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信息技術 > bpd痛苦耐受技術怎麼做

bpd痛苦耐受技術怎麼做

發布時間:2024-10-01 15:12:44

① 2021-07-08

      案例----擺盪中前進的男人

1、 順產、母乳到時7-8月,媽媽上班,白天保姆帶,換過2次保姆,父母忽略,2-3歲一個睡,很怕黑,覺得有鬼,咬著袖口睡覺,經常醒來發現家裡黑黑的,沒人,常害怕。3歲在縣城,4歲開始輪流在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家撫養,小學換過4所學校。媽媽是公職人員,能幹,爸爸做生意,初二才和父母接觸得多點,外婆嚴歷,每周打來訪,因瑣事指責來訪,來訪覺得很恐怖,在神像面前祈求爸爸早點來接他。奶奶縱容,溺愛,爺爺脾氣暴躁。媽媽忙,很少幫他,爸爸喝酒,脾氣差,小時候覺得爸爸是慈父,青春期沖突大,現在和父親常發生矛盾,媽媽激發他708分情緒,父親激發200%矛盾。

2、 小時候討人喜歡,能說會道,父母總是失信讓他失望,記憶中爸爸會陪他聊天,陪他玩。

3、 初一開始手淫,一天有幾次,初二轉回和父母住,但媽媽喜歡在外面玩,父母經常吵架,父親喝酒一周2-3天都喝多了,會入侵他的邊界,如不敲門就進來,翻他的東西。初2開始玩游戲,花錢多,初三第一次去夜店購買性服務。高中結交老外,上酒吧,喜歡音樂。高一交了第一個女朋友,比他大4歲,發現對方和男生曖昧分手,感覺整個世界崩塌,一年多才走出來。高二組建樂隊,開始吸大麻,和很多女生有性關系,還很自信,高三交了一個女友,比他大3、4歲,關系粘。大一下期發現女友劈腿,對方比較有勢利,擔心自己會被報復,感覺自己被監視了,要被迫害,一個月後出現幻聽。診斷「成癮物質引起的精神和行為障礙」,吃葯覺得痛苦,嘗試用水果刀剖腹自殺。因用葯長胖,變丑,內心自卑。陸續用葯到17年斷葯。

4、 每份工作只做7-8月,覺得工作沒意思。18年夏天旅遊認識前女友,前女友也有抑鬱問題,是平台兼職咨詢師,1個月後確定戀愛關系,並同居,同住的還有女友的弟弟。這段時間他很幸福,對未來充滿信心。前女友人緣好內陸吃醋發病,感覺有鬼在體內和他說話,能知道他的想法,要害他,喉嚨感覺要被割開,很痛,割開的喉嚨有一個小舌頭在說話,說他或身邊人得了癌症,只要呼吸鬼就會說話,憋氣,感覺心臟要爆開,心臟會很痛,很恐怖,感覺到心在滴血。覺得世界末日要來了。19年6月分手,現在還是朋友,偶爾聯系。覺得分手和媽媽有關,就和媽媽大吵,被媽媽送到醫院,診斷如前。

5、 覺得自己破碎,坐立不安,只有吸大麻,性,才會緩解焦慮,最頻繁時3天購買一次性服務,欠幾萬信用卡,曾經吸大麻被抓後就沒吸了。

6、 父親酒精濫用成癮,太爺爺年輕時抽鴉片。婆婆,姨是雙相。

      根據信息猜測,考慮診斷:強迫症,邊緣型人格障礙,成人ADHD待除外。

問診稍微有點流水賬,注意鑒別以上疾病。

僅從字面看完全符合:精神分裂症

    考慮邊緣共病雙相二型

      軸一考慮有雙相,沖動控制問題(強迫性行為障礙),物質使用及所致障礙。軸二考慮邊緣

      性行為有可能是BPD造成的,要訪談

      嗯,BPD和雙相都可以繼發反復性行為,不過這個患者成癮相關問題較突出,如果上升為主要臨床相,也可以診斷。從症狀上不太好區分是邊緣導致的性行為問題,還是本身有沖動控制問題,不過從家族史看成癮問題或沖動控制問題也挺突出的

      太動盪的童年 頻繁的換學校

不穩定的監護 邊緣精神動力

父系沖動成癮 母系強勢強迫

案例呈現症狀 基底節綜合症

軸一為強迫症 軸二邊緣人格

      從案例中獲得的信息有共病,有邊緣,強迫,有精神症狀,可否首先考慮要用葯,消除精神症狀,然後再解決邊緣中出現的4個不穩定,另需要做家庭的心理的心理輔導,有遺傳因素,要讓家裡面認識這個疾病,接受它,可能效果會好一點。

      動力學模式更傾向BPD,性行為和吸毒行為都可能繼發於BPD,只是他選擇的行為方式具有父系的遺傳或者習得。一元論的話考慮BPD,吸毒症狀典型可以考慮共病,但要排除雙相。

      基本信息:

姓名:某某      性別:男      年齡:30歲       

婚姻:未婚    職業:無業人員        籍貫:本地人 

入院時間:2020年5月19日

主訴: 自言自語,疑被害4+年,復發1+月。

現病史:4+年前患者無明原因出現自言自語,內容雜亂不清,堅信周圍有人整他、害他,無緣無故時而哭鬧,時而大笑,表現為喜怒無常,曾在成都市某精神病醫院住院,診斷為:"精神分裂症";予以利培酮片1mg bid、 鹽酸苯海索片2mg bid、氯硝西泮片2mg qn 、丙戊酸鎂緩釋片1片bid並結合MECT治療,住院治療半年後好轉出院。院外能正常打理自己的日常生活事務,但無法獨立進行工作;1+年前,患者因未堅持服葯,病情復發,表現易激惹,未滿足其無理要求就發脾氣,行為沖動,毀物等,家人將患者送到當地某精神病醫院住院治療1年,診斷及用葯不詳,病情緩解出院。出院後到成都做保安工作,工作期間未堅持服用葯物。1+月余前患者病情復發,表現為在家自言自語,將自己的被子無故往窗外扔,把手機多次摔砸在地,家人勸說不聽,白天大部分時間在外活動,能自行回家,夜間睡眠差,時有通宵不眠。因家人無法管理,並為進一步治療,於2020年5月19日由派出所協助家人及送至我院門診以「精神分裂症」收入我科。

患病以來飲食一般,睡眠較差,大小便正常,體重無明顯變化。近一月來患者無發熱、昏迷、抽搐;無持續性心情悶悶不樂及消極厭世或精力充沛、言行增大;有出走及沖動毀物行為。

既往史:闌尾炎手術史;

病前性格:固執、暴躁、敏感、多疑。

個人史:生育於本地,足月順產,三兄妹,排行老三,適齡上學,大專畢業,成績一般。從小脾氣暴躁,在校讀書時經常打架斗毆,吸煙、不服從學校管理;9歲時父母離異隨父親生活,父親脾氣暴躁,家庭經濟優越;5年前有吸冰毒史,4年前戒毒所戒毒;吸煙每天約4-5包。

家族史:家族中無精神病性障礙、人格障礙及癲癇病例,無精神活性物質依賴者,無精神發育遲滯者,無自殺者,無近親婚配,否認遺傳及傳染病家族史。

體格檢查:無陽性體征。

輔助檢查:肝腎功、血常規、心肌酶譜、傳染性標志物、頭顱CT無特殊。

精神檢查:患者意識清楚,定向力准確,接觸被動,交流切題,未引出幻覺、妄想,陣性情緒不穩,要求多,未滿足其要求時易憤怒,行為沖動,威脅醫務人員,砸東西,毀壞辦公用品,事後無內疚感,針對家人表現尤為明顯。智力正常,無自知力。

初步診斷:精神分裂症。

用葯情況:給予利培酮口崩片2㎎bid、喹硫平片100㎎bid、丙戊酸鈉片0.4gbid、阿普唑侖片0.4㎎qn治療,行MECT 6次。

目前情況:性格固執,未滿足其要求時易激惹、毀物。

討論目的:1、進一步明確診斷;2、指導治療方案;3、是否考慮為人格障礙?精神活性物質所致精神障礙?4、為更好的幫助患者恢復社會功能。

網上案例個人診斷低功能邊緣性人格障礙,共病精神活性物質〈大麻)所致精神病障礙,應警惕雙相障礙,怎麼有強迫症?沖動控制問題應歸入邊緣表現

低功能邊緣個人理解,1強烈的沖動及自殺等,2精神病症狀,3無治療動機,4明顯的遺傳特徵,治療以生物治療為主,在上述症狀控制後作DBT,一般預後較差

1.精神分裂症。2.人格障礙(偏執,反社會)。美國標准濫用毒品超過一個月還有精神症狀與毒品無關,ICD是半年,中國專家共識是3個月。

      首先感謝王海燕老師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督導 查房病例。就像楊主任說的既是一個有趣的案例,同時對我們精神科醫生來講也是疑難病例或難治性病例,既可以表現為診斷上的困難或爭議,也表現為治療效果的不佳,都會讓我們產生心理上的挫敗感。通過督導查房,就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給我們帶來的困擾。

一、個案摡念化。1.從縱向來看,精神分裂症的主診斷應該沒有太大的爭議。以被害妄想,易激惹,行為異常,沖動毀物為主要臨床相。既往住院治療似乎達到了「顯進」療效,但前兩次住院時間分別為半年,一年,個人推斷治療效果也只能達到進步,出院後社會功能有一些恢復,只能從事簡單的工作如當保安等等。對長期服葯治療的依從性差,導致病情反復遷延。2.本次住院主要以激越為主,情緒不穩,對環境產生攻擊性。3.患者的病史提供有反社會人格障礙的表現。那是否共病人格障礙的診斷,如果說精神分裂症能解釋患者百分九十症狀,則不建議診斷共病。而該患者人格障礙的症狀突出,甚至已經成為了當前的主要臨床表現,表現為未滿足其無理要求時情緒不怨,有反復的攻擊沖動行為。這可以理解為目前患者激越的表現實質上就是病人潛在的人格病理表現,精神分裂症只能部分解釋當前的症狀,所以第二診斷為:反社會人格障礙,系共病。4.是否考慮毒品所致精神障礙,前面宋輝主任已闡述的很清楚,一般不再吸毒半年以上,仍存在精神症狀的不考慮毒品問題。

二、治療上,生物性:既往使用利培酮有效,建議足量足療程,劑量可逐漸滴定到6~8㎎/日.可以合並情緒穩定劑,苯二氮卓類葯物。如無效換用氯氮平,按難治性精分處理。物理治療,MECT可以由6次增加到10次左右。心理治療,要明確患者依從性差的原因,加強精神分裂症的健康教育;重點是針對人格障礙進行針對性的心理治療,可選DBT。

三、預後評估,該患者估計預後差,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患者的人格結構/特點會嚴重影響到精神科治療的效果,特別是嚴重的人格問題/障礙,凣乎可以說是決定了後續的治療效果的好壞。

      以上是個人的一點看法,希望大家一起探討學習,並請楊主任督導!

大專畢業,日常生活能自理,無法獨立工作,很奇怪。單純精神分裂症很少幹不了工作。神經系統發育有問題。沖動控制問題也很突出。

@楊昆  (綿陽三醫院) 這個病人比較有意思,首次住院的臨床表現診斷精神分裂症,多巴胺功能失調,但第二次及本次住院都是在未服葯的情況下發病,但是病理模式主要表現為情緒的不穩定,行為不穩定,好像沒有精神病性症狀,結合患者成長史及心理動力學表現,這個患者生物因素重,從小父母離異,安全依戀關系差,父親脾氣暴躁,成長環境容易造成患者自我的不穩定,不排除有邊緣型人格障礙可能,患者愛沖動也有遺傳父親脾氣暴躁的生物因素,患者吸毒也可能是行為不穩定的表現,但需進一步評估患者人際關系,安全依戀關系,需與反社會型人格障礙相鑒別,診斷的話考慮1.精神分裂症2.邊緣型人格障礙,治療上1.生物方面,喹硫平加量,情緒穩定劑加量,加上MECT治療。2.心理方面,予以DBT治療3.社會方面,需要與家屬建立治療聯盟,讓患者獲得家屬的支持。

這些從字面上確實可以理解為精神病性症狀。

然而整個心臟痛的描述大致符合急性焦慮發作特徵。

有一部分患者的強迫症會有類似精神病性症狀表現。尤其關於癌症的表述,都透露出極高的焦慮素質。這些都是需要跟強迫症澄清的。

這種解讀聽起來過於誇張,事實上臨床上嚴重的強迫症伴有這些東西並不少見。除了邊緣,強迫症也很容易出現性相關的特徵,包括手淫,或者性慾倒錯的其他表現。

病史沒有鑒別是猜測,楊昆老師認為沒有強迫,我存疑。

患者自小有沖動控制問題,整個病程都有情緒不穩定主線(生物因素),加上家庭環境因素(病理模式),目前考慮1.邊緣性人格障礙可能性較大。2.物質濫用。

其四年前出現的精神病性症狀與吸食毒品關聯性多大,需要了解。其精神病性症狀持續時間多長,需要明確,邊緣性人格障礙也可以有一過性的幻覺、妄想症狀,還需要了解十八歲以前人際關系模式。

推測可能與吸食大麻有關,這個病人有強迫焦慮素質可能,下強迫症診斷勉強了些

查房督導案例:楊昆老師現場查房督導結果:患者吸毒之前是一個漏網的BPD,病理模式也符合,吸毒行為是他行為不穩定的表現。第一次住院時出現的短暫的、單一的精神病性症狀,考慮毒品所致,後面出現的分離轉換症狀考慮系戒毒所呆一年可能有創傷性事件發生所致。就因為無效環境未得到改善,加之吸毒戒毒的影響,所以現在BPD症狀表現更突出豐富。

整個病史,精神病性症狀少、短,並與毒品有時間上的因果關系,加之患者的病理模式,可以排除與多巴胺有關的精神疾病。

患者小時有打架等行為,無偷竊、撒謊等,構不成品行障礙,長大後除了情緒和行為不穩定,也沒有反社會的行為,所以排除了反社會型人格障礙。

督導案例在主管醫生匯報病歷後,我邀請了幾位專家就現有病歷信息作概念化,意見基本一致,考慮人格障礙,精神分裂症依據不足,是反社會人格障礙還是邊緣性人格障礙尚需澄清。臨床訪談後,診斷男性版的邊緣性人格障礙,精神病症狀與吸苯丙胺有關,患者沒有明顯品行問題,有愛心,沒有心計,沖動聚焦於家人等特點,故不支持反社會人格障礙,此外患者及父親有強迫素質,沖動明顯,心智化水平較低,心理治療給予沖動行為干預(痛苦耐受技術),患者基本能接受,患者生物因素突出,給予舍曲林、喹硫平及丙戊酸鹽

      查房督導案例:楊昆老師現場查房督導結果:患者吸毒之前是一個漏網的BPD,病理模式也符合,吸毒行為是他行為不穩定的表現。第一次住院時出現的短暫的、單一的精神病性症狀,考慮毒品所致,後面出現的分離轉換症狀考慮系戒毒所呆一年可能有創傷性事件發生所致。就因為無效環境未得到改善,加之吸毒戒毒的影響,所以現在BPD症狀表現更突出豐富。

整個病史,精神病性症狀少、短,並與毒品有時間上的因果關系,加之患者的病理模式,可以排除與多巴胺有關的精神疾病。

患者小時有打架等行為,無偷竊、撒謊等,構不成品行障礙,長大後除了情緒和行為不穩定,也沒有反社會的行為,所以排除了反社會型人格障礙。

      這個來訪者的認知錯誤模式包括選擇性概括及過度概括,認知模式相互重疊,認知從三個層次了解,意識層面、自動思維(前意識)、圖式(潛意識),這個案例事件分手,自動思維是不要相信他會找到一個愛他的人,核心信念是我不可愛,核心信念即圖式是他信息加工的模板和規則。感覺還需要繼續引導詢問呢,我不可愛倒像是中間信念,說不定是追求完美的圖氏。

    介紹一下這些視頻里的的專家 朱迪博士:心理學與工商管理雙學士學位,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碩士博士學位,加州大學聖地亞哥醫學院/聖地亞哥州立大學臨床心理學聯合博士項目。美國職業心理學委員會認證專家(ABPP),擔任ABPP考試委員會主席。美國法醫鑒定人委員會(CFMHE)認證專家(CFMHE),美國兒科神經心理學學會委員會主席,咨詢神經心理學家,美國疾病控制中心(CDC)的神經心理學培訓師和顧問。曾兩次獲得美國國家精神衛生服務研究所獎(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 Services Research Award)。

艾美獎獲獎日間電視脫口秀節目The Doctors的聯合主持人,也是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的《面對真相》(Face The Truth)的聯合主持人...

      CBT完整版觀後感,這個視頻主要講述了1.識別自動思維我不可愛2.引導分析出核心信念我一文不值,兩個信念有時候可以互換通用,更普遍的模式及規則也就是患者的圖式為我一文不值,涉及了工作,生活及人際交往。3.檢驗假設,讓患者回到生活及工作中去檢驗假設,引導發現錯誤認知及核心信念。4.議程設置或目標設定,包括七天為一個時間限制。5.重建認知。整個過程很標准及結構化。

個人心得體會:

1.基於認知行為治療的識別自動思維、中間信念,核心信念過程感覺有點繞,耗時間。

2.如果遇到普通百姓講不清楚自己想法的很容易就繞暈了[捂臉],認知行為治療更適合高知人群及心智化水平高的人

3.感覺過多關注認知層面的問題,較忽略對生物因素的評估。

4.個人感覺基於生物—心理—社會的短程整合式心理治療更適合於臨床,不管你什麼高知還是低知人群,你想了什麼,反正生物因素評估你就是這么個性格素質,大眾更容易接納這些觀點,也就更容易接納自己素質的部分,然後告訴患者你是什麼,為什麼這么樣,然後怎麼辦,怎麼辦也基於生物—心理—社會結構化治療,簡潔明了。[憨笑]萬一遇見個強迫的患者,跟他討論什麼自動思維,核心信念那就是所謂的要「整神」[捂臉]。

個人體會,請主任及老師們點評   

這個視頻主要講的是核心信念,用箭頭向下的方法訪談。核心信念是一組核心的自我概念,源自於早期的生活經驗,不僅僅是對自己,也包括對他人/世界的一些信念。首先我們試著將個案的核心信念和自動化思維分別歸類,以對中間信念的詢問來確定核心信念,幫助個案了解其核心信念。核心信念有無能、無價值、不可愛.......類型。還有一種核心信念的分類:防禦型、不被愛型、自暴自棄型、無助型、權力型、自我犧牲型。我們要教導個案核心信念可以被檢視,只是一個想法而已,常常偏離事實。這個信念與早期生活有關,是為了適應小時候的生活而形成的,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可以透過更實際的方式來看待我們自己。當然我們還可以運用蘇格拉底方式來重新構建我們的核心信念。

      CBT的概念化對抑鬱症的治療與抑鬱症概念化的CBT有什麼不同及意義?

      視頻最後一句話很好:我們都有一些「core信念」但沒有被注意到,卻影響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通過cbt 我們可以發現深埋於心的這些信念,並給它帶來光明和覺察 ,而正是這種覺察將改變一切。

      首先,核心信念一般都是關於自我的一些認知,我很棒,我不行,我很可愛,我不討人喜歡等等,而且這些都是不自知,深埋於意識之下的,所以你即不知道,也無法主動去設定,而是通過日常的言行在潛移默化中塑造。如果您以經文來塑造,我相信也會有很美好的業報。

      還有一點,核心信念這是一個理論假設存在的東西,並不是真的存在,而是借用這個概念去探索自我,順便提及一下,無論CBT,還是精分,理論假設出來的一些概念都只是工具,而不是真的存在。像「神經精神分析」的研究者就是沒有搞懂這個問題,居然要通過先進研究設備在神經影像層面給精分中虛構的概念找證據,太蠢了。

      博士通過DBT辨證行為療法來回應「來訪者」一個非常「扯淡」的問題,類似於「空心病」[偷笑],藉此展示了DBT中的幾個重要概念與技能:正念、五感撫慰、智慧心、情緒心、理智心、全然接納等等,非常精彩。

    蔣勛曾說:「我是把《紅樓夢》當佛經來讀的,因為裡面處處都是慈悲,也處處都是覺悟」。一部紅樓夢,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至少把紅樓讀了二三十遍的美學家蔣勛,他看到的卻是慈悲,中醫看到了養生秘方。

      美劇《紙牌屋》,我完全看成了項目管理和危機公關案例講解 。劉心武看到了陰謀詭計多端。生活在同一個世界,每個人對這個世界的詮釋就都一樣么?所以要允許和尊重每個人的詮釋。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詮釋書中的內容的權利,只有讀者才有。

      書中「人性惡」的觀點,被讀者吸收後化作自身認知,從此他認為「人性惡」。認為「人性惡」,不僅開始防備別人,傷害他人之後也不會有內疚感。這篇文章也提到了這本書,我自己沒看過~早些年,很喜歡東野圭吾的書,但後來發現對我也有副作用,就不再看了~我想,這類書放大了人性的惡和脆弱,如果認知上沒有刻意糾偏,這些輸入的認知會潛移默化,發芽生根~

      太宰治、東野圭吾、芥川龍之介的書,我自己讀過一部分,有很多抑鬱症的孩子也反饋他們讀過,但是我認為讀書不能讓孩子生病,也許是孩子自身存在的問題讓他們更容易在這些作家的書中找到認同。我有一段時間也讀了很多村上春樹,現在想來他描繪的世界和我當時的情緒狀態很契合。幫助孩子,可以從更多的方面去幫助,他們喜歡讀這些書,也許是理解他們、幫助他們的一個渠道吧。

      我覺得這是一個度的問題,比如說失戀的人喜歡聽苦情歌,因為在音樂中找到共鳴,是一種被理解被表達的撫慰。但如果一首傷心情歌的基調低沉到對人性絕望,引導自殘,恐怕起的是強化消極心境的作用~我覺得對一個心理健康狀況正常的成人,影響不至於這么大但我也不主動去看這些,普通人不搞研究不搞創作,知道人性陰暗面存在了就好,過於關注似乎沒什麼好處,我還是傾向關注人性積極面~

這是一場關於自我覺知的旅程

無論你是誰

來自哪裡

在老師的帶領下

讓生命成長,與自己和解

我們誠摯地邀請你的加入

開啟一個嶄新的滋養身心旅程的入口

修一份生命不虛的安然

      我贊同。很多青少年的抑鬱甚至自傷源自家庭問題,學業壓力,得不到認可的環境,而讀書則是一種擺脫現實壓力的「逃避」行為。這種逃避行為並不是心理問題的因。給孩子更多理解和認可,更多溝通的渠道,是比較合理的,而不是禁書。

      我部分認同兩位的觀點,病不是來自書,而植根於現實生活。我認為看書不是致病的直接原因,同時也認為,過於消極的書,很可能起誘因作用~

      消極的書確實可能產生不良影響,但說會導致心理問題,根本無從論證。首先如何定義消極?其實更有可能導致心理問題的,反而是對社會現實過於積極的描述,青少年沒有辨別能力信以為真,結果遇到血淋淋的現實壓力,更容易出現心理問題。重要的是接納現實,首先是接納真實。ACT與DBT等有效的心理干預技術都特別注重接納。現在很多心理科普真是一言難盡。

      我覺得,警惕孩子輸入過多消極的書,並不意味著要引導孩子往另一個極端走,這和接納現實也並不相悖。相反,我覺得警醒是基於客觀現實。因為有些書揭露的是極端的人性丑惡,如果大量輸入這一類,孩子認可了並基於此建構世界觀,也是偏頗的。到了青少年期,父母禁書固然不合適了,但適當關注孩子的閱讀和引導,我個人認為是可以的。

      哪裡有那麼多極端的書,現在出版審核非常嚴格。不要局限在讀書上,多陪孩子,多創造積極的體驗,教授孩子一些審判性思維,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識等等,這些相當於打疫苗,而不是把孩子隔離在真空里。

      正要去帶一批賽艇隊的孩子專注力訓練 ,他們也喜歡積極的體驗  ,而不是坐著被灌輸。只有體驗才是自己的,提供全面的信息 引導思考  最後尊重其選擇。

      感覺現在有些所謂正能量的宣傳和書籍,成為變相雞湯,實屬一種積極的消極。八九十年代,各種野書攤,各種盜版和禁書,各種亂七八糟的誨淫誨盜,我什麼都翻翻,很快確定了哪些是好的哪些是好的,哪些是垃圾,沒受什麼負面影響,除了一些情色描寫以外。 也許情色描寫也不是負面影響呢?硬要說負面的話,後來我發現他們那些描寫比起《廢都》來都是小兒科了。並且讓孩子從小就建立這個觀念,讓孩子從小就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誰養的?

      一個野書攤上什麼層次的書都有,各種狀態的人都找到適合自己的就好。利益可能還分短期利益跟長期利益呢。。。究竟符合哪一個利益才算正面?所以孩子們的引領者非常非常重要!(爬樓結束!錯過了很多討論經典問題!現在娃娃們們的很多心理問題都是家長們自以為是地引導出來的。該放手不放手,不相信自己,更不相信孩子們可以野蠻生長發育。大自然的花經歷風吹雨打生命力頑強,家長們非要讓他們禁錮在自己的自以為是……

      「流動美 一面想身體健康,卻做傷害身體的事,你用事實告訴我們:熬夜看球比身體健康重要。

      我理解八戒,其實事情沒有絕對的好壞

      這里一點點傷害,沒事,問題是還有那一點點,那一點點……各個點多了就不太好了,當人體的自我修復小於傷害時,身體就會出現問題。

      如果熬夜看球讓她身心愉悅舒適,那就不會生病的。那種傷害小於修復能力的!」

    7.12號3:00義大利英格蘭會師決賽。

   

閱讀全文

與bpd痛苦耐受技術怎麼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學好運用市場營銷 瀏覽:60
電度表內電池沒電怎麼看數據 瀏覽:683
在市場賣雜貨起什麼名字 瀏覽:47
圖紙識圖中的關鍵信息有哪些 瀏覽:430
鴻蒙技術社區在哪裡 瀏覽:744
單品核心數據監控包括哪些數據 瀏覽:36
配件代理利潤怎麼樣 瀏覽:361
台式電腦怎麼查看運行過程序 瀏覽:206
期權交易市場什麼時候上市 瀏覽:254
怎麼修改手機網游數據 瀏覽:106
二手鋼琴交易平台有哪些 瀏覽:480
atpcs規定數據棧為什麼類型 瀏覽:932
新區農貿市場怎麼走 瀏覽:22
西安海棠職業技術學校擴招宿舍怎麼分 瀏覽:467
開戶及交易注意什麼 瀏覽:612
成都潮音菜市場是哪個區 瀏覽:925
增加產品線有什麼意義 瀏覽:613
農產品推介新聞稿如何寫 瀏覽:696
了解製造業信息有哪些平台 瀏覽:767
想代理vr怎麼做 瀏覽: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