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21世紀三大尖端技術
中國三大尖端技術是核能技術、航天技術、信息技術其實還有激光技術和生物技術
Ⅱ 計算機網路前沿技術 計算機網路新技術有哪些
計算機「前沿技術」是指「高技術領域中具有前瞻性、先導性和探索性的重大技術,是未來高技術更新換代和新興產業發展的重要基礎,是國家高技術創新能力的綜合體現。
主要有以下六點:
(1)GIS與「數字地球」
(2)虛擬現實
(3)智能化與個性化的WEB信息檢索技術
(4)智能信息處理技術
(5)網格技術與雲計算
(6)下一代網
Ⅲ 20世紀5大尖端技術成果是什麼
20世紀的5大尖端技術成果
在科學的先導和生產的促進下,20世紀發展起來五大尖端技
術:核技術、航天技術、信息技術、激光技術和生物技術,在能
源、材料、自動化、海洋和環境等高新技術方面也有了長足的進
步。
1、核能與核技術
原子核的裂變和聚變反應將產生和釋放出遠大於機械能、化
學能等產生的能量。核能的和平利用,為人類提供了一個既安全
又清潔、取之不盡而用之不竭的能源寶庫。
1942年,美國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原子反應堆,首次實現了
人工控制的鏈式核裂變反應。1945年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
52年第一顆輕核聚變的氫彈爆炸成功。1954年,蘇聯建成世界上
第一座原子能發電站。60年代以後,核電站進入實用階段,發展
至今已成為一種重要能源,約佔全球發電總量的1/5。
核技術還廣泛應用於農業、醫療、材料、考古和環保等領域
。40年代放射性同位素開始大量生產,1947年比利發明了C14測定
年代的方法,1951年開始使用Co60等放射性元素治療癌症,70年
代以來計算機x射線斷層掃描技術(CT)廣泛應用於臨床,80年代
初發展到核磁共振掃描技術(MRI)。
2、航天和空間技術
1903—1914年,齊奧爾科夫斯基提出以火箭為動力的航行理
論,奠定了航天學的基礎。1919年,戈達德提出火箭飛行的數學
原理,並於1926年成功地發射了世界上第一枚液體燃料的火箭。
1942年,布勞恩主持設計發射的液體軍用飛箭成為二戰後各國火
箭發展的藍本。
1957年,蘇聯用洲際導彈的火箭裝置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
造地球衛星,「空間時代」從此開始。1961年,蘇聯發射載人宇
宙飛船,人類首次飛向太空。1969年,美國「阿波羅」11號飛船
登月,人類在月球上留下了第一個腳印。1971年,蘇聯建造空間
站,人類首次在太空中有了活動基地。1981年,美國發射航天飛
機成功,從此人類可以自由進出太空。
自50年代後期起,人類開始對月球和太陽系各大行星,以及
遙遠的行星際空間進行探測,至今已發射了100多顆空間探測器,
去揭示宇宙的形成與演化,探索生命的起源以及空間環境對人類
生存環境的影響。
3、信息技術
信息技術是20世紀發展最快的技術領域。它對人類社會、經
濟、政治、文化等產生了全方位的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1906年,三極電子管的發明使電信號放大,從而使遠程無線
電通信成為可能。1947年,第一隻晶體管的誕生為電子電路集成
化和數字化提供了重要的基礎。1945年問世的電子計算機,已經
歷了第一代(電子管,40年代中至50年代末)、第二代(晶體管
,50年代末至60年代中)、第三代(集成電路,60年代中至70年
代初)和第四代(大規模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70年代初開始)
等發展階段,80年代開始對新一代的智能計算機、光學計算機和
量子計算機的探索已取得初步成果。
隨著大規模集成電路的出現,計算機向巨型化和微型化兩極
發展。70年代中,巨型機的向量運算速度超過了每秒億次;微機
則進入了千家萬戶,標志著個人電腦時代的來臨。當今,巨型機
的運算速度已達每秒3.9萬億次,而計算機互聯網路則在2億多網
民的學習、研究、交流、貿易甚至娛樂等方面創造了嶄新的工作
和生活方式。
4、激光技術
1917年,愛因斯坦在研究光的輻射的過程中,提出了「受激
輻射」的概念,奠定了激光的理論基礎。1958年激光被發現。19
60年美國製成了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它用紅寶石晶體做發光材
料,用發光強度很高的脈沖氙燈做激發光源,在這種受激輻射作
用下產生的一種超強光束就是激光。
繼紅寶石激光器之後,半導體激光器(1963年)、氣體激光
器(1964年)、自由電子激光器(1977年)乃至原子激光器(19
77年)等相繼問世。
5、生物技術
基因重組技術(又稱基因工程)是20世紀下半葉蓬勃興起和
發展的現代生物技術的最前沿領域。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阿爾
伯和史密斯發現細胞中有兩種「工具酶」,能對DNA進行「剪切」
和「連接」;內森斯則使用工具酶首次實現了DNA切割和組合。D
NA的重組能創造性地利用生物資源,實現人類改造生物的遺傳特
征、產生人類所需要的生物類型的意願。80年代以來,已獲得上
百種轉基因動植物,對農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轉基因葯物的研
制和生產則將為人類的健康帶來新的福音。
除基因工程外,生物技術(即生物工程)還包括細胞工程、
酶工程、發酵工程和蛋白質工程等領域。1978年首例試管嬰兒路
易斯誕生、1996年克隆羊多莉的出現都是細胞工程的傑作;加酶
洗衣粉和嫩肉粉等則是酶工程的產品;現代發酵工業始於青黴素
的生產,現已大規模利用發酵工程生產抗生素等。至於根據需要
對天然蛋白質的基因進行改造,生產出新的、自然界原本不存在
的優質蛋白質,更是日益受到重視,被譽為第二代基因工程。
Ⅳ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前沿技術有哪些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詳細課程如下:
高等數學、大學英語、專業英語、概率統計、離散數學、電路、模擬電子、數字電子、數據結構、操作系統、編譯原理、計算機網路、資料庫原理、軟體工程、匯編語言、C++程序設計、介面技術、Java、VC++、計算機病毒分析、網路攻擊與防護、密碼學應用或網路游戲理論、游戲設計、三維動畫等。
(4)計算機尖端有哪些技術擴展閱讀: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畢業生基本上有三條職業道路:
第一種路線,純技術路線;信息產業是朝陽產業,它對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為這個產業的特點是技術更新迅速,這就要求從業者不斷地增加新的知識,對自己的學習能力也有很高的要求。
第二種路線,通過技術改造管理,這種轉換在計算機行業中尤為常見,例如程序,是一種精神勞動強度非常大的工作,隨著年齡的增長,許多人在業界專業人士往往不知所措,和技術人才轉型到管理類人才不失為一個不錯的選擇。
第三條路線,報考公務員或院校。因為現在各行各業需要使用電腦工作,或完成信息化建設等工作,因此,公務員職位和機構除了單位設立更多的帖子專門為信息產業,很多單位普遍建立某些職位的要求計算機技術專業的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