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信息技術 > 古代裝訂技術有哪些

古代裝訂技術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3-05-28 21:14:55

『壹』 中國古代有哪些裝訂技術

開卷驚蝶舞,舒頁展龍鱗。

書籍和閱讀是人類文明傳承的主要載體。

可以記錄的文字,是一種文明能夠得以延續的種子,而書籍就是這枚種子得以生長的土壤。

浩繁卷帙,「甲金篆隸草楷行」。

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可以綿延而不絕,包羅萬象的文字記載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而作為實用藝術的書籍裝幀也與書籍內容同生共長,並被賦予了神聖的意義。

現代社會,工業化機械批量生產的現代書籍,讓一本書少了「書墨味」,那是一種筆墨混合植物纖維的味道,這便是所謂的「書卷氣」。

所以說一本書是有靈魂的。其實跟人一樣,不一樣的書也有著不一襪豎旁樣的性格,不一樣的裝幀樣式有著不一樣的風格韻味。

【蝴蝶裝】

起舞蹁躚,一頁一兩金,流芳百世。

書頁有字的一面相向對折,集齊後的書葉背面相對,折口處每邊塗上2至3毫米的漿糊,依次粘好作為書背。切齊其餘三面,再用一張比書葉稍長點兒的厚紙作為書皮,書皮正中間和整個書背粘緊,把所有書葉包裹起來。

1900年敦煌藏經洞出土大量宋前古籍,保留了豐富的古籍裝幀形態。「一頁一兩金」的宋版書多屬此裝,從外表看很像現在的平裝書或簡精裝書。當我們打開書的時候,書頁就向兩邊張開,宛若蹁躚起舞的美麗蝴蝶。

【龍鱗裝】

逐葉翻飛,形似旋風,鱗次相積。

在熟悉的卷軸裝的底線下,把寫好的書頁按順序自右向左先後錯落疊粘,從右向左卷收,展開時宛如旋風,所以也叫「旋風裝」,而整卷都展開後頁紙錯落相積形似魚鱗,又叫「魚鱗裝」。雖然保留了卷軸裝書的軀殼和外觀,但書頁容量卻大了很多。

這是宋代宣和年間的裝裱工匠,為修復書葉兩面都有字的書籍而創造的裝訂形式。在書史上雖是曇花一現,但卻是一個重要的環節,書頁子的概念就是從旋風裝開始的,對冊頁書的出現具有重要的意義。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刊謬補缺切韻》是如今唯一一件龍鱗裝書籍。

【粘葉裝】

這種裝幀形式會根據書葉紙張薄厚產生不同做法。書葉紙薄的就單面書寫,有字的一面相向對折,無字的一面依次粘連,把全部書葉連接起來成為一冊告橡。紙張較厚的則在沒寫字之前先對折一下,折口向右,分成四面,依次按紙背、紙面、紙面、紙背順序書寫,然後排好粘接起來。這是當時的人們為了便於翻閱而特意纖核設計的,因為要經常隨身攜帶、翻閱,書的四個角也大多被剪切成圓弧形,在唐末、五代時期非常流行。

【縫繢裝】

「縫」就是用針線連綴,「繢」原是指成匹布或帛的頭和尾代指書背,它和線裝書最大的差別是在縫線的方法上,線裝書訂線的方法主要是纏繞書背,而縫繢則是在書頁折縫處連綴。

數頁為一疊對折成長方形,確定葉碼順序,再按順序抄寫,然後幾疊放在一起用線串連,以這個過程實際上就是現在書籍印刷前的排版,它從製作的過程、裝訂的成品和現在流行的精裝書非常相似,是現代精裝書籍的前身。

【梵夾裝】

古代印度,人們習慣把佛教刻、寫在貝多羅樹的葉子上,並把這種寫有佛經的貝葉稱為「貝葉經」。梵夾裝是貝葉經特有的裝訂形式,因其上多書寫梵文而得名,隋唐時期傳入我國。

把書頁碼放整齊,前後各用一塊與貝葉規格相同的薄木板夾住,,木板中心兩側各鑽一個直貫穿木板和全部貝葉的小孔,再拿一根長繩分別從兩個洞中穿出,把木板和貝葉串連在一塊並捆紮起來。

除了以上幾種特殊的裝幀,卷軸裝、線狀、經折裝這三種形態也非常經典,而這些別出心裁的裝幀雖然看起來簡單,但一頁一線的變動都經過深思熟慮的精心設計而非隨意為之,從色彩調賦到材料應用都蘊藏著深厚的文化底韻。

「不把裝幀當成一種美化,一種外加的裝飾,一種錦上添花,而是將自己的感受、情感、思考投入其中,再一並升華出來。」

馮驥才老先生的這句話是對中國古籍裝幀藝術最適當的詮釋,而古籍裝幀之所以可以呈現如此豐富多彩的姿態,就是因為那種手工時代特有的人情味和匠人心。

『貳』 談談我國古代書籍的裝訂形式

雹握最早的裝訂形式--簡策裝
竹木簡的裝幀形式。造紙術發明之前,中國古代的書大多寫在一根根長條形竹片或木片上,稱為竹簡或木簡。為便於閱讀和收藏,用繩將簡按順序編連起來,後人稱這種裝幀形式為簡策裝。
簡策裝的方法是用麻繩、絲繩或皮繩在簡的上下端無字處編連,類似竹簾子的編法。編完一篇內容為一件,稱為策,也稱簡策。「策」與「冊」義相同。用絲繩編的叫「絲編」,用皮繩編的叫「韋編」。編簡成策之後,從尾簡朝前捲起,裝入布套,閱讀時展開即卷首。
簡策是我國最早的裝訂形式,商周時通行,到了晉代,隨著紙的應用和紙本書的出現,簡策書籍逐漸為紙本書所代替。

應用最久的裝訂形式——卷軸裝
卷軸裝始於帛書,隋唐紙書盛行時應用於紙書,以後歷代均沿用,現代裝裱字畫仍沿用卷軸裝。
卷軸裝是由簡策捲成一束的裝訂形式演變而成的。其方法是在長卷文章的末端粘連一根軸(一般為木軸),將書卷卷在軸上。縑帛的書,文章是直接寫在縑帛之上的,紙寫本書,則是將一張張寫有文字的紙,依次粘連在長卷之上。卷軸裝的卷首一般都粘接一張叫作「裱」的紙或絲織品。裱的質地堅韌,不寫字,起保護作用。
裱頭再系以絲帶,用以捆縛書卷。絲帶末端穿一簽,捆縛後固定絲帶。閱讀時,將長卷打開,隨著閱讀進度逐漸舒展,閱畢,將書卷隨軸捲起,用卷首絲帶捆縛,置於插架之上。
精緻的卷軸裝主要表現在軸、簽、絲帶上,如鈿白牙軸,黃帶紅牙簽;雕紫檀軸,紫帶碧牙簽等。

由卷軸裝向冊頁裝發展的過渡
形式之一--旋風裝
旋風裝由卷軸裝演變而來。它形同卷軸,由一長紙做底,首頁全幅裱貼在底上,從第二頁右側無字處用一紙條粘連在底上,其餘書頁逐頁向左粘在上一頁的底下。
書頁鱗次相積,閱讀時從右向左逐頁翻閱,收藏時從卷首向卷尾捲起。
這種裝訂形式捲起時從外表看與卷軸裝無異,但內部的書頁宛如自然界的旋風,故名旋風裝;展開時,書頁又如鱗狀有序排列,故又稱龍鱗裝。
旋風裝是我國書籍由卷軸裝向冊頁裝發展的早期過渡形式。現存故宮博物館的唐朝吳彩鸞手寫的《唐韻》,用的就是這種裝訂形式.

由卷軸裝向冊頁裝發展的過渡
形式之二——經折裝
經折裝是首先用於佛經的一種裝訂形式,始於唐代末年。佛家弟子誦經時為便於翻閱,將長卷經文左右連續折疊起來,形成長方形的一疊,也有人認為是受印度貝葉經裝訂形式的影響而產生的。以後一些拓本碑帖、紙本奏疏亦源余慶採用這種形式,稱為摺子或奏摺。
這種裝訂形式已完全脫離卷軸。從外觀上看,它近似於後來的冊頁書籍,是卷軸裝向冊頁裝過渡的中間形式。

早期的冊頁形式——蝴蝶裝
「蝴蝶裝」簡稱「蝶裝」,是早期的冊頁裝。它出現在經折裝之後,由經折裝演化而來,約出現在五代後期,盛行於宋朝。
蝴蝶裝的方法是把書頁沿中縫將印有文字的一面朝里對折起來,再以折縫為准,將全書各頁對齊,用一包背紙將一疊折縫的背面粘在一起,最後裁齊成冊。蝴蝶裝書籍,翻閱起來猶如蝴蝶兩翼翻飛飄舞,故名「蝴蝶裝」。
書籍的裝訂形式發展到蝴蝶裝,標志著我國書籍的裝訂形式進入了「冊頁裝」階段。
宋末開始出現的裝幀形式——包背裝
包背裝又稱裹後背,是在蝴蝶裝基礎上發展而來的裝訂形式,出現在南宋末,元、明、清均較多使用,明代《永樂大典》,清代《四庫全書》就是這種裝訂。包背裝與蝴蝶裝的主要區別是對折書頁時版心朝外,背面相對,翻閱時每頁都是正面。
其裝訂方法是折頁對齊,在右邊欄外打眼,穿訂紙捻,砸平固定裁齊,然後用一張較厚的紙從右側書背裹裝起來,書背處用漿糊粘牢。
明代中期以後盛行的裝幀形式——線裝
線裝的折頁與包背裝完全相同,版心朝外,背面相對。不同之處是改整張包背紙為毀喊前後兩個單張封皮,包背改為露背,紙捻穿孔訂改為線訂。
線裝裝幀是中國傳統裝訂技術史中最先進的一種,線裝書籍便於閱讀,又不易散破。線裝書籍的工藝方法和書籍式樣,後來有了不同程度的變化,比如「包角」、「袍套」等,但均未超出線裝范圍。

『叄』 我國古代紙質書籍的裝訂形式是怎麼樣的,有哪些

1簡策裝 「簡策」是由帶有孔眼、寫或刻有文字的一根根長條形竹(或木)片,用繩連結起來,形成一篇著作的竹木書籍。其中有字的禪則單根竹片謂之「簡」;用繩編連起來的「簡」謂之「策」,通常稱作「簡策」;編簡成策的繩子謂之「編」。繩有絲繩和皮繩兩種。用絲繩編的叫「絲編」,用皮繩編的叫「韋編」。《史記·孔子世家》里有「孔子晚而喜《易》,讀《易》,韋編三絕」的記載。這一方面說明孔子讀書之認真、刻苦;另一方面卻記載了「簡策」這種裝訂方法。 用「簡」編連起來的「策」,其前面的兩根簡為空白竹片,叫「贅簡」。贅簡的背面一般都書寫書名或篇名。策的最後一根簡叫「末簡」或稱「尾簡」。當以末簡為軸,將策捲成一束時,贅簡背面的書名或篇名就露在外面,成了這部書事實上的封面。它既類似於後來卷軸護首外面的題簽,又像現代書籍的封面。起著保護書頁(內簡)和書寫書名、篇名等封面的作用。 2卷軸裝 卷軸裝始於帛書,是由卷、軸、飄、帶四部李搭分組成的、類似於簡策捲成一束的裝訂形式。卷軸裝型制,在其一長卷文章的末端設一較幅面寬度長出少許的軸(一般為木軸,但也有考究者),以軸為軸心,將書卷卷在軸上。縑帛的書,文章是直接書寫在縑帛之上的;紙寫本書,則是將一張張寫有文字的紙,依次粘連在長卷之上。卷軸裝的卷首一般都粘接一張叫作「飄」的、質地堅韌而不寫字的紙或絲織品,飄頭再系以絲「帶」,用以保護和捆縛書卷。閱讀時,將長卷打開,隨著閱讀進度逐漸舒展。閱畢,將書卷隨軸捲起,用卷首絲帶捆縛,置於插架之上。 3 旋風裝 印刷術發明後,隨著社會、文化、乃至印刷事業的不斷發展,印本書日益增多,為便於翻閱,書籍的裝訂形式逐漸由卷軸裝向冊頁裝演變。作為過渡形式,出現了「旋風裝」和「經折裝」。其中,旋風裝近於卷軸裝,而經折裝則近於冊頁裝。 4經折裝 經折裝是將一幅長卷,沿書文版面間隙,一反一正地折疊起來,形成長方形的一疊,首末二頁各加以硬紙的裝訂形式。這種裝訂形式已完全脫離卷軸。從外形上看,它近似於後來的冊頁書籍。是卷軸裝向冊頁裝過渡的中間形式。據說,這種形式始於唐朝末年。可能是受印度「貝葉經」的影響而產生的,故與「梵夾裝」迄今所見到的著作,談到「梵夾裝」時,都說是「經折裝」的別稱,即「梵夾裝即經折裝」。其實,梵夾裝乃由印度傳來哪襲拿,為印度「貝葉經」之裝式,東漢時傳入中國。遠早於經折裝。一般認為經折裝的出現在某種程度上受到梵夾裝的影響。但經折裝並非梵夾裝 5.蝴蝶裝 將印有圖文的面紙頁對折,再把折縫粘連在預制好的訂口條上,形成一本書籍,這是散頁裝訂的最初形式、稱為蝴蝶裝(8-5)。 蝴蝶裝是印刷史上第一次把散頁的折縫集中在一邊,形成訂口而成冊。由於蝴蝶裝在鎖線時,線是串在拼貼條上的,所以在書頁的折縫中間沒有線縫,並且在翻閱時可以攤得很平,便於閱讀,現在重要的地圖集,精美的畫冊等,仍有採用這種裝訂方式的。 蝴蝶裝的書頁,適合於單面印刷,圖文向里對折,現在地圖集中採用正面印了個雙頁圖,背面印文字說明或印用色較少的單面圖用蝴蝶裝,使正面雙頁圖展開平整。 6.和合裝 和合裝的特點是內芯和封殼可以分開,內芯可以調換,而封殼硬而耐用。在封殼里層的上下接槽處各相連著一條供串線訂本用的訂條,一般與內芯訂口的寬度相同,上面打孔2~3個(圖8-6)。裝配使用時,將對折或單頁組成的內芯,在訂口部位根據訂條上的孔距位置相應打上孔洞,然後用帶子或羅釘與訂口條串起來扎緊,這種裝訂方式稱為和合裝。 7.包背裝 把印好的書頁白面朝里,圖文朝外對折,然後配頁後,將書頁折縫邊撞齊、壓平。再把折縫對面的級邊,粘著千供包背的紙頁上,包上封面,使其成為一整本書。這樣的裝訂方式稱為包背裝(圖 8-7)。包背裝實是線裝本的前身。 圖8-6 和頁裝 圖8-7 包背裝 8.線裝本 將單面印好的書頁白面向里,圖文朝外地對折,經配頁排好書碼後,朝折縫邊撞齊,使書邊標記整齊,並切齊打洞、用紙捻串牢,再用線按不同的格式穿起來,最後在封面上貼以簽條,印好書根字(即書名),成為線裝書(圖8-8)。 9.三眼訂 折好書頁,配好頁,碼撞齊相鄰的兩邊,用重物壓住書頁,手工打眼,穿線打結後,就成為一本書籍的書芯,最後包上封面,再裁切,就成為一本平裝書籍(圖8-9)。 圖8-8 線裝書 圖8-9 三眼訂 10.鐵絲平釘 將書帖按三眼釘同樣的操作方法,配成書芯後,用鉸絲訂書機將鐵絲穿過訂口的書芯,並在書芯的背後彎曲,把書芯訂牢,再包上封面,三邊切光,就成為書籍(圖8-10)。這種裝訂方式稱為鐵絲平訂(writ side-stitching)。用鐵絲訂書籍,因鐵絲容易生銹,故容易損壞書籍。

『肆』 宋代常見的古籍裝幀方式是什麼

蝴蝶裝,傳世宋版書多姿塌岩經後人改裝為線裝。官刻書一般多參看書後銜名頁所記,私刻、坊刻可以參看牌記、戳記;粗略時代的判斷還可以參考避諱、刻工情況。綜合論定。一般宋本早就被著錄和研究了,屠龍術在宋本上基本沒多大跡御用處。至於說印刷時間,一般只能根據字跡、版面、版心情況判斷初印、後印、修版、補版。印刷出版時間可根據牌記著錄、序跋提及、刻工工作年代、避諱情況等推定。其中前兩種能夠提供確切年月甚至精確到日,後兩種則是在前兩種未及的情況下採用的退而求其次的辦法 只能說是推斷大致時間。線裝書是指以線類進行裝訂的圖書類型,又稱古線裝,是古代中國勞動人民的重要發明。 中國古代的紙本書,經歷了卷軸和冊頁兩個階段。卷軸由卷、軸、縹、帶組裝成。漢、唐代只有這種卷軸形式的書。今天我們看到掛在牆上的軸畫、書法,衫猛仍是卷軸裝的遺風。宋代是書籍印刷爆發的時代,開始出現多種多樣的裝訂方法,宋代是書籍裝訂形式最重要的一個時期,是書籍裝訂形式大發展時期與奠定時期,不僅蝴蝶裝、包背裝等明確產成在宋代,線裝書也產成於宋代。漢代雖然發明了紙,但當時的書寫材料,竹、木仍為大宗,其次是帛。紙寫書,從文獻記載和考古發現中都沒有充分的根據說明在漢代(特別是西漢)就已普及。線裝書出現在包背裝盛行的公元15世紀的明朝中葉,是我國裝訂技術史上第一次將零散頁張集中起來,用訂線方式穿聯成冊的裝訂方法。它的出現表明了我國的裝訂技術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伍』 簡單說明我國古代的書籍裝幀形式中的五種方法

不止5個吧
簡冊裝、卷軸裝、旋風裝、經折裝、蝴蝶裝、包背裝、線裝

簡冊裝——最早的書籍寫於竹簡之上,其裝幀方式就是繩線編連及收卷。
卷軸裝——帛書無須編連,但察碰長度敗液談較長,通常採用卷軸的裝幀方式。紙寫書籍出現後,最初也採用卷軸裝的方式。
經折裝——唐代時,出現了經折裝,經折裝的書籍其實還是一幅完整長卷,只不過人為從中折疊,閱讀時,可以一折折地看,收攏後為一長方體,更節省存放空間。
旋風裝——經折裝出現後不久,人們就發現這種裝幀方式的書籍易散易斷,於是就將卷軸裝和經折裝結合起來,用一張長紙將書籍的首頁和尾頁粘接,形成了旋風裝的書籍裝幀方式。

蝴蝶裝——雕版印刷的出現帶動了傳統書籍裝幀方式的革命。由於雕版面積有限,書籍不再是一幅長卷,而以頁的形式呈現。印刷書籍中最早出現的裝幀方式稱為蝴蝶裝,即將印好的書頁,以版心中縫為軸心,字對字地折疊。然後集數頁為一疊,排好順序,以版口一方為准,逐頁用漿糊粘貼。這種裝幀方式,書籍打開時,版心居中,書頁向左、右兩邊同時展開,有如蝴蝶展翅埋碰,故名蝴蝶裝。宋元時期(960—1368),蝴蝶裝是普遍流行的書籍裝幀形式。

包背裝——蝴蝶裝書籍,如果紙質較薄,極易造成正面與正面相互附著。翻閱時稍不留意,很容易將兩個單頁同時翻過,看到的仍是無字的背面,閱讀相對不便。為此,人們改進出包背裝的書籍裝幀形式。與蝴蝶裝相反,包背裝是將書頁正折,版心向外。然後集數頁為一疊,排好順序。以版口一側為書背,用包背紙和漿糊包裹書背。包背裝書籍翻閱方便,一目瞭然,自南宋出現後,一直沿用至清代。

線裝——包背裝書籍以漿糊粘背,牢固度較差,經不起經常翻閱,極易散落,明代中期以後,逐漸被線裝代替。線裝書在折頁方面,與包背裝完全相同。不同的是,包背裝以書皮粘裹書背,線裝則打眼訂線,以線繩固定書背,因而牢固度更高。線裝書便於翻閱,且不易破散,直至今天仍有使用,其牢固度甚至強於很多今天的膠裝書籍。

閱讀全文

與古代裝訂技術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收到信息怎麼回復好聽一點 瀏覽:759
電腦怎麼改交易密碼 瀏覽:881
西劉屯菜市場在哪裡 瀏覽:473
plc中程序步什麼意思 瀏覽:788
什麼是最小的信息單數單位 瀏覽:528
小米換蘋果xs數據怎麼遷移 瀏覽:250
咸魚買電子產品要問什麼 瀏覽:587
付款碼怎麼做小程序 瀏覽:19
設備技術崗位怎麼分級 瀏覽:573
什麼是冷燙金技術 瀏覽:24
泰州信息平面設計費用是多少 瀏覽:947
plc接頭數據線哪裡有 瀏覽:349
秦皇島什麼裏海鮮市場 瀏覽:382
招商證券可轉債怎麼交易 瀏覽:65
公安內保信息為什麼會在醫院登錄 瀏覽:127
珠海哪個市場多澳門人 瀏覽:128
不同類型女友信息你想要哪個 瀏覽:23
因回信息慢男生生氣怎麼哄 瀏覽:120
文具交易合同怎麼寫 瀏覽:237
民族飾品市場有哪些 瀏覽: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