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怎樣利用信息技術優化導入講授和評價環節
信息技術支持的導入環節優化(一)
第一步:設計前的分析
本課的名稱:《古詩兩首》(《牧童》、《舟過安仁》)
本課的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
1. 學會本課生字,了解詩句的主要意思。
2. 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通過朗讀感受詩中描寫的童真童趣,體會詩人所要表達的感情。
請說明導入環節在這堂課中的意義,以及信息技術如何起到優化作用。(300字左右)
一:課前交流:
課件出示一首描寫童年的小詩,請學生用心地讀一讀,聯系實際,讓學生說一說:你眼中的童年是什麼……
二:談話導入,板書課題
童年是一幅幅美麗的畫,是一曲曲歡樂的歌,童年還是一首詩膾炙人口的詩。今天,就讓我們乘著古詩的翅膀,穿越時空的隧道,回到千百年前的古代,去感受一下古代兒童的童年生活。這節課我們來學習21課:古詩二首 (師板書課題)
在本課課前交流中,我將利用PPT出示一首描寫童年的歌謠,讓學生們通過朗誦這首歌謠,喚起自己對童年的回憶,從而引起下一個話題,讓孩子談一談自己眼中的話題,然後,順其自然,進入本節課的學習。這樣能充分調動孩子的興趣,引起他們交流的慾望。利用PPT加入童年歌謠,讓話題更具體、生動,能更好的提高本節課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
第二步:技術支持的導入設計
導入語
時間
信息技術支持
一:課前交流:
課件出示一首描寫童年的小詩,請學生用心地讀一讀,聯系實際,讓學生說一說:你眼中的童年是什麼……
二:談話導入,板書課題
童年是一幅幅美麗的畫,是一曲曲歡樂的歌,童年還是一首詩膾炙人口的詩。今天,就讓我們乘著古詩的翅膀,穿越時空的隧道,回到千百年前的古代,去感受一下古代兒童的童年生活。這節課我們來學習21課:古詩二首 (師板書課題)
5分鍾
1、請大家用心讀一讀這首描寫童年的小詩
2、在你眼裡,童年是什麼?
信息技術支持的講授環節優化(二)
第一步:設計前的分析
本課的名稱: 《古詩兩首》
本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
1. 學會本課生字,了解詩句的主要意思。
2. 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通過朗讀感受詩中描寫的童真童趣,體會詩人所要表達的感情。
請簡述講授環節的目的和內容,並說明在講授環節中,你是怎樣應用信息技術的,以及信息技術是怎樣起到優化作用的(300字左右)。
詩歌是我國豐碩的文化遺產,小學生從詩歌中吸取精華、陶冶情操,也是培養其創新精神的一條有效途徑。作為語文教師,我們不主張讓孩子死記硬背詩歌和詩意,而應重點通過教學使學生進一步了解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然而古文古詩畢竟難懂,這就要藉助信息技術的支持,有了信息技術,我們可以把古詩變成一幅畫,變成一個動畫故事,讓孩子在輕松愉悅的游戲和欣賞中就能輕松的感悟詩情,接受熏陶。《牧童》描述了一個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小牧童,《舟過安仁》則向我們介紹了兩個天真活潑、調皮可愛的小舟童。本課教學主要目的是幫助學生感受到古詩中孩子們活潑的童真和他們無拘無束的童年生活,體會詩對童年生活的嚮往。因此在這首詩的講授中,我將多方面藉助信息技術,如藉助優美的插圖來幫助學生理解字詞和詩意,感受作者的心情,藉助音樂進行配樂朗讀來升華學生的情感等等,以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❷ 如何運用信息技術設計一個合適的課堂導入
課程實施是最能體現課程改革付諸實踐的動態過程。隨著又一波新課改浪潮的來臨,課堂導入也日漸廣泛地運用在課堂教學當中。課堂導入即指在授課前運用各種手段順理成章地引出新課程,從而使課堂生動有趣,以達到吸引學生提高學習效率的一種教學方式。現代教育學的創始人霍爾巴特以興趣為基礎構建他的教育學體系,他曾說過:「如果教師不想辦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於傳授知識,那麼這種知識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度,而使不動感情的腦力勞動帶來疲勞。」現代教育學的代表人物杜威,非常重視興趣問題,發展了霍爾巴特的興趣學說。因此,在講授新課之前,設置精彩的課堂導入環節,對創設良好的教學氛圍,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課堂導入對課堂教學的意義與作用
當前多數的課堂導入,就是教師直接用簡單的幾句話來引導學生進入教學內容。這樣的「課堂導入」其實基本上已經喪失了其有效功能,是無法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當堂求知慾的。因此,課堂導入部分在整個課堂教學中有著不可替代的積極意義。
1.激發學生興趣,引導學生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
合理的導入能使學生對學習新知識產生興奮感,能將學生帶入學習新知識的准備狀態,並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從而有興趣地投入到新的學習情境中去。「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會引導學生步入知識的殿堂,收獲豐收的喜悅。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育成功的藝術就在於使學生對你所教的東西感到興趣」。通過導入,教師把教學目標轉化為學生的學習目標,學生知道了學習目標就能明確學習的方向,自覺地以目標來規范自己的行為,主動地接近目標。同時,還要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願望。
2.創造學習情緒氣氛,促進師生情感溝通
良好的導課是接通師生信息的關鍵。上課伊始,教師的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句話,如果一下子博得學生好感,就取得了通往學生心靈的通行證,為教學之間的信息交流、情緒反饋打開了通路,鋪平了道路,使教師的講課建築在學生對你的期待、尊重的基礎上。朴實親切的導語會在師生之間搭起一座友誼的橋梁,師生的情感會在導課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得到交流和升華。
3.吸引學生注意力
注意是指人的心理活動對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是進行任何學習活動的前提條件。導入時,教師必須首先對學生的注意進行喚起和調控,調動學生的認知注意和情緒注意。而富有創意的導入,具有先聲奪人、引人入勝的效果,使學生上課開始就把注意力集中到新課的學習上來,為完成新的學習任務做好心理准備。在導入時,教師的最主要的工作之一就是使學生進入「憤悱」的狀態。學生一旦進入了這種狀態,就能產生強烈的學習動機,主動、自覺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4.促進新舊知識的聯系
導入是課與課之間的「橋梁」和「紐帶」,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既是先前教學的自然延伸,也是本節課教學的開始。巧妙地導入,可以在復習鞏固與新知識相關的舊知識的基礎上,使新舊知識之間建立一種實質性的聯系,為深入學習新的知識打下基礎。
二、運用課堂導入的基本教師策略
古人寫文章講究「起句當如爆竹,驟響易徹」,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亦是如此。設計好一堂課的開頭,講好導語,有利於使學生產生良好的學習動機,極大地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使課堂氣氛變得輕松活潑,課堂活動順利進行,提高課堂效率。因此,我們需要運用多種新課導入手段,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能主動參與教學過程,使整節課有一個良好的開始。
1.新聞熱點導入法的實施策略
近期國內外出現的新聞是學生比較關注的話題,也都迫切想了解其內容和事態的發展。利用學生關注熱點新聞的心理,也就是利用學生好奇心強的特點,巧妙地利用新聞導入新課,以新聞的轟動效應來渲染課堂教學氣氛,容易激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
實例:「Excel數據排序」——課導入
教師:同學們,在北京奧林會的獎牌榜上,其中美國隊雖然不及中國隊的金牌數量多,但獎牌總數還是超越了中國隊,於是我們在排名上就有了爭議。在統計數據時,哪些因素會影響到排列的順序呢?
學生:先看金牌數,在相同的情況下,再考慮銀牌、銅牌、總獎牌等情況。
教師:我們學校開展運動會時,又是採用什麼方式來比較每班的名次?
學生:計分……
由於北京奧運會是學生比較熟悉和關注的新聞話題,他們很容易進入學習狀態,在老師的引導之下探索新的知識點。而運動會這個熱點是學生迫切需要了解的問題,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從而形成學習的動力。
2.設置懸疑導入法的實施策略
懸念可以使人產生急切期待的心態,對學生具有強烈的誘惑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有意識地設置懸念,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使其思維處於一種激活狀態,產生急切期待的心態,從而激發他們的探索心理,形成探究問題的情境,產生學習新知識的濃厚興趣。
實例:「Word的自動更正」──知識點導入
教師:同學們,你們覺得說話快,還是打字快?
學生自然認為說話比打字快。
教師:我們來比賽一下,就以「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始比賽。
在比賽前,教師先利用Word軟體將「中華」自動更正設置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很快,教師就會在學生的驚奇中贏得比賽。
這樣在學生的渴望中,自然地開始進行新知識的學習。
製造懸念可以激發興趣,可以啟動思維。懸念出乎學生的預料,或展示矛盾,或讓人迷惑不解,造成學生心理上的渴望和興奮,只想打破砂鍋問到底,盡快知道究竟。這種心態正是教學所需要的「憤」和「悱」的狀態,一下子就把學生推到了主動探索的位置上,使學生積極動腦、動手、動口、去思、去探、去說,從而進入良好的學習情境。
3.情境導入法的實施策略
在教學過程中,設計安排一個或多個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問題情境,在其中蘊含了與學習有關的問題懸念,讓學生帶著急切解決問題的心理進入新課學習,使課堂氣氛很快進入活躍的高潮,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從而激發他們對教學的內容的強烈求知慾望,以最佳的學習狀態進行學習。
實例:「網頁設計」——課導入
在學習網頁製作時,就烏鎮印象這一專題提出任務:烏鎮的悠久歷史、烏鎮的地理位置、烏鎮的景點、烏鎮的地方特產、烏鎮的民風民俗、有關烏鎮的名家名作。然後教師提供一些學生設計的景點網頁,要求學生分組搜集有關素材,完成一個烏鎮印象的網頁。
學生通過與以往作品的比較,查閱相關的素材資料後,便投入到教師後面的教學過程中去。
創設情境必須要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如果情境枯燥無味,缺乏新意,就不會收到應有的效果。通過觀察往屆學生製作的網頁,使學生充滿強烈的求知慾和競爭性,情境設計中又將學生分組進行素材搜集,可以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其中,最終實現團隊的合作學習,從而有效地實現教學目標,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4.範例操作導入法的實施策略
信息技術都具有很強的實用價值,在課堂上可以演示或操作完成在實際生活中常用或常見的一些具體的應用實例,讓學生感受到信息技術的實用價值,能使他們迅速產生學習慾望。
❸ 如何利用信息技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精心導入,激發學習興趣,使學生想學
誇美鈕斯說過:「興趣是創造一個歡樂和光明的教學環境的主要途徑之一。」學生普遍愛上信息技術課,但這種愛好往往表現在愛玩游戲,或者上網聊天、看Flash動畫。而對一些基本的知識、技能卻不願認真學習。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精心設計導入,誘發學生學習動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而達到提高效率的目的。筆者在教學實踐中主要採用以下幾種方法導入課堂教學。
1.游戲入門,自覺學習。既然學生愛玩游戲,就讓學生通過游戲來激發他們想學的意願。例如學習指法相對比較枯燥,如果教師開門見山直接講解手指的擺放要求和指法要點,學生不但學得累,而且很容易喪失學習興趣。筆者在教學中採取游戲引入的方法,先讓學生玩《金山打字通》,比賽誰的成績好。學生在游戲中發現,要取得好成績必須練習好指法。此時,教師再講解指法練習,學生就會學得格外認真,不僅保持了學生學習計算機的熱情,還促使學生自覺去學習計算機知識。
2.創設情景,積極學習。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媒體來創設、優化教學場景,通過演示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引導學生進入最佳學習狀態。如在Word軟體中進行「插入圖片」的教學時,筆者設計了這樣一個導入過程:首先利用多媒體讓學生欣賞往屆學生製作的圖文並茂的作品。學生看後,眼中流露出求知的慾望。筆者順勢告訴學生:「這些作品是在Word中製作出來的。」並激勵學生:「只要開動你們的大腦,發揮自由的想像,你們同樣可以做到,而且還可以比他們做得更好。」這樣的導入方式,真正調動了學生的激情,為下一步自主探究奠定了扎實的情感基礎。
3.學科整合,促進學習。信息技術可以改變學生的學習內容和方式,為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中說「要注意培養學生利用信息技術對其他課程進行學習和探究的能力」。因此,在信息技術的教學中,將其與其他學科相整合,可以促進學生的有效學習。如在教學Word時,讓他們用計算機進行作文創作、修改等;教學畫圖軟體時,讓他們結合美術課,進行實際的繪畫操作;在教學上網時,結合自然、語文、社會等學科,查找自己需要了解的知識……使學生在學習計算機的過程中完成其他學習任務,讓學生感受到學習計算機的重要性和實用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造能力,促使學生全面發展。
二、大膽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獲得知識技能。
新的課程改革綱要中要求教師「改變課程實施過於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這一理念對改革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在教學中,教師應該留有讓學生想像的空間,讓學生自主探究,解決實際中碰到的問題,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畫圖」軟體的學習中,教師講解了矩形的畫法後,讓學生自己去摸索正方形、橢圓等其他圖形的畫法。
三、鼓勵創新,發展學生個性,培養信息素養
信息技術就是要鼓勵學生創新,培養學生的個性。信息技術中有很大的創造空間,如畫圖中的自由創作,Word、PowerPoint中的電子作品創作等。在教學中,教師切忌統一要求,評價時要靈活多樣。
在信息技術的教學中,教師除了傳授知識技能,還要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尤其在英特網發展迅速的今天,更要注重對學生進行計算機使用的道德規范教育。告訴學生計算機是學習對象,也是學習工具,不能僅僅把它當作一台高檔的游戲機。如教育學生規范使用計算機;倡導學生使用正版軟體,從小樹立保護知識產權的意識;教育學生要遵守《全國青少年網路文明公約》,不瀏覽不良信息,不進網吧,不沉溺於虛擬空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