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你知道哪些在古代航海中所用到的儀器和技術
天文航海技術
天文航海技術主要是指在海上觀測天體來決定船舶位置的各種方法。我國古代出航海上,很早就知道觀看天體來辨明方向。西漢時代《淮南子》就說過,如在大海中乘船而不知東方或西方,那觀看北極星便明白了。(《齊俗訓》:「夫乘舟而惑者,不知東西,見斗極則悟矣。」)晉代葛洪的《抱朴子外篇·嘉遯》上也說,如在雲夢(古地名)中迷失了方向,必須靠指南車來引路;在大海中迷失了方向,必須觀看北極星來辨明航向。(「夫群迷乎雲夢者,必須指南以知道;並乎滄海者,必仰辰極以得反。」)東晉法顯從印度搭船回國的時候說,當時在海上見「大海彌漫,無邊無際,不知東西,只有觀看太陽、月亮和星辰而進。」一直到北宋以前,航海中還是「夜間看星星,白天看太陽」。只是到北宋才加了一條「在陰天看指南針」。
明茅元儀輯《武備志》二百四十卷,卷末附有「自寶船廠開船從龍江關出水直抵外國諸番圖」,這就是著名的「鄭和航海圖」。圖上的航程地理,和明代祝允明(1460—1526)《前聞記》所記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鄭和末一次下「西洋」相合,推測這圖大概是十五世紀中葉的作品。「鄭和航海圖」已蜚聲中外,研究十五世紀中外交通史和航海技術史,都把這幅海圖作為重要的依據。
明末有些古籍記有「各處州府山形水勢深淺泥沙礁石之圖」,「靈山往爪哇山形水勢法圖」,「新村爪哇至瞞剌加山形水勢之圖」,「彭坑山形水勢之圖」等,這些圖都只保留了文字記載,原圖都失傳了。從這些海圖的文字說明看,當時海圖上都註明海上危險物(比如「有草嶼」、「有蘆荻」等),淺灘(比如「灣內淺可防」、「有泥淺」等),暗礁(比如「有沉礁在港口不可近」、「有沉礁打浪」等),沙州(比如「有沙礁」)以及岩石(比如「有老古石」、「有古老石岸」等)。這些和近代海圖上的要求大致符合。
清代前期保存下來的海圖,有西南洋各番針路方向圖一幅,彩繪紙本,時代大約在康熙五十年到五十四年(公元1711年到1715年)間;有東洋南洋海道圖一幅,也是彩繪紙本,時代大約在康熙五十一年到六十一年(公元1712年到1722年)間。這兩幅海圖現在都保存在北京故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