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麼是就業及就業應具備的條件
就業應具備的條件:
良好的職業道德,愛崗敬業、遵紀守法,誠實守信、和睦互助,團結協作、勇於競爭,不斷創新。
能力結構
1、專業技術能力;2、經營管理能力,包括:善於經營、善於管理、善於用人、善於理財。
3、綜合能力,包括:把握機遇的能力、抗挫折的能力、交往公關能力、創新與挖潛能力。
就業,是指從事一定的社會勞動並取得勞動報酬的經濟活動。就業具有如下特徵:
第一,具有勞動能力的人從事了勞動;
第二,這種勞動必須得到社會的承認;
第三,這種勞動必須是有報酬和有收入的。
就業人員是指,在一定年齡以上,在某一特定短期內,從事勞動的人員。按照國際勞工統計學家會計提出的標准,就業人員包括以下幾種涵義:在規定的短期內(一周或一天)從事有報酬或有收益的工作人員;已經從事現在的職業,但在規定的時期內因疾病、事故、休假、曠工、機械故障、產業競爭等原因暫時停止工作的人員;僱主與自謀職業的人員。
除了目前的專業知識,還應具備能力和素質如溝通能力、理解能力和心胸、教養等,都是成功就業的有利條件。在就業形勢日益嚴峻的社會環境下,單憑專業知識恐怕難以在眾多的求職者中脫穎而出,被用人單位一下子看中。
而不能生活還是工作,與人交流是不可避免的,溝通能力和理解能力是與人交流的基本能力。具有廣闊的心胸和良好的教養的人,往往境界高闊、舉止得體,容易贏得用人單位的青睞,就業的成功率會更高。
5月21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發布《2017年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公報顯示,2017年年末全國就業人員77640萬人,比上年年末增加37萬人,其中城鎮就業人員42462萬人,比上年年末增加1034萬人。全國就業人員中,第一產業就業人員佔27%;第二產業就業人員佔28.1%;第三產業就業人員佔44.9%。
(1)勞動能力特長技術有哪些擴展閱讀
就業人員指在16周歲及以上,從事一定社會勞動並取得一定勞動報酬或經營收入的人員。2015年末全國就業人員77451萬人,城鎮就業人員40410萬人。
通常包括以下三類人:第一類是作為手僱傭者在企業、政府部門或家庭中工作並領取勞動報酬的人,這類人通常被稱為僱用就業者;第二類是在自己的企業中工作,以經營利潤為收入的人,這類人通常被稱為自營收入者;第三類是在自家的企業中工作但不領取報酬的人,這類人通常被稱為無薪家庭幫工。
就業人員之所以被廣泛用作宏觀經濟分析的就業指標,是因為它與經濟周期有著密切的聯系,可以反映宏觀經濟現狀及其走勢的變動。在經濟運行處於良好狀態、市場需求比較旺盛時,企業就會增加用工、擴大生產規模,從而導致就業人員增加;當企業感到市場需求減少時,他們就會降低產量減少用工,從而導致就業人員的減少或少增。正因為就業人員與宏觀經濟走勢之間存在著這種密切的聯系,無論是政府部門,還是經濟分析人士,都把它作為分析宏觀經濟運作狀況的最重要指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