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山東省淮南市有哪些縣
淮南市轄田家庵區、潘集區、謝家集區、八公山區、大通區、壽縣、鳳台縣5區2縣、置淮南山南新區、毛集社會發展綜合實驗區、淮南經濟技術開發區三個功能區,轄46個鄉鎮,19個街道,221個社區,573個村。淮南市政府駐田家庵區和風街88號。
行政區劃
壽縣,別稱壽州、壽春。淮南市下轄縣,位於安徽省中部,淮河中游南岸,東鄰長豐縣,北與淮南市區、鳳台縣毗鄰,西靠霍邱縣,南與六安市、肥西縣相連。全縣總面積2986平方公里,耕地178萬畝,擁有25個鄉鎮、137萬人。
壽縣是安徽省最早入選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三個城市,歷史上4次為都,10次為郡。是楚文化的故鄉,中國豆腐的發祥地,淝水之戰的古戰場,素有「地下博物館」之稱,壽春楚文化博物館珍藏國家一級文物160多件,二、三級文物2000多件。
壽縣擁有國家AAAA級風景區2個,有六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安豐塘、壽縣古城牆、壽縣孔廟、清真寺、壽春城遺址、淮南王墓)。壽縣還是安徽省7個重點旅遊城市之一。
鳳台縣為安徽省淮南市轄縣,古稱州來,又謂下蔡,北鄰亳州市蒙城縣,西北接亳州市利辛縣,西連阜陽市潁上縣,隔淮河南望淮南市壽縣,東連淮南市區。
鳳台縣位於淮河中游,淮北平原南緣,地處北緯32度至33度,東經116度至117度之間,古稱州來,又謂下蔡。清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置縣,沿革至今。
鳳台縣臨淮河,西淝河穿境而過,縣域呈東南、西北斜形,南北長50公里,東西寬約42公里,面積842.1(不包括毛集實驗區及八公山託管的開發區)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6100公頃,水面16萬畝,總人口60萬。全縣轄16個鄉鎮1個經濟開發區,264個行政村。以漢族為主,間居回、苗、彝、壯、布依、朝鮮、滿、侗、瑤、土家、羌等25個少數民族。鳳台縣以煤電為支柱產業,是全國深井採煤第一大縣,先後被授予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全國水利先進縣、中國民間藝術花鼓燈之鄉、中國民族民間歌舞之鄉、全國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先進縣、全國園林縣城、全省文明縣城、全省園林縣城、全省雙擁模範城、全省平安縣、全省無邪教縣、全省首屆文明縣、安徽省衛生縣城、全國文明縣城等榮譽稱號,被譽為「淮上明珠」、「皖北江南」。
2. 淮南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地理位置
淮南位於淮河中游,安徽省中部偏北,地處東經116°21′21″~117°11′59″與北緯32°32′45″~33°0′24″之間,東與滁州市屬鳳陽、定遠縣毗鄰,南與合肥市屬長豐縣接壤,西南與六安市屬壽縣、霍邱縣相連,西及西北與阜陽市屬潁上縣,亳州市屬利辛、蒙城縣交界,東北與蚌埠市屬懷遠縣相交。最東端位於孔店鄉東河村以東與定遠縣交匯之窯河河面,最西端位於鳳台縣尚塘鄉侯海孜以西與利辛縣接壤處,最南端位於孫廟鄉廟塘村以南瓦埠湖水面,最北端位於茨淮新河主航道中心線鳳台縣與蒙城、利辛縣交匯處。?
全市總面積2596.4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1566.4平方公里,鳳台縣面積1030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89.44平方公里
3. 淮南的行政區劃
淮南市轄田家庵區、潘集區、謝家集區、八公山區、大通區、壽縣、鳳台縣5區2縣、置淮南山南新區、毛集社會發展綜合實驗區、淮南經濟技術開發區三個功能區,至2015年底轄46個鄉鎮,19個街道,221個社區,573個村。淮南市政府駐田家庵區。
2015年12月3日,國務院(國函[2015]206號)批復同意將六安市壽縣劃歸淮南市管轄 。 行政區劃名稱下轄田家庵區轄5個鄉鎮、9個街道,73個社區居民委員會,41個村民委員會。潘集區轄10個鄉鎮、1個街道,23個社區居民委員會,153個村民委員會。謝家集區轄6個鄉鎮、5個街道,37個社區居民委員會,56個村民委員會。八公山區轄2個鎮、3個街道,23個社區居民委員會,21個村民委員會。大通區轄4個鄉鎮、1個街道,18個社區居民委員會,50個村民委員會壽縣轄21個鎮、4個鄉鳳台縣轄8鎮、7鄉功能區名稱下轄山南新區(建設中)毛集實驗區(縣級區):毛集實驗區又叫毛集社會發展綜合實驗區,轄毛集鎮、夏集鎮、焦崗鄉,共3個鄉鎮,5個社區居民委員會,38個村民委員會。開發區淮南開發區又叫淮南市經濟技術開發區,轄1個村民委員會。
4. 淮南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簡介
淮南經濟敬彎技術開發區(簡稱開發區)始建於1988年,1993年經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省級開發區。開發區總體規劃面積20平方公里,一期10平方公里,現已開發5.7平方公里。2013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同意淮南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實行現行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政策。
開發區管委會作為市政府的派出機構,代表市政府全面負責開發區的建設和管理,全權處理開發區一切事務。管委會內設辦公室梁高(政研室)、經貿發展局(招商局)、建設發展局(土地局、規劃局)、社會發展局和財政局。市直工商、稅務、公安、技術質量監督等部門,分別在開發區設立了分支機構。開發區管委會和各分支機構集中在開發區投資服務中心辦公,為入區企業提供全程一站式服務。開發區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規劃面積2萬平方米,現已建成 4000平方米,並入駐高新技術型企業10餘戶,成為淮南市高新技術產品的研發基地和高新技術項目的孵化器。
開發區基礎設施功能齊全,為投資者提供道路、供電、供水、供氣、供熱、排水、排污和通訊等「七通一平」的建設用地。
開發區現有企業190餘家,總投資達50多億元。其中外資企業20餘家,實際利用外資2億多美元。開發區現已形成以生物醫葯、紡織印染、軟體開發、機械加工、食品加工和電子電器為主業的產業特色。開發區境外投資主要來自韓國、澳大利亞、美國、德國以及香港、台灣等國家和地區,其中包括韓國綠十字株式會社、韓國信友株式會社、韓國大弘紡織株式會社、澳大利亞江氏企業集團和德國拜耳公司等知名企業;國內投資者主要來自上海、江蘇、浙江、江西、廣東、四川、陝西等省、市,其中包括浙江萬向錢潮集團、四川托普集團、橡稿尺江西江中集團、陝西東盛集團和安徽豐原集團等多家上市公司。
開發區已形成「區中有園、以園興區」的開發建設格局和產業特色。根據開發區的總體規劃,目前正在建設六個專業工業園區:安徽淮南生物醫葯工業園、安徽淮南韓國工業園、托普淮南軟體園、淮南萬向工業園、淮南益益乳業科技園和淮南電子工業園,其中安徽淮南生物醫葯工業園和安徽淮南韓國工業園為省級工業園區。
開發區支持和鼓勵國內外客商在生物工程技術及產品,紡織、印染、服裝加工及紡織機械產品,新型醫葯、現代中葯及精密醫療診斷設備,機電一體化技術及產品,新型材料、精細材料,電子信息產品及現代通訊設施,食品、飼料添加劑及農副產品深加工等產業投資,並享受財稅獎勵、土地扶持和優質服務等優惠政策。
「唱響煤電化、辦好開發區、發展高科技、創建文明城」是淮南市委、市政府確立的全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總戰略。開發區作為淮南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四大支柱之一,已成為全市對外開放的窗口、招商引資的重要載體和快速發展、最具活力的經濟新區。
「逢山開路,遇水搭橋,一路綠燈」和「只要項目定下干,一切手續我們辦;只要項目一開工,跟蹤服務全過程」是我們對所有投資者的鄭重承諾。
開發區管委會熱忱歡迎海內外有識之士來開發區投資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