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數據可視化的交互技術有哪些
一、常用的數據可視化技術
數據可視化技術在應用過程中,多數非技術驅動,而是目標驅動。如圖顯示了目前業界廣泛使用的根據目標分類的數據可視化方法,數據可視化目標抽象為對比、分布、組成以及關系。
按目標分類的常用數據可視化方法
1、對比。比較不同元素之間或不同時刻之間的值。
2、分布。查看數據分布特徵,是數據可視化最為常用的場景之一。
3、組成。查看數據靜態或動態組成。
4、關系。查看變數之間的相關性,這常常用於結合統計學相關性分析方法,通過視覺結合使用者專業知識與場景需求判斷多個因素之間的影響關系。
大規模數據可視化一般認為是處理數據規模達到TB或PB級別的數據。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大規模數據可視化經過了大量研究,重點介紹其中的並行可視化和原位(in situ)可視化。
(1)並行可視化
並行可視化通常包括3種並行處理模式,分別是任務並行、流水線並行、數據並行。
任務並行將可視化過程分為獨立的子任務,同時運行的子任務之間不存在數據依賴。
流水線並行採用流式讀取數據片段,將可視化過程分為多個階段,計算機並行執行各個階段加速處理過程。
數據並行是一種「單程序多數據」方式,將數據劃分為多個子集,然後以子集為粒度並行執行程序處理不同的數據子集。
(2)原位可視化
數值模擬過程中生成可視化,用於緩解大規模數值模擬輸出瓶頸。根據輸出不同,原位可視化分為圖像、分布、壓縮與特徵。
輸出為圖像的原位可視化,在數值模擬過程中,將數據映射為可視化,並保存為圖像。
輸出為分布數據的原位可視化,根據使用者定義的統計指標,在數值模擬過程中計算統計指標並保存,後續進行統計數據可視化;
輸出為壓縮數據的原位可視化採用壓縮演算法降低數值模擬數據輸出規模,將壓縮數據作為後續可視化處理的輸入;
輸出為特徵的原位可視化採用特徵提取方法,在數值模擬過程中提取特徵並保存,將特徵數據作為後續可視化處理的輸入。
(3)時序數據可視化
時序數據可視化是幫助人類通過數據的視角觀察過去,預測未來,例如建立預測模型,進行預測性分析和用戶行為分析。
面積圖可顯示某時間段內量化數值的變化和發展,最常用來顯示趨勢。氣泡圖可以將其中一條軸的變數設置為時間,或者把數據變數隨時間的變化製成動畫來顯示。蠟燭圖通常用作交易工具。
甘特圖通常用作項目管理的組織工具,熱圖通過色彩變化來顯示數據,直方圖適合用來顯示在連續間隔或特定時間段內的數據分布。
折線圖用於在連續間隔或時間跨度上顯示定量數值,最常用來顯示趨勢和關系。南丁格爾玫瑰圖繪制於極坐標系之上,適用於周期性時序數據。OHLC圖通常用作交易工具。
螺旋圖沿阿基米德螺旋線繪制基於時間的數據。堆疊式面積圖的原理與簡單面積圖相同,但它能同時顯示多個數據系列。量化波形圖可顯示不同類別的數據隨著時間的變化。
另外,具有空間位置信息的時序數據,常常將上述可視化方法地圖結合,例如軌跡圖。
2. 三維可視化智能管理平台的核心技術有哪些
新型基礎設施,是以新發展為引領,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信息網絡為基礎,面向高質量發展需要,提供數字轉型,智能升級,整合創新等服務基礎設施體系。而數據3D可視化是數據價值的最直觀體現,成為日常辦公、應急處理、指揮調度、戰略決策等場景下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管線3D可視化:如果使用傳統的人工建模方式,通常成本費用較高、實施周期較長,且搭建出來的可視化內容在場景中的使用意義不大,並且可視化的方向在於監管業務數據,而非真實意義上的管線排布。而管線3D可視化可以生成設備與設備之間相連的網路介面、暖通管線、電氣管線等鏈路可視化數據。以可視化及動畫形式展現設備的運行狀態和連接狀態,讓運維人員瞭然於目。
園區3D可視化:整體場景採用了輕量化建模的方式,對數據中心所在園區、樓宇樣貌進行高精度建模還原,支持360度觀察虛擬園區,通過點擊對應區域,逐層下鑽到數據中心的園區外景。不僅能實現滑鼠的旋轉、平移、拉近拉遠操作,也能實現觸屏設備的旋轉、縮放、平移操作,不必再為跨平台的不同交互模式而煩惱。
數據3D可視化可以實現端到端的可視性,提高治理和管理水平,最終實現對數據中心卓越的運營,包括提高資源利用率,縮短響應時間,降低使用多種管理工具的復雜度,提升運營效率,加速排障過程,提高可用性等。
3. 數據可視化工具有哪些
數據可視化工具有思邁特軟體Smartbi,Tableau,Qlik Sense,QlikView,DataFocus,FineBI。數據可視化是關於數據視覺表現形式的科學技術研究,是指將大型數據集中的數據以圖形圖像形式表示,並利用數據分析和開發工具發現其中未知信息的處理過程。與信息圖形,信息可視化,科學可視化以及統計圖形密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