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現在的技術有哪些
現在的技術有哪些?例如:機械 理發 廚師 紡織 針刺 電焊 汽修 計算機編程 駕駛 水電工 雕刻 等等 像這種類型的技術活多如牛毛 。
再有例如:計算機編程、計算機維護、電腦修理、家電維修、機械 、理發 、廚師 、紡織、 針刺、 電焊、 汽修、 駕駛 、水電工 、雕刻 等等。
再比如:工藝技術、設備維修技術、現場施工技術、自動控制技術、電氣技術等等。
各行各業都有技術工作,比如:工地上有焊工、木工、鋼筋工、架子工、高空作業工等、車間裡面有機修操作員等都屬於技術工,技術工是指:只要你有一技之長,會別人不會的都屬於技術。
技術活,狹義上指須要掌握知識技能和操作技巧才能做的事情,廣義的說是指須要講究方法與策略才能完成的事情。除了具體的生產操作和行政管理,其他工作都需要技術。
2. 高新科技有哪些
一般認為,高新技術包括六大技術領域,12項標志技術和9個高技術產業。
它們之間的關系是:六大高技術領域是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材料技術、新能源技術、空間技術和海洋技術,它們將在本世紀獲得迅速發展,並通過廣泛的實用化和商品化,成為日益強大的高技術產業。以基因工程、蛋白質工程為標志的生物技術將成為21世紀技術的核心;以光電子技術、人工智慧為標志的信息技術,將成為21世紀技術的前導;以超導材料、人工定向設計的新材料為標志的新材料技術將成為21世紀技術的支柱;以核能技術與太陽能技術為標志的新能源技術也將成為21世紀技術的支柱;以太空梭、永久太空站為標志的空間技術將成為21世紀技術的外向延伸;以深海採掘、海水利用為標志的海洋技術將成為21世紀技術的內向拓展。
六項高技術領域中的12項標志技術,是已經萌發但還遠未成熟的前沿技術。本世紀的傳統產業在國民經濟中所佔比重將縮小,但由於高技術對傳統產業的強制性滲透改造了這些傳統產業部門,因此這些產業的絕對產量和產值不會萎縮。
(一)信息技術領域
信息技術是六大高技術的前導。主要指信息的獲取、傳遞、處理等技術。信息技術以電子技術為基礎,包括通信技術、自動化技術、微電子技術、光電子技術、光導技術、計算機技術和人工智慧技術等。
當前信息技術主要表現在:
(1)集成電路。目前世界上1兆位和4兆位的動態隨機存儲器晶元已得到廣泛應用,16兆位的晶元也已產生。此外,光子集成電路和生物集成電路的研製開發也已獲得重大進展。
(2)電子計算機。目前世界上計算機的裝機台數超過一億,超巨型計算機速度已超過100億次。現在的計算機,類似人的左腦進行邏輯思維方面的工作。而形象思維方面的工作則要通過人的右腦完成。為解決形象思維問題,人們正在研製神經計算機和模糊計算機。神經計算機從微觀上以自底到頂的方式接近人腦,而模糊計算機則是從宏觀上,以從頂到底的方式接近人腦。
(3)軟體技術。信息技術主要由兩部分技術組成,即計算機硬體技術和計算機軟體技術。知識和信息的收集、存儲、整理、創新、傳播和應用等環節的運行,將以計算機軟體技術的開發與利用為前提。
軟體技術是各類計算機應用程序設計或編輯技術的總稱。目前軟體技術主要有四大類:
①根據計算和自身的結構和功能,為計算機設計成編輯指令性語言程序的軟體技術;
②為計算機操作、管理人員或編輯操作、編輯、檢索、調試、診斷、維護等程序的軟體技術;
③為滿足用戶的特殊需求而設計或編輯計算機應用、專項程式控制、系統管理等程序的軟體技術;
④為各類用戶計劃或編輯知識信息資料,網上操作和電子讀物程序的軟體技術。
(4)通信技術。20世紀70年代以來,相繼出現了光纖通信、衛星通信、程式控制數字交換機和綜合業務數字網技術。
(5)激光技術。激光器是20世紀與原子能、半導體、計算機齊名的四項重大發明之一。以激光器為基礎的激光技術得到了迅速發展,現在已廣泛應用於工農業生產、能源動力、通信及信息處理、醫療衛生、軍事、文化藝術以及科學技術研究等各個領域,激光技術是正在走向實用化的高技術。
(二)生物技術領域
生物技術是以生命科學為基礎,利用生物體和工程原理等生產製品的綜合性技術,包括基因工程、細胞工程、酶工程、微生物工程四個領域。生物技術是21世紀技術的核心。它有兩個標志性技術,基因工程和蛋白質工程。
生物技術不僅在農業和醫學領域得到廣泛的應用,而且對環保、能源技術等都有很強的滲透力。
(三)新材料技術領域
新材料主要是指最近發展或正在發展之中的具有比傳統材料更優異性能的一類材料。
新材料技術是高新技術的物質基礎,包括對超導材料、高溫材料、人工合成材料、陶瓷材料、非晶態材料、單晶材料等的開發和利用。它有兩個標志:一個是材料設計或分子設計,即根據需要來設計新材料;另一個是超導技術。
20世紀90年代新材料技術研究的主要方向是:高功能化,超高性能化,復合化和智能化。
(四)新能源技術領域
能源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本保障。現代的新能源技術按照其創新性和是否能夠再生或連續使用的性質可劃分為新能源技術和可再生能源技術。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技術主要包括核能、太陽能、水能、地熱能等。
核能技術與太陽能技術是新能源技術的主要標志,通過對核能、太陽能的開發利用,打破了以石油、煤炭為主體的傳統能源觀念,開創了能源的新時代。
(五)空間技術領域
空間技術即新型高科技航天技術,是探索、開發和利用太空以及地球以外的天體的綜合性工程技術,包括對大型運載火箭、巨型衛星、宇宙飛船等空間軍事技術的研究與開發。空間技術是21世紀技術的外向延伸,其兩個標志是太空梭和永久太空站。它不僅把高技術用於地球上,還把人類整體生存機構引向了外層空間。
(六)海洋技術
世界海洋總面積為36億平方公里,佔地球總面積的70%以上,海洋的平均深度為3800米,蘊藏著極為豐富的資源和能量。海洋技術是21世紀技術的內向拓展,其標志技術是深海挖掘和海水淡化。
除這六大高技術領域外,另外介紹一下環保技術和農業新技術。環保技術,主要是對人類賴以生存與發展的自然環境進行監制、控制、治理和保護的各類技術的統稱。農業新技術包括:①農業工廠化。農業工廠化是綜合運用現代高科技、新設備和管理方法而發展起來的一種全面機械化、自動化的技術(資金)高度密集型生產。它能夠在人工創造的環境中進行全過程的連續作業,從而擺脫自然界的制約。②綠色革命。「綠色革命」是20世紀60年代中期在發展中國家興起的,以採用農作物高產良種為中心的一場新技術革命。其主要內容是大規模地推廣矮桿、半矮桿、抗倒伏、產量高、適應性廣的小麥和水稻等作物優良品種,並配合灌溉、施肥等技術的改進。這一農業技術革新取得了驚人的成績,因而被譽為「綠色革命」。國際玉米和小麥改良中心和國際水稻研究所在這一革命中作出了突出貢獻。③持續農業。持續農業是20世紀80年代醞釀提出的農業發展新方向。持續農業是一種「不造成環境退化、技術上適當、經濟上可行、社會上能接受的」農業。概括地說,它是經濟、社會、技術與環境協調發展的農業。中國的持續農業尚處於探索和初步實驗階段。工作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一是加強研究,二是建立實驗區,三是擴大國際交流與合作。
3. 最近的新技術有哪些
做網站\ 編程\ 平面設計!
4. 當前前沿科學或技術有哪些方面
當前前沿科學或技術有:反隱身技術、基因技術、腦科學、生命科學、谷歌支持的「延長人類壽命計劃」、空氣屏幕、直接投影到視網膜、透明手機、VR技術,納米材料等技術、
反隱身技術,是研究如何使隱身措施的效果降低甚至失效的技術。隱身技術實質上就是盡量降低飛機的雷達、紅外、激光、電視、目視及聲學特性,使敵方各種探測設備很難發現、探測和跟蹤,降低敵方的精確制導武器的作戰效果,從而提高飛機的生存能力。
雷達隱身是首先發展和使用的隱身技術,因此反雷達隱身也是當前重點發展的反隱身技術。現代戰場上的偵察探測系統主要是雷達、紅外、電子、可見光、聲波等探測系統,因此武器的隱身技術除了傳統的雷達隱身和紅外隱身外,還有光學隱身、等離子體隱身等。
前沿科技熱點:
1、量子信息處理
量子信息處理,其基本思想是以原子、電子、光子層次微觀世界的粒子的存在狀態及相互作用規律來編碼和處理信息,藉助量子疊加和量子糾纏等獨特物理現象,以經典理論無法實現的方式獲取、傳輸和處理信息。量子信息處理技術主要包括量子計算和量子通信。
量子計算包含處理器、編碼和軟體演算法等關鍵技術。近年來,這些技術發展較快,但仍面臨量子比特數量少、相干時間短、出錯率高等諸多挑戰,目前處於技術研究和原理樣機研製驗證的關鍵階段,超過經典計算的性能優勢尚未得到充分證明。
量子通信與現有通信技術不同,可以實現量子態信息的傳輸,主要分量子隱形傳態(Quantum Teleportation,QT)和量子密鑰分發(Quantum Key Distribution,QKD)兩類。
基於QT的量子通信和量子互聯網仍將是未來量子信息技術領域的前沿研究特點。QKD從理論協議到器件系統初步成熟,目前已進入產業化應用的初級階段。
2、第三代半導體
國際上一般將禁帶寬度(Eg)大於或等於2.3電子伏特(eV)的半導體材料稱為第三代半導體。常見的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包括碳化硅(SiC)、氮化鎵(GaN)、金剛石、氧化鋅、氮化鋁等。
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具有高禁帶寬度、高熱導率、高擊穿場強、高飽和電子漂移速率和高鍵合能等特點,其器件具有高頻、大功率、低損耗、耐高壓、耐高溫、抗輻射能力強等優勢。
關鍵技術點包括:大尺寸、低缺陷襯底、外延制備技術;硅基GaN外延技術;高質量SiC厚外延技術;高可靠封裝技術。
技術發展的競爭態勢表現為:產業鏈(襯底、外延片、器件、模組、下游應用等)各環節主要由美歐日主導;全球SiC市場由美國、歐洲、日本等壟斷;GaN市場由日本廠商主導,住友電工、三菱化學及住友化學3家企業占據超過85%的市場份額。
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的應用前景十分廣闊,主要應用領域包括半導體照明、電力電子器件、激光器和探測器以及水制氫、生物感測器等。
3、增強分析
增強分析是將人工智慧技術賦能商業智能,具體而言,是將機器學習技術和自然語言處理技術應用在BI領域的數據與分析中。增強分析增強了人類智力和情境感知,改變了數據管理、分析和商業智能的方法,改變了數據科學的面貌和機器學習/人工智慧模型的開發利用。
與傳統的人工數據挖掘相比,增強分析採用一系列的演算法和集成學習技術,向用戶解釋可執行的結果,降低了丟失重要數據結論的風險。
高德納咨詢公司預測,未來2~5年,增強分析將成為BI市場的主導趨勢。採用了增強分析技術生成的機器學習模型正在被越來越多地植入企業的應用程序中,幫助人力資源、金融、銷售、市場、售後服務、采購和資產管理部門的員工進行商業決策與執行。
4、人工智慧晶元
人工智慧晶元通常是指針對人工智慧演算法做了特殊加速設計的晶元。人工智慧晶元按技術架構分為圖像處理單元(GPU)、半定製化的現場可編程邏輯門陣列(FPGA)、全定製化專用集成電路(ASIC)、神經擬態晶元;按功能分為訓練環節晶元、推斷環節晶元;按應用場景分為伺服器端(雲端)、移動端(終端)。
目前,GPU已經發展到較為成熟的階段。谷歌、臉書、微軟、推特和網路等公司都在使用GPU分析圖片、視頻和音頻文件,以改進搜索和圖像標簽等應用功能。很多汽車廠商也在使用GPU發展無人駕駛。
雖然人工智慧晶元技術發展較快,但是其在現階段還處於產業化早期。各企業之間的水平有差距,但基本還處於同一起跑線,只有那些技術有重大突破、能夠先一步產業化的企業才能引領行業的發展。
5. 現代技術有哪些
1、輻射技術
在高分子材料領域,輻射技術已用於聚烯烴的輻射交聯,不飽和聚酯類樹脂的輻射固化,橡膠的輻射硫化,聚合物輻射降解以及輻射接枝改性等,已有產品實現工業化生產。
2、海洋工程技術
海洋工程技術:包括海洋發電技術、海洋鑽探技術、海水淡化技術、海洋油礦開采技術、海岸風力發電技術、海層探測技術、海洋物質分離技術、海水提煉技術、海洋建築設計等。
3、航空航天科學技術
航空航天科學技術是20世紀興起的現代科學技術,自其形成以來,一直汲取基礎科學和其他應用科學領域的最新成就,高度綜合了工程技術的最新成果,並引領許多學科專業的發展,甚至促成某些專業的形成。
4、現代生物技術
也稱生物工程。在分子生物學基礎上建立的創建新的生物類型或新生物機能的實用技術,是現代生物科學和工程技術相結合的產物。
5、光電子技術
光電子技術是先進的技術,對傳統 產業的技術改造、新興產業的發展、產業結 構的調整優化起著巨大的促進作用。
6. 世界上有哪些新技術
我只知道納米技術:(第一種)
納米技術是20世紀90年代出現的一門新興技術。它是在0.10至100納米(即十億分之一米)尺度的空間內,研究電子、原子和分子運動規律和特性的嶄新技術。
當空間尺度足夠小的時候,以分子或者更小的單位排列的時候,就會發現很多比現實世界更為奇異的事情。 這是因為運用納米技術之後,分子或者原子等粒子的結構會發生很大的改變,當然也就會產生更多的原來不具備的特性。
比如說 運用納米技術之後,衣服臟了只需要用清水洗一下就干凈了, 比如玻璃杯摔不壞, 當然這是普通的日常生活的應用。
對於高端的技術來講,納米技術更為重要。納米技術在 超導的應用方面,集成電路的發展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例如後者,大家都知道CPU是一種超大規模的集成電路,現在很普遍的P4技術是運用%2
(第二種)
由於納米技術不可估量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包括為信息產業的電子、光電子的繼續發展和提高;為製造業、國防、航空和環境應用提供更物美價廉的材料;為醫療、醫葯和農業上加速生物進步將起的作用,人類可以預計到21世紀,納米科學和技術將會改變人造物體的特性,產生工業革命。IBM的前首席科學家約翰·阿姆斯特朗在1991年寫道"我相信納米科學和技術將會是下一個信息時代中心,就像在七十年代的微米引起的革命一樣"。
納米技術的發展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它將改觀人類傳統的生產模式,提高社會生產力,並有可能從根本上解決目前人類所面臨的環境污染、生態平衡破壞、原材料與能源消耗等諸多嚴重問題;同時,納米科技能夠開發物質潛在的信息和結構潛力,使單位體積物質儲存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提高百萬倍以上,因而它產生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不可估量,必然會成為下一個信息時代的核心
我國在納米技術領域的研究也已起步。中國科學院、中國真空學會分別召開研討會討論我國納米科技的發展戰略,納米材料的研製已被國家列入攀登計劃、「863」計劃、攻關計劃、火炬計劃等,納米加工和DNA結構的STM研究也已被列為中科院八五重大基礎研究項目。去年,科技部又啟動了有關納米材料的國家重點基礎研究項目,投入數千萬資金支持基礎研究。我國已有了自己的納米技術產品,建立了十多條納米材料和技術的生產線。深圳中星汽車製造公司最近研製成功的納米超級電池開始小批量生產,其產品在導電性能、儲電能力、連續放電時間、體積和重量、成本等方面都遠遠超過了鎳鎘、鎳氫、鋰錳電池。由江蘇五菱柴油股份公司、江蘇常泰化工集團公司、西北大學、化工科技總院共同組建的江蘇常州市五菱常泰納米材料有限公司,是我國第一家用均勻沉澱法生產納米氧化鋅的高科技企業,實現了工業化生產。我國在納米材料的性能研究上也有新突破,中科院沈陽金屬研究所盧柯研究員領導的小組利用新的制備工藝,製造出大量高密度、高純度的納米銅,其晶粒尺寸僅有30納米,在世界上首次直接觀察到納米金屬材料在室溫下的超塑延展性。中科院化學所將納米技術的研究成果應用於紡織行業,經過處理的衣料,改變了以往對油、水「一親一憎(或親水或親油)」的性質 ,實現「雙親」、「雙憎」。西安交大用納米材料製造顯示器,比普通液晶顯示器節能、清晰度高、重量輕,可用於生產掛壁式電視機。
納米技術是節能、低耗與技術密集型的高技術,盡管全面實現其產業化尚有很長的路要走,但由於納米材料從問世到現在時間並不太長,研究納米材料的設備和手段國內都已具備,我國完全可以抓住這一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趕上並超過國際先進水平。對於具體的研究工作,根據國外經驗,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由多學科的不同專業研究人員協作,才能適應納米技術研究的需要,實現新的突破。
7. 現代科學技術有哪些
1、航空航天技術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將航天員楊利偉送入太空。這次成功的發射標志著中國成為繼前蘇聯(俄羅斯)和美國之後,第三個有能力將人送上太空的國家。
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號將宇航員翟志剛、劉伯明和景海鵬送入太空。翟志剛出艙作業,劉伯明在軌道艙內協助,實現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的太空漫步,令中國成為能進行太空漫步的國家。
2、深海技術
2012年6月30日,「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在馬里亞納海溝試驗區成功進行7000米級海試的最後一次下潛試驗,下潛最大深度達到7035米。「蛟龍」7000米級海試的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下潛試驗都突破七千米,最大下潛深度達到7062米,可以說這次海試獲得圓滿成功。
「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是國家「863」計劃重大專項,由國家海洋局下屬的中國大洋協會組織多家科研單位共同承擔研製任務、聲學所作為核心單位,聯合國內百餘家科研、生產部門和高校,在長達10年的研製和試驗過程中,攻克了中國在深海技術領域面臨的一系列空白和關鍵技術瓶頸。
3、基因技術
2000年2月12日,參與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六國科學家聯合公布了人類基因組圖譜及其分析結果,人類基因組的完成圖將於繪制出。繪制出完整的人類基因組圖譜,破譯出人類全部遺傳信息。
這一計劃的實施將為人類自身疾病的診斷和防治提供依據,給醫葯產業帶來不可估量的變化,將促進生命科學、信息科學及一批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
4、高鐵技術
復興號動車組列車,是中國標准動車組的中文命名,由中國鐵路總公司牽頭組織研製、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動車組列車。
英文代號為CR,列車水平高於CRH系列。三個級別為CR400/300/200,數字表示最高時速,而持續時速分別對應350、250和160,適應於高速鐵路、快速鐵路、城際鐵路。早期的兩個型號是紅麒麟CR400AF和金鳳凰CR400BF。復興號CR400系列是上檔時速400公里、標准時速350公里。
在350公里時速下復興號與和諧號CRH380相比,總能耗下降了10%。復興號從300公里提高到350公里時速,能耗大概增加20%-30%。京滬高鐵客流量佔中國高鐵客流量的六分之一以上,沿線經濟能力強和需求強,中國鐵路總公司在京滬高鐵逐步恢復350時速,其它線路則視條件而定 。
2018年7月1日起,全國鐵路將實行新的列車運行圖,16輛長編組「復興號」動車組首次投入運營。 8月1日,京津城際鐵路上運行的動車組列車已全部更換為「復興號」。
5、天文科學
黑洞是現代廣義相對論中,宇宙空間內存在的一種天體。黑洞的引力很大,使得視界內的逃逸速度大於光速。「黑洞是時空曲率大到光都無法從其事件視界逃脫的天體」。
1916年,德國天文學家卡爾·史瓦西通過計算得到了愛因斯坦引力場方程的一個真空解,這個解表明,如果將大量物質集中於空間一點,其周圍會產生奇異的現象,即在質點周圍存在一個界面——「視界」。
一旦進入這個界面,即使光也無法逃脫。這種「不可思議的天體」被美國物理學家約翰·阿奇博爾德·惠勒命名為「黑洞」。
北京時間2019年4月10日21時,人類首張黑洞照片面世,該黑洞位於室女座一個巨橢圓星系M87的中心,距離地球5500萬光年,質量約為太陽的65億倍。它的核心區域存在一個陰影,周圍環繞一個新月狀光環。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被證明在極端條件下仍然成立。
8. 現代新技術有哪些
現代社會新技術的四大支柱是:信息技術、生物工程技術、能源技術和新材料技術。
9. 世界上最新的技術都有哪些
酷睿微架構擁有雙核心、64bit指令集、4發射的超標量體系結構和亂序執行機制等技術。而且它採取共享式二級緩存設計,2個核心共享4MB或2MB的二級緩存,是真正的雙核。
英特爾的「扣肉」已經成為現在最熱門的話題之一,不少人都分不清「Conroe」(扣肉)和「Core(酷睿)」的區別,以為它們是指同一樣東西,但事實上,Core是英特爾最新的一種處理器微架構,而Conroe只是基於Core微架構的桌面處理器平台的產品。以前英特爾在移動、桌面、伺服器處理器平台上採用不同微架構,而現在,英特爾將分別推出的應用於伺服器的Woodcrest,應用於桌面的Conroe,還有應用於移動平台的Merom,這三者都將採用統一的Core微架構。Intel下一代桌面處理器Conroe以及下一代筆記本處理器Merom都將採用相同的命名方式——Core 2 Duo,而Intel最高性能的桌面伺服器晶元Woodcrest將命名為Core 2 Extreme,以區分於普通桌面/筆記本處理器產品。
英特爾對自己新的Core微架構充滿信心,而業界也對Core充滿著期待。那麼,究竟Core有些什麼新的技術特點呢?
Core微架構是由Intel位於以色列海法的研發團隊負責設計的,而Intel最新的X86微架構Yonah同樣出自該設計團隊之手,事實上,我們可以說Core微架構是在Yonah微架構基礎之上改進而來的。Core微架構擁有雙核心、64bit指令集、4發射的超標量體系結構和亂序執行機制等技術,使用65nm製造工藝生產,支持36bit的物理定址和48bit的虛擬內存定址,支持包括SSE4在內的Intel所有擴展指令集。而且它採取共享式二級緩存設計,2個核心共享4MB或2MB的二級緩存,這一特點也使得那些批評英特爾的雙核架構是假雙核的人啞口無言了。
縮短後的14級流水線
基於Core核心的Conroe處理器的流水線從Prescott核心的31級縮短為14級,與目前的Pentium M相當。大幅度縮短後的流水線,雖然頻率提升潛力會有所下降,但這使得延遲時間大大減低,效率也高得多。
另外,Core採用改進後的分支預測設計,這使它擁有更優秀的分支預測能力,避免了流水線周期的浪費。這些都使得Conroe處理器的性能比基於前代核心的產品性能提高不少。
超強的四組指令編譯器
Core微架構的最大變化之一,就是採用了四組指令編譯器,也就是四組解碼單元。這四組解碼單元由三組簡單解碼單元(Simple Decoder)與一組復雜解碼單元(Complex Decoder)組成。
另外,Core採用微指令融合技術,可以減少微指令的數目,這相當於在同樣的時間內,它能實際處理更多的指令,顯著提高了處理效能。而且,減少微指令的數目還能降低處理器的功耗。
更強大的內存I/O能力
Core微架構採用大容量的共享式二級緩存。這種設計不僅減少了緩存訪問延遲,提高了緩存的利用率,而且還可以使單個核心享用完全的4MB緩存。一級緩存和二級緩存的匯流排位寬都是256-bit,從而可以給核心提供最大的存儲帶寬。這些都有效地提高了系統的內存I/O能力。
此外,Core微架構提供內存數據依存性預測功能,可在處理器將數據回存內存的同時,預測後繼的載入指令是否採用相同的內存地址,並將未採用相同內存地址的後繼指令載入到指定位置。而增強的「預先載入機制」可根據應用程序數據的行為,進行指令與數據的預先抓取動作,讓所需要的內存地址數據,盡量存放在緩存中,減少讀取內存的次數。這些大大改善了內存讀取效率,縮短了內存存取的延遲。
改善的智能電源管理能力
Core微架構具有智能電源管理能力(Intelligent Power Capability),在處理器內各功能單元並非隨時保持啟動狀態,而是根據預測機制,僅啟動需要的功能單元。在Core微架構上,新採用的分離式匯流排(Split Buses)、數字熱感應器(Digital Thermal Sensor)以及平台環境控制介面(Platform Environment Control Interface)等技術將帶來明顯的省電效果,這將大大降低功耗。
Core微架在降低耗電量的前提下,能夠達到較高的效能,不能不說它是一款成功的設計,同時,Core微架構的出現,也標志著處理器的發展已經從一味追求高性能向追求高效的性能功耗比方向發展了。
在Core微架構的推出後,英特爾並不會放慢推出新的微架構的腳步。英特爾首席執行官歐德寧曾表示,每隔二年,英特爾就會採用新的「微架構」。在Core架構之後,新的Nehalem 和Gesher則將會分別在2008和2010年問世。
10. 新技術有哪些
新技術革命自興起至今大致經歷了兩個基本階段,20世紀40-50年代是新技術革命的形成階段,其主要標志是原子能、電子計算機和空間技術的誕生,其中計算機技術開辟了人類智力的新紀元。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新技術革命進入全面發展的新階段。其主要標志是信息高速公路,即網路技術等。網路是現代通信的新表現方式,從技術的角度來看、網路是由計算機技術與通信技術等技術相結合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