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草莓是怎樣育苗的
你好,一、育苗方法
種植草莓有三種常用方法:
1、前匐莖分株法 草莓在年生長期會產生大量匍匐莖。利用匍匐莖上的幼苗培育幼苗的方法是匍匐莖育苗方法。匍匐莖上的亞株通常從7月底到8月初生長4-5個或更多發育良好的葉子,並且需要4-6個或更多的植物,此時可以種植幼苗。這是生產中最重要的育種方法。
2、新莖分株法 新莖分株繁殖又稱分墩法。在春天,每個草莓可以發出幾個新的莖干。到7月底和8月底,每個新的莖干可以生長4-5片葉子和一定數量的新根,然後通過分株移植。該方法是挖掘整個草莓,切斷一些衰老的地下莖,並分成幾個新的植物進行定植。這種新的莖分枝苗是一種多年生老莖,而且發育結果,植物缺乏活力,所以一般不宜採用這種育種方法。
3、組織培養法 組織培養是大規模生產無病毒原始草莓幼苗的現代方法。許多發達國家已將這種方法用於草莓生產。首先,培育純正、無病毒的原種苗,然後進行多階段育種,以產生大量的幼苗用於生產。
草莓是喜肥植物,草莓適合種植在陽光充足,疏水性好的土壤里。草莓對肥料數量的需求隨著生長時期變化而不同,但應以一次性基肥施入為主。
草莓生長季節追施速效化肥,以確保植株正常生長發育,獲得較高產量。草莓對氮、鉀肥的吸收量與磷肥相比略多,但磷肥易被土壤固定,難於吸收,所以,在施肥比例上磷肥應高於氮、鉀肥。基肥以優質有機肥為主,施少量的速效性化肥,但草莓是忌氯作物,施化肥時不能用含氯的化肥,可以用碳補飽肥料,不含氯離子,施用安全無害。可以使用海餐沃磷酸二氫鉀,全溶無殘渣,易吸收,提高作物營養吸收率。
『貳』 草莓育苗最好的方式
一、匍匐莖繁殖
匍匐莖繁殖法主要是利用草莓每年生長出來的匍匐莖作為繁殖母體。這些匍匐莖的生長能力都比較強,只要稍加管理便可生長成單獨的個體植株。
觀察母株的生長情況,當生長出3條左右的匍匐莖時,及時掐尖,避免消耗過多營養,促進新莖的生長。然後反復操作,正常情況下,1-2年便可生長出新苗。並且新苗生長速度非常快,基本當年便可開花結果。這種方法的繁殖速度較快,還可盡量減少種植成本。
二、種子繁殖
在5月中旬左右草莓果實成熟後,在植株上摘去規格均勻、表面光滑亮麗且無病蟲害的草莓果實。然後將削除果實果皮,將果汁擠出後再將其晾好,然後將種子取出來。再對種子進行浸種催芽、消毒工作,浸種10個小時左右後,將其撒入根據草莓生長習性配製好的營養土內。
覆蓋細土後加蓋地膜,正常管理下8-11天左右即可發芽出苗。種子繁殖是草莓發質最傳統的繁殖方法,但是由於較為麻煩,時間較長,因此比較少用。
三、根莖繁殖
根莖繁殖是以母株的新莖繁殖,當每年採收果實後,做好水肥管理,加強中耕除草。促進母株的生長,提高新莖生長速度,當發現有新生芽長出並且母株長出新根後,及時挖出母株的老根,將長勢弱、病蟲害及無作用的根系剪除。
然後在植株上分出6-7片左右的良好葉片,將新莖左右新生幼苗直接栽種。根莖繁殖比較簡單,並且操作起來沒有那麼麻煩,成活率也較高,因此是目前草莓繁殖常用的一種繁殖方法。
『叄』 草莓苗要怎樣培育
育草莓苗:培育優質壯苗是草莓豐產的關鍵技術之一。壯苗的要求是:當年抽生的匍匐莖苗,無損傷與無檢疫病蟲,有5片以上的正常葉展開,葉柄短且粗壯,葉色正常,根莖粗1厘米以上,中心芽飽滿,有5厘米以上的側根5條以上。繁殖方法有:匍匐莖分株法、新莖分株法、組織培育法和種子繁殖法。因後三種方法受到多種因素的制約,採用較少。所以,目前大多以匍匐莖分株法繁殖。
『肆』 草莓如何繁殖栽培
草莓常用的繁殖方法有匍匐莖繁殖、母株分株繁殖、種子繁殖、脫毒組培苗繁殖四種方法。
『伍』 草莓苗如何繁育
草莓幼苗一般採用扦插的手段來進行繁殖,草莓的萌櫱能力很強,因此很少有播種育苗的,絕大多數都是扦插育苗。
『陸』 草莓的繁殖方式有哪些
(一)繁殖方式
草莓的繁殖有匍匐莖繁殖、新莖分株繁殖、微繁殖和種子繁殖四種方式,前三種屬於無性繁殖,後代能夠與親代保持高度的遺傳一致性,種子繁殖屬於有性繁殖,後代的變異很大,主要用於選育新品種。
1.匍匐莖繁殖
通過匍匐莖形成子株的繁殖方式是草莓生產上普遍採用的常規繁殖方法,優點是方法簡單、管理方便。每株普通草莓苗可以抽生出數條匍匐莖,每個生長季形成幾十株子苗,每667m每年可繁殖數萬株生產用苗。
2.新莖分株繁殖
草莓植株生長到秋季可發出數個新莖分枝,當每個新莖分枝具有4~5片葉而且有較多新根時即可分株移栽。方法是將草莓植株整墩挖出,剪掉衰老的根狀莖並將新莖分開,每株新莖苗要剪留良好的根系(下部有4~5條長4cm以上的新根),然後盡快定植。對於不易發生匍匐莖的草莓品種,種苗不足時可以利用新莖分株繁殖方法。
3.微繁殖
微繁殖也稱做離體繁殖,就是通過組織培養的手段進行繁殖。草莓微繁殖是將草莓微莖尖分生組織接種在適宜的培養基上,誘導出幼芽,在試管中通過腋芽萌發增殖,試管苗經過馴化後,移栽到溫室中,移栽成活的試管苗可以作為田間繁苗的母株。微繁殖的優點是:①可有效脫除草莓病毒,獲得脫毒原種苗;②繁殖周期短、速度快、節省土地、不受環境條件影響,可進行工廠化生產,利用一個莖尖在一年之內可以繁殖數千株脫毒原種苗,可以迅速推廣新品種;③試管苗的田間繁苗能力強;④用脫毒原種苗繁殖的生產苗比普通苗繁殖的生產苗生長旺盛,產量增加15%~30%。
(二)田間匍匐莖繁殖育苗
草莓的產量是由花序數、開花數、等級果率和果實大小等因素構成的,它與植株的營養狀態和根部的發育狀況有著密切的關系,生產苗質量的好壞決定產量的高低,因此,培育優質的生產苗是高產優質的基礎。
生產上一些種植者在漿果採收後,將生產園計劃作繁殖的地塊進行隔行去行,空出位置,然後鬆土耙平,以利留下的植株抽生的匍匐莖紮根形成子苗。但是這種方式繁殖的子苗質量較差,繁殖量少。為了保證秧苗質量,應建立專門的草莓繁殖苗圃,具體方法如下:
1.母株選擇
選擇品種純正、健壯的脫毒原種苗、一代苗或二代苗為繁殖生產苗的母株。
2.苗床准備
苗圃應選在地勢平坦、土質疏鬆、有機質豐富、排灌方便、光照充足的地塊上,最好是選擇沒栽過草莓的地帶繁苗。苗圃選好後,每667m施腐熟有機肥5000kg、過磷酸鈣30kg或磷酸二銨25kg。結合施基肥,深翻土地,使地面平整,土壤熟化。耕勻耙細後做成寬1.0~1.5m的平畦或高畦,畦埂要直,畦面要平,以便灌水。定植前土壤要適當沉實,以防澆水後幼苗深淺不一或露根。
3.定植
春季日平均氣溫達到10℃以上時定植母株。如果畦面寬1m,將母株單行定植在畦中間,株距50~80cm;如果畦面寬1.5m,每畦栽2行,行距60~80cm。植株栽植的合理深度是根頸部與地面平齊,做到深不埋心,淺不露根。定植時應該帶土坨,以確保成活率。
4.苗期管理
定植後澆一遍透水,以後要保證充足的水分供應。成活後進行多次中耕鋤草,以保持土壤疏鬆。匍匐莖開始發生後,可以不再中耕,但應及時除去雜草。為促使早抽生、多抽生匍匐莖,在母株定植成活後可噴施一次赤黴素(GA),濃度為50mg/L。植株開始旺盛生長時,施一次復合肥,可在植株兩側15~20cm處開溝施人。匍匐莖發生後,葉面噴施0.5%尿素一次。
匍匐莖發出後,將其在母株四周均勻擺布,避免混交在一起或疏密不均。當匍匐莖長至一定長度出現子苗時,在生苗的節位處挖一個小坑,培土壓莖,促進子苗生根。
見到花蕾立即去除,去除時間越早越好,以免消耗養分。去除花蕾是育苗的關鍵性措施,不可忽視。當新葉展開後,應及時去掉乾枯的老葉。在整個生長期,隨著新葉和匍匐莖的發生,下部葉片不斷衰老,應及時將老葉除去,防止老葉消耗營養,利於通風透光,減少病害的發生。在去除老葉的同時要及時人工除草。
除了上述管理工作之外,苗期還應注意防治蚜蟲、炭疽病、白粉病等病蟲害。
(三)假植育苗
假植育苗就是把匍匐莖子苗在栽植到生產田之前,先移栽到固定的場所進行一段時間的培育。假植育苗的時期以定植前50d為宜。假植有利於花芽分化,而且秧苗大小均一。
1.營養缽假植育苗
選取兩葉一心以上的匍匐莖子苗,栽入直徑12cm或10cm的塑料營養缽中。基質為無病蟲害的肥沃表土,加入一定比例的有機物料,以保持土質疏鬆,此外基質中還要加入優質腐熟農家肥20kg/m。將栽好苗的營養缽排列在架子上或苗床上,株距15cm。栽植後澆透水,第一周必須遮蔭,定時噴水以保持濕潤,每天噴水2~3次,成活後,每天噴水1~2次。栽植15d後葉面噴施一次0.3%尿素,以後每隔10d葉面噴施一次復合肥。在花芽分化前,停止使用氮肥,只用磷、鉀肥,每隔7d追施一次。及時摘除抽生的匍匐莖和枯葉、病葉,並進行病蟲害綜合防治。後期苗床上的營養缽苗要通過轉缽斷根,以控制營養生長,促進花芽分化。促成栽培最適合採用營養缽假植育苗,缽苗帶土定植後,不緩苗,生長發育快,結果早。
2.苗床假植育苗
苗床寬1.2m,每667m施腐熟有機肥3000kg。選擇具有三片展開葉的匍匐莖苗進行假植,株行距15cm×15cm。
適當遮蔭。栽後立即澆透水,並在3d內每天噴兩次水,以後見干澆水以保持土壤濕潤。栽植10d後葉面噴施一次0.2%尿素,每隔10d噴施一次磷、鉀肥。及時摘除抽生的匍匐莖和枯葉、病葉,並進行病蟲害綜合防治。8月下旬至9月初進行斷根處理。
(四)壯苗標准
具有四片以上展開葉,根莖粗度1.2cm以上,根系發達,苗重30g以上,頂花芽分化完成,無病蟲害。
『柒』 如何繁殖草莓生產苗
怎樣培育草莓苗、水肥管理
(1)施水①草莓喜陽,一般都生活在疏鬆肥沃、排灌良好且向陽的土壤里。②根系分布較淺,主要分布在15-20cm左右的淺土層,夏季氣溫高時,土壤水分蒸發易受旱,導致乾旱或死苗,此時應及時為草莓苗澆足適量水滿足基本需求。③但是切忌一次性宜用大水漫灌,宜挑選傍晚前後進行溝灌潤澆。
(2)施肥
澆水後為草莓苗追肥,在生長旺期前追施速效肥,用稀釋的人糞尿以500kg/畝的量來澆施,或用尿素5.5kg/畝兌適量水稀釋後混合澆施,3-4次即可。
『捌』 草莓苗種植方法是什麼
草莓種植,一般是購買成品草莓苗定植。如果不包含育苗環節,草莓的種植技術包含以下環節:
一是前期整地施肥。草莓的生長需要充足的水肥,因此在種植前一定要施足底肥,並且整地做好壟,還需要鋪滴灌管還有地膜。
二是定植緩苗。剛買來的草莓苗在定植之後因為突然換了環境,需要緩苗,一般都是採取噴灌。
三是整枝。草莓植株在生長過程中可能會發育出多個腋芽,根據草莓植株的狀況,要打掉部分的腋芽,防止提前生出匍匐莖。
四是環境控制。草莓的生長需要充足的光照,溫度和濕度的控制也非常關鍵。
五是病蟲害防治。草莓作為一種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很容易得白粉病、灰霉病等病毒病,所以要有一定的防治措施。防治病蟲害用乾農作物萬稼能銀離子灌根就行。
(8)草莓苗怎麼繁殖技術擴展閱讀:
草莓喜溫涼氣候,草莓根系生長溫度5-30℃,適溫15-22℃,莖葉生長適溫為20-30℃,芽在-15-10℃發生凍害,花芽分化期溫度須保持5-15℃,開花結果期4-40℃。草莓越夏時,氣溫高於30℃並且日照強時,需採取遮蔭措施。
草莓為喜光植物,但又有較強的耐蔭性。光強時植株矮壯、果小、色深、品質好。中等光照、果大、色淡、含糖低,採收期較長;光照過弱不利草莓生長。
草莓根系分布淺、蒸騰量大,對水分要求嚴格,但不同生長期。草莓對水分的要求又稍有不同。早春和開花瑚,草每需要衣分直小低於土壤最大持水量的70%.果實生長和成熟期需求最多,達80%以上,採收之後,抽出匍匐莖和發新不定根,也需土壤含水量不低於70%,秋季是植株積累營養和花芽形成期,土壤水分也不得低於60%,草莓不耐澇,要求土壤有良好通透性,注意田間雨季排水。
草莓宜生長於肥沃、疏鬆中性或微酸性壤土中,過於粘重土壤不宜栽培,沙土多施廄肥,勤灌水,也可種草莓。
『玖』 草莓苗種植方法
草莓苗
草莓屬於薔薇科植物,用匍匐莖繁殖。匍匐莖繁殖是目前草莓生產上普遍採用的繁苗方法,具有繁殖系數高、采苗容易、秧苗質量好、不易感染土傳病害等優點。一般在前一年草莓苗的基礎之上預留好用於匍匐莖繁殖的草莓母(可以理解為將移栽剩下的草莓苗作為來年的草莓母),或者是,在清明前後將第一季花期結束時的草莓移栽到平壟中(為防止消耗肥料,可以將花苞摘除,抑制其開花結果,將養料集中到草莓苗體的繁殖上)。夏季是植物生長繁殖的茂盛期,草莓腋芽剛發出時向上生長,長到接近葉面高度時即開始平卧地面延伸生長,形成了細長而輕柔軟的匍匐莖。露地栽培草莓匍匐莖一般在坐果後期開始抽生。匍匐莖從母體向四周蔓延。匍匐莖伸長一定長度後形成第一個節,其上形成一個苞片和第一節腋芽,再生長形成第二個節、第三節點、第四節點等等……在節點處長出不定根扎入土中,形成草莓苗。依此類推,可形成一個網狀的匍匐莖分枝結構。
草莓匍匐莖一般在4-9月發生。不同時期發生的匍匐莖子株草莓苗質量相差較大,同一植株上通常早期形成的匍匐莖草莓苗質量較好,離母株近的生長發育較好,代次越高的匍匐莖苗的新莖粗度越細。期間要注意除雜草、灌溉。為方便培育草莓苗,母草莓不需要修壟,而是種載在松軟的平地上,方便草莓苗的生長。一般每株草莓母可生長匍匐莖幾條到十幾條不等,每條匍匐莖可長出匍匐莖苗3~5棵,所以每株草莓苗繁殖的草莓苗在0~50不等,一般可以按照二三十棵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