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黃芪幾月份種,怎麼種
黃芪又名北芪,系豆科植物莢膜黃芪,春季種植,種後3年可以收獲。
栽培技術:1、選地整地,黃芪深根植物,宜選擇上層深、土質疏鬆、肥沃、排水良好、向陽高燥的中性或微酸性沙壤土作種植地。翻土深80厘米,每畝施入土雜肥或堆肥2500公斤左右、過磷酸鈣50公斤,翻入土中作為基肥,做成寬130厘米的高畦。
2、採用直播,也是黃芪取得高產的重要措施。3月或9月播種,播種前,種子加入4份細河沙拌勻,揉搓,擦傷種皮,以利吸水發芽,穴播時,按行株距33厘米x27厘米開挖淺穴,每穴播入4~5粒,覆土厚3厘米。苗高10厘米時定苗,每穴保留壯苗3~4株。
3、合理追肥:黃芪是喜肥植物。在第一、二年植株生成旺盛,根部生長較快時,應結合中耕除草追肥。第一次追肥在苗高10厘米左右,畝施人畜糞水1000公斤或尿素7.5公斤,兌水施。第二次在當年9月進行,畝施尿素15公斤或堆肥1500公斤與過磷酸鈣50公斤、尿素5公斤混勻施下。第三追肥在入冬苗枯後,畝施廄肥2000公斤、過磷酸鈣50公斤、餅肥150公斤,拌勻,於行間開溝施下,施後培土。4、及時打頂,7月份進行,以控制地上植株的生長,減少養分消耗,促進根部生長。
B. 黃芪的種植技巧和方法
黃芪的栽培方法
1、選地:
山區、半山區選地勢向陽,土層深厚、土質肥活的沙壤土域或棕色森林土。平地選地勢較高、滲水力強、地下水位低的沙壤土或積土,忌白漿土、鹽鹼土、粘壤土及積水草甸土。
2、整地:
深耕並施廄肥或堆肥每畝2500公斤,過磷酸鈣25--30公斤。耕細後做畦,寬120厘米,高30厘米。
3、繁殖:
黃芪用種子繁殖。
在播種之前將種子用水泡漲,浸泡時間約6-8個小時為宜,撈出後用沙子拌起來,發現有芽時即可播種。一般7-10天出苗。條播,按行距20-25厘米開1-1.5厘米深的溝,將種子均勻地撒入溝內,用大鋤稍用力推平,然後再將畦面摟出浮土。
黃芪的田間管理
鬆土除草:
人工除草同大田作物。還可使用除草劑,即在播種時或播種後施用氟樂靈每畝150克,或施用拉索每畝200克。
黃芪的栽培方法
1、選地:
山區、半山區選地勢向陽,土層深厚、土質肥活的沙壤土域或棕色森林土。平地選地勢較高、滲水力強、地下水位低的沙壤土或積土,忌白漿土、鹽鹼土、粘壤土及積水草甸土。
2、整地:
深耕並施廄肥或堆肥每畝2500公斤,過磷酸鈣25--30公斤。耕細後做畦,寬120厘米,高30厘米。
3、繁殖:
黃芪用種子繁殖。
在播種之前將種子用水泡漲,浸泡時間約6-8個小時為宜,撈出後用沙子拌起來,發現有芽時即可播種。一般7-10天出苗。條播,按行距20-25厘米開1-1.5厘米深的溝,將種子均勻地撒入溝內,用大鋤稍用力推平,然後再將畦面摟出浮土。
黃芪的田間管理
鬆土除草:
人工除草同大田作物。還可使用除草劑,即在播種時或播種後施用氟樂靈每畝150克,或施用拉索每畝200克。
追肥:
5月上旬追硫酸銨,每畝5公斤--15公斤,6月上旬追尿素,每畝7--10公斤,7月上旬追過磷酸鈣,每畝50公斤,廄肥2000公斤。
打尖:
7月下晚打尖,減少營養消耗。
排灌:
雨季注意排水。天旱時,苗期、返青期適當灌水。
C. 黃芪的葯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黃芪怎麼種植能高產
葯材的栽培歷來講究,而黃芪,作為常見葯材,需求量大,種植者多。很多人都奇怪自己種的黃芪遠遠落後於別人。原因是什麼?我們來學習一下黃芪的一些種植點,看看如何提高黃芪的質量。
4.疾病預防
雖然黃芪是葯材,但經常會發生一些病蟲害,人們在種植時要注意這些問題。每年,黃芪因病蟲害而遭受大量損失。常見的病蟲害有白粉病、蚜蟲等。,這兩種情況發生時都很明顯,所以在進行日常檢查時最好小心。由於黃芪會密集種植,這些病蟲害的感染速度會比較快,所以最好大家都去種植基地參觀,避免疾病的傳播。
D. 黃芪規范化種植技術有哪些
中草葯黃芪為豆類植物,分成蒙古黃芪和膜莢黃芪2個品種。主產區於內蒙古、山西、甘肅、黑龍江等省份,為國家三級珍稀植物。
黃芪具備補氣血益氣固、利濕退腫、托毒放膿、撥毒等作用。黃芪的葯用價值距今2000很多年的歷史時間,當代科學研究,黃芪含皂角苷、綿白糖、含糖量、多種多樣碳水化合物、葉酸片及硒、鋅、銅等多種多樣營養元素。有提高人體免疫作用、護肝、有利排尿、延緩衰老、抗應激反應、降血壓和較普遍的抑菌功效。黃芪特點耐旱耐低溫,適應能力強,生產量平穩,適合旱災、乾旱氣候地域規范性種植。
二、種前提前准備
栽種前,在早已深耕的土壤上,1畝追施土餅肥或圈肥3000Kg,依據土壤ph值,1畝施入磷肥或鈣鎂磷肥100Kg,高品質二胺30Kg。隨後耕機二遍,平整耙細後作高畦或壟,畦高25公分,寬1.2米,溝寬40公分,畦面變成龜背狀,四周做好排污溝。高畦種植不僅加厚型和鬆散耕植土,排水管道優良,並且吸熱反應排熱快,白天黑夜溫度差大,有利於黃芪根處生長發育及營養元素累積。
E. 黃芪種植技術
黃芪可春播或秋播。選陽光充足、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地塊,每667米施農家肥2500~3000千克、餅肥50千克、過磷酸鈣25~30千克,深翻30~45厘米,耙細整平,作畦或壟。畦寬1.2~1.3米,畦面整成龜背形,溝深30厘米左右,以利排水。穴播或條播均可,穴播行距33厘米,穴距27厘米,穴深1厘米;條播行距20厘米,溝深1厘米,播後覆土約1厘米,鎮壓。播種量每667米 1.5~2千克。
黃芪種子堅硬、種皮透水性差,播前需進行催芽處理。一般先用石碾速碾數遍,使種子碾至外皮由棕黑色變為灰棕色,再以溫水浸種;或將種子拌入2倍的細沙揉搓,種皮擦傷即可帶沙播種。
F. 種植黃芪有什麼種植技巧
黃芪是豆科植物。黃芪在葯材領域,特別是中葯領域仍佔有很大的地位。黃芪具有補水、消腫、益氣、固表的作用。可與多種葯材配伍使用。目前,黃芪的種植已經得到了廣泛的實施,但有些產量並不理想,黃芪也是近年來的熱門品種。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很高的葯用價值。補虛化膿止痛。富含鈣、鐵、錳、鋅、磷、核黃素等微量元素。它能增強心臟,降低血壓。燉肉也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和良好的市場前景。
害蟲防治。黃芪的主要病害是白粉病,甲基托布津可有效防治。另外,紫羽病會危害黃芪的根系,引起黃芪的根腐病。一旦發現應使用石灰粉消毒,其他害蟲可噴灑相應的殺蟲劑。一般來說,收獲時間為10月20日至11月10日,先將枯萎的莖、藤露在外面,再挖40厘米深的溝把根挖出來,以免破皮、割根。要提高黃芪的品質和產量,必須了解黃芪的生長特性,做好黃芪的管理工作,加強病蟲害防治。
G. 黃芪怎麼種植
1、黃芪為深根性植物,平地栽培應選擇地勢高燥,排水良好,疏鬆而肥沃的砂質土壤;山區應選擇土層深厚、排水好,背風向陽的山坡或荒地栽種。
2、選地後進行整地,以秋季翻地為好,一般深耕30-45厘米,結合翻地施基肥,每畝施農家肥2500-3000千克,春耕翻地要注意土壤保墒,然後耙細整平,作畦或打壟。
3、先將有雜質、癟粒和蟲蛀的種子去掉。黃芪種子皮比較堅硬,不易發芽,播種前須進行種子處理,多採用粗砂或磨末機輕度摩擦種皮,也可將種子置於50℃的溫水中浸泡6-12小時,撈出後裝入布袋催芽。
4、分春播、伏播和秋播。春播於4月中旬至5月上旬,伏播於6月下旬至7月上旬,秋播於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春播應注意土壤墒情。
5、播種方法有穴播、條播和撒播,但主要為穴播和條播。在生產上多採用直播,田間管理方便,省工而產量高,質量好。育苗移栽不僅費工,而且移栽時易傷主根,形成雞爪芪,影響葯品質量。
6、當年苗出齊後即可鬆土除草,一般進行2-3次。當苗高7-10厘米時進行疏苗,按15-20厘米株距定苗。
7、以後每年於生長期視土壤板結和雜草長勢,進行鬆土除草。播種1-2年生黃芪生長旺盛,根部發育較快,可結合中耕除草適當追施碧卡磷鉀肥料。
8、出苗和返青期需水分較多,如遇乾旱,應及時進行灌水。雨季土壤濕度大,易積水地塊應及時疏溝排水,以防爛根。
9、黃芪生長期間主要注意防治白粉病、根腐病、蚜蟲、豆莢螟。
H. 黃芪如何種植
1.種植時間
黃芪種子可以春播,夏播,秋播,春天好的播種時間是清明節前後,也就是三四月份,夏天可以在6~7月份左右播種,秋天可以在9月份中旬到10月上旬播種。
2.選擇種子
這個問題相信很多人都是清楚的,陳放多年的種子很難避免病蟲害問題,因此選擇新收的種子是最好的。
I. 黃芪種植技術及畝收益是什麼
種植3年的黃芪一般可以畝產1500斤左右的鮮貨,干貨則大約為540斤左右播,種後2-3年可收獲,畝收益約為1600元。
黃芪喜愛涼爽的環境,耐旱、怕熱、怕水澇、忌高溫,黃芪主根向下垂直生長,適宜選擇排水良好、向陽、土質深厚的土壤種植。播種前可結合整地畝施農家肥3000-4000kg,磷肥25-30kg,耙耱平整後起壟,壟寬為40-45cm,壟高為15-20 cm,行距為40-45 cm。
黃芪主要的病害為白粉病,一般可用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防治,紫紋羽病會為害根部,導致爛根,植株自上而下黃萎,嚴重時整株死亡,需要拔除病株燒毀,病窩用石灰粉消毒,同時需要加強其它蟲害防治。
黃芪種植注意事項
黃芪並不是定植以後就不需要管理苗種的,因為黃芪的種子有好有壞,總有那麼一些種子時不適合栽培的。大家對於種子好壞可能難以分辨,但是出苗後就方便識別了。
對於長勢較差的區域可以適當的先疏苗,如果長勢還不好的話則最好及時更換這批苗種,這樣的弱勢苗後期長勢一般不會很理想,不如及時更換優質的種苗,以保證自己的收益。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黃芪
J. 黃芪要怎樣播種
黃芪的播種:春、夏、秋三季均可播種。春播3月中、下旬;秋播9月,南方當年出苗;夏季6~7月播種。穴播或條播均可,穴播按行距33厘米,穴距27厘米挖淺穴;條播按行距35~40厘米開淺溝,種子拌適量細沙,均勻撒於溝內,覆土約1厘米。每667米2播種量1~1.5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