定有就地生火的能力。人工取火是人類最終與動物分離的標志,是人類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能力顯著提高的表現。

(6)山頂洞人掌握什麼技術擴展閱讀

山頂洞人以漁獵和採集為生﹐在山頂洞人遺址中發現了大量的野兔和數百個北京斑鹿個體的骨骼﹐應是他們狩獵的主要對象。

在山頂洞人遺址里還發現鯇魚﹑鯉科的大胸椎和尾椎化石﹐說明山頂洞人已能捕撈水生動物﹐把生產活動范圍擴大至水域 山頂洞人掌握了鑽孔磨光技術,學會用骨針縫制衣服,懂得愛美,生產活動有採集、漁獵,人死後還懂得埋葬,山頂洞人的群居生活是由血緣關系結合起來的氏族關系。

G. 從山頂洞人的裝飾品中能知道當時的人們已經掌握了哪些技術

山頂洞人會打造石器,掌握了磨光和鑽孔技術,他們已經會人工取火,靠採集,狩獵為生,還會捕魚。。。山頂洞人已用骨針縫制衣服,懂得愛美,死後還要埋葬,他們能走到很遠的地方同別的原始人群交換生活用品

H. 元謀人 北京人 山頂洞人的基本信息

1、元謀人:

生活年代:距今約為一百七十萬年左右,差距最多不超過前後十萬年。

生活地點:雲南元謀縣一帶,榛莽叢生,森森鬱郁,是一片亞熱帶的草原和森林。

工具製造技術:使用石器,能製造工具。

火的使用:能使用火。

2、北京人:

生活年代:距今約70萬年至20萬年。

生活地點:北京周口店的龍骨山上的山洞。

工具製造技術:會打制工具(石器)。人類第一次取得了支配一種自然力的能力。

火的使用:能使用天然火。

社會形態:往往幾十個人在一起,共同勞動,共同分享勞動果實,過著群居生活。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社會。

體貌特徵:顴骨高突。平均腦量均為1043毫升。身材粗短,男性平均身高為162厘米,女性平均身高為152厘米。其面部較現代人稍短,而向前伸出,前額低平,鼻子寬扁,眼眶上緣有兩個互相連接的粗大眉骨,嘴部前伸,牙齒粗大,上下顎骨向前突出,沒有下頦。

3、山頂洞人:

生活年代:距今約三萬年。

生活地點:北京市周口店龍骨山北京人遺址頂部的山頂洞。

工具製造技術:會使用石器,掌握了鑽孔技術。

火的使用:能使用天然火。

社會形態:群居生活。由血緣關系結合起來的氏族關系。

體貌特徵:山頂洞人的體質已很進步。頭骨的最寬處在頂結節附近﹐牙齒較小﹐齒冠較高﹐下頜前內曲極為明顯﹐下頦突出﹐腦量已達1300~1500毫升。這些特徵和現代人相一致。男性身高約為1.74米﹐女性為1.59米。

(8)山頂洞人掌握什麼技術擴展閱讀

遺址發現:

山頂洞人文化遺址是1930年發現的,1933年和1934年進行了發掘,已挖完。山頂洞文化的底層直接堆積在「北京人」遺址的第1層上。山頂洞洞口向北,發掘時被拆除,所見向北的口是人工開鑿的。

山頂洞遺址由四部分組成:洞口,人室、下室和下窨,前三部分都發現有人類化石和文化遺物,下窨只發現完整的動物化石。山頂洞人掌握了鑽孔磨光技術,學會用骨針縫制衣服,懂得愛美,生產活動有採集、漁獵,人死後還懂得埋葬。

I. 山頂洞人仍使用()石器,但已掌握( ),和( )山頂洞人已會(),靠()、()為生,還

山頂洞人仍用打制石器,但已掌握磨光和鑽孔技術。他們已會人工取火,靠採集、狩獵為生,還會捕魚。山頂洞人——北京周口店、打制石器、住山洞、採集、狩獵為生河姆渡居民——飼養家禽、磨製石器、耒耜、定居、水井、水稻、干欄式房子、制玉器、樂器和陶器、農耕
河姆渡居民比北京人、山頂洞人進步表現——使用磨製石器,用耒耜耕地,種植水稻;住干欄式房子,挖掘水井,過上定居生活;飼養了家禽、會造陶器,並製作簡單的玉器和原始樂器
(1)在製作方法上,一個是初步打造,形態粗糙;一個是打制後在磨製,更加精細、光滑。
(2)功能上,打制石器是和漁獵採集為主的生活相適應的,磨製石器是和農耕生活相適應的,效率更高。

J. 根據下圖所示,判斷和推測一下,山頂洞人掌握了哪些技能還能得出什麼結論 ____________

懂得磨製鑽孔技術,會縫制衣服,懂得裝飾自己,有愛美意識。(答案合理即可)

閱讀全文

與山頂洞人掌握什麼技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提升信息技術的運用 瀏覽:868
跑腿代理一般多少錢 瀏覽:697
網吧怎麼推銷產品 瀏覽:122
市場經濟怎麼規范 瀏覽:465
代理不好如何高效採集 瀏覽:838
葫蘆島連山市場門市多少錢一平 瀏覽:677
寶馬n20爆震感測器數據流在多少 瀏覽:649
鄉鎮加盟代理費多少 瀏覽:169
圖像信息用多少比特 瀏覽:404
程序保護是什麼 瀏覽:348
技術是用什麼練成的 瀏覽:394
哪裡能看免費的數據 瀏覽:355
大街網怎麼發招聘信息 瀏覽:570
公告程序需要提供什麼 瀏覽:275
ok交易所合約如何加倉 瀏覽:79
如何控制不良產品往下流 瀏覽:24
沙門氏菌在哪些產品中常見 瀏覽:727
美容院排毒養顏產品有哪些 瀏覽:729
西寧年貨市場有哪些 瀏覽:354
西瓜數據線怎麼收納 瀏覽: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