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泰寧縣經濟農業
泰寧,一個坐落在山區的經濟農業縣,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耕地面積達16.8萬畝,水域面積8.5萬畝,其中人均淡水養殖面積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7倍,這使它成為國家商品糧基地縣、種子工程示範縣和農業標准化示範縣,同時也是淡水魚生產基地之一。
泰寧的林業資源同樣豐富,林地面積185.8萬畝,活立木蓄積量638.2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高達76.7%,是山區錐粟開發的示範縣和南方林業重點縣,還作為集體林區改革的試驗區。此外,其電力資源豐富,已開發裝機容量18萬千瓦,年發電量8.5億千瓦時,是農村初級電氣化縣之一。
作為新興旅遊區,泰寧的最大特色在於其旅遊資源。其世界地質公園以水上丹霞、峽谷、洞穴和原始生態為特色,如百里金湖、上清溪峽谷、金龍谷等。這里有各種類型的旅遊景觀,包括丹崖、深谷、碧湖、珍禽異草等,展現了一幅多樣的旅遊畫卷。景區的高森林覆蓋率和優良環境,使遊客在遊玩中能享受休閑和放鬆,這里是理想的度假地。
泰寧的文化遺產也十分豐富,擁有尚書第、甘露岩寺等歷史建築,以及梅林戲、儺舞和橋燈等民俗風情,展現了深厚的歷史文化。獨特的丹霞地貌群落,被譽為地質教科書,為研究地球和自然提供了寶貴的資源。在「旅遊興縣」戰略的推動下,泰寧旅遊業迅速發展,榮獲了多項國家級榮譽,如中國優秀旅遊縣、世界地質公園等,成為福建省內的世界級旅遊目的地。
同時,泰寧的社會事業也蓬勃發展,榮獲了多項全國先進稱號,顯示了其全面發展的綜合優勢。泰寧憑借豐富的資源和積極的發展策略,成為了一個集農業、旅遊和文化為一體的綜合性地區。
泰寧縣為福建省三明市轄的一個縣,位於福建省西北部,武夷山脈南麓,居兩省三地市交界處,北緯26°33′-27°07′,東經116°53′-117°24′。總面積1533.8平方千米,轄3鎮7鄉117個村(居)委會,總人口12.8萬人,其中農業人口佔83%。2003年末,戶籍人口12.70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20萬人。通行閩贛方言邵武話。縣人民政府駐杉城鎮,全縣轄2個鎮、7個鄉:杉城鎮、朱口鎮、新橋鄉、上青鄉、大田鄉、梅口鄉、下渠鄉、開善鄉、大龍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