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教育技術的研究領域有哪些
教育技術學的研究領域應當包括學習過程與學習資源的設計、開發、利用、管理和評價等五個方面的理論與實踐。
1、設計:學習過程和學習資源的設計是指詳細規劃學生的學習過程,強調要在充分分析學習者特徵的基礎上確定具體的教學目標,進行教學內容、教學策略等系統的設計,以期使每一個學生在有效的學習環境中得到適於自己學習的學習資源,使每個學生的學習獲得成功。
2、開發:是指基於印刷技術、音像技術、計算機技術、綜合技術等科學技術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開發應用研究。如教學信息資源的開發、廣播電視教學系統的開發、基於信息技術的網路教學系統工程的開發等都屬於開發范疇。
3、利用:是強調對於各種技術、相關學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各種信息資源的利用和推廣,並要加強利用和推廣的制度化、法規化建設,以保證教育技術手段的不斷革新。
4、管理:是指通過有計劃的組織、協調、監督和控制各種學習資源,它包括教學開發項目管理、資源管理、教學傳輸系統管理、信息管理,管理是確保教育技術有效實施的保證。
5、評價:就是運用科學技術手段,對教學結果進行規范化的測定、衡量,並給予價值判斷的過程,評價是確定教學和學習是否達到目標的主要監控措。
(1)教育技術有哪些擴展閱讀:
教育技術:
中國對教育技術定義的討論相當豐富,《中國電化教育》和《電化教育研究》雜志發表了幾乎國內全部重要學者對教育技術定義理解的論文。
由於媒體技術的發展和理論觀念的拓新,國際教育界深感原有視聽教育的名稱不能代表該領域的實踐和研究范疇,1970年6月25日,美國視聽教育協會改名為教育傳播和技術協會(,簡稱AECT)。
1972年,該協會將其實踐和研究的領域正式定名為教育技術。教育技術的名稱確定以後,人們便開始探討它的定義。
1970年,美國政府的一個專業咨詢機構教育技術委員會在給總編和議會的一份報告中指出:「教育技術是按照具體的目標,根據對人類學習和傳播的研究,以及利用人力和非人力資源的結合,從而促使教學更有效的一種系統的設計、實施、評價學與教的整個過程的方法。」
⑵ 現代教育技術包括哪些
現代教育技術主要包括哪些
現代教育技術與教育技術名稱不同在於現代教育技術加上了「現代」二字,要弄清它的概念,我們必須先弄清「現代」的含義。
中文關於「現代」的解釋是:現在這個時代。
英文解釋有兩種:一是「Modern」,譯為:(1)近代的,現代的;(2)現代風格的,新式的,現行的,時髦的。
二是「Contemporary」,譯為:(1)發生,存在; 生存或產生於同一時期;(2)同一瞬間發生的;(3)自始至終同時存在的;源出同一時代的;(4)當代的或彷彿當代的,現時的。
可見, 由於對「現代」這個詞的理解不同,對現代教育技術的理解也不同,歸納起來主要有兩種:一種指現在新出現的教育技術,與之對應的是傳統教育技術,這種理解強調對傳統的革新;另一種指現在正在使用的教育技術,它包括傳統教育技術和新出現的教育技術。
由於第二種提法的范圍比第一種廣泛,本文把第一種稱為狹義理解,把第二種稱為廣義理解。
我們所指的現代教育技術是從廣義上理解呢,還是狹義理解呢?對此,我國專家作出了如下解釋:
解釋1:
現代教育技術是把現代教育理論應用於教育、 教學實踐的現代教育手段和方法的體系。
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 )教育教學中應用的現代技術手段,即現代教育媒體;
(2 )運用現代教育媒體進行教育、教學活動的方法,即媒傳教學法;
(3)優化教育、 教學過程的系統方法,即教學設計。
解釋2:
教育技術涉及范圍比較廣泛, 幾乎包括教育系統的所有方面,現代教育技術僅涉及教育技術中與現代教育媒體、現代教育理論以及現代科學方法論——資訊理論、系統論、控制論等有關的內容。
解釋3:
與一般意義上的教育技術學相比較, 現代教育技術學更注重探討那些與現代化的科學技術有關聯的課題。
具體表現在它所關注的學習資源是最近一二十年問世的信息、傳遞、處理手段和認識工具,如先進的電聲、電視、電腦系統及其教學軟體,而這些系統的開發和利用又是與現代化的科學方法——資訊理論、控制論、系統論的指導分不開的。
解釋4:
所謂現代教育技術就是以現代教育思想、 理論和方法為基礎,以系統論的觀點為指導,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手段的教育技術(現代信息技術,目前主要指計算機技術、數字音像技術、電子通訊技術、網路技術、衛星廣播技術、遠程通訊技術、人工智慧技術、虛擬現實模擬技術及多媒體技術和信息高速公路)。
它是現代教學設計、現代教學媒體和現代媒體教學法的綜合體現。
是以實現教學過程、教學資源、教學效果、教學效益最優化為目的。
解釋5:
所謂現代教育技術, 就是運用現代教育理論和現代信息技術,通過對教與學過程和教學資源的設計、開發、利用、評價和管理,以實現教學優化的理論和實踐。
總結:
上述5個解釋,盡管表述不同, 但它們都強調利用新技術來實現教育教學的優化。
⑶ 學校現代教育技術軟體包括哪些
現代教育技術與教育技術名稱不同在於現代教育技術加上了「現代」二字,要弄清它的概念,我們必須先弄清「現代」的含義。
發展前景教育類機構:教育技術學課程老師、教育技術人員、信息技術教學、電教管理人員、教具設計製作; 軟體類企業:軟體設計、開發、測試人員,網站建設管理。專業銜接持續本科專業舉例:教育技術學;小學教育。
專業定義:
現代教育技術主要研究計算機科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具備扎實的教學與應用技能,具有教學媒體和教學系統的設計、開發、運用和管理能力,能勝任中小學計算機科學教育與研究工作。例如:小學信息技術教育教學、多媒體教學課件設計與製作、校園網組建與維護和教學設備的維護與管理。
課程體系:《C語言程序設計》、《微機系統維護》、《網頁製作》、《動畫製作》、《圖像處理》、《攝影攝像技術》、《多媒體製作》、《課件設計》、《影視編輯》、《計算機網路技術》、《多媒體技術》、《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資料庫原理及技術》。
⑷ 什麼是教育技術
教育技術指在教育中應用現代科學技術。20 世紀後,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幻燈、投影、電影、錄音、錄像、廣播、電視等現代技術被廣泛應用於教育,擴大了教育、教學活動范圍,提高了效率與質量。
1974 年,美國發射第一顆專用於教學的「實用技術衛星」,標志現代教育技術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此後,人們進一步探索電子計算機、微電子技術、光纖通信的最新成果給發展教育技術帶來的新課題。
教育技術第三次革命
第三次革命,由於印刷術的出現和班級授課制的完善。使用紙張印刷的教科書及便宜又方便,內容豐富、信息記載容量大,很快得到普遍運用。人們不僅可以向教師學習,也可以向書本學習,引起了教育方式的再一次變革。
教科書的運用,極大的擴大了教育的對象,使知識傳播的速度和廣度大大增加,把知識傳得更遠。不久,班級授課制也隨之產生,開始對大量學生進行編級分班教學。開創了人類社會對年輕一代進行系統地傳授科學文化知識和技能的新天地。
其特徵是:有規定的學習年限和課程表;班級學生的年齡和學力基本相同;教材統一,學習進度一致;教師面對學生集體授課,授課方法多種多樣。
這種「工業化大生產」的教育形式促成了「寶塔式」的教育制度,形成了所謂「精英」教育的體制。由於教師和教科書的作用得到了更充分的發揮和體現,從人類教育整體上看,教育活動的效率又上了一個台階。
⑸ . 簡答題 在幼兒園教學中可以使用的教育技術有哪些(至少3個)
(1)幼兒自發觀察(2)個別物體觀察(3)比較性觀察
1)幼兒自發觀察:幼兒在沒有教師的指導下,主動、自發地觀察周圍新奇的事物。如:天空中的飛機、樹下的螞蟻等。(2)個別物體觀察:在一定的時間內,組織幼兒觀察某一物體或現象,使幼兒掌握這一物體或現象的名稱、外部特徵、功能、與人們及社會的關系,從而獲得有關的粗淺知識。如一般的認識食物、動植物都用這種方法。(3)比較性觀察:指組織幼兒觀察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體、現象,比較它們之間的異同點。通過分析、比較、判斷、思考,能更精確、細致、完整的認識事物,形成概念。如認識圖形(正方形和長方形)、認識常綠樹和落葉樹等。還可以分為整體比較和分解比較。整體比較是對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事物進行整體比較,找出它們的相似性、相反性和相近點。分解比較是對兩種物體分別從局部逐一地進行比較
教育方法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導下形成的實現其教育思想的策略性途徑。包括教師直接指向教育內容的教學方法、學生學習方法指導及學前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方法。教育方法是教育的客觀規律和原則的反映和具體體現,正確地運用各種教育方法,對提高教學質量,實現教育目的,完成教育任務具有重要的意義。
⑹ 教育技術包括哪些內容
現代教育技術是把現代教育理論應用於教育、教學實踐的現代教育手段和方法的體系。其技術包括以下幾方面:
(1)教育、教學應用的現代技術手段,即現代教育媒體;
(2)應用現代教育媒體進行教育、教學活動的方法,即媒傳教學法;
(3)優化教育、教學的系統方法,即教學設計
⑺ 教育技術的內涵包括哪些方面
第一章:總論
一、什麼是教育、技術
教育: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對受教育者的德育、智育、體育等諸方面施以影響的一種有計劃的活動。
技術:有形的物質工具手段和無形的非物質的智能方法
二、教育技術的定義
教育技術是對學習過程和學習資源進行設計、開發、使用、管理和評價的理論與實踐。
教育技術就是人類在教育活動中所採用的一切技術手段和方法的總和,它分為有形技術(物化形態)和無形技術(智能形態)兩大類。
三、電化教育的定義:
是根據教育理論,運用現代教育媒體,並與傳統教育媒體恰當結合,有目的的傳遞教育信息,充分發揮多種感官的功能,以實現最優化的教育活動。
電化教育的理論與實踐只是教育技術之中的一部分內容。
四、教育技術的兩種形態:
有形技術(物化形態)和無形技術(智能形態)。
⑻ 教育技術的理論基礎有哪些
教育技術理論包括以下四個理論:
1、視聽教學理論,指出了各種視聽教學媒體在教學中的地位與作用;
2、學習理論,闡明人們的行為變化如何產生,揭示學習是依據什麼機制而形成的理論;
3、傳播理論,是全面研究人類進行信息傳送、交換、加工的科學;
4、系統科學理論,包括了控制論、系統論和資訊理論。
現代教育技術的主要理論基礎包括三個理論:
1、現代教育理論,現代教育技術就是以現代教育思想、 理論和方法為基礎,以系統論的觀點為指導,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手段的教育技術;
2、語義網路理論,其理論認為,人類的認知是—個層層相連的網狀結構,這個結構中有節點、鏈等;現代教育技術教學結構從最初的知識節點出發,呈網狀分在的知識鏈結構形成一種多層次的知識結構;
3、認知學習理論,認知學習理論揭示了人類掌握知識、形成能力的階梯式發展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