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專家是由誰認定,如何認定的
專家並沒有專門的機構和認證。
有些專家是媒體冠名的,有些專家是有證書的,都是各種領域內的學術資深工作者,教授,並發表過書篇重要論文,在某些領域內有其建樹,並能獨當一面,或自成系統。
以醫療事故鑒定專家為例: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二十四條規定,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由負責組織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工作的醫學會組織專家鑒定組進行。
參加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相關專業的專家,由醫患雙方在醫學會主持下從專家庫中隨機抽取。在特殊情況下,醫學會根據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工作的需要,可以組織醫患雙方在其他醫學會建立的專家庫中隨機抽取相關專業的專家參加鑒定或者函件咨詢。
符合本條例第二十三條規定條件的醫療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和法醫有義務受聘進入專家庫,並承擔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工作。
《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暫行辦法》第十七條規定,醫學會應當根據醫療事故爭議所涉及的學科專業,確定專家鑒定組的構成和人數。專家鑒定組組成人數應為3人以上單數。醫療事故爭議涉及多學科專業的,其中主要學科專業的專家不得少於專家鑒定組成員的二分之一。
(1)技術鑒定官方認定怎麼做擴展閱讀:
首先,專家就是對某一事物精通,或者說有獨到的見解的人,被稱之為這一領域的專家。專家有兩類,一是有膽識戰略專家,二是有突破能力的業務專家。也就是說,專家又稱專業人士,是指具備專業技能,並依賴此類技能為生的職業人士。
其次,關於專家的稱謂也沒有準確依據,例如,在某一技術領域的專家,是通常需經過長時間的學習及訓練,並有可經考試獲得的「認證書」。
也就是說,專家通常需要通過具有一定水平的資質認證,使人們願意向其咨詢,尤其在城市規劃、建築設計、公共事務、食物生產、醫療保健、財務管理、風險投資、集團經營、升學深造等方面。
⑵ 技術創新成果在哪個部門認定
技術創新成果在國家科委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以及國務院有關部門的科技成果管理機構認定。
(一)檢測鑒定:指由專業技術檢測機構通過檢驗、測試性能指標等方式,對科技成果進行評價。
(二)會議鑒定:指由同行專家採用會議形式對科技成果作出評價。需要進行現場考察、測試,並經過討論答辯才能作出評價的科技成果,可以採用會議鑒定形式。
(三)函審鑒定:指同行專家通過書面審查有關技術資料,對科技成果作出評價。不需要進行現場考察、測試和答辯即可作出評價的科技成果,可以採用函審鑒定形式。
鑒定程序
需要鑒定的科技成果,由科技成果完成單位或者個人根據任務來源或者隸屬關系,向其主管機關申請鑒定。
隸屬關系不明確的,科技成果完成單位或者個人可以向其所在地區的省、自治區、直轄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申請鑒定。
⑶ 什麼是「省部級技術/成果鑒定」
「省部級技術/成果鑒定」是由省級或部級相關部門組織專家,對某項技術或成果進行評估、驗證和認定的過程。
這種鑒定通常涉及對技術或成果的創新性、實用性、先進性和市場前景等多個方面的綜合考量。通過省部級技術/成果鑒定,可以確保相關技術或成果達到一定的標准和要求,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和可靠性。
在實際操作中,省部級技術/成果鑒定通常包括提交技術報告、現場演示、專家質詢和答辯等環節。通過這一流程,專家們能夠對技術或成果進行深入的了解和評估,從而確保其質量和價值。
例如,某科研機構研發了一種新型環保材料,他們可以通過申請省部級技術/成果鑒定來證明該材料的性能和環保效果。如果鑒定結果良好,這將有助於該材料的推廣和應用,同時也為科研機構帶來聲譽和資金支持。總的來說,「省部級技術/成果鑒定」是一個權威的評估過程,對於技術或成果的認可和推廣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