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澳洲程序員吐槽:收入被吊打,想回上海。網友:國內加班加吐血!
大家都知道,編程起源是在國外,國內互聯網發展也不過20年左右,所以這其中的差距是不言而喻的。我們互聯網落後國外的地方肯定是很多的。但如今的中國開始大力發展互聯網,從馬化騰到馬雲再到李彥宏,如今國內的互聯網移動通訊迅猛發展,移動支付更是全球領先。以前很多業務我們可能會主動去和老外合作,但如今很多業務估計老外會搶著更我們合作了。那麼,外國程序員和中國程序員的技術,區別在哪呢?我們來看看這位在澳大利亞工作了8年的程序員怎麼說了。
「目前在澳大利亞當程序員,墨爾本,但是還沒買房。本科東北一所985,畢業後工作一年就來了澳洲,現在畢業8年了……收入被北上廣工作的本科同學吊打。很想回上海,但是不知道自己技術行不行,澳洲這邊程序員技術有夠差的...技術好的漲幅高,技術一般的就漲幅很低很低。我在的公司福利很好,吃的三餐全免,醫療幾乎全包(包括私立醫院),衣服經常會有品牌店(clombia等)打折卡,每年帶薪假15天,還有油錢補助,因為是運營商,話費也幾乎全免。我覺得除了工資低其他都挺滿足的」這樣的吐槽也是立馬引起了國內程序員的一片群嘲。一起來看看。
「澳洲1055,中午還休息兩小時」
「呆著吧,比國內強,醫療,教育,稅收,房產 這四大問題已經難不倒你了,你還在乎什麼錢不錢的,就是虛榮。別小看你的醫療保險」
「你開心就好吖,何必和同學比較工資收入?收入一千萬又有什麼用,如果是加班加到吐血,冷落家庭和親人,得不償失吧。」
「兄弟,讓下一代接受文明 社會 教育難道不好么?工作最終不是為了生活么。 那裡有 歧視,國內就沒有么?你是沒體會過官府的厲害哈。光盯著收入有啥意思?RMB的信用在國際上是什麼樣難道不知道么?要整體看收益的。還有怎麼樣出去?」
「我是不建議回來,我澳洲同學回國一直感嘆國內物價高,主要是壓力大,無論是工作、家庭、親戚等方面壓力都大,國內環境很復雜,她最後去了南京一高校做研究員,一直在想辦法再出去。年紀大了你就會知道,壓力大關系的問題很多,精力是主要問題。」
「老哥以前我也是外企的,感覺太閑,所以出來了,外面真的很累很苦,還未必比外企性價比高。不過我才26還單身,能吃得消。你可以自己下班學學技術看看書,然後自己接私活啊,不一定非得回國加班,國內百分之九十的公司乾的都是業余開發,其實沒啥技術,還不如自己去github上學習開發呢」
「國內加班太恐怖了,那些炫耀收入的只怕沒告訴你他們每天幾點回家、脊椎腰椎有多痛,似乎是文化認同的問題沒有解決,所以想回來……問題是國內的文化你也不一定會認同,可能依然覺得被邊緣化。閑暇看看人類學 社會 學的書,親測有效。」
各位讀者你們怎麼看的呢,國外好還是國內好呢?
② 老外真的很猛嗎一統計,竟然有30萬人裝了假丁丁
今天,我們要講述的是英國曼徹斯特的44歲男子Andrew Wardle的故事,他的生活因一次備受關注的手術而改變。今年6月,他在倫敦大學經歷了一次重大的陰莖再造手術,這源於他出生時患有先天性膀胱外翻,導致陰莖發育不全,只有一個睾丸。
幸運的是,Andrew遇到了一位倫敦大學醫學院的專科醫生,計劃先為他重建膀胱,隨後進行陰莖再造,以實現他的男性身份。手術計劃本需兩年,但由於感染和身體恢復問題,實際耗時五年,花費高達5萬英鎊。手術後,Andrew需要通過泵系統和擴張器來控制陰莖的勃起,整個過程相當復雜。
這項技術並非新鮮事物,早在16世紀就被用於治療陰莖受損者,如今則廣泛應用於對陰莖尺寸或勃起功能不滿的患者。醫生會根據個人需求定製植入物,並確保其在不同體位下的舒適度。據統計,全球近30萬人已經植入了假丁丁,它在治療ED(勃起功能障礙)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被視為治療某些病因的「全能」手段。
除了治療功能,人工陰莖也被用於處理如陰莖外傷、畸形等非勃起問題,其優勢在於人工材料的塑形性能。隨著社會觀念的發展,越來越多尋求性別轉換的人群也開始考慮這一選項。然而,在國內,關於植入丁丁的概念還存在一定的認知差距,未來可能會隨著科技的進步而有所改變。
想了解更多關於男性健康和兩性專業的知識,可以關注「名醫名院」微信公眾號,那裡有專家在線服務,可進行預約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