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火電廠給水系統流程圖
1. 制備低鹽含量的除鹽水,以保護系統免受結垢和腐蝕的威脅。
2. 除鹽水被輸送到現場儲水箱中,為脫氧器提供水源。
3. 除氧器去除水中的溶解氧,以防止設備的腐蝕。
4. 給水泵將除氧後的水加壓,以供應至鍋爐。
5. 高壓加熱器通過抽氣熱交換技術提高給水的溫度。
6. 加熱的給水通過省煤器,與煙氣進行熱交換,進一步提升溫度。
7. 汽包內的水循環系統產生飽和蒸汽,該蒸汽含有較高的水分和鹽分。
8. 飽和蒸汽在過熱器中被進一步加熱,以達到汽輪機所需的工作溫度。
9. 經過汽輪機做功後,蒸汽在冷凝器中冷卻凝結成水。
10. 凝結水在凝結水泵的作用下流動,被重新送回系統。
11. 低壓加熱器利用汽輪機的抽氣加熱凝結水至脫氧器所需的溫度。
12. 凝結水泵和脫氧器共同維持一個閉合循環系統,確保水資源的循環利用。
B. 電廠給水系統的流程
化學制出的除鹽水(含鹽量很低,防止系統結垢、腐蝕)—現場除鹽水箱(為脫氧器儲備充足的水源)—除氧器(脫去水中的溶解氧,防止對系統產生腐蝕)—給水泵(升壓)—高壓加熱器(通過汽機抽氣熱交換提高水的溫度)—進入省煤器(通過與煙氣熱交換,進一步提高水的溫度)—汽包水循環系統(水汽循環,產生蒸汽)——飽和蒸汽(汽包產生的蒸汽,這時的蒸汽含水量較大,含鹽量偏高)——過熱蒸汽(飽和蒸汽在這里通過過熱器與煙氣交換繼續加熱,達到做功的溫度,然後到汽輪機)——做功後變成凝結水(做功後的低溫蒸汽在這里與生水發生熱交換成為凝結水)——凝結水泵——低壓加熱器(將凝結水通過汽機抽氣加熱送至脫氧器)——脫氧器構成一個循環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