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建築混凝土工程後澆帶的設置要求
後澆帶是為在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過程中,克服由於溫度、收縮而可能產生有害裂縫而設置的臨時施工縫。該縫需根據設計要求保留一段時間後再澆築,將整個結構連成整體。
後澆帶的設置距離,應考慮在有效降低溫差和收縮應力的條件下,通過計算來獲得。在正常的施工條件下,有關規范對此的規定是,如混凝土置於室內和土中,則為30m;如在露天,則為20m。
後澆帶的保留時間應根據設計確定,若設計無要求時,一般至少保留28d以上。
後澆帶的寬度應考慮施工簡便,避免應力集中。一般其寬度為70~100cm。後澆帶內的鋼筋應完好保存。
圖10-32後澆帶構造圖(a)平接式;(b)企口式;(c)台階式
後澆帶在澆築混凝土前,必須將整個混凝土表面按照施工縫的要求進行處理。填充後澆帶混凝土可採用微膨脹或無收縮水泥,也可採用普通水泥加入相應的外加劑拌制,但必須要求填築混凝土的強度等級比原結構強度提高一級,並保持至少15d的濕潤養護。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㈡ 後澆帶設計要求有哪些
後澆帶的設計要求現設計院設計的後澆帶施工圖不盡相同,現行規范「高層建築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3-2002)、「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范」(GB50108-2001)及不同版本的建築結構構造圖集中,對後澆帶的構造要求都有詳細的規定。後澆帶的間距應合理,矩形構築物後澆帶間距一般可設為30~40m。
一、後澆帶
1、定義:
後澆帶是在建築施工中為防止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由於自身收縮不均或沉降不均可能產生的有害裂縫,按照設計或施工規范要求,在基礎底板、牆、梁相應位置留設的臨時施工縫。
根據國家標准: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范第2.0.10條後澆帶的定義是:為適應環境溫度變化、混凝土收縮、結構不均勻沉降等因素影響,在梁、板(包括基礎底板)、牆等結構中預留的具有一定寬度且經過一定時間後再澆築的混凝土帶。
2、作用:
(1)、解決沉降差:
高層建築和裙房的結構及基礎設計成整體,但在施工時用後澆帶把兩部分暫時斷開,待主體結構施工完畢,已完成大部分沉降量(50%以上)以後再澆灌連接部分的混凝土,將高低層連成整體。設計時基礎應考慮兩個階段不同的受力狀態,分別進行荷載校核。連成整體後的計算應當考慮後期沉降差引起的附加內力。這種做法要求地基土較好,房屋的沉降能在施工期間內基本完成。
(2)、減小溫度收縮:
新澆混凝土在硬結過程中會收縮,已建成的結構受熱要膨脹,受冷則收縮。混凝土硬結收縮的各種後澆帶大部分將在施工後的頭1~2個月完成,而溫度變化對結構的作用則是經常的。當其變形受到約束時,在結構內部就產生溫度應力,嚴重時就會在構件中出現裂縫。在施工中設後澆帶,是在過長的建築物中,每隔30~40米設寬度為700~1000毫米的縫,縫內鋼筋採用搭接或直通加彎做法。
留出後澆帶後,施工過程中混凝土可以自由收縮,從而大大減少了收縮應力。混凝土的抗拉強度可以大部分用來抵抗溫度應力,提高結構抵抗溫度變化的能力。後澆帶保留時間一般不少於一個月,在此期間,收縮變形可完成30%~40%。
後澆帶的澆築時間宜選擇氣溫較低(但應為正溫度)時,後澆帶混凝土採用比設計強度等級提高一級微膨脹混凝土澆灌密實並加強養護,防止新老混凝土之間出現裂縫,形成薄弱部位。
3、分類:
(1)、為解決高層建築主樓與裙房的沉降差而設置的後澆施工帶稱為沉降後澆帶。
(2)、為防止混凝土因溫度變化拉裂而設置的後澆施工帶稱為溫度後澆帶。
(3)、為防止因建築面積過大,結構因溫度變化,砼收縮開裂而設置的後澆施工縫為伸縮後澆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