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農技服務機構是做什麼的
主要職責:技術推廣、農產品質量監管。
詳細如下:
1、農技農機技術推廣服務。
農技推廣計劃的制定和實施;
農業新技術、新品種、新成果和新器械的引進、試驗、示範和推廣;
農作物病蟲草鼠等農業生物災害的監測、預報、指導防治和處置;
農作物苗情監測,耕地質量及墒情監測;農業生態環境和農業投入品的使用監測;植物檢驗檢疫;
農業資源管理和保護;
引導、扶持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協助農機產品質量、作業質量、維修質量、服務質量的監管工作;
農機安全生產監管,協助處理農業機械安全事故;農業公共信息和培訓教育服務等。
2、畜牧水產技術推廣服務。
畜禽水產品新技術、新品種的引進、試驗、示範和推廣;
動物疫病的監測、預報、指導防治和處置;
畜牧、草原資源保護和管理;
優良種畜禽登記,水產苗種生產管理,畜禽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
畜牧漁業公共信息和培訓教育服務等。
3、農產品質量監管服務。
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監督;
農業標准化技術推廣;
農產品質量安全責任落實;
產地環境監管;基地農產品生產檔案建立;
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
㈡ 怎樣通過農機社會化服務實現水稻生產機械化
與其他作物相比,水稻生產程序復雜,用工較多,以機械代替人力可以大幅度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經濟效益,實現水稻生產機械滲物化具有廣闊的前景。但是,以我國目前人多地少,土地經營雜而分散的狀況來看,實現水稻生產機械化又著實存在諸多的困難。北方稻區人均水田面積相對較多,實行機械化生產相對容易些,通過一定形式的組織推叢旁液廣,機械化生產可在一些地區逐步展開。
實現水稻生產機械化,關鍵要做好兩項工作。
一是要建立健全水稻生產所需的各種機械設備:由於水田各種機械價格昂貴,一家一戶不可能也沒必要購買全套的機械設備,一個可行的辦法是以鄉鎮或村為單位,組織條件較好的農戶啟孝分別購買,然後以行政手段或農民協會的形式組織起來,形成一個「虛擬」的生產機構,按照市場經濟規律,共同為當地水田生產進行服務。
二是要組織建立水稻機械化生產的技術咨詢機構:水稻生產實現機械化,並不是有了機械就算完成了,這個過程要有必不可少的技術支持,包括水稻各階段農藝性狀與機械操作的匹配問題,機械運行過程中的維護使用和提高效率的問題,只有在完善的技術指導下才能順利實現這一過程。技術咨詢機構可以由政府出面,以當地農業技術部門和農機部門為班底進行組建,以有償服務的形式開展工作。
㈢ 黑龍江省鄉鎮農機社會化服務管理辦法
第一條為健全和完善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促進農機社會化服務事業的發展,繁榮農村經濟,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在本省鄉鎮范圍內從事農機社會化服務的組織和個人,必須遵守本辦法。第三條本辦法所稱農機社會化服務,是指農機服務組織和農機戶為農業生產、農民生活及農村經濟發展提供的各項服務。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機械主管部門負責轄區內農機社會化服務的管理工作。第五條鄉鎮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由鄉鎮農機管理服務站(以下簡稱農機站)及其興辦的經營服務實體與村農機服務隊、農機聯合體、農機戶組成。第六條農機站是國家設在基層的全民所有制事業單位,應當有健全的組織機構,實行站長負責制,有相應的管理服務人員,有完善的規章制度和經營管理辦法,具備開展服務所必需的服務設施。其主要職責是:
(一)貫徹黨和國家有關農業機械化的政策、法律、法規和規章;
(二)組織實施鄉鎮農機服務體系建設工作,負責農機服務組織經營服務的指導工作;
(三)負責農業機械化生產計劃落實、農機調配、運有和農機作業質量的檢查、監督;褲搜梁
(四)組織簽訂農機服務合同並監督實施;
(五)負責農機技術狀態管理及其駕駛、操作人員的安全生產管理和安全教育;
(六)對經審定的農機新技術、新機具進行試驗、示範和推廣;
(七)負責組織實施農機經營管理人員和駕駛、操作人員的培訓;
(八)負責農機村管員隊伍建設、管理及工作指導;
(九)負責對農機折舊費、大修理費和各項有關資金的管理。第七條村農機服務隊、農機聯合體和農機戶在農機站的組織和指導下,自主地開展經營與服務,享受國家給予農機服務組織的各項優惠政策。第八條農機服務組織應當面向農村,拓寬服務領域,增加服務項目,強化服務功能,提高服務質量。第九條農機服務組織從事農機作業服務,應當同服務對象簽訂作業合同。按照省頒農機作業質量標准或合同的約定進行作業,按規定收取作業費。作業質量不合格的,應當返工重作、減收作業費並賠償經濟損失。第十條農機服務組織提供經銷農用油料、農機及其零配件服務,必須保證質量,不得短斤少兩,不得銷售偽劣產品,不得違價銷售。第十一條農機服務組織開展農機維修服務應當依照農機維修標准進行維修,保證維修質量。在保修期內,因維修質量造成損失的,應當返修並賠償經濟損失。第十二條農機服務組織推廣農機新技術、新機具必須經過審定,並嚴格遵循農業勞動者自願的原則。進行技術轉讓、技術服務、技術承包等有償服務,應當簽訂合同。第十三條農機服務組織開展技術培訓服務,必須確保培訓時間,完成培訓內容,按規定收取培訓費。第十四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扶持和引導農機社會化服務事業的發展。工商、財政、稅務、金融等部門在政策上給予支持。第十五條農機站事業經費按省統一核定的事業編制納入當地財政預算,財務管理由縣(市)農業機械主管部門負責。事業經費隨著財政收入的增長應當逐年有所增加。第十六條農機站事業編制人員,應當按照省統一核定的編制數額配備,任何部門不得佔用。編制空額應當切實保證吸納大中專畢業生,不得隨意安排非專業技術人員。第十七條農機站興胡運辦經營服務實體、開展技術服務取得的合法收入,主要用於自身發展,改善工作和生活條件。收入資金的管理按財政部門有關規定執行。第十八條國有和集體的農機服務組織應當加強對固定資產的管理,按規定足額提取折舊費和大修理費,實行專款專用,不得挪用。第十九條農機服務組織的資產和有償服務收入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佔、平調和挪用。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國家規定向農機服務組織集資、攤派、收費。第二十條違反本辦法第十九條規定,侵佔、平調和挪用農機服務組織資產、資金的,由縣(市)農業機械主管部門責令退回,對責任人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漏蘆法追究刑事責任。第二十一條因玩忽職守、徇私舞弊,使農機站資產遭受損失的,對直接責任人和主管人員由縣(市)農業機械主管部門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第二十二條本辦法由省人民政府農業機械主管部門負責應用解釋。
㈣ 如何做好新形勢下農機化技術推廣工作
促進農業機械化發展,對於鞏固我國農業的基礎地位,堅持以人為本,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如何抓住機遇,充分發揮農業機械化作用,促進全縣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是農機部門所面臨的新任務。要求農機部門緊緊圍繞農業結構調整這一主線,以科技為先,大力抓好農機科技創新和推廣應用,滿足結構調整對農機化的新需求。面對新形勢下農機工作出現的一些新情況和新問題,如何抓住機遇,迎接挑戰,結合工作實際,就今後農機推廣工作的著力點提出一些粗淺見解。
一、建設多元化的農機技術推廣體系,健全網路,夯實基礎
現在全國范圍內已初步建立了以國家推廣機構為主的專業推廣機構,與群眾性科技團體相結合的推廣服務體系。為完善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農機推廣體系,作為重要補充的民間科技性服務組織必須加快發展。因此要根據農機推廣機構六有建設標准,建立起省、地、縣、鄉農機推廣機構和村級技術服務組織,並按照「強化縣級、充實鄉級、發展村級」的總體思路,建立起上下相通、左右相連、設置合理、運轉高效的農機技術推廣網路,從而保證能將農機新技術、新機現及時地引進、示範、推廣,迅速轉化為生產力。一是強化縣級要抓好縣級農機推廣機構建設,投入資金,加強裝備,建立起一支結構穩定、素質高、戰鬥力強的農機技術推廣隊伍,這對推廣工作的順利開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二是充實鄉級要抓好鄉鎮農機管理服務站建設,通過建立健全農機管理制度,落實農機推廣責任,下移管理重心,提高技術和致富信息等服務,加強農機新技術的宣傳教育,營造一個人人熱衷於農機新技術推廣的良好氛圍。本著自願、合作、平等的原則,發展由農民群眾自願組織的民間科技服務組織,它最能直接代表群眾的切身利益,能最大限度地調動群眾參與的積極性。三是發展村級是指依託農機大戶,建立村級最基層的農機推廣網點。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許多農機大戶應運而生,他們是農機化服務的主力軍,也是農機服務體制創新方面最具活力的一個突破口,如農機種田大戶,購買先進適用機具進行適度規模經營,在農村起到了很好的帶頭作用。因此在全縣范圍內有條件地選擇10-15戶農機大戶,擔任鄉村農推廣員,利用他們的資金,場地和技術優勢,實施農機推廣和經營服務相結合,使農機推廣工作上下連成線,網點帶動片,示範面對面,效果看得見,使推廣項目不斷增多,推廣領域日益擴大。
二、建設農機科技示範園區,把「號召農民干」變為「干給農民看」
創建農機科技示範園區,就是要給農民樹一個樣板,通過園區的建設,經營以及較高的效益,吸引農民照著學,跟著做,使高新技術盡快盡可能多地應用於農業生產。通過農機技術推廣工作人員自己干,讓農民親眼目睹示範效果,這種示範式的推廣模式大受農民歡迎。
三、搞好宣傳,廣造輿論,培養農民的推廣主體意識
一是政策的宣傳。農機推廣工作牽扯到千家萬戶農民的根本利益,要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宣傳車、印發宣傳材料和培訓等多種形式宣傳黨和國家對農機推廣方面的優惠政策、法律、法規。近期,尤其要做好《農業機械化促進法》的宣傳貫徹工作,要做到家喻戶曉,人人明白。特別是國家購機補貼政策,更要廣泛宣傳,精心組織,提高工作的透明度,嚴禁任何形式的挪用、截留或者暗箱操作。要使農民群眾真正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二是要做好對先進、適用的新機具的宣傳工作。先進、適用的新機具只有應用到農業生產當中去,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農民對先進、適用的新機具了解很少,即使有了一定的了解,要應用到農業生產當中去,往往還要有一個逐漸認識的過程,這就要求我們農機推廣人員要深入基層,加大對先進、適用的新機具的宣傳力度,要充分利用送科技下村、進村入戶,趕科技大集、開農機現場會,甚至以多種形式宣傳、演示新機具,使農民對新機具逐漸了解和認識,進而大力推廣和應用。
四、加強培訓學習,更新思想觀念,提高隊伍素質
農機新技術能否順利的普及推廣,與是否擁有相應的技術人才密切相關。現代化的技術,必須有掌握現代化知識的人來推廣。農機技術推廣隊伍建設要堅持政治思想與職業道德教育相結合,業務能力培養和綜合素質提高相結合。一是要強化思想政治和職業道德教育。要按照科學發展觀要求,提高廣大農機技術推廣人員思想政治素質,增強全局觀念和全心全意為「三農」服務的宗旨意識。二是要加強農機技術業務技能培訓學習,不斷提高綜合素質。
總之要通過專業培訓,崗位練兵,技術比武等多種形式,對農機推廣人員進行全員培訓,進行素質教育。要求人人懂技術、會操作、作風正、態度好,把農機推廣過程變成向農民傳授農機新技術,培訓農民科學種田新本領,帶領農民致富奔小康的大課堂。
㈤ 新時期如何加強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建設
農業技術推廣與農業科研、農業教育並稱為農業發展的「三大支柱」, 是農業科技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農業技術推廣體系( Agricultural Extension System) 作為促進農業創新成果轉化的重要載體和途徑, 是農業推廣工作的基礎和組織保證, 也是我國農業支持和保護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它為我國農業生產技術進步和農產品產量提高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1 我國農業推廣體系的現狀、特點和取得的成績 1.1 現狀 我國農業推廣體系是政府對農業進行支持的重要組成部分。建國後, 黨和政府在積極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產的同時, 非常重視加強農業推廣體系的建設, 歷經半個世紀的不斷發展和改革, 已建成種植業、林業、畜牧、水產、水利、農機化、經營管理七大專業技術推廣網路, 形成自上而下的垂直的我國農業推廣體系。 1.2 特點 從歷史發展可以看出, 由於我國農業推廣體系是在計劃經濟時期建立起來的, 農業推廣主要是以行政手段為主, 教育及其他方法為輔, 其特點主要有: ( 1) 由政府部門領導, 農業行政部門主管, 農業推廣機構與農業行政管理部門一一對應。以政府建立的各級農業推廣機構為主體, 組織、協調、實施各種農業推廣工作。政府制定有關農業推廣的政策, 直接負責農業推廣項目計劃並組織實施, 對農業推廣機構的人、財、物進行管理, 推廣經費依賴於國家財政。 ( 2) 組織管理上具有雙重性。各級農業技術推廣機構既受農業行政部門的直接領導, 同時又受上級推廣機構的業務指導, 而且由於行政部門的直接領導權大於上級推廣機構的業務指導權, 使得農業技術推廣機構的組織領導功能較弱。農業技術推廣部門的工作較多地是圍繞農業行政部門的工作來開展, 向行政領導部門負責。 ( 3) 我國農業技術推廣體制是在長期的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 其組織結構、運行方式取決於計劃經濟的要求, 因此難以適應當前的市場化進程。 ( 4) 我國的農業推廣屬於狹義的農業技術推廣, 一般包括試驗、示範、培訓指導以及咨詢服務等, 把農業技術普及應用於農業生產的產前、產中、產後過程。過於注重實用技術的推廣, 而忽略了農民整體文化素質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1.3 取得的成績 1.3.1 建立了農業技術推廣服務體系。我國現行的農業技術服務體系包括農業技術推廣、農業良種繁育、農業技術監督檢測3 個系統。除專業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外, 還包括群眾性農技推廣組織。全國初步形成了從中央到省、地、縣、鄉、村多層次、多功能的農技推廣服務體系。 1.3.2 促進了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農作物、畜、禽、漁品種的更新換代, 新技術、新機具的試畢敬驗、示範和推廣, 使我國農業由傳統農業逐步向現代農業過渡。以豐收計劃為例, 自1987年實施以來, 每年安排推廣全國農、牧、漁、機等業先進、適用、成熟的科學技術100 項左右。通過該計劃的實施, 將一大批先進適用的農業科學技術組裝配套, 在全國大范圍推廣應用, 促進了我國農牧漁業的全面增產、增收。 1.3.3 開展技術培訓, 為實施「科教興農」戰略打下了良好基礎。各級農業技術推廣機構通過廣播電視講座、現場講授示範、科技宣傳欄、技術咨詢點、科技大集、「電波入戶」等活動, 把科學技術送到千家萬戶。另外, 通過實施「綠色證書工程」等, 開展了對農民的系統培訓。 1.3.4 積極參與農業執法和監督隱扮管理, 有效地保護了農民的切身利益。農業技術推廣部門在從事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同時,還積極參與農業執法和監督管理, 包括動植物檢疫、種子質量檢驗、動物防疫及其監督、農資質量監督、農業機械監督、農民負擔監督、農業承包合同管理等, 有效地預防了動植物病蟲害傳播和假種子坑農害農等事件的發生, 保護了農民的切身利益和人灶數灶民群眾的身體健康。
㈥ 如何加強農機服務體系建設
作為一名滑閉農機技術服務體系人員,首先你應該了解相關的農機知識,這樣避免鬧笑話,第二陪戚熟悉當地農藝,因為目前我國很大程度上農機要符合農藝發展,與國外的農藝服從農機的發展思路完全相反信亂裂。最後祝你工作順利!
㈦ 農機服務是什麼
農機技術服務的內容一般包括三個方面:即農機售前服務、售中服務、售後服務。
1.售前服務就是農機技術服務人員免費為農民提供農機技術咨詢,介紹農機產品的性能、技術條件迅穗、運用范圍、質量保證、價格等,幫助農民選購適合當地作業的農機產品。在國家支農惠農政策出台後,農機服務人員還要向農民宣傳黨和國家的支農惠農政策,農機購置補貼政策,農機法律法規,農業機械化促進法和農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條例等。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2.售中服務就是農民用戶購置農機開始到投入使用,農機技術服務人員向農民傳教農機操作技術,面對面的向農民講解農機操作和安全使用滾液方法,農機維護保養及故障排除等知識。
3.售後服務農機售後服務工作很重要,事關農機企業的發展,事關農機部門的形像,事關政府的信譽。農機售後服務就是農民用戶在使用農機時,農機技術服務人員根據農民的需求,進村入戶,深入田間地頭,幫助指導農民對農機進行維護保養、故障排除和畝備卜農機閑置期封存停放的方法等。總之,農機技術服務就是農機技術服務人員幫助農民用戶選擇、幫助農民用戶安裝調試、幫助農民用戶維護保養、幫助農民用戶修復和排除農機故障等。
㈧ 淺談如何做好農機化技術推廣工作
一、現階段農機技術推廣的背景
1.農村經濟的發展為農機技術推廣提供有利條件
近些年來,國家一直採取各種政策補貼及惠農措施支持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特別是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出台,極大地帶動了農民購置農機設備的積極性。此外,隨著農村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及農業技術的推廣宣傳,農民自身的文化素質逐步增強,收入水平有很大提高,因此,對農機設備和農機技術也有更高大的需求。
2.現有的農機推廣體系面臨的不利條件
(1)農機技術推廣受資金約束較大。農機技術推廣涉及范圍廣,並且工作內容需要緊密結合農村,深入農村實際,這樣的工作特點決定了農機技術推廣需要的經費較高。而由於國家財政資金投入有限,基層的農機技術推廣站往往缺乏相應的活動資金,從而使得農機技術推廣面臨資金不足的困境。
(2)缺乏推廣農機技術的專業人才。現有的農機技術推廣人員往往年齡較大,對最新的農機技術及市場信息缺乏有效了解和掌握,在農機技術不斷更新換代的今天,這支隊伍難以及時對農機技術進行宣傳指導。另外,部分農機技術推廣人員的服務意識較差,農業技術推廣的服務效率有待提高。
二、促進農機技術推廣的現實意義
1.農機推廣技術可以滿足農戶購機及技術需求,真正為農戶服務
通過向農戶提供最新的農機設備及相關的技術推廣培訓,可以滿足農戶的專業技術需求,方便農戶了解相關的農機設備及規范的操作流程。在此基礎上,農戶可以根據實際的耕作需求合理購置和投資農機設備,達到增產增收的目標。
2.農機技術推廣可以緩解農村勞動力不足的現狀,促進農村經濟發展。
隨著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大量農村適齡勞動力選擇外出務工,這種現象導致了從事農業生產的適齡勞動人員急劇減少。此時,農機技術推廣工作的合理推進,可以幫助農戶高效使用機械設備,解放勞動力,提高生產效率,有能力的農戶更可以通過經營和投資農機設備實現增收目標。因此,農機技術的推廣可以帶動形成農村經濟的新增長點。
3.農機技術推廣可以促進農村生產方式的轉變,提高農業生產的機械化水平
農機設備及技術的推廣可以促進農業科學技術的普及,提高農業機械化和自動化水平,促使農業從傳統的人力、畜力耕作向現代科技農業的轉變,實現現代農業的建設目標。農機技術的推廣在一定意義上更可以推動科學、高效的耕作方式的普及,在關注經濟效益的同時,兼顧生態效益,帶動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三、加強農機技術推廣的具體措施
1.加大財政投入,建立多層次的農機技術推廣體系
以政府力量為主導,建立以基層農機技術推廣站為主,以農業合作社、農機企業為輔的合作推廣體系。多層次的農機技術推廣體系可以充分發揮各主體的積極性,有利於全方位的促進農機技術的推廣。
(1)農機技術推廣工作具有一定的公益性和專業性,需要發揮政府基層機構的主體作用。政府部門要加大財政投入,對農業及農機技術推廣工作給予更大的資金支持和更多的財政補貼政策。要加強對農機設備的研發和農機技術推廣的重視程度,各部門協調配合,為農機技術的研發及推廣創造有利的環境條件。
(2)充分發揮農機企業和農業合作社的輔助帶動作用。農機企業負責農機設備的生產和銷售服務工作,是連接農戶和農機設備的紐帶。農機生產企業加入到農機技術推廣體系中,既可以保證企業了解市場需求,擴大銷售份額,又可以帶動農機技術的推廣宣傳,能達到雙方的互利共贏。農業合作社等民間協會組織,填補了農村技術推廣站的服務與農戶需求不平衡的空隙,在保證農戶自主生產積極性的基礎上,為農戶提供農業機械設備及相應的技術指導,可以滿足兼顧農戶利益及農機技術推廣的要求。
2.拓寬農機技術推廣思路,多種方式促進農機技術推廣宣傳
通過評選和獎勵熟練掌握農機技術的優秀農戶,發揮農機示範基地和優秀農戶的機械化生產的示範帶動作用。利用影像資料、宣傳欄,在空餘時間組織農機技術座談會等多種宣傳方式對機械化生產和農機技術進行推廣宣傳,拉近農機技術推廣與農民的關系,推動農機技術的推廣。
3.加強農機技術推廣法律法規的建設,形成統一管理的規范化運作模式
在農業發展和農村經濟變革的新形勢下,一方面,相關部門要根據農機技術的更新換代和推廣過程中的新問題制訂相關的法律法規,為技術推廣提供法律保障,另一方面,各級政府部門及相關的農機技術推廣人員要按照《農業技術推廣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機械促進法》等法律規定深入農村,在了解各地區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因地制宜採取相應的推廣方法,嚴格規范自身的管理和技術推廣工作,相關部門要認真做好推廣機構的資質審查和配合監督工作,明確服務農民的工作重心,杜絕管理混亂和損害農民自身利益事件的發生。在法律制度的約束保障下,規范農機技術推廣工作,使得農機技術真正轉化為生產力。
4.完善對農機技術推廣人員的培訓和選拔機制
要加強對現有推廣人員的教育培訓,提高其對專業知識和最新農機技術的掌握,使其具備過硬的專業素質,便於及時有效地向農戶傳遞最新的農機技術知識,為農戶解決農機專業問題。不斷提高推廣人員的服務意識,以便更好地推廣農機技術。另外,要完善推廣人員選拔和考核制度,積極引進高素質的專業人才,不定期的對推廣人員進行考核獎懲,優勝劣汰,真正打造一支高素質的農機技術推廣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