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大王蛇養殖技術(大王蛇怎麼養殖)
大王蛇,學名王錦蛇,是一種在溫帶很常見的大型蛇,無毒,靠自身強壯的身體和強大纏繞力來獵物。因為頭上有像王字的花紋而得名。蛇體大,有著耐寒、適應性強、生長快、飼養周期短、容易飼養和孵化等諸多優點,很多蛇場或養蛇戶,特別是北方諸省區,大都以它作為無毒蛇的養殖對象。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大王蛇的養殖技術。
一、大王蛇的生活習性
大王蛇食性廣,以捕食蛙類、鳥類、鼠類及各種鳥蛋為生,在食物缺乏時,甚至吞食自已的幼蛇或同類。由於大王蛇有吃蛇的習性,有的地方就此叫他王蛇,雖然大王蛇沒有眼鏡王蛇那樣專吃蛇類,但在飼養的時候需要注意,及時的分欄飼養,以免大蛇吃小王蛇的悲劇。我們在日常管理的時候,需要關注他們的食物,及時的給大王蛇添加食物,保證其食餌的充足游神梁與多樣化。
二、大王蛇的養殖密度
適宜的飼養密度對王錦蛇的生長是有好處的。剛剛出殼的幼蛇個體較小,體長在25~35公分之間,活動能力較差,這時的飼養密度可大一點,每平方米蛇房可以放養80~100條左右。在飼養15天後,揀出幼蛇總數量的1/5,將密度適當降低至60~80條。當幼蛇蛻皮三次後,可以將密度減小到每平方米為45~55條左右。當幼蛇生長到50克左右時,放養密度可以再降低到每平方米10條為宜。對於一些生長速度很快的蛇,體重達800克左右時,每平方米以5條左右為宜。在立體養殖條件下,放養的密度可大大增加,例如體重為500克的幼蛇每平方米養20條左右為宜。
大王蛇雖然無毒,但性情兇猛,好鬥性和攻擊性都很強,敢與毒蛇中的五步蛇、眼鏡蛇爭食,更重要的就是它有殘食同類或其他蛇類的習性,所以王錦蛇只能單獨養殖,不能與其他無毒蛇同場混養。
總之,王錦蛇的飼養密度要根據飼養員的管理經驗、養殖場的環境和餌料的供應而定,在條件都能滿足的前提下可以將密度增大一點,提高空間利用率。如果條件不成熟時,密度一定要降低,以防止大蛇吃小蛇、強蛇吃弱蛇的悲劇發生,盡可能從管理手段上減少養殖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