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信息技術 > 汽車市場換技術什麼時候開始的

汽車市場換技術什麼時候開始的

發布時間:2024-08-13 20:25:25

① 中國汽車以市場換技術,其失敗的原因是什麼

利益格局異化,地域各個擊破——汽車工業的市場換技術
中國汽車行業的市場換技術可以追溯到80年代,最初的願望和高鐵同樣美好。引進技術,消化吸收,自主研發,最終完成市場換技術的偉業。
但是,這個美好的願望在執行中完全走了樣。因為中外合資,企業利潤是分紅的。對中方來說,引進後自主研發費時費力。拿來散件直接組裝賣車立竿見影。中方的自主研發意願就不足。
而對外方來說,他們要的是中國市場,技術能不給就不給。當年政策的制定者顯然考慮不足。結果就是汽車行業市場換技術的首家企業北汽並沒有按照計劃開發出自主車型,甚至技術中心在合資10年後才建立。
組裝廠逃避關稅,賣車中外分紅,自主研發消化吸收無人過問——成為汽車工業合資的主要方式。
更糟的還在後面,因為汽車行業不像鐵路那樣擁有來自國家層面的推動力,各個合資汽車廠與地方政府是有利益交集的。在哪裡建廠,哪裡就有稅收有就業。實際上成了外資汽車廠壟斷技術,各地政府去競爭給政策。誰要的技術越少,給的市場越多,就在誰那裡投資建廠。
這種模式和高鐵截然相反,結果就是幾十年下來,各地都建立了合資汽車廠,但拿到技術的寥寥無幾。
而合資模式培養了中方利益集團。地方政府與外資企業,中方利益集團利益是一致的。當合資汽車遇到真正的自主企業來競爭,中方利益集團和地方政府反而保護是外資的利益。因為保護外資的利益,就是保護自己的利益。這種格局是當年提出市場換技術的人所始料不及的。
這種格局下,大眾的一個螺栓都要送到沃爾夫斯堡去認證,本田的核心技術根本就不對合資方中方人員開放。你還不敢去反抗,否則就不給你好車型,轉而去另外一地的合資廠商(很多外資在中國都有不止一家合作廠商)。中國汽車企業被外資企業「二桃殺三士」。
市場換技術的核心問題
汽車工業和高鐵都是技術含量高、難度大的現代工業,涉及的門類極多,有各種看得見的和看不見的壁壘,後發國家想靠自由競爭趕超基本不可能。
一些行業無須國家層面插手——餐飲業蘭州拉麵可以和肯德基比數量,手機行業小米可以在中國國內的銷量上超過蘋果。而在難度大、投資高的行業,讓民間投資去和國際巨頭自由競爭,無疑等於讓義和團大師兄去沖擊M1A2坦克。只有靠國家力量才能推動這些行業,而市場換技術是重要的手段之一。

閱讀全文

與汽車市場換技術什麼時候開始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施工技術交底的重點有哪些 瀏覽:163
如何開除曠工程序 瀏覽:260
食字型大小的產品屬於什麼 瀏覽:1
烏魯木齊九鼎市場蔬菜攤位怎麼租 瀏覽:298
永興材料是做什麼產品的 瀏覽:45
產品打標簽怎麼辦 瀏覽:30
如何交易eth合約 瀏覽:285
電腦程序設置到底哪個是cf 瀏覽:213
股票交易中金叉什麼意思 瀏覽:110
如何管理動態數據 瀏覽:438
為什麼打開移動數據總是自動關閉 瀏覽:562
如何從兩個表中篩選相同數據 瀏覽:952
銀行卡沒有設置交易密碼怎麼辦 瀏覽:820
理財產品丟了怎麼換卡 瀏覽:877
如何上傳圖片到微信相冊小程序 瀏覽:499
銀行消費貸款產品有哪些 瀏覽:243
大連鋼材市場在什麼地方 瀏覽:378
dic測量技術怎麼樣 瀏覽:967
增駕d照成功多久查詢到信息 瀏覽:841
互聯網交易想退出怎麼辦 瀏覽: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