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社區醫院的常見問題
社區醫院主要偏向於預防保健康復護理方面。可是很多人從來沒有去過社區醫院,總以為社區醫院又舊又破,擔心社區醫療人員水平不高,所以無論看什麼病都會往大醫院里擠。針對很多病人擔心的社區醫院在檢查設備、人員、葯物配備等方面沒有大醫院好,對進社區醫院存在很多疑慮的現狀,相關業內人士進行了解釋。
疑問1、在社區醫院能住院嗎?
大多數人以為社區醫院只是看感冒,拿幾片葯而已。在很多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同時開設門診、住院、家庭病床三項醫保服務功能。走進醫院,其環境並不比三甲醫院差。有些甚至是社會基本醫療保險定點單位,每天門診量都保持在200人次,住院部有病床50張,和三甲醫院一樣,設有單間、雙人、三人及多人房,而且每間病房都有獨立衛生間,還有電視和空調,但費用比大醫院便宜很多。
疑問2、社區醫院醫療技術水平可信嗎?
和大醫院相比,社區醫院顯得冷清,而大醫院又異常擁擠,最主要的原因是人們對社區醫生的能力仍存顧慮。其實,社區醫生在國外叫全科醫生,知識面要求全,要對轄區裡面的老百姓的常見病了解,而且對大病能早期發現。
如果按照中等發達國家水平配置,平均5000人配備一個全科醫生,那全市約需2400名全科醫生。但如今對高素質全科醫生培養的投入遠遠不夠。面對全科醫生緊缺的情況,一些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實行公開招聘、競爭上崗,醫院還聘用市、區級專家。經常對全科醫生、護士進行培訓率。
疑問3、社區醫生能上門看病?
家庭病床是社區醫院的一大特色,家庭病床平均每床總費用約為50元/天,只是大醫院的1/4。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保起付線在職人員是500元、退休人員350元,由於社區醫院能上門服務,深受社區居民尤其是老年人、殘疾人、慢性病病人的歡迎。
疑問4、有急診怎麼辦?
社區醫院葯房、檢驗室樣樣齊全,但萬一有急診或需要手術怎麼辦?蔣林芳說,這不用擔心,社區醫院一般都會與周邊大醫院建立轉診關系。
「小病在社區、大病上醫院,大病出了院再回社區。」一般常見、多發的小病可在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治療,大病則轉向二級以上的大醫院,而在大醫院確診後的慢性病治療和手術後的康復則可轉至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這樣既方便又可節省醫療費用。
㈡ 社區「家庭醫生」為何難以深入百姓
社區家庭醫生為何難以深入百姓?這個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說。
1、首先就是錢的問題。社區醫生也都不是免費服務的。他們要收取費。我國現在的老年人。普通百姓的收入都是比較低的。一個月大約。兩千三千元左右。對於他們來說請一個家庭醫生來為他們看病。顯得比較奢侈。所以也很難介入。甚至是。他也不願意僱用。
2、醫生資源的緊張也是一個大問題。在有些社區雖然說有家庭醫生這樣的名詞。但是實際上。社區里根本就沒有幾個醫生。往往是一個人要負責成百上千的人。所以他根本忙不過來。他都已經忙得焦頭爛額了,哪還有分身術到各個家庭走一走。
3、社區醫生的技術水平也是一個關鍵問題。也很讓人堪憂。往往在社區工作的醫生。可以說水平不是很高。再就是一些退休被返聘的。即使是退休返聘的原來在醫院的時候可能也是水平比較低下的醫生。那些高水平的醫生都被一些正規的大醫院聘走了。根本到不了社區這一塊。你醫生的水平有限,百姓肯定不願意找他看病,因為你找他看病,他也解決不了問題。往往還越看越糟糕。也得不到社區百姓的認可。所以。即使有病了,他們也不會找社區的家庭醫生。
4、在我們國家很多東西推行的時候。作為中央也好或者地方政府也好。出發點都是好的。但往往在實際操作中有一些地方。由於其他的一些局限性。根本就實現不了,為社區配備家庭醫生。也沒有那麼多醫生資源所以。盡管是有家庭醫生這一個稱號。但實際上卻沒有醫生在那裡服務。
綜合以上幾個觀點。就是。社區家庭醫生。很難走入百姓的家庭。
㈢ 社區醫院中的醫生水平怎麼樣它和公立醫院什麼關系
社區醫院是基層機構,主要看常見病、慢性病。
治感冒,腹瀉這樣的小病,比大醫院的專科醫生經驗更豐富。但因為設備和水平有限,罕見病,復雜病,急重病無法診斷和處理。
社區醫院有公立的也有私立的。大型公立醫院可以下屬公立社區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