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撞球怎麼打,規則是什麼
使用一顆母球以及1至15號的子球,一方選手若選擇打1至7號(小花)的子球,另一方選手則必須打9至15號(大花)的子球。
開球時用三角框將15顆子球框起來,8號球在三角框的中心,最前方的子球(不拘號碼、花色)則需置於腳點上,一顆大花的球在三角框的一角,一顆小花的球在另一角。
比球勝者可選擇開球。在一對一比賽時雙方輪流開球,除非另有規定。
任何一方選手先將自己花色的子球都擊進球袋後,再將8號球擊進球袋,即贏得該局。
撞球規則
1、得分規則
開球後雙方輪流通過白球擊打花色球來使屬於自己的花色球進袋,擊球時需要先聲明指定打哪個球入哪個袋,擊球合乎自己的指定聲明即為合法進球。
選手在合法進球後可持續出桿,直到無法合法地將所選擇花色的球擊進球袋。在選手合法地將自己花色的球全數打進後,再將8號球打進入袋即可獲勝。
2、犯規處罰
選手出桿犯規、打錯花色球、指定球入非指定袋、子球跳離檯面,提前擊打8號球等屬於犯規行為,當選手犯規後,其對手得到自由球權,意即對手可將母球放置在球台上任何位置。
(1)檯球技術球怎麼打擴展閱讀:
十五球撞球技巧
1、看線,而不是看點。這樣做的優點在於能在線內做各種桿法,只要球不離線。
2、沒必要把腰下的太底,下巴也沒必要貼著球桿。把頭抬起來點,你的視野和方向感會更強。
3、擊球時,要摒住呼吸,同時擊球動作要乾脆利落,避免槍頭在擊球瞬間發生上下左右翹動而使動作變形。
4、技術不穩定的時候,不要太注重局部,如手腕、握桿等,建議注重整體的舒適度。
5、進攻清台先入為主的思路,其實就是想方設法盡快解決困難球,留好球過渡。
6、當不能一桿清台的時候,最好不要把太多的球一次性打進,因為場上只剩一兩顆目標球時會更難得分,你的球剩的越少,優勢越小。
『貳』 檯球該怎樣練習直球技術
直球有兩個練習辦法:第一個練習辦法,用球桿瞄準球的正中點,照直打出去,球桿的位置原地不動,讓球碰對面的台邊反彈回來,以能夠准確地觸到桿的尖頂上為好。這是練習打直球的准確度。第二個練習辦法,將球台分成8個區,用球桿瞄準球的正中心,照直打出去,讓球碰上對面台邊反彈回來,使其能夠准確地停留在預定的區域內。用力大,球回到第八格,用力小,球回到第一格。這是練習打在球的用力度。
『叄』 怎麼快速提高檯球技術有哪些技巧
1。基本姿勢,這對初學者尤其重要。當你玩了很多年,如果你發現動作不規范,影響了進步的水平,就很難改變。即使是微小的調整也需要大量的時間來實踐。不排除個別球員的動作不規范,但水平仍然可以接受。即使是專業的斯諾克球員也不缺少喬·斯威爾這樣的替代品,但是好的動作會讓你的比賽更容易、更穩定。網上有很多關於如何握桿和如何站立的教學視頻。玩家可以自己搜索。如果你想模仿,亨利和丁俊暉是很好的模板。
『肆』 打檯球的技巧
打檯球的技巧1、高桿
顧名思義就是擊打母球中點上方,使母球擊打到目標球後繼續向前移動。縮桿:又叫拉桿、低桿,就是擊打母球中點下方,使母球接觸目標球後向後移動,要注意的是擊球的力是向下的,而不是水平的。
打檯球的技巧2、偏
就是加side,擊打母球左邊或右邊,使母球向前移動時自身旋轉,使母球擊中案邊或其他球後改變移動路線。旋轉球在擊打目標球前會有一定的變線,變線因力度、旋轉大小的不同而不同,雖然有公式計算變線的弧度,但是想打准還需要鍛煉球感。
打檯球的技巧3、跳球
利用短桿(跳球桿)從母球上方擊球,使母球產生跳躍效果躲避障礙。
打檯球的技巧4、剎車球
亦是擊打母球中點下方,使母球向後旋轉一定距離後再向前滾動,擊打到目標球後產生剎車(定球)效果。
打檯球的技巧5、偏縮
和加旋轉高桿一樣,在縮桿或高桿的基礎上,利用旋轉改變母球移動路線,以達到走位目的。
打檯球的技巧6、弧線球
類似於跳球,但用力方法和擊球角度不同,切在這基礎加上了旋轉技巧。打檯球不是技巧好就行了,還要細心、智慧、冷靜等因素,是休閑健身的好方式。
檯球起源於何處,目前尚無定論。現今有西班牙起源說,英國起源說及法國起源說等不同的觀點。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十四五世紀以來,一種類似戶外的板球運動經過改良作為室內體育項目——檯球,在歐洲各地流行起來。
『伍』 如何打好檯球,動作要領是什麼
檯球心得
知道大家都很喜歡檯球,可又真的能有幾個人每天一直堅持來練習呢?(不用多,連續練球一年,每天4小時)認真的來練習。
你們每天都在琢磨怎麼來清盤,走位,和對母球的控制力度嗎?恐怕都只是玩玩罷了!
首先我們要先解決的問題是擁有一根自己的球桿,先不關它的力好壞,只要你了解這根桿的力的大小就好辦了。多去適應桿的力,這樣你才能知道自己要用多大的力量來擊打球。
一針見血的來講:只要是認真的去思考怎麼來進球,控制母球的力度和走位 相信沒多久你們的球技就能提高的,每天這樣練習就能明顯的看出自己的進步。
比如說出桿的穩定性(切記:和力度的大小有關系):你的出桿直不直,是在於你送桿最後的一瞬間 大臂與小臂之間的配合。 大臂動也好不動也好,最好在出桿時有一很短暫的停頓。主要是在桿頭接觸母球的最後一擊時還能打到母球與目標球的進球點。
大部分的人主要是都不知道該怎樣來練習(如果每人都擁有一名好教練該有多好呀)高中低桿大家都會打,可是對出來的效果可能都不太熟悉 ,例如:高桿的擊球點 (同樣的力度)打高一點低一點出來的效果 是不一樣的。
握桿的後手:五指都握住桿而不是握緊,虎口和桿緊貼,不要留下縫隙 手指的中間關節尖與地面垂直。
前手架的距離:前手架離母球大約在七到十公分左右(目標球離母球近的時候盡量手架也近,遠距離的時候手加稍遠一點這樣力才能打透)
怎樣來站位 瞄點 :在未趴在球台之前向後站來看目標球的進球點,之後站到合適的位置,兩條腿與肩同寬。一般來講以右眼 右臂 右腿串成一線,(運桿的擺動不要超過45度角),在貫穿過去瞄目標球的進球點,出桿時看目標球的點 切記 打球時很多人都不注意的毛病:(一定要先找點 後運桿而不是在運桿中來找點)。
對庫的分離角度的理解:比方打一薄球(在沒有加塞的情況下),高桿的分離角度很小,相反低桿的分離角度就很大 。要了解下什麼樣的桿法能吃到第二庫的某一點(這個也是和力度大小有關系的)。
加塞球:開始先瞄目標球的進球點,以後手握桿處為中心點,前手平行移動,想往哪邊加塞就動前手,後手不要動,進球點還是在後手上。切記(想打出很強的低塞就要用送大臂 小力戳出來的力,這樣的分離角度會很大,但碰庫後力量減弱,相反打高塞:腕力越強力量相對越大出來的塞就會化出弧線來分離角度就越往前。
選擇一種適合自身的運桿節奏:可以嘗試運桿四次相同的節奏感 最後一下拉桿有一小停頓在把桿送直,一氣合成也好,分解開來理解也行。主要在於你當時的感覺是否良好。
有些失誤的球不在於你們的問題:一般的選手都喜歡用低桿或大力來擊打球,主要原因在於中國的球台的平整度不夠,無法用小力度的推桿,所以我們要去適合球台,而不是讓球台來適應我們。
在這里我不能每一項的都能講清楚,簡單的說:把整盤的球局擺出來 看清楚 怎樣清台才是最佳的線路。一般我只考慮每三顆球的線路,這樣看起來就清晰多了。對全局有個大概的了解,在深入的處理好每一顆球的力度,進球點,吃庫的分離角度。
關鍵時刻的自我調整法:在擊打一顆有難度有壓力的球時,先來做一個深呼吸,然後趴下再屏住呼吸 就好象全身的功能都死掉一般,讓心靜下來,集中精力,想好進與不進的後果之後,果斷的出擊,打出你想要的效果。
也許你看完之後會領悟到點什麼?也許你覺得不知所雲?可是這些是我現在所能理解的東西,我會一直認真的學習檯球知識,希望將來做一名專業的好教練(一切都以自身做個好榜樣 打好球 做好人)
『陸』 檯球是怎麼打的
新手教打檯球的方法
強力拉桿是比較基礎的練習,可以先設想一個最終目的(如想拉桿能打得像吉米-懷特)然後要分步驟的制定目標,比如不會打強力拉桿的時候第一個目標應該是能把球縮回來,主球和目標球的距離放的不要太遠,40厘米左右開始練,從能縮回一點到能縮回一兩米就成功了,然後開始下一個目標,把主球和目標球的距離拉大到80厘米……
這個過程不是一天能完成的,也不是每天打100桿3個月之後就成功了,而是在練習過程中不斷提高,如今天比昨天進步了,今天就沒白練,今天沒什麼進步幾天沒什麼進步也沒關系,因為肯定是會進步的,水平越高的時候還會經常出現今天還不如昨天打得好呢。這都很正常,基本功需要積累不能著急,沒進步的時候千萬不要採用練了100桿沒進步明天我練200桿。這項今天沒什麼進步可以練練別的,低桿今天練不好練練高桿,高桿也練不好練練側旋,要練的東西很多每一項技術都需要提高,這樣的自我調節是很重要的,防止在一項技術上走進死胡同,球技止步不前。
當然每天幾個小時的刻苦練習是很必要的也是很枯燥的,就更要講究方法。最後給介紹一下斯諾克的系統練習內容。
每日必須練習的內容:
1、五分點直線球
開球線後直線打藍色球入角袋。初練時只需要練習中低桿擊打,主球打進目標球後定住是理想結果。(建議每天成功20次左右為標准,而且每天要第一個練習這項內容)有一定基礎後練習低桿,然後高桿,最高難度是高桿擊打進目標球後主球也跟進球袋。五分點主要是練習出桿動作和擊球穩定性。
2、27分點(綵球點)
按順序一桿打完六顆綵球。最高難度是循環(從黃球打到黑球後,打黑球叫黃球繼續27分點。)27分點主要練習擊打綵球入袋和擊打綵球走位。
3、蛇彩(圍球)
分為小蛇彩和大蛇彩兩種,小蛇彩是在黑球上下各放兩顆綵球,五顆球一字排列垂直底線,每球之間一球距離,擊打時要和比賽一樣一紅一黑將4顆紅球打完。大蛇彩是在藍粉黑三球之間直線排列15顆紅球,擊打方法同比賽一樣一紅一彩直到清台。初練時只需練小蛇彩,一定基礎後則只練習大蛇彩,難度要逐步提高,開始可採用任意選擇紅球,之後要提高到按順序擊打紅球,即從黑球最下方的紅球開始然後第二顆、第三顆……最高水平是按順序擊打單桿147分。這項練習是綜合練習,練習穩定性和全方面技術。
除必練內容外還有一些重要內容,不用每天都練但要經常打一打:
1、連續打黑球叫黑球。
2、有角度打藍色球中袋,主球繞過開球區綵球返回高岸區。
3、大角度打黑色球沖球堆
4、側旋球
『柒』 如何打好檯球呢
檯球打法和其他球類打法不同,比如:足球、籃球、網球和排球等,都是直接把球踢進球門、投入籃框、打過球網等。而檯球則是先打白色主球,再由主球把目標球撞進球袋或連續碰撞兩個目標球方可得分。而且不但要求把球打進球袋得分,還必須考慮打進一個球後,主球能停留在理想位置,以便接著打下一個球,如此反復才能連連取得高分,這點正說明檯球的絕技就是控制主球的停留位置,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走位」。
所以,學打檯球首先必須了解用球桿怎樣打,打主球各個不同部位,球將會產生什麼樣的旋轉變化,當主球主動撞擊被動的目標球後,兩個球將要產生什麼樣的旋轉變化和行進去向等。為了學好檯球,一定要弄明白,球的運動狀態與球性,不然,對著球胡亂擊打,違反擊球的科學規律,是很難學好打檯球的,也就達不到提高技術水平的目的了。
用球桿擊打主球上的點叫擊點也稱撞點,面對主球平視,是個圓形面,這個圓形面上到處都是可以打的擊點。但是,為了方便分析研究和學習,在圓形面上以圓心為基點設中心點,並根據點位與旋轉的相應關系,在中心點周圍選定8個點,一共9個點。
球和球桿上的撞頭都是圓球面形的,如果球桿上的撞頭在圓球的邊緣部位時,由於角度過斜,便要發生打滑現象(稱滑桿)。說明主球的球面上,不是都是可以用球桿擊打的點位,而是有一定范圍限制的。可以撞擊而不至於打滑的范圍稱安全擊球區。即把主球視平面直徑劃分10等份,取其中6等份在球中心畫個圓,稱其為十分之六的同心圓,在這個范圍內擊球,就可以不會發生滑桿現象。如果擊球技術達到高超水平,還可以超過安全區擊球,也很少發生滑桿現象。仍可以向球體邊緣延伸,把安全擊球區再擴展到主球直徑的十分之七或十分之八范圍。
當球技達到相當高超的水平後,擊球范圍也自然隨之延伸擴大,密密麻麻地布滿了球面,幾乎處處都是可擊之點,使球的運動千變萬化,變幻莫測。以9個基本點擴展為17個、33個直到49個。
1、主球的旋轉運動:
主球上雖然有九個基本擊點,初學者練球時,要先熟悉中心、中上和中下這三個主要常用的擊點。這三個擊點若能打得好,無論打無袋式或落袋式檯球,基本上都能解決擊球得分的問題。
1)撞擊主球中上點:球開始延著球桿方向,直線向前奔走得很快、很遠。因為球受正旋力矩的推動,滾動旋轉的磨擦又比滑行磨擦少得多,動能損失很小。
2)撞擊主球中心擊點:開始沒有旋轉,向前滑動瞬間後,因受台呢的磨擦阻力作用,漸漸產生了正旋力矩,使球與檯面接觸點速度減慢,球的頂點速度不變,於是球便向前旋轉起來。球在哪裡開始旋轉,能滾到多遠的距離,依擊球力量的大小而不同。
3)撞擊主球中下點:球一開始就具有逆旋的力矩,球則一邊行進一邊倒旋,由於台呢的磨擦力作用,倒旋減緩直到為零,球經過一段滑行,便過渡到正旋前進。直到減慢停止。
4)撞擊主球左中或右中擊點:這是一種側旋轉球的打法(亦稱偏桿擊球)。技術難度較大,但又是必須學會練好的側旋球技術,並懂得在擊球中會出現需要側旋球的重要作用。當遇到需要從根本上改變主球或目標球前進路線的時候,便會體察到運用側旋球的特殊作用。
側旋球是檯球的一種特殊的轉動。這是一種畸形旋轉,在撞擊目標球的前後都能改變球的路線。上面已經講過,打主球中上點所產生的上旋,可以形成跟進球。而打中下點產生下旋,可以形成縮球。側旋是這些技術的延伸發展。
由於平常打球,大都用的是主球中線范圍上的九個擊點,而形成面對主球正面瞄準擊球習慣,一旦使用偏桿,往往是球桿對主球斜著打。打側旋球要求球桿必須與檯面平行,如果養成抬高後手握桿習慣,將會影響擊球效果。還有擊球速度和力度的控制要求都比較嚴格。
撞擊主球左中或右中擊點後,主球則以水平方向自轉(左轉或右轉)與向前旋轉的混合轉動方式前進。撞擊主球左中點時,從球的上方看,球是順時針方向自轉,稱左旋;撞擊主球右中點時,球是逆時針方向自轉,稱右旋。
側旋球的主球前進線路不是直線,比如打左旋球時,主球受偏左的分力推動,開始先一點點地向右運動,然後又向左邊轉動。打右旋時,主球開始一點點地向左運動,然後又向右運動。由此可知,側旋球使主球離開直線運動軌跡,因此主球與目標球之間的距離越長,瞄準的判斷越是需要准確。
2、偏球相撞的旋轉運動:
偏球:所謂偏球,就是不正面撞擊目標球,主球只撞擊目標球的偏側部分。打偏球的目的,就是改變主球和目標球的球路,達到得分的要求。無論開侖還是落袋式檯球,都常用到偏球。我們常聽到的所謂厚球,薄球,又或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四分之三球,指的就是主球撞擊目標球時,偏側的程度。厚、薄或幾分之幾,是主球撞擊目標球的有效撞擊截面占球的截面的比例,厚就是撞擊截面大,薄就是撞擊截面小。但習慣說的數字比例,並不是面積之比,而是撞擊截面在直徑上所佔的線度與目標球直徑之比。
厚球與薄球是在實際比賽中的一種擊球技術和戰術,平時練習時,必須熟悉各種厚薄球在擊球中以及撞擊後,主球和目標球的運動狀況。偏球的厚薄,大體可分為六個類型:正面、二分之一、三分之一、三分之二、四分之一、四分之三。現分別介紹於下:
正面:就是主球球心速度方向正對目標球球心,撞擊截面等於目標球的視圓面。從主球前進方向看去。主球和目標球完全重合。
二分之一:主球球心速度方向偏離目標球球心,剛好與目標球側面外邊緣相切,或偏左或偏右,撞擊截面線度占球截面直徑之半。
三分之一:主球撞擊目標球的撞擊截面線度占球截面直徑的三分之一,或左或右。
四分之一:主球撞擊截面線度占球截面直徑的四分之一,或左或右。四分之一球已經是相當薄的球。
四分之三:主球撞擊截面線度,占球截面直徑的四分之三,或左或右。這是相當厚的球,僅次於正面撞擊。
3.厚度計演算法與瞄準法
因厚度不同而使母球分離的角度母球擊出後在碰觸到目標球的瞬間,母球與目標球重疊的比率稱為「厚度」。它對於花式檯球的球路(球的前進方向)來說最為重要。當你瞄準了目標球想將它擊落球袋時,如果厚度產生了偏差,目標球就無法落進你所瞄準的球袋中,並且會越偏越遠。在實際的比賽中,母球、目標球與球袋很難得剛好排成一條直線,多半是三者排在不規則的角度上,因此就不容易將目標球擊落球袋,而且每次擊球時這三者的角度與距離都不一樣,所以需要一些技巧。而厚度就是在控制球路時的重要因素。
偏球的偏轉:主球正面撞擊目標球時,如果主球沒有旋轉運動,則主球的動量全部傳遞給目標球,主球停住,目標球沿主球原來方向向前奔去,只是主球和目標球互相換了個位置。即前面已經講過「定位球」事實上由於磨擦力及動量吸收,目標球前進速度要減慢一些。
當主球偏側撞擊目標球時,主球和目標球的運動方向,都偏離了主球原來的運動方向,一偏左,一偏右。在動量不被吸收的前提下(絕對彈性碰撞),且假定主球不旋轉,碰撞後的主球和目標球運動方向的夾角,則為九十度,不管偏球厚薄為多少。掌握了這一點,再記住不同旋轉狀態下的偏轉方向影響,就能比較有把握改變球路。
偏球越厚,則目標球運動方向越接近主球運動方向,目標球運動速度越高,主球則越接近橫向滾出,速度越低。偏球越薄,則主球運動方向和速度越改變得小,目標球越接近橫向滾出,速度越低。
主球和目標球的運動的瞬間位置,符合以原主球運動方向為對角線的矩形定則。變即瞬間的主球與目標球的軌跡,構成了矩形的兩個邊,這個矩形對角,就是原主球的運動方向。依據這個定則,便可估計主球與目標球碰撞後到達的位置。
『捌』 新手如何學習打檯球
1.要想學習打檯球的話,肯定最先是要了解清楚檯球的規則,網上搜索一下就行了,黑八、斯諾克和九球規則都是不同的。
『玖』 打檯球的基本技巧
1.身體姿勢
正確的姿勢應該是兩腳分開略與肩同寬,(以右手持桿者為例)右腳蹬直,左腳彎曲,身體很自然地貼向檯面,這時你要感到兩腳和身體是很穩定的,沒有過分前傾或是後坐的情況,身體也沒有不舒適感,特別強調兩腳站穩以及身體舒適。你可以做以下實驗:身體離開檯面,不要拿桿,雙手背在身後或者自然下垂,然後試著把身體壓低,這時如果你沒站穩的話很容易感覺到。
2.手架
手架在擊打過程中也是很關鍵的,其作用是作為身體的第三個支點,為出桿提供一個穩固的通道以及調節母球擊打點位。總之手架是否穩固是進球的一個前提。首先,張開手掌按與檯面,手掌攏起,四指抓緊檯面,拇指緊貼食指形成一個穩固的v型通道,值得注意的是在整個擊打過程中食指和拇指根部不得離開檯面,手形不能在任何時候鬆散。
3.握桿
很多人打球喜歡把球桿握得很緊,甚至時間一長手上還會打出繭子,而且這樣也打不力量來,其實用手指輕輕握住球桿就行了。其實打檯球就象釘釘子一樣,如果你把榔頭握得很緊,那麼手腕也會隨之而僵硬,試想你會這樣去釘釘子嗎。
4.試桿
在身體趴到檯面以後,接下來要的事就是試桿,你應該保持握桿的小臂是放鬆且自然垂直的,換句話說你握桿的手指、手臂、肘關節、肩關節都應該很放鬆,這樣才能發出力來,如果很僵硬勢必影響到你的發力和擊球准確性。然後把球桿盡量放平,這時你握桿的「拳頭」、下巴、手架和目標球應該是成直線的,然後,用你的小臂輕柔地帶動球桿做水平的抽動,使桿頭貼近母球的擊點,這樣反復試3、4次使之感覺平順,注意節奏要掌握好,不益過快。
5.瞄準
很多人在得到一個機會後就急於趴到球台上准備擊打,實際上這個時候你不妨走到台邊彎下腰看清楚正確的瞄準點,由於視角的關系,有些角度的球當你趴到檯面後看到的角度並不是正確的,特別是一些看似直線的球。在你正確找倒了目標球的瞄準點後,很多人的視線就開始找不到方位了,到底目光該注視哪裡,其實在試桿的時候,目光可以在母球的擊點、目標球的撞擊點和袋口之間來回,沒有硬性規定,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就是在出桿的時候目光是應該盯准目標球而並非母球更不是袋口,很多人在出桿後馬上就抬頭去看袋口,這是很不好的習慣,擊球動作還沒完成就提前起 。
一 握桿手勢 無論是右手握桿或左手握桿、握桿的位置很重要,握的合適能輕松自如平穩擊球。這是打檯球開始的第一個重要因素不可輕視。首先要找到球桿的重心,方法是用手的拇指和食指捏在一起,做成一個圓圈或一個鉤,把球桿套在圈裡面,然後左右推動球桿調整直至平衡為止,套在球桿上的手指位置就是這支球桿的重心。再從這個重心向桿尾移動20到30厘米,這個部位便是一般握桿的合適位置遇有特殊打法需要,還可以前後移動調整握桿位置。握桿時,不能握得太緊,不然手和手腕肌肉緊張,手臂僵硬,不能平順滑動出桿擊球,右手握桿時,拇指和食指在虎口處輕輕夾住球桿,好像一個吊環,衩際握住球桿的是手的前部,即:拇指和前兩個手指,另外兩個手指虛握,小指包繞在球桿底部,主要配合控制球桿的平衡穩定,使球桿保持直線運動。
二 桿架手勢用手為球有做成的各種支架稱手桿架,架桿或台架等。在台或以架等。在檯球運動中往往被人忽視了它的重要作用,要保證擊球的准確性,必須有自然而穩定的桿架來支承,它可以准確地引導球桿進行擊球動作的導向。 1 平背式桿架手勢:先把左手掌伸直,手心向下按在球台檯面上,五指盡量岔開、指開緊抓檯布,形成一個寬而有力的穩定桿架基部,然後掌心稍微拱起,拇指緊貼食指翹起,食指與拇指之間便出現一個凹槽,球桿便可以放在凹槽上活動自如。如需要調整高低時,可以使手指伸平手掌降低、拱起而升高適應擊球需要。這種桿架高度低,適用於球徑較小的落袋式檯球。 2 鳳眼式桿架手式:為了容易理解,方便練習,現把這種手勢分解成單項動作圖解說明如下:(1)將左手平放在球台檯面上,手心向下,由手腕到指尖,向內側稍微轉個小彎。(2)小指、無名指和中指,一齊向內側轉動拱起,手掌左邊壓在檯面上,三個手指形成支撐的手勢。(3)當左手與球桿方向接近直角時,左手拇指和和食指尖向一起捏。(4)拇指和食指形成一個圓圈後,便可以把球桿插入圈內來支撐球桿擊球。如果需要調整高低時,呆伸展或拱起中指來調整。因這種桿架高,多用於球徑大的開侖檯球。 3 v形桿架手勢,如果遇到在主球後面有一個球造成擊球障礙,為了不碰這個阻擋球必須將球桿抬高,主球和阻擋球越近,打好主球的難度就越大,如果主球緊緊近阻擋球做桿架的手應更近些,角度就更陡些,以便打中主球,相對的可擊部分就很小,打不好就要滑桿。把四個手指頭豎起來,支在阻擋球後面,盡量把大拇指翹起,把球桿架在拇指和食指間形成的v形槽里,擊球時,球桿順著槽滑動,如果擊球需要時,球桿把還可以抬高。這是不太舒服的一種桿架,但又非常重要,不會是不行的,應該經常練習支撐的手指,直到能穩當面而有力的支起球桿為止。 4 台邊桿架手勢由於球的位置變化多端,以及打法不同,僅靠幾種常用的標准桿架手勢,不可能是萬能的,所以桿架手勢也不可能千篇一律,而是多種多樣的,有五花八門的名稱。
三 身體姿勢能否瞄得准打必進,擊球姿勢起著重要的作用,有的人,初學時並不注意,只是隨隨便便地站在球台前揮桿就打,這是種極為有害的開始。常見一此球手,打了多年檯球,球技並不出色平平常常,深感苦惱,當發現擊球姿勢不正確,有心糾正力圖提高球技水平,但已形成習慣很難改正。因此必須強調,初學開始,必須懂得並嚴格要求自己,一定下決心使自己的擊球姿勢是正確的合格的。 1 身體站立位置,首先要確定身體站立的合適位置,這要根據球和球桿的方向距離來決定。先用右手按照要求握好球桿,而向球台上要打的主球方向站好,平握球桿,桿頭指向主球,與主球相距6—10厘米左右。握桿的右手拇指要和褲子側縫對齊。球桿的指向必須與主球行進方向成一條直線。 2 腳的位置:身體站立的位置確定後,握桿的右手原位不動,在兩腳立正站立的姿勢下,左腳向左稍前側方邁出一小步,寬度與肩寬略等(可根據身材高低調整),右腳尖向右外側自然轉動45度左右。兩腳平放在地面上,不要虛提或離開地面,右腳綳,構成一個穩固、堅定的擊球姿勢。 3 上身姿勢:(1)落袋式檯球。如司諾克和美式花球球小檯面大,准確度要求高,所以一般多採取腑身視瞄準擊球,用平背式手桿架,上身向前平伸,與檯面很近,頭略抬起,下頜與球桿相貼,兩眼向前平視,順著球桿方向瞄視。(2)無袋撞擊式檯球,球徑大,主球只要能碰撞上兩個目標球便可行分,多採用重疊式(厚薄度)瞄準法,准確度要求不高。手桿架採用比較高一點的風眼式桿架。瞄準時,雙眼在斜上方掃視球台上的三個目標球,因此,只要上身稍微向前傾斜一點,便可以縱鑒全局。 4 面部位置:正確擊球姿勢的形成,不能忽視面部位置的關鍵性作用。面部不正就瞄不準,也就不可能擊球入袋。要想做到打得准,彈不虛發,使球按照預想的路線行進,就必須特別注意,使面部的垂直中心線與球桿的中軸線,保持在同一個垂直中心平面上。怎樣才能把面部擺正呢?具體做法是在瞄準時,將下頜對准球桿中軸線上,並與球桿相貼,兩眼保持水平,向前平視。這樣面部中心,包括鼻子,嘴和下頜,便都能與球桿和右後臂,進入同一個垂直平面里。下面是關於桿法的運用等~~學打檯球首先必須了解用球桿怎樣打,打主球各個不同部位,球將會產生什麼樣的旋轉變化,當主球主動撞擊被動的目標球後,兩個球將要產生什麼樣的旋轉變化和行進去向等。
為了學好檯球,一定要弄明白,球的運動狀態與球性,不然,對著球胡亂擊打,違反擊球的科學規律,是很難學好打檯球的,也就達不到提高技術水平的目的了。用球桿擊打主球上的點叫擊點也稱撞點,面對主球平視,是個圓形面,這個圓形面上到處都是可以打的擊點。但是,為了方便分析研究和學習,在圓形面上以圓心為基點設中心點,並根據點位與旋轉的相應關系,在中心點周圍選定8個點,一共9個點。球和球桿上的撞頭都是圓球面形的,如果球桿上的撞頭在圓球的邊緣部位時,由於角度過斜,便要發生打滑現象(稱滑桿)。說明主球的球面上,不是都是可以用球桿擊打的點位,而是有一定范圍限制的。可以撞擊而不至於打滑的范圍稱安全擊球區。即把主球視平面直徑劃分10等份,取其中6等份在球中心畫個圓,稱其為十分之六的同心圓,在這個范圍內擊球,就可以不會發生滑桿現象。如果擊球技術達到高超水平,還可以超過安全區擊球,也很少發生滑桿現象。仍可以向球體邊緣延伸,把安全擊球區再擴展到主球直徑的十分之七或十分之八范圍。當球技達到相當高超的水平後,擊球范圍也自然隨之延伸擴大,密密麻麻地布滿了球面,幾乎處處都是可擊之點,使球的運動千變萬化,變幻莫測。以9個基本點擴展為17個、33個直到49個。1、主球的旋轉運動:主球上雖然有九個基本擊點,初學者練球時,要先熟悉中心、中上和中下這三個主要常用的擊點。這三個擊點若能打得好,無論打無袋式或落袋式檯球,基本上都能解決擊球得分的問題。1)撞擊主球中上點:球開始延著球桿方向,直線向前奔走得很快、很遠。因為球受正旋力矩的推動,滾動旋轉的磨擦又比滑行磨擦少得多,動能損失很小。2)撞擊主球中心擊點:開始沒有旋轉,向前滑動瞬間後,因受台呢的磨擦阻力作用,漸漸產生了正旋力矩,使球與檯面接觸點速度減慢,球的頂點速度不變,於是球便向前旋轉起來。球在哪裡開始旋轉,能滾到多遠的距離,依擊球力量的大小而不同。3)撞擊主球中下點:球一開始就具有逆旋的力矩,球則一邊行進一邊倒旋,由於台呢的磨擦力作用,倒旋減緩直到為零,球經過一段滑行,便過渡到正旋前進。直到減慢停止。4)撞擊主球左中或右中擊點:這是一種側旋轉球的打法(亦稱偏桿擊球)。技術難度較大,但又是必須學會練好的側旋球技術,並懂得在擊球中會出現需要側旋球的重要作用。當遇到需要從根本上改變主球或目標球前進路線的時候,便會體察到運用側旋球的特殊作用。側旋球是檯球的一種特殊的轉動。這是一種畸形旋轉,在撞擊目標球的前後都能改變球的路線。上面已經講過,打主球中上點所產生的上旋,可以形成跟進球。而打中下點產生下旋,可以形成縮球。側旋是這些技術的延伸發展。由於平常打球,大都用的是主球中線范圍上的九個擊點,而形成面對主球正面瞄準擊球習慣,一旦使用偏桿,往往是球桿對主球斜著打。打側旋球要求球桿必須與檯面平行,如果養成抬高後手握桿習慣,將會影響擊球效果。還有擊球速度和力度的控制要求都比較嚴格。撞擊主球左中或右中擊點後,主球則以水平方向自轉(左轉或右轉)與向前旋轉的混合轉動方式前進。撞擊主球左中點時,從球的上方看,球是順時針方向自轉,稱左旋;撞擊主球右中點時,球是逆時針方向自轉,稱右旋。側旋球的主球前進線路不是直線,比如打左旋球時,主球受偏左的分力推動,開始先一點點地向右運動,然後又向左邊轉動。打右旋時,主球開始一點點地向左運動,然後又向右運動。由此可知,側旋球使主球離開直線運動軌跡,因此主球與目標球之間的距離越長,瞄準的判斷越是需要准確。2、偏球相撞的旋轉運動:偏球:所謂偏球,就是不正面撞擊目標球,主球只撞擊目標球的偏側部分。打偏球的目的,就是改變主球和目標球的球路,達到得分的要求。無論開侖還是落袋式檯球,都常用到偏球。我們常聽到的所謂厚球,薄球,又或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四分之三球,指的就是主球撞擊目標球時,偏側的程度。厚、薄或幾分之幾,是主球撞擊目標球的有效撞擊截面占球的截面的比例,厚就是撞擊截面大,薄就是撞擊截面小。但習慣說的數字比例,並不是面積之比,而是撞擊截面在直徑上所佔的線度與目標球直徑之比。厚球與薄球是在實際比賽中的一種擊球技術和戰術,平時練習時,必須熟悉各種厚薄球在擊球中以及撞擊後,主球和目標球的運動狀況。偏球的厚薄,大體可分為六個類型:正面、二分之一、三分之一、三分之二、四分之一、四分之三。現分別介紹於下:正面:就是主球球心速度方向正對目標球球心,撞擊截面等於目標球的視圓面。從主球前進方向看去。主球和目標球完全重合。二分之一:主球球心速度方向偏離目標球球心,剛好與目標球側面外邊緣相切,或偏左或偏右,撞擊截面線度占球截面直徑之半。三分之一:主球撞擊目標球的撞擊截面線度占球截面直徑的三分之一,或左或右。四分之一:主球撞擊截面線度占球截面直徑的四分之一,或左或右。四分之一球已經是相當薄的球。四分之三:主球撞擊截面線度,占球截面直徑的四分之三,或左或右。這是相當厚的球,僅次於正面撞擊。無論打什麼厚薄的偏球,瞄準的點都應該是目標球橫直徑延長線與主球縱向(運動方向)延長線的交點。
若用這種厚薄度進行瞄準,要打各種偏球時,一定得熟悉瞄準點所在位置和瞄準方法。3.厚度計演算法與瞄準法因厚度不同而使母球分離的角度母球擊出後在碰觸到目標球的瞬間,母球與目標球重疊的比率稱為「厚度」。它對於花式檯球的球路(球的前進方向)來說最為重要。當你瞄準了目標球想將它擊落球袋時,如果厚度產生了偏差,目標球就無法落進你所瞄準的球袋中,並且會越偏越遠。在實際的比賽中,母球、目標球與球袋很難得剛好排成一條直線,多半是三者排在不規則的角度上,因此就不容易將目標球擊落球袋,而且每次擊球時這三者的角度與距離都不一樣,所以需要一些技巧。而厚度就是在控制球路時的重要因素。偏球的偏轉:主球正面撞擊目標球時,如果主球沒有旋轉運動,則主球的動量全部傳遞給目標球,主球停住,目標球沿主球原來方向向前奔去,只是主球和目標球互相換了個位置。即前面已經講過「定位球」事實上由於磨擦力及動量吸收,目標球前進速度要減慢一些。當主球偏側撞擊目標球時,主球和目標球的運動方向,都偏離了主球原來的運動方向,一偏左,一偏右。在動量不被吸收的前提下(絕對彈性碰撞),且假定主球不旋轉,碰撞後的主球和目標球運動方向的夾角,則為九十度,不管偏球厚薄為多少。掌握了這一點,再記住不同旋轉狀態下的偏轉方向影響,就能比較有把握改變球路。偏球越厚,則目標球運動方向越接近主球運動方向,目標球運動速度越高,主球則越接近橫向滾出,速度越低。偏球越薄,則主球運動方向和速度越改變得小,目標球越接近橫向滾出,速度越低。主球和目標球的運動的瞬間位置,符合以原主球運動方向為對角線的矩形定則。變即瞬間的主球與目標球的軌跡,構成了矩形的兩個邊,這個矩形對角,就是原主球的運動方向。依據這個定則,便可估計主球與目標球碰撞後到達的位置。
『拾』 檯球怎麼打呀
檯球、是紳士球之一、要心靜、多看看比賽 還要認真、還有個特別有意思的東西、瞄準時下巴一般都貼在球桿上、或離得很近、比賽里都這樣的、實在不會我教你、小豆芽! 檯球基本打發與技巧檯球的基本技術 h3Q21D'f qfK`MhA} (一)握桿和身體姿勢 QNxl/y\l0 sH?/E6 1.球桿重心 R#DwF, aBw2f[mo 拿到球杯時,你首先要了解球桿的重心位置,然後由重心點向桿尾處移動約40厘米,這段距離內握住球桿是比較合適的。 NbGV1q'] #~.w&~ : 當然,根據主球離庫邊的遠近,需要不同力度出桿等情況,握桿的位置可以偏前或偏後。 比如:主球貼庫時,要握接近桿的重心位置;主球較遠時,可以握桿靠近尾部的位置;如需要大力擊球時,握桿手亦可以往後握,以加大握桿和出桿的距離,便於發力。 wlEo"BA -M1YE 2.握桿方法 Xj5~%DZp /2HN>{F^Y 握桿的方法正確與否直接影響到出桿的好壞。 正確的握法是: 拇指和食指在虎口處用輕力握住球桿;其餘3個手指要虛握。這樣握桿的優點在於保證手指手腕和整個手臂適度放鬆,便於肌肉能更協調地工作;另外,手指、手腕和整個手臂的適度放鬆,有利於手指。手腕和整個手臂在運桿時的流暢,充分地感覺出桿觸擊球一剎那間桿頭與球撞擊效果,給手指、手腕以及手臂肌肉本體感覺器更豐富信號,便於正確學習掌握技術動作以及及時發現和糾正訓練過程出現的動作錯誤。 握桿時手腕要自然垂下,既不要外翻,也不要內收。一個正確的手腕位置對於一位球手的成功十分重要,但這並不意味著所有優秀的檯球選手握桿時手腕位置都是一模一樣。戴維斯和享得利的手腕位置就各有不同,戴維斯的手腕要稍向外些,享得利的手腕則是平直的。一般來講,握桿時的手腕位置有差異,是由如下因素決定的: 手腕和手臂在解剖結構上有所差異; 個人長期養成的不同的用力習慣; 握桿的方法、肘部位置、肩部位置、身體姿勢、站位有所差異; 總之,在檯球訓練中,應當時刻注意"手腕位置要自然垂下,既不外翻,也不要內收"的基本要求,這個基本要求不是一個絕對值,而是一個有限定的范圍。 9Y<#=C 2"d!(J6}K 斯諾克選手要比美式檯球選手更應重視這一要求。因為斯諾克檯面大,袋口相對球而言比美式檯球小,所以對准確性的要求更高。 W.1As{ 1<<kA:d 3.身體姿勢 wV)}a5+ _"%B7FK 擊球的方向是由站位和身體位置來決定的,保持正確的身體姿勢有助於完成正確的擊球動作。 xwH?0/ 7HHysNB"w (1)站立位置 握好球桿後,面向球台向用主球擊打目標球的方向直立,球桿指向主球,握桿手置於體側,同時對擊打目標球的下球點和主球將要走的位置進行確定。 a@pz* e .Xdj(_& (2)腳的位置 當身體位置確定後,握桿的手保持在體側不動,左腳向左側前方邁出一小步,與腳距離大約與肩同寬。左腿稍微彎屈,右腿保持自然直立。 G8IY# }N*>QR5K (3)上體姿勢 站好腳位置後,上體向右側轉並向下彎身,使肩部拉起,上體前傾,與檯面接近,頭微微抬起,下頜正中部位與手或球桿相貼,雙眼順球桿方向平視。 o."rxd jb /8?7 (4)面部位置 盡量使球桿保持在額頭中軸線上,雙眼保持水平前視,使面部之中線與球桿和後臂處在一個較為垂直的平面上。 'lS `s( IF@HzT;Q 檯球的擊球桿法是指檯球擊球時,使球得分或落袋所使用的正確撞擊方法。 >x[`;O4 c {I"R8 一、跟球桿法 +/?iCmW -iCcoA 用撞點為中上部的桿法擊球。本球碰撞目標球後,目標球被撞走,本球隨之向前行進,如圖2-9所示。 (P==VZQg Gowp <9 F 5eX59:vtl Y(GN4@`S 二、縮球桿法 HBLWOQab # nfI% 用撞點為中下部的桿法擊球。本球碰撞目標球後,目標球被撞走,本球隨之向後行進,如圖2-10所示。 X9 ~m8c){z JZ`L% Nm8w/Q5D` F>:%Cyo0! 三、反彈球桿法 qtSs)n FU@uH U5fd 反彈球桿法是利用磁岸後反彈使球落袋。它是落袋檯球比賽的基本技術之一。因為落袋檯球要求打指定球的時候多, 所以使用反彈球的機會也較多。 s!h5hwBY 'yNPhI 反彈球的原理,與前面講過的碰岸打法一樣,應用人射角與反射角的原理,如圖2-11所示。 + x_ wYv 96W4 c]NT >5i?JUZ 7l}~4dm2J 四、薄球桿法 70<K .T<b -ddOh<U> 打薄球是比較難的技術,若打的不正確,碰撞得太厚,本球就不能沿著正確路線行進。 wrK#lh2 [Ye5Y? 瞄準方法是將本球與靠近目標球邊緣連成線,以目標球側面不到一個球的地方為瞄準點,然後對著本球撞擊。這時可 採用中下桿打法,這種桿法可避免亂出桿,它比逆族打法更能 防止碰撞目標球太厚。薄球杯法如圖2-12所示。 Z W2s[p r 6+#,=!hF{ <|dj^.^ 五、空岸球桿法 o(nHB g U*xxrt/On/ 本球先碰岸一次,然後再碰撞目標球。它的基本原理是以撞擊本球的中心,使人射角等於反射角,如圖2-13所示。 -sD:+Te (T;1q^j t3M0La& 0Mq 6yu^ 六、貼岸球杯法 `oan,wq+ W|)(|W 當球貼岸時,應離開球的半徑瞄準,使主球在撞擊目標球時也撞岸邊,即可送球落袋,如圖2-14所示。 -1#e^9Ve\ /}[zA@ r]xdhR5 fdvi}SS8 七、綜合撞擊桿法 -_:JQ &xF4p,7 本球瞄準目標球撞擊,被撞擊的目標球又撞擊另外的目標球,並使其落袋,叫綜合撞擊。 0R.Gjz*Q ^2P;CAjj- 基本瞄準方法是將袋口前的球,與本球先碰撞的目標球, 通過兩球中心結連成的延長線,用本球碰撞即可落袋。綜合撞 擊桿法如圖2-15所示。 m mw)C" 9~*_(yjF G Z-n! ^ .XZ 71E 八、札桿桿法 X,Q 6 UwzE'#Q- 扎桿是使球杯立起來撞擊本球的一種擊法,屬檯球的一項高級技術。札桿桿法的姿勢如圖2-16所示。 QB oZCLv ph5xW<VNP 扎桿前先靠近球台,兩腳稍微分開,上體略前傾,臉部比桿 稍向前些,面頰內收,將球桿立起約70度,擊球時從球的上方給球以逆旋的力,使本球沿著弧線運動的同時,還向前移動。 tle K (^ lFzQG:k@ 扎桿的撞點范圍應在球的6/10同心圓內撞擊 ML9T (th6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