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泥鰍怎麼養
泥鰍養殖方法可參考如下介紹:
一、池塘養殖
泥鰍池面積以150-250平方米較好,水深應保持40-50厘米。魚溜處水深60-70厘米,泥鰍池可新建,也可利用舊池塘、水坑或其它養魚設施。水泥池或三合土坑,池底要鋪20厘米左右厚的肥泥。土池的池壁和底部要夯實捶緊,進出水口要裝防逃罩。
放養前,魚池同苗種池一樣,要用生石灰等清塘消毒,並施肥培肥水質,待毒性消失後,每畝放養鰍種2-3萬尾。
要根據水質情況,經常投施一些有機肥料和無機肥料,培育水中的天然餌料。除施肥外,每天還要投喂人工飼料、投喂量可依季節不同而異,3月份為泥鰍總體重的1%,4-6月份為4%,7-9月份為10%,10月份為4%。池塘內要設食台,將飼料投在食台上。
養泥鰍的水要「肥、爽、活」,溶氧量要保持在2毫克/升以上,PH值7左右。日常要勤觀察,根據水色、天氣、攝食量的變化適時換水、加水。發現水色發黑、過濃或泥鰍游到水面呼吸空氣時,要立即換水。
做好防病防逃工作,每天或隔天打掃食場一次,刷洗食台上的臟物,定期對食物用漂白粉消毒。發現死鰍及水面漂浮物,要及時撈掉。經常巡塘,發現池塘有漏洞,應立即堵住,泥鰍體小且滑,即使漏洞很小,也會鑽洞逃跑。
二、稻田養殖
稻田養泥鰍,是一條的水產養殖渠道,它和稻田養殖其它魚類一樣,可以充分發揮稻田的使用價值,實現「一水兩用、一田雙收、稻鰍雙贏」。
稻田要求沒有地下水湧出,但水源要有保證,田埂要高,下大雨時不漫水。稻田的設施與養鯉大致相同,但防逃設備要更加嚴密。早、中稻插秧以後即可放入鰍種,每畝可放2萬尾左右。
養殖泥鰍的稻田,要避免使用石灰,並少施農葯。為了提高泥鰍產量和起捕規格,應適當投飼施肥,一般投喂米糠、麥麩等,也可適當施用人畜糞。秋季收稻後,可灌深田水繼續養殖,於翌年開春耕田時,再將泥鰍捕獲上市。
稻田養殖,一般可畝產泥鰍50-100公斤。
三、流水及水槽養殖
流水養殖是在有流水的地方建立一個或一組飼養池,按每平方米2公斤左右密度放養鰍種,它的優點是產量高、捕撈方便,但養殖成本較高。流水養殖以投喂人工飼料為主,不需施肥。通常投喂配合飼料或米糖、麩皮、豆餅及動物內臟等。
水槽飼養,用磚砌槽,並用水泥抹光,槽長2-3米,寬1-1.5米,高1.8米。在槽邊開好注、排水口,槽內放鬆軟的泥土約30厘米厚。每個水槽放入鰍種1-1.5公斤,投喂米糠、螺蚌肉、蠶蛹、蚯蚓、動物內臟及廢棄物等。每10天左右將槽底泥層攪拌一次,一股經4-11個月飼養,每個槽可產泥鰍10-15公斤。
(1)哪裡有淡水養泥鰍技術視頻擴展閱讀
一、防敵害設施不可忽視
1、蛇、鼠、蛙是泥鰍的天敵之一,在苗種放養前必須對池塘進行徹底的清塘,除掉敵害。在養殖過程中要在池塘四周插好圍網網布,防範蛇、鼠、蛙等對泥鰍的侵害。
2、鳥類也是泥鰍的天敵,在養殖池塘四周及上空架好天網,防止鳥類對泥鰍的侵害。
因鳥類對泥鰍的危害性是非常大的,筆者通過實地觀察,每隻水鳥每小時可下池吃泥鰍七、八條,每隻水鳥每天可吃泥鰍1斤左右,如果不架好防鳥網,整個池塘里的泥鰍將會被水鳥全部吃光。防鳥設施可布天網全池上空覆蓋;也可採用人工驅趕水鳥的方法。
3、加強對池塘進、出水口處防逃設施的維護,防範各種野雜魚、各類有害生物通過進、出水口處溶入池塘水體,造成對泥鰍的侵害。如烏鱧、黃顙魚等兇猛的肉食性魚類,會直接危害泥鰍的生命,因此不可忽視。
二、科學調水,池塘水質肥活嫩爽不可忽視
泥鰍的生命力極強,在離開水的情況下,泥鰍仍可存活3—5小時。人們常說的「牛坑眼裡 、石灰窪里、 污水溝里」等都能養泥鰍,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但是,在高密度的泥鰍養殖環境下,保持良好的水質,就成為人們生產中的一道難題。
1、由於養殖密度大,餌料投喂量就增大,排泄物增多,這樣一來就造成了藻類繁生,水質惡化,泥鰍就容易發病。
2、池底淤泥、腐殖質等物質腐爛,導致水體溶氧減少,有害氣體的產生。如硫化氫、硝酸銨等有害物質,引起泥鰍因缺氧或有害氣體的影響而死亡。
要想解決這一難題,筆者認為一是要適時用微生物制劑改良水體;二是要用「解底」制劑清除池塘底層的有害物質及有害氣體;三是要經常換水,注入新水,以保持良好的水質環境。換水就是放掉池中的部分老水,注入新水,以此來改善水質。
泥鰍在養殖過程中需要水體有一定的肥度,可以常投施一些有機肥料來培肥水體,但肥性要有度。如果水太肥不僅滋生有害藻類,而且還滋生有害病菌,這對泥鰍的生長是十分不利的,所以要綜合利用各種方法調節水質,確保池塘水質肥活嫩爽,不可忽視。
三、科學配食,定時定量投喂不可忽視
養殖泥鰍在放苗種時,常因規格不齊,大小不一,喂養的食量也自然是不一樣的,而且差別很明顯。如規格在300尾/斤的,最初一周日餵食量占泥鰍體重的5‰;規格在200尾/斤的,最初一周日餵食量占泥鰍體重的6‰,但蛋白質的含量要求高些,一般在34個蛋白含量。
然後,又根據不同的生長階段,逐步調整投喂量,如5—6月日投食量為泥鰍體重的3%—4%,7—8月日投食量為泥鰍體重的6%—8%,9—10月日投食量為泥鰍體重的4%—5%。
同時在不同的養殖階段對餌料的蛋白含量要求不一樣,養殖前段要求蛋白含量34%,中後期要求蛋白含量保持在32%,若蛋白含量低了,對泥鰍的生長是不利的。
泥鰍屬雜食性魚類,在自然條件下,幼小階段,以浮游生物為主;中後期,雖吃一些植物,但以植物的須根和腐植物為主。
因此,科學配食,定時定量投喂不可忽視,掌握泥鰍不同階段的食性和食量,是科學定量的前提,同時還要根據養殖泥鰍人工馴養的特點及季節、氣溫、水溫的變化,合理確定日投食的時間段,餵食的時間段應具有相對穩定性,一般情況下調整幅度不宜過大。
四、病害防治不可忽視
防病治病是水產養殖全過程中的一項經常性工作,千萬不可忽視、更不可麻痹大意。對養殖泥鰍的病蟲害預防要有針對性:一是細菌性疾病,一般20天左右預防一次為宜。二是寄生蟲疾病,一般25天預防一次為宜。三是營養性疾病,一月一次預防為宜。營養性疾病的防治,重點在保肝護膽,增強體質。
㈡ 泥鰍養殖技術
泥鰍養殖技術如下:
1、池塘消毒
在放養泥鰍苗前,要徹底清理池塘,對池塘進行消毒,可以提前20天用生石灰清理池塘,然後用增氧顆粒以及復合鹽有效改善水質,清塘完畢後,要重新加水,可以在池子里種一些空心菜、藕、茭白、水葫蘆、水花生,這樣有利於改善水質和泥鰍躲避陽光。另外在可以在放養前10天往池塘里潑灑一些氨基酸肥,這樣泥鰍喜歡吃的水生動植物會繁殖更快。
2、泥鰍苗投放
泥鰍苗要選擇游得快,表皮無損傷,健康無病害,體長3-4cm的泥鰍苗,一般運輸來的泥鰍苗要先進行消毒,可以用食鹽水淋一遍泥鰍苗,再放入池塘,放養苗種的適宜時間在5月中期,每畝可以放養1萬尾泥鰍苗。
3、飼料投喂
泥鰍的食性是很雜的,處於苗期的泥鰍,口器較少,不能直接使用人工餌料,可在養殖池塘中施足肥料,以浮游藻類為食,否則產量極低,存活率極低。人工餌料,如魚粉、魚肉、動物內臟等,可在幼苗生長過程中,慢慢添加,使其快速生長。
4、水質管理
泥鰍生長水質較差,將導致其生長能力受損,飼料轉化率變低,水體中還會滋生大量細菌,使泥鰍患病的機率大大增加,出現水體中毒死亡的現象。一般在放養泥鰍苗之後要經常換水。每次換水的時候,要先將池子水先排出去一部分,再注入新水。每周要用生石灰來調節一下水質,池水顏色呈現黃綠色是最好的。
泥鰍養殖注意事項
泥鰍養殖可在向陽、溫暖、排水便利處建池塘,池塘周邊保持干凈,在池塘底部鋪上土壤,在池塘底部栽種上水葫蘆、浮萍等水生植物,水溫保持在15-30℃左右。挑選購買大小均勻、健壯無病害的泥鰍苗放到水池中,保持好養殖密度。泥鰍是雜食性魚類,可以投喂水蚯蚓、小魚、小蝦、昆蟲、豆餅、豆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