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耐克的飛線技術(Flywire)是什麼
Flywire是NIKE於2008年開發的一項革命性鞋面技術。鞋面厚度不到1毫米,而且只依靠細線支撐,這就是NIKE Flywire科技,一種追求超輕量化並且堅固耐用的鞋面支撐技術。想像一雙薄如紙的球鞋,鞋面的厚度不到2毫米,而且只靠細線支撐。
依賴Flywire技術,耐克可以設計出有史以來最輕質、最牢固的運動鞋,通過將鞋面所需材料減少至形同赤足的程度,從而使製鞋方法發生了改變。
得益於此種創新技術,採用Flywire技術的徑跑釘鞋的重量如今可以不到100克,如此重量是前所未有的,而且跑鞋仍不失其結實耐用性、完整性及支撐功能。
(1)耐克鞋子擁有哪些技術擴展閱讀:
Flywire採用直接穿過鞋面縫紉(而不是采粗凳用大跳針)的方法,使得鞋側裝飾不再有效。長縫線意味著鞋面結構完全由細線構成。Flywire使運動鞋的重量大幅減輕,宣告採用多層面料來提供支撐的製鞋時代的結束,因為後者只會增加鞋重、降低彈性。
在此工藝早期,設計團隊開始與耐克運動研究實驗室(NSRL)的生物力學專家合作。他們將手中的布基膠帶粘在設計師的足部。耐克運動研究實驗叢凳顫室的研究員傑夫·皮肖塔(Jeff Pisciotta)對一種想法甚為著迷:創造附加韌帶來促進足部運動。
韌帶可以引導關節在正確的方向內作用。他解釋道,「我們用膠帶將足部從底部包至後跟,從而提供足部側面的穩定性。藉助此種方法以及一些解剖原理,我們可以將Flywire纖維設計在合適的部位。」
Flywire韌帶的精準分布意味著鞋面如同第二層肌膚一樣。面料的作用只是防止石塊和泥土的進入,所有的支撐則由細線提供。新型運動鞋可以解決一直以來未能解決的問題:足部滑移。
人們穿鞋行走或跑步時,每一步都會出現足部滑移。雖然只是1毫米的滑移,但是在整個競賽過程中會積少成多。按1米的步幅計算,經過1000米之後,相當於整整少了1米 _ 而第一名和第三名之滲敗間的差距往往不到1米,因此,這個數字不容輕視。
B. 誰可以幫我解釋下NIKE鞋的幾種減震技術
1、Air-Sole(1979年) 氣墊。NIKE AIR最初形態。有上下2個微層聚合物復合材料製成的半膜通過一定工藝結合而成,內部從滿氮氣或空氣。氣壓一般為10psi. nike Air Force 1就是採用這種氣墊。Air-Sole是nike最基本的氣墊。
代表鞋款:nike Air Force 1
2、Large Volume Air(1987年)。大容量氣墊,Max Air的最初形式,這種氣墊的氣室比Air-Sole略大,通滑兄過「窗狀開口」,氣墊內部結構一目瞭然,裡面的柱狀結構是氣墊上下相對2個半膜上具有相同尺寸和形狀的漏斗狀凸起相交的結果。
代表鞋款:衡握nike Air Force 25
3、AIR180 (1991年)。180度可視氣墊。一種擁有水平方向管狀結構內壁的大容量氣墊,所以這部分外底和氣墊一樣採用透明材料。是氣墊垂直方向的可視范圍到達180度故稱作 AIR180。
代表鞋款:Air Max 180dvubb
4、Duai Pressure Blow Molded Air (1994年)。雙重氣壓吹塑氣墊。這款氣墊在增大氣容量的同時,首次擁有2個獨立的氣室,這兩個氣室有2個不同的氣壓。外側的U型氣室採用25psi的高氣壓保持穩定性,而內側的方形氣室則採用5psi的低氣壓。提供良好的舒適性。
代表鞋款:Air Penny 2
5、Full Length Max Air (1995年)。全長大容量氣墊。這款堪稱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氣墊為Max Air日後的發展起到決定性的作用。著款氣墊最初形態分為前、後掌2部分後掌氣室更厚,前掌氣室略薄有2重氣壓並擁有4個氣室,保證壓力分散的前後更均勻。
代表鞋款:AIR FORCE S.T.A.T.
6、SHOX
由特殊高彈性發泡材料(高級PU原料)製成的減震彈力柱、雙層TPU承托盤組成的聯合機械緩震系統。用在籃球鞋和跑鞋上的SHOX系統由於作用不同而有一些區別。SHOX能提供出色的緩震(籃球鞋的SHOX系統對體重70kg以下的人減震效果不明顯)及穩定性能,廣泛用於各類運動鞋。「SHOX」單詞來源於「SHOCK」。
7、I.P.S.
Nike專門為Air Jordan XX開發的全新減震科技,用20塊密度、厚度、大小和位置各不相同的Phylon材料製成相對獨立而又有機配合的柱狀減震裝置。
I.P.S.的每一塊PHYLON減震柱在不受力時都高出外底平面,而在震動、擠壓等情況下會根據受力狀況有咐讓慶適當的壓縮、反彈形變,配合ZoomAir、Carbon Fibre Control Plate的聯合作用,能達到十分出色、舒適的減震、穩定、引導、反彈和加速性能。截止目前,I.P.S.只應用於Air Jordan 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