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我國現在鋼鐵冶煉技術不行,古代時期領先世界
任何先進都是相對的!
古代其他地區也可以出好的鋼鐵,比如大馬士革鋼,烏茲鋼等等。但是論鐵器使用規模,還是中國大。
但是自從西方工業革命以後,中國的鋼鐵冶煉技術就開始落後了。
2. 中國的鋼鐵是如何冶煉的
鐵礦石是地殼的主要組成成分之一,鐵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很廣,但是人類發現鐵和利用鐵卻比黃金和銅晚。首先,這是由於天然的單質狀態的鐵在地球上是找不到的,而且它容易氧化生銹;其次是它的熔點(1 539℃)比銅高得多,使它比銅難於熔煉。
人類最早發現的鐵是從天空落下的隕石。隕石中含鐵的質量分數很高,它是鐵和鎳、鈷等金屬的混合物。考古學家曾經在今天伊拉克境內美索不達米亞(Mesopotamia)烏爾(Ur)城的古代蘇美爾人(Sumerians)的墳墓中,發現一把隕鐵製成的小斧。在埃及第五至第六王朝(公元前2400年前)的金字塔所藏的宗教經文中,記述著太陽神等當時重要神像的寶座是用鐵製成的。這顯然也是從隕石得來的,因為鐵在當時被認為是帶有神秘性的最珍貴的金屬。埃及人乾脆把鐵叫做「天石」。阿拉伯人傳說,天上的金雨落進沙漠里變成了黑色的鐵。在古希臘文里,「星」和「鐵」是同一個詞。
1972年,在我國河北省藁城縣台西村的商代(約公元前16世紀~約公元前1066)遺址曾出土一件銅鉞,上面鑲鑄有鐵刃。鉞(yuè)是我國古代一種像斧子的兵器。鐵刃銅鉞的發現表明我國勞動人民早在三千多年前已經認識了鐵,掌握鐵的鍛造性能,識別鐵與青銅在性質上的差別,能夠把鐵進行鍛打加工並和青銅鑄接成器,增強銅的堅韌性。鐵刃雖已全部銹蝕,但經過科學鑒定,證明鐵刃是用隕鐵鍛成的,因為鐵中不含有人工冶煉過程夾帶的硅酸鹽等雜質,同時鐵銹中含有鎳和鈷。
我國出土的用隕鐵鍛成的銅器還有:1931年,在我國河南浚縣出土的商末周初的鐵刃銅鉞和鐵援銅戈各一件,於解放前流入美國,現存華盛頓弗里爾藝術館。還有,1978年在北京市平谷縣南獨樂河出土的商代鐵刃銅鉞。
由於隕石來源極稀少,從隕石中得來的鐵對生產起不了什麼作用。只是隨著青銅熔煉技術的成熟,才逐漸為鐵的冶煉技術的發展創造了條件。雖然最初提煉出來的鐵在硬度和防腐蝕性能等方面都不如青銅,但是由於鐵礦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比銅廣泛,而且鐵器的好些性能比銅器好,遂使鐵器能夠迅速取代青銅器和石器。
我國古代人民什麼時候開始使用鐵,雖然說法不一,但多數歷史學者和科技史研究者斷定是在公元前1 000年的前後。
從目前考古發掘的結果來看,我國最早人工冶煉的鐵是在春秋(公元前722~公元前481)戰國(公元前403~公元前221)之交的時期出現的。江蘇六合縣程橋鎮春秋墓出土的鐵條、鐵丸和河南洛陽市水泥製品廠戰國早期灰坑中出土的鐵錛(音bēn,削平木料的平頭斧)、鐵(音bó,古代鋤田除草的農具)是迄今為止能確定的我國最早的生鐵工具。經過冶金學家們檢驗,鐵條屬於早期的塊狀煉鐵鍛成的;鐵丸和鐵錛、鐵是生鐵鑄件。這些鐵器證明我國在春秋晚期出現塊狀煉鐵的同時或稍後就出現了生鐵冶鑄技術。人類在冶煉鐵的過程中,最初因鼓風設備的限制,煉出的鐵不能熔化,只是塊狀的海綿體熟鐵,性質柔軟,可鍛而不可鑄,不宜製作硬度較大的工具,只是在提高煉鐵爐的溫度後,才能得到熔融的生鐵,用於鑄造。
歐洲一些國家在公元前1 000年前後也生產塊狀煉鐵,但多廢棄不用,直到公元14世紀才使用鑄鐵,其間經歷了十分漫長的發展道路。而我國古代只用較短的時間就實現了這一技術的突破,出現了鑄鐵。
我國生鐵的發明是人類用鐵的重大發展,也是我國勞動人民對人類作出的一項重大貢獻。英國科學史學家貝爾納(J.D.Bernal)在他編著的《歷史上的科學》(伍況甫等譯.北京:科學出版社,1959年,82頁)一書中寫到:「在歐洲,實在直到14世紀,古代所用的鐵,總是在手力鼓風的小型泥爐內,用木炭經低溫還原法而製成的。把所得的海綿狀的未經熔過的純鐵錠,打成比較軟的熟鐵條,再經鍛工和熔接,就成一些更復雜的鐵製品。」又寫到:「在古時候,作為金屬的鐵卻有一個很嚴重的缺點,就是爐中鼓風不夠,就熔不了它,所以澆鑄就留給青銅獨用了,例外的是中國,早在公元前二世紀,中國已能鑄鐵。」這說明我國生鐵的出現比歐洲早1 000多年。
我國的生鐵鑄造技術,在很長的一段時期內一直處於世界領先地位。隨著產量的增加和技術的提高,除鐵制的生產工具、生活用具以及兵器外,又出現大型鑄造的宗教藝術品。如現存的西安雁塔里的大鐵鍾,是唐代(618~907)的作品;世界上著名的河北省滄州大鐵獅是五代後周廣順三年(公元953年)的作品;山西太原晉祠鐵人是北宋年代(960~1127)的作品。
我國煉鋼技術的發展也很早。漢朝趙曄所著的《吳越春秋·闔閭內傳》中記載著:「闔閭請干將鑄作名劍二枚。干將者,吳人也,與歐冶子同師,俱能為劍……干將作劍,采五山之鐵精……使童女童男三百人鼓橐裝炭,金鐵乃濡,遂以成劍。」闔閭是春秋末年今江蘇一帶的吳國君(公元前514~公元前496在位)。可見,距今2000多年前,我國勞動人民已能煉鋼,而且規模還不小。文中的「橐」(tuó)按今天的字意解釋是「一種口袋」,在古代是指鼓風用的皮囊;「濡」(rú)按今天的字意解釋是「沾」、「漬」,在古代又作「柔韌」講。
1978年8月5日的《人民日報》第二版刊出一則消息:「湖南省博物館長沙鐵路車站建設工程文物發掘隊,從一座古墓出土一口鋼劍,從古墓隨葬陶器的器形、紋飾以及墓葬的形制來看,可以斷定它是春秋晚期的墓葬。從而說明我國煉鋼技術的出現,至少應推前200年左右,即春秋戰國之交,而不是過去認為的戰國中、晚期。經取樣分析,這口劍所用的鋼是含碳量0.5%(質量分數)左右的中碳鋼,金相組織比較均勻,說明可能還進行過熱處理。」
我國到西漢(公元前206~公元23)中、晚期出現了利用生鐵「炒」成熟鐵或製成不同含碳量的鋼的炒鋼技術。這是將生鐵加熱成半液體、半固體的狀態,再進行攪拌,利用空氣或鐵礦粉中的氧,進行脫碳,以獲得熟鐵或鋼。1974年在山東蒼山縣出土的漢安帝永初六年(112)的鋼刀和1978年在徐州漢代磚室墓中發掘出的漢章帝建初二年(77)的鋼劍經鑒定都是以炒鋼為原料,經多次反復加熱折疊鍛打而成的。
歐洲用炒鋼法冶煉熟鐵的技術在18世紀中葉才開始出現,比我國要晚1 900餘年。
在漢代炒鋼技術的基礎上,到南北朝(420~581)時期,我國又出現了灌鋼技術。這是先將含碳量高的生鐵熔化,澆灌到熟鐵上,使碳滲入熟鐵,增加熟鐵的含碳量,然後分別用牲畜尿或油脂淬火而成鋼。淬火是鋼鐵的一種熱處理工藝,是將工件加熱到適宜溫度,隨即在水、油或空氣中冷卻,以提高鋼鐵的硬度和強度。
在歐洲的坩堝煉鋼技術發明之前,灌鋼法是一種先進的煉鋼技術,對後世有重大影響。
3. 為什麼說我國的鋼鐵冶煉技術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大事件
我國鋼鐵冶煉技術的發展是從冶煉生鐵開始的,冶鐵術大約發明於西周時期。先煉生鐵後煉鋼,生鐵是煉鋼的原料。煉鋼的出現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大事件。此外,銅冶煉技術也是我國的一項重大發明。在我國古代冶金技術的發展過程中,風箱扮演者極為重要的角色。它是我國發明的一種世界上最早的鼓風設備。
4. 中國古代煉鋼技術怎麼樣
我國古代煉鋼技術至遲發明於春秋晚期。由先秦到西漢中晚期,主要制鋼工藝是塊鐵滲碳法;由漢代到明清,主要又是炒鋼法和灌鋼法,其次還有百煉鋼法和炒鐵滲碳法,漢魏南北朝時還有「鑄鐵脫碳鋼」,漢代還有坩堝煉鋼法。炒鋼工藝主要生產一般的可鍛鐵(包括鋼和熟鐵),灌鋼工藝主要生產含碳較高的刃鋼,百煉鋼是對普通炒鋼的再加工。「鑄鐵脫碳鋼」和炒鐵滲碳鋼工藝將在第五章介紹,這里主要討論其他五種。
一、煉鋼術的發明和塊鐵滲碳鋼之使用
今在考古發掘中所見我國最早的鋼制器物是1976年長沙楊家山出土的春秋晚期鋼劍,劍全長38.4厘米,身長30.6厘米。經分析,含碳量約與中碳鋼相當,組織均勻緻密。長沙鐵路東站建設工程文物發掘隊:《長沙新發現春秋晚期的鋼劍和鐵器》,《文物》1978年第10期。可知我國古代制鋼術至遲在春秋晚期便已發明。戰國中晚期後,煉鋼術在我國南北許多地方都迅速發展起來,並首先在南方的楚國達到較高水平。《史記And#8226;;范雎列傳》雲:秦昭王臨朝嘆息曰:「吾聞楚之鐵劍利而倡優拙。」《荀子And#8226;;議兵》亦雲:「宛鉅鐵釶,慘如蠭蠆。」「宛」治所在今南陽。「鉅」即鋼,「釶」即矛。《荀子And#8226;;議兵》楊倞注。此鋒利的「鐵劍」、「鐵矛」,顯然由鋼製成。中原的韓國也製作了許多鋒利兵器,《戰國策And#8226;;韓策一》說:「韓卒之劍戟,皆出於冥山、棠溪、墨陽、合伯(膊)、鄧師、宛馮、龍淵、太阿。皆陸斷馬牛,水擊鵠雁,當敵即斬。」這些鋒利的劍戟,後世學者一般都認為是鋼鐵所制。其中的冥山(今信縣境)、棠溪(西平縣境)、合伯(西平縣境)、馮池(滎陽縣境)《史記And#8226;;蘇秦列傳》引「徐廣曰:滎陽有馮池」。索隱:「宛人於馮池鑄劍故號宛馮」,「鄧國有工鑄劍,因名鄧師。」鄧國在今河南漯河市東南。、龍泉、太阿(均在西平縣境,今為舞陽鋼鐵廠管轄)等處都發現了古代冶鐵遺址。董文安:《韓國十大寶劍產地初考》,全國金屬學史學術討論會論文,1989年,舞陽。墨陽在今河南淅川縣。1965年,河北易縣燕下都第44號墓出土鋼鐵劍15枚、矛19枚、戟12枚等;人們分析了其中的6枚兵刃器,除1枚為塊煉鐵外,其餘5枚皆由鋼製成。北京鋼鐵學院壓力加工專業:《易縣燕下都44號墓葬鐵器金相考察初步報告》。《考古》1975年第4期,發掘報告見同刊同期《河北易縣燕下都44號墓發掘簡報》。說明當時北方的燕國制鋼術亦已發展起來。
人類早期冶煉的鋼一般都是在低溫還原冶煉後再經滲碳而成,整個過程約分兩步:第一步先由礦石煉取塊煉鐵,第二步再由塊煉鐵滲碳成鋼。此滲碳過程中要不斷地折疊鍛打,以幫助碳的擴散。這樣得到的鋼便叫塊鐵滲碳鋼。燕下都鋼劍等兵器就是由這種鋼製成的。如若控製得當,也有不經第二步,而一次還原冶煉成鋼的,這種鋼便叫塊煉鋼或自然鋼。這兩種鋼的強度和硬度均較塊煉鐵為高。其缺點是:(1)含碳量一般較低。(2)碳分布往往不夠均勻。(3)鋼中所含夾雜往往較多。(4)生產率較低。在中原文化區,這種制鋼工藝一直沿用到西漢中期,之後由於炒鋼的發明和歲基發展而漸被取代。滿城漢墓出頌頌土的劉勝佩劍和錯金書刀等皆由塊鐵滲碳鋼製成,其夾雜已較燕下都鋼劍為少,組織亦較之均勻緻密。這種鋼主要用來製作刀劍等兵刃器,農業和手工業中使用甚少。
二、炒鋼及其工藝操作
炒鋼工藝是一種半液態冶煉。它以生鐵為原料,把生鐵加熱到液態半液態後,利用鼓風中的氧使生鐵脫碳到鋼和熟鐵的成分范圍。冶煉過程中要不斷地炒動金屬。古謂之「擣剛」,本世紀五十年乎櫻謹代以前,習謂之炒鐵、炒「熟鐵」。
(一)炒鋼的發明和發展
我國古代炒鋼技術約發明於西漢中晚期,今見較早的遺物有:鞏縣鐵生溝、南陽瓦房庄、新安孤燈村等冶鑄鐵遺址出土的漢代炒鋼爐,以及鐵生溝出土的鐵塊、殘鐵鋤、鐵臿等14件炒煉產品。鐵生溝炒鋼爐系向地下挖出的缶形小坑,內塗耐火泥,長0.37米,寬0.28米,殘高0.15米,爐壁已被燒成黑色,內中殘存一鐵塊。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隊:《鞏縣鐵生溝》,文物出版社1962年版,趙青雲等:《鞏縣鐵生溝漢代冶鑄遺址再探討》,《考古學報》1985年第2期。我國古代關於炒鋼的記載始見於東漢中晚期。《太平經》卷七十二雲:「今軍師兵,不祥之器也……有急乃後使工師擊治石,求其中鐵,燒冶之,使成水,乃後使良工萬鍛之,乃成莫邪耶?」此「莫邪」指鋒利兵器。「燒冶之」等三句所指即是炒煉及其制器的全過程。《太平經》系道家著作,基本上保持了東漢中晚期的原貌。
炒鋼的發明,迅速地改變了我國社會可鍛鐵的使用情況。1952-1953年,洛陽燒溝發掘了225座西漢中期至東漢晚期墓葬,出土鋼鐵刀116枚、劍33枚、矛5枚、斧4枚;而在青銅兵器刃器中,只有銅刀7枚(儀仗器),矛1枚,無劍。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洛陽燒溝漢墓》,科學出版社1959年版。1957-1958年,洛陽西郊發掘217座同一時期的漢墓,出土鋼鐵刀52枚,劍58枚,戟1枚,斧1枚;青銅兵刃器只有刀1枚。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洛陽發掘隊:《洛陽西郊漢墓發掘報告》,《考古學報》1963年第2期。西漢中期以後,除了弩機和鏃仍然較多地使用青銅外,其他兵器刃器已多用鋼鐵製作,其原料顯然是炒鋼。這樣,鋼鐵器物便在農業、手工業、軍事三方面完全取代了青銅和木石的主導地位。
炒鋼工藝在我國由漢代一直沿用到明清。有關記載在唐《夏侯陽算經》、宋蘇頌《圖經本草》、明唐順之《武編前編》、趙常吉《神器譜》、朱國楨《涌幢小品》、清屈大均《廣東新語》等書中都可看到。《廣東新語》卷一五「貨語And#8226;;鐵」條說:「其炒鐵則以生鐵團之入爐,火燒透紅乃出而置砧上,一人鉗之,二三人錘之,旁十餘童子扇之,童子必唱歌不輟,然後可煉熟而為鑊也。」1920年出版的耿步蟾《山西礦務志略》卷五說:「將煉出之生鐵加煤末燒之,使化為鐵汁,冷後復置於炒鐵爐內炒之,即成熟鐵。」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湖南攸縣等地仍用此法生產。
炒鋼工藝的優點是:(1)用作原料的生鐵易於獲得,就擴大了原料來源。(2)冶煉在半液態下進行,脫碳反映較為迅速,生產率較高。(3)成分范圍較寬。據分析,鐵生溝所出一件炒鋼料含碳1.288%、硅0.231%、錳0.017%、磷0.024%、硫0.022%,與過共析高碳鋼相當;另一件成分為:碳0.048%、硅2.35%、錳微量、磷0.154%、硫0.012%,與今之熟鐵相當。李眾:《中國封建社會前期鋼鐵冶煉技術發展的探討》,《考古學報》1975年第2期。今世學者常把先煉生鐵,後再由生鐵煉鋼的工藝叫兩步冶煉,那麼炒鋼的出現便是兩步冶煉的某點,在世界冶金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在歐洲,與炒鋼相類似的工藝大約在十六、十七世紀才出現,整個中世紀佔主導地位的是自然鋼法和塊鐵滲碳法。因此其可鍛鐵供應長時期不夠充分,這對社會的進步自然是有影響的。
炒鋼法是我國古代可鍛鐵生產的基本工藝,其主要用途有三:(1)製作一般鍛件。由漢到明清,我國一般鍛件,包括生產工具、生活用具和兵刃器中的鍛件大約都是炒鋼及其再加工的產品製成的。(2)用作百煉鋼的原料。(3)用作灌鋼的原料。
(二)炒鋼的工藝操作
我國炒鋼主要有三種不同的工藝類型:
(1)單室式炒煉。基本特點是金屬熔煉與燃料燃燒同在一個爐膛中進行。此法發明較早,沿用時間較長,前述鞏縣鐵生溝、南陽瓦房庄、新安孤燈村漢代炒煉法皆屬此類。本世紀五十年代,河南、山西等地都曾流行過一種「地爐」,築爐於地面以下,狀如缶形或直筒形,爐口與地面平直。冶煉時先放木炭(煤炭),後放生鐵,生鐵需擊碎,上面再蓋以煤末。之後再點火、送風、封閉爐口。生鐵接近熔化時,啟開爐口,用鐵棍或木棍不斷地攪動金屬。隨著炒煉之進行,碳分不斷降低,金屬熔點升高,便粘結成一個海綿狀固體塊,之後夾出錘擊,排除夾雜,並賦予一定形狀,便是炒煉產品。南方一些省分又流行過一種「台爐」,築爐於專門的爐台上,並有一個較大的加熱兼炒煉空間。溫州地區的炒爐以磚砌成,狀如雞籠,爐底接近地平面,炒煉室是一個不規則的長方形空間,爐子正面設一爐口,在此進料、操作、出鋼,並由此逸出廢氣;鼓風從爐底進入,並正對爐底正中;操作法與地爐大同小異。湖南攸縣也有類似的爐子溫州炒煉工藝系1977年調查,攸縣炒鋼系1980年調查,當年皆在生產。單室式炒煉的優點是設備簡單,缺點是因金屬與燃料直接接觸,所含有害夾雜往往較多。
(2)雙室式炒煉,或叫反射爐(倒焰爐)炒煉。基本特點是燃料燃燒與金屬熔煉各佔一個獨立的空間。燃料燃燒產生的高溫火焰流越過火牆(火道)進入熔煉室,並加熱金屬,之後從爐門或專門設置的煙囪排出。因其金屬不與燃料直接接觸,就減少了有害雜質磷、硫進入其中的可能性。這種煉鋼法的發明時間待考。1935年出版的《中國實業志(湖南省)》第七編說:「湘省邵陽、武岡、新寧、湘潭縣之土法煉鋼,由來已久。邵陽原名寶慶,所產之鋼,稱曰『寶慶大條鋼』。邵陽附近之武岡、新寧出品,均集中於邵陽,業中人亦以『寶慶大條鋼』名之。前清初葉,寶慶大條鋼,極負盛名,而產之多,首推邵陽南鄉。」因寶慶大條鋼系倒焰爐所煉,由這段記載看,反射爐發明年代應在清代初葉以前。今在考古發掘中所見最早的倒焰窯是南京眼香廟發現的明洪武初年所建一排六座琉璃窯。南京博物院:《明代南京聚寶山琉璃窯》,《文物》1960年第2期。1958年,這種倒焰爐煉鋼在我國南北許多地方都使用過。河南魯山的爐子較為簡單,兩室左右相近,皆築於地面以下,鼓風從燃燒室下部進入,後從炒煉室頂部進入炒煉室。西安的爐子又另是一個樣,炒煉室築於地面以下,燃燒室築於地面以上,兩室上下疊加,燃燒室底部正對炒煉室中心,風從燃燒室上部鼓入,再經由燃燒室底部火口直射到炒煉室中。燃燒室頂口用蓋板封閉。科技衛生出版社編:《土法低溫煉鋼》第六編《最簡單的反射爐煉鋼》,1958年版。
(3)串聯式炒煉。有關記載唯見於明代宋應星《天工開物》卷一四「鐵」條:「若造熟鐵,則生鐵流出時,相連數尺內,低下數寸,築一方塘,短牆抵之。其鐵流入塘內,數人執持柳木棍排立牆上。先以污潮泥曬干。舂篩細羅如面,一人疾手撒And#63083;;,眾人柳棍疾攪,即時炒成熟鐵。其柳棍每炒一次燒折二三寸,再用則又更之。炒過稍冷之時,或有就塘內斬劃成方塊者,或有提出揮椎打圓後貨者。若瀏陽諸冶,不知出此也。」此「污潮泥」很可能是造渣熔劑。這里談到了串聯式炒煉的全過程。此法的優點是生鐵出爐後直接流入方塘炒煉,省去了生鐵再加熱的工序,從而節省了工時,降低了成本。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古代「熟鐵」一詞,宋應星在上述引文中曾兩次提及,在其他古代文獻中也經常看到,其含義與現代熟鐵是不同的。古人沒有含碳量的概念,區別生鐵、鋼、熟鐵的主要依據是它的使用性能,硬且脆者為「生」,可鍛者為「熟」,其性剛強者為鋼。因炒煉過程是在半液態下進行的,渣鐵分離較難,產品所含夾雜往往較多,即使含碳量較高,但其性不剛,也只能稱作「熟鐵」。元人偽撰《格物粗談》卷下「偶記」條雲:「地溲油又如泥,色黃金,氣腥烈,柔鐵燒赤投之二三次,剛可切玉。」此「柔鐵」即「熟鐵」。蘇恭《唐本草》雲:「柔鐵也,即熟鐵。」這是以材料性能來區分鋼和「熟鐵」的。蘇頌《圖經本草》雲:「初煉去礦,用以鑄瀉器物者為生鐵,再三銷拍,可以作鍱者為鑐鐵,亦謂之熟鐵。」蘇恭《唐本草》、蘇頌《圖經本草》皆引自《本草綱目》卷八「金石;;鐵」。這是以材料性能和冶煉工藝來區分鋼、鐵的。《天工開物》卷十四「鐵」條:「凡鐵分生熟,出爐未炒為生,既炒則熟。」這里單以冶煉工藝作為區分鋼、鐵的標准。有學者視古代「熟鐵」與現代熟鐵等同,把《天工開物》卷十四所載炒煉「熟鐵」的工藝。
5. 漢代發明的沙鋼法
漢朝是中國鋼鐵冶煉發展史上十分關鍵的時期。這時期,出現了高爐煉鋼、炒鋼技術、百煉鋼技術等冶煉技術,使得中國的鋼鐵冶煉技術遠遠領先於西方國家。
所謂的炒鋼法,就是先用鐵砂煉成生鐵,然後把生鐵加熱至半液態、液態,並像炒菜一不斷攪拌,將生鐵脫碳。按脫碳白程度不同可以變成鐵或鋼,可以生產出高碳鋼,中碳鋼,低碳鋼。低碳鋼強度和硬度較低,但塑性和韌性較好,高碳鋼則相反。
中國的冶鐵技術產生的時間雖然不是世界最早的,但是中國古代的鋼鐵冶煉技術卻長時間領先於世界。
6. 大雄寶殿西側有一15噸重鐵鍾,800年風雨侵蝕不生銹,我國古代冶煉技術有多強
中國古代有很多文化以及技術,到了如今已經迷失了,但是流傳下來的一些東西,卻至今令我們嘆為觀止,比方說,河北這座距今已經有1300年的古寺,大雄寶殿上一個重達15噸的鐵鍾。它距今已經歷經了800年,卻依舊是風雨侵蝕而不生銹。那麼,中國古代冶煉技術到底有多強呢?
而到了東漢時期,中國的冶鐵水平已經遙遙領先於全世界,著名的冶鐵中心。實際上,中國對於冶鐵技術的追求,主要是因為冶鐵業的發展,是生產力的進一步完善。中國的農業文明時代,鐵器有著至關重要的地位,而這一個800年都不腐爛的鐵鍾,正是證明了中國冶鐵技術的成熟以及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