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養豬的方法與技術
1、選擇場所:豬的養殖技術方法、在養豬時需要選擇地勢開闊、通風向陽的場地,然後使用水泥、混凝土、磚塊在場地中建造豬圈,在建造豬圈的過程中,需要為豬配置食槽、水槽、排糞溝以及通風孔,在養殖前可以對豬圈清洗消毒,保持環境的衛生。
2、提供食物:在養豬的過程中,可以科學的為其提供食物。豬屬於雜食性動物,在養殖的過程中,就可以為其提供豆餅、玉米粉以及維生素等葯粉混合的飼料,也可以為其提供紅薯、土豆等根莖類食物,在餵食的過程中,還需要為其提供無污染的水分。
3、定期清理:在養豬的過程中,也可以定期的清理圈舍,避免環境過於臟亂,影響豬的生長。最好可以選擇較為晴朗的午後,使用掃將圈舍中的糞便雜物清掃干凈,然後使用清水沖刷地面,並向豬圈中撒上生石灰,消滅環境中的細菌。
4、預防疾病:在養豬的過程中,可以定期為其接種豬瘟、豬丹毒以及豬肺疫等疫苗,避免豬患上傳染性疾病,也可以在餵食時,向飼料中混合維生素葯粉、或者為其提供水果、青菜等食物,提高豬的免疫力,使其生長的健壯。
B. 養豬有什麼技術
(1)三段飼養工藝流程 即空懷及妊娠期—泌乳期—生長育肥期三段飼養。三段飼養二次轉群是比較簡單的生產工藝流程,它適用於規模較小的養豬企業,其特點是簡單,轉群次數少,豬舍類型少,節約維修費用。但母豬舍利用率不高,要有較多的母豬舍面積。
(2)四段飼養工藝流程 即空懷及妊娠期—泌乳期—仔豬保育期—生長育肥期四段飼養。在三段飼養工藝中,將仔豬保育階段獨立出來就是四段飼養三次轉群工藝流程,保育期一般5周,豬的體重達20千克左右,轉入生長肥育舍。斷奶仔豬比生長肥育豬對環境條件要求高,這樣便於採取措施提高成活率。在生長肥育舍飼養15~16周,體重達90~110千克出欄。
(3)五段飼養工藝流程 即空懷配種期—妊娠期—泌乳期—仔豬保育期—生長育肥期五段飼養。五段飼養四次轉群與四段飼養工藝相比,是把空懷待配母豬和妊娠母豬分開,單獨組群,有利於配種,提高繁殖率。空懷母豬配種後觀察21天,確診妊娠後轉入妊娠舍飼養至產前7天轉入分娩哺乳舍。這種工藝的優點是斷奶母豬復膘快、發情集中、便於發情鑒定,容易把握適時配種。
(4)六段飼養工藝流程 即空懷配種期—妊娠期—泌乳期—仔豬保育期—育成期—育肥期六段飼養。六段飼養五次轉群與五段飼養工藝相比,是將生長肥育期分成育成期和肥育期,各飼養7~8周。仔豬從出生到出欄經過哺乳、保育、育成、肥育四段。此工藝流程優點是可以最大限度地滿足其生長發育的飼養營養、環境管理的不同需求,充分發揮其生長潛力,提高養豬效率。但多次轉群易引起應激反應,不利於仔豬的生長和增重。
(5)以場全進全出的飼養工藝流程 大型規模化豬場要實行多點式養豬生產工藝及豬場布局,以場為單位實行全進全出,有利於防疫、有利於管理,可以避免豬場過於集中給環境控制和廢棄物處理帶來負擔。
C. 養豬的技術
要使豬健康、快速生長,投入和產出成正比,就要創造良好的條件,具體說來就是做到“四良”,即“良種、良料、良舍、良管”。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養豬的技術,一起來看看。
一、仔豬哺乳期的飼養管理
(一)做好仔豬的接生工作。
(1)除去羊膜羊水
(2)剪斷臍帶
(3)剪斷犬齒
(4)剪耳號
(5)剪尾
(二)及時供給初乳和固定奶頭
(三)補充鐵的來源。最可靠的方法是給初生仔豬肌注鐵制劑。
(四)做好保溫工作。哺乳期間應採取保溫措施,第一周維持在35度,第二周為31度,第三周為27度。用保溫箱可提高保溫效果。
(五)提早補料。七天開始調教仔豬開食吃料。
(六)提前斷奶,做好斷奶前後工作。斷奶後一周內做到四固定:豬群、圈舍、飼養人員、飼料都維持不變。原窩固定:斷奶後不要立即並窩,並窩會引起仔豬相鬥,增加應激因素,因此要保持豬群不變;圈舍固定,把母豬趕走,仔豬要留在原圈,使它在熟悉的條件下生活;人員固定:喂養母豬的人員繼續喂斷奶仔豬;飼料固定:斷奶後兩周內仍喂原乳豬料。
二、仔豬保育期(斷奶至30千克體重)的飼養管理:
(一)合理組群,加強飼養管理仔豬斷奶一周後,按拆多不拆少,拆強不拆弱的原則進行分群。逐漸摻入小豬全價飼料,讓小豬吃料慢慢增加。
(二)控制環境溫度斷奶至體重13千克,以27度為最適宜,13千克至23千克,以24度為宜 ,23千克至30千克,以21度為宜。
(三)把握好飼養密度,協助仔豬度過生長危險期。飼養密度不可過高,每欄飼養頭數以不超過20頭為佳,可提高仔豬的整齊度。
三、中豬階段(30-60千克體重)的飼養管理。
(一)控制環境溫度:30-45千克,以21度為最適宜;45-60千克,以18度為宜。
(二)把握好飼養密度:每隻豬至少0.9平方米面積。
(三)豬舍中空氣對流務必保持暢通,如果通風不良,再加上潮濕,極有可能引起漿膜性肺炎等呼吸道疾病,影響中豬的生長及飼料轉換效率,尤其是豬舍內氨氣與硫化氫的濃度,要時時注意覺察並予以控制。
四、大豬階段(60千克體重至出欄)的飼養管理
(一)控制環境溫度:肉豬在體重達到60千克以上時,最適宜環境溫度為18度。
(二)把握好飼養密度:每隻豬至少1平方米的面積
(三)掌握好適時出欄的時間。
1.生喂與熟喂。根據飼料種類的特性決定採取生喂或熟喂。應以減少飼料營養損失,提高利用率,預防中毒和疾病發生為原則。豆科籽實、菜籽餅、棉籽餅、馬鈴薯和紅苕等精料和多汁飼料中因含有毒物質應。熟喂,以防中毒。泔水含各種不明物質,應熟喂。玉米、小麥、高粱及各種青綠飼料均應生喂。
2.稠喂與稀喂。稀喂因飼料中含水多,胃排空快,對腸胃刺激小,導致消化液分泌減少,降低飼料的消化和吸收。為此,喂豬的飼料應採用生干喂和生濕喂。經發酵、青貯、切碎等加工後的飼料以捏得攏、散得開為宜。但喂後要供足飲水。
3.少餐與多餐。根據豬的類別、年齡、季節和飼料性質來決定餐數。7日齡仔豬誘食不限餐數;20日齡起至斷奶,每天可喂6次以上;斷乳仔豬每天4—5次;帶仔母豬和妊娠後期的母豬每天4次;架子豬、大肉豬、公豬每天3次。炎夏晝長夜短可酌情加喂1-2次;冬季晝短夜長則早晨第一頓要喂得早,晚上一次喂得遲,夜間加餐一次。
4. 飼喂要“四定”。即定質、定量、定時和定溫。根據不同日齡和用途的豬按照飼養標准配製相應的日糧,要求營養全面平衡,種類齊全,多樣搭配,適口性好,質優新鮮。定時有利於豬形成習慣,有規律地分泌消化液,促進物質的消化吸收。按豬的營養情況和食慾情況,確定豬的日投飼料量,一般以飼喂後槽內不剩食,豬不舔槽為宜。春、夏、秋季一般以常溫飼喂,冬季應酌情用熱水凋制飼料和喂溫水。
養豬不但是傳統的養殖業,而且是畜牧養殖業的重點。豬肉食品是其他動物食品不可替代的,加之糧食作物、蔬菜和水果種植需要大量農肥,沼氣的使用也必須養豬,因此,養豬就顯得更加重要。
養豬是一個系統工程,從選苗、配料、管理和防病等方面都有講究。要養好豬並不是很容易但也不是辦不到的事。要把豬養好,養出效益來,必須掌握科學養豬知識,並在實踐中不斷總結和提高。為此,下面就主要講下喂養育肥的行之有效的技術要點,以幫助養豬戶養好豬,進而養出好的經濟效益。
D. 養豬需要學些啥
首先,學習一些養豬方面的系統知識是免不了的;
其次,還要學習成本核算,即准備投入多少錢,建什麼標准豬場,做多大的規模,這些一定都要事先核算好,別等到時候由於資金鏈的斷裂讓自己非常的被動;
最後,最好是從小規模做起,邊學邊干邊實踐,慢慢發展,穩扎穩打,等有了成熟的經驗再行擴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