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紙是怎麼製成的
印刷紙的生產分為制漿和造紙兩個基本過程,制漿就是用機械的方法、化學的方法或者兩者相結合的方法把植物纖維原料離解變成本色紙漿或漂白紙漿。造紙則是把懸浮在水中的紙漿纖維,經過各種加工結合成合乎各種要求的紙。
紙是任何纖維經排水作用後,在簾模上交織成薄頁揭下乾燥後的成品。紙是書寫、印刷的載體,也可以作為包裝、衛生等其他用途,如列印紙、復寫紙、衛生紙、面紙等等。古代的紙有各種材料,真正意義的造紙技術源於中國,脊謹基當時首創發明以植物纖維無規則交叉排列的復合材料,在不同的環境下都能夠廉價的取得、製作、保存和書寫,它的出現與普及讓人類的知識得以方便地被保存及迅速地被傳播,對於人類文明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1)造紙和制漿哪個技術更難擴展閱讀:
早期的造紙方法
有關中國古代造紙的方法,歷史上記載很少,但就紙的製作工藝及其原理,發明迄今兩千年來,並無多大實質性變化。總結起可歸納以下幾點:
1、是將砍伐來的植物,比如麻類植物,用水浸泡,剝其皮,再用刀剁碎,放在鍋里煮,待晾涼後再進行浸泡、腳踩,用棍棒攪拌,使其纖維變碎、變細。
2、是摻入輔料,製成紙漿。
3、是用抄紙器(竹簾之晌隱類)進行抄撈、晾乾,即可製成為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