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克隆技術的發展對人類有什麼意義
1、克隆技術可解除那些不能成為母親的女性的痛苦。
2、克隆實驗的實施促進了遺傳學的發展,為「製造」能移植於人體的動物器官開辟了前景。
3、克隆技術也可用於檢測胎兒的遺傳缺陷。將受精卵克隆用於檢測各種遺傳疾病,克隆的胚胎與子宮中發育的胎兒遺傳特徵完全相同。
4、克隆技術可用於治療神經系統的損傷。成年人的神經組織沒有再生能力,但幹細胞可以修復神經系統損傷。
5)、在體外受精手術中,醫生常常需要將多個受精卵植入子宮,以從中篩選一個進入妊娠階段。但許多女性只能提供一個卵子用於受精。通過克隆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這個卵細胞可以克隆成為多個用於受精,從而大大提高妊娠成功率。
(1)克隆技術為什麼一直進步擴展閱讀:
克隆技術的壞處:
1、克隆將減少遺傳變異,通過克隆產生的個體具有同樣的遺傳基因,同樣的疾病敏感性,一種疾病就可以毀滅整個由克隆產生的群體。 可以設想,如果一個國家的牛群都是同一個克隆產物,一種並不嚴重的病毒就可能毀滅全國的畜牧業。
2、克隆技術的使用將使人們傾向於大量繁殖現有種群中最有利用價值的個體,而不是按自然規律促進整個種群的優勝劣汰。從這個意義上說,克隆技術干擾了自然進化過程.
3、克隆技術是一種昂貴的技術,需要大量的金錢和生物專業人士的參與,失敗率非常高。多利就是277次實驗唯一的成果。雖然現在發展出了更先進的技術,成功率也只能達到2-3%。
4、轉基因動物提高了疾病傳染的風險。例如,如果一頭生產葯物牛奶的牛感染了病毒,這種病毒就可能通過牛奶感染病人
5、克隆技術應用於人體將導致對後代遺傳性狀的人工控制。克隆技術引起爭論的核心就是能否允許對發育初期的人類胚胎進行遺傳操作。這是很多倫理學家所不能接受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克隆技術
㈡ 克隆技術的發展
克隆技術,經歷了三個發展時期:第一個時期是微生物克隆,即用一個細菌很快復制出成千上萬個和它一模一樣的細菌,而變成一個細菌群;第二個時期是生物技術克隆,比如用遺傳基因――DNA克隆;第三個時期是動物克隆,即由一個細胞克隆成一個動物。克隆綿羊「多莉」由一頭母羊的體細胞克隆而來,使用的便是動物克隆技術。 2013年,日本理化研究所的科學家藉助用克隆動物培育克隆動物的「再克隆」技術,成功地用一隻實驗鼠培育出了26代共598隻實驗鼠,而且克隆的實驗鼠很健康,繁殖能力和壽命與一般實驗鼠也沒有區別。研究人員認為,這說明再克隆可以無限持續下去。該研究作為封面故事發表在了3月7日的《細胞-幹細胞》(Cell Stem Cell)雜志網路版上。
克隆技術面臨的一大課題是克隆動物生育率低下,繁殖代數越多,生育率越低。迄今為止,實驗鼠繁殖6代、牛繁殖兩代就達到了極限。一旦提供可供克隆的細胞的動物死亡,遺傳信息就會斷絕。
理化研究所研究員若山照彥率領的研究小組2005年曾發現,在培育克隆實驗鼠的時候,將移植了細胞核的卵細胞浸入一種名為「曲古抑菌素A」的「組蛋白去乙5」中,生育率就會提高。研究小組不斷改良技術,成功培育了26代實驗鼠,且生育率最高達到約15%。
美國俄勒岡衛生與科學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15日在美國科學期刊《細胞》網路版上發表文章,宣布已使用「體細胞克隆技術」,向卵細胞內植入他人皮膚細胞的細胞核,首次成功製造了能夠分化成各種組織的胚胎幹細胞。 在生物學上,克隆通常用在兩個方面:克隆一個基因或是克隆一個物種。克隆一個基因是指從一個個體中獲取一段基因(例如通過PCR的方法),然後將其插入。另外在動物界也有無性繁殖,不過多見於非脊椎動物,如原生動物的分裂繁殖、尾索類動物的出芽生殖等。但對於高級動物,在自然條件下,一般只 能進行有性繁殖,所以要使其進行無性繁殖,科學家必須經過一系列復雜的操作程序。在20世紀50年代,科學家成功地無性繁殖出一種兩棲動物—非洲爪蟾,揭開了細胞生物學的新篇章。
英國和我國等國在80年代後期先後利用胚胎細胞作為供體,「克隆」出了哺乳動物。到90年代中期,我國已用此種方法「克隆」了老鼠、兔子、山羊、牛、豬5種哺乳動物。 1996年7月5日克隆出一隻基因結構與供體完全相同的小羊「多利」(Dolly),世界輿論為之嘩然。「多利」的特別之處在於它的生命的誕生沒有精子的參與。研究人員先將一個綿羊卵細胞中的遺傳物質吸出去,使其變成空殼,然後從一隻6歲的母羊身上取出一個乳腺細胞,將其中的遺傳物質注入卵細胞空殼中。這樣就得到了一個含有新的遺傳物質但卻沒有受過精的卵細胞。這一經過改造的卵細胞分裂、增殖形成胚胎,再被植入另一隻母羊子宮內,隨著母羊的成功分娩,「多利」來到了世界。
但為什麼其它克隆動物並未在世界上產生這樣大的影響呢?這是因為其他克隆動物的遺傳基因來自胚胎,且都是用胚胎細胞進行的核移植,不能嚴格地說是「無性繁殖」。另一原因,胚胎細胞本身是通過有性繁殖的,其細胞核中的基因組一半來自父本,一半來自母本。而「多利」的基因組,全都來自單親,這才是真正的無性繁殖。因此,從嚴格的意義上說,「多利」是世界上第一個真正克隆出來的哺乳動物。其特點就在於它與為它提供遺傳物質的供97年2月23日,英國蘇格蘭羅斯林研究所的科學家宣布,他們的研究小組利用山羊的體細胞成功地克隆了山羊,克隆技術是科學發展的結果,它有著極其廣泛的應用前景。在園藝業和畜牧業中,克隆技術是選育遺傳性質穩定的品種的理想手段,通過它可以培育出優質的果樹和良種家畜。在醫學領域,目前美國、瑞士等國家已能利用「克隆」技術培植人體皮膚進行植皮手術。這一新成就避免了異體植可能出現的排異反應,給病人帶來了福音。據中國新華社1997年4月4日報道,上海市第九人員醫院整形外科專家曹誼林在世界上首次採用體外細胞繁殖的方法,成功地在白鼠上復制出人耳,為人體缺失器官的修復和重建帶來希望。克隆技術還可用來大量繁殖許多有價值的基因,如治療糖尿病的胰島素、有希望使侏儒症患者重新長高的生長激素和能抗多種疾病感染的干擾素等等。
克隆是人類在生物科學領域取得的一項重大技術突破,反映了細胞核分化技術、細胞培養和控制技術的進步。 原是英文clone的音譯,意為生物體通過細胞進行的無性繁殖形成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後代個體組成的種群,簡稱為「無性繁殖」。 動物克隆技術的重大突破,也帶來了廣泛的爭議。 綿羊:1997年,多利(Dolly)
獼猴:2000年1月,Tetra,雌性
豬:2000年3月,5隻蘇格蘭PPL小豬;8月,Xena,雌性
牛:2001年,Alpha和Beta,雄性
貓:2001年底,CopyCat(CC),雌性
鼠:2002年
兔:2003年3-4月分別在法國和朝鮮獨立地實現;
騾:2003年5月,愛達荷Gem,雄性;6月,猶他先鋒,雄性
鹿:2003年,Dewey
馬:2003年,Prometea,雌性;義大利科學家
狗:2005年,韓國首爾大學實驗隊,史努比(Snoopy)
豬:2005年8月8日,中國第一頭供體細胞克隆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