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的教育該如何走
「大數據」是當今最熱的概念之一,有人宣稱掌握大數據的人可以像上帝一樣俯瞰整個世界。進入2012年,大數據一詞越來越多地被提及,人們用它來描述和定義信息爆炸時代產生的海量數據,並命名與之相關的技術發展與創新。
大數據(big data),指的是所涉及的資料量規模巨大到無法透過目前主流軟體工具,在合理時間內達到擷取、管理、處理、並整理成為幫助企業經營決策更積極目的的資訊。大數據的創新沿著從數據到大數據,再到分析和挖掘,最後是發現和預測的方向發展。隨著雲時代的來臨,大數據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各行各業更加意識到,誰能率先實現大數據,誰對大數據的挖掘更為深刻,誰就將搶占未來先機。
教育行業也不例外,2013年對於教育來說是傳統育研究走向科學實證的重大機遇。值得我們思考的是,大數據將給教育帶來什麼?如何通過大數據更好的教育學生?大數據對於教育是福還是禍?
翻轉課堂、MOOC和微課程是大數據變革教育的第一波浪潮
翻轉課堂、MOOC和微課程的出現,改變了傳統教育模式,從課堂老師滔滔不絕的講解,到現在「視頻再教育」。學生可以根據個人情況自主制定學習進度,老師可以根據學生在網上做題的情況,有針對性的了解學生學習上遇到的問題。傳統課堂不再講解新課,而成為學生當堂做作業、講解問題或做實驗的場所。
如果說翻轉課堂只是一個觸角的話,那MOOC的出現就是升華的翻轉課堂。「視頻再教育」得到進一步的提升,MOOC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面對全球性的MOOC浪潮,中國的大學也開始行動。2013年,上海市率先引入中國式MOOC,推出了「上海高校課程源共享平台」。
MOOC的興起,使「用視頻再造教育」的學習模式迅速推廣到高等教育,而且進展到可以通過選修MOOC獲得學分、進入正軌教育的程度。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也相繼開放了在線教育課程。
而微課程是對翻轉課堂的回應,是學生自主學習不可或缺的資源。微課程是教學視頻濃縮精華的微型課,主要用於學生的前期學習,目前,微課程已開始影響我國中小學信息化教學實踐。微課程實踐的積累,將導致微課程群的形成,微課程群的應用又會形成新的應用數據,將有利於大數據分析與挖掘、發現與預測的創新應用。可以說,教育領域的改革,首當其沖的就是大數據變革信息化教學。
大數據時代對於教育是福還是禍?
人們還沒有來得及搞清楚信息時代是什麼,數據時代己悄然來臨。在大數據理念面前,大家各抒所見,有些人認為,大數據時代可以讓教育者真正讀懂學生。
相對於傳統數據宏觀的教育情況,大數據主要體現在微觀層面。大數據使「經驗式」教學模式變為「數據服務」教育模式。老師可以根據數據關注每個個體學生的微觀表現,通過學生相關數據的分析,有針對性的調整教育方案,從而實現個性化教育。
一些支持大數據教育的人認為,大數據時代的教育將推動傳統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式向「學生為中心」教學方法的轉變,推動「演員型」教師向「導演型」教師轉型,從宏觀群體走向微觀個體,對於教育研究者來說,利用數據可以發現真正的學生。
而另一群人認為大數據是「換湯不換葯」,實際上就是用大數據、雲計算作為概念來包裝以前的東西。雖然在線教育來勢洶洶,卻有「叫好不叫座」之態。以新東方為例,公開數據顯示2012年底新東方在線網站於個人注冊用戶已逾1000萬,而據新東方在線副總裁潘欣介紹,用戶願意付費的額度不高,在2012年新東方付費用戶為20萬,佔比僅為2%。
目前主流的在線教育產品只是將線下的課程錄制好搬到線上,這種模式實際上只是線下學習方式的簡單復制,這樣的學習方法還衍生了一些教育上的新問題:如何保證學習過程不會被中斷、怎樣確定是學生本人登錄學習等。對於在線教育,只有學習主動性和控制力比較好的學生才能利用在線學習取得好的學習效果,而這些方面較弱的人將難以長期堅持,學習效果也可想而知。
㈡ .談談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教育的特點
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教育的特點和發展趨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個性化教育:大數據技術可以對學生的學習數據進行分析,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特點,實現個性化的教學方案和資源推薦,幫助學生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潛力。
數據驅動教學:大數據技術可以對教學數據進行分析,從而幫助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效果,為教學改進和優化提供數據支持。
教學資源數字化:隨著教學資源的數字化,大數據技術可以實現對教學資源的智能管理和優化,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質量。
跨界合作:大數據時代教育的發展趨勢是跨界合作,通過多方數據共享和整合,打造更加完整的教育生態系統,實現教育資源的共享和優化。
聯邦學習: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聯邦學習將成為一種重要的教學方法,通過將學習模型下放到各個本地設備,實現數據的本地化處理和保護,同時保證了全局學習效果的優化。
智慧教育:利用大數據技術和人工智慧技術,可以建立智慧教育平台,實現教學管理的智能化、精細化和個性化,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教育服務雲平台:將教育資源、學習內容、教學工具等整合到一起,形成教育服務雲平台,使學生可以隨時隨地獲取所需的學習資源和服務。
教育信息化:大數據時代,信息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范圍更加廣泛,不僅是教友鋒學內容的數字化,還包括教育資源、教學管理、教師培訓等各個方面的信息化。
開放式教育:利用大數據技術和互聯網技術,教育可以超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打破傳統教育的邊界,實現開放式教育。
教學模式創新:在大數據時代,教學模式將從傳統友告陪的教師主導轉向學生主導,學生將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將成為學生的學習指導者和學習資源好蠢的管理者。
大數據技術的應用為教育帶來了更多的機會和挑戰,未來教育的發展需要在大數據時代的背景下,不斷推進教學的數字化、智能化和個性化,同時加強跨界合作和資源共享,實現教育的高質量和可持續發展。
㈢ 在實踐層面闡述教育技術能夠"做什麼"和"如何做"的問題
1、能夠高效進行教學活動。
在教學中,運用圖畫、攝影、幻燈、音樂、語言描述和動作演示等方式,創造與渲染氣氛,調動學生的感覺器官和思維器官,使學生耳濡目染產生思想感情共鳴。
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創設情境關鍵在於啟發學生展開想像和聯想,把教材中的語言文字演化成有聲有色的客觀世界和真切生動的人類生活。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抓住了課文中的形象,把學生引入情境,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陶冶學生熱愛祖國的優美情操。
2、方便合作與交流。
在課堂中,恰到好處地使用現代教育技術,能適時地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使學生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隨著時代的進步,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深入發展,教育技術媒體越來越廣泛地被老師接受,也越來越廣泛地發揮了作用。
3、豐富學生的知識面。
在教學課堂中,教師需要適當插入一些練習來加深學生對知識的鞏固。對練習題的選擇就需要教師去把握,去整握。還有利用多媒體,學生從中能學到很多課外知識。這樣,學生不僅僅是學到課內的內容,還能增長自己的課外知識。
(3)數據時代教育技術學生應該如何做擴展閱讀:
教育技術的發展趨勢:
1、教育技術作為交叉學科的特點將日益突出;
首先,教育技術作為交叉學科需要技術的支持,特別是信息技術的支持。教育技術的發展與技術的進步密不可分,在未來的發展中,信息科學和人工智慧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教育技術應該關注如何更有效地使用技術以及如何利用技術來促進學習。
其次,教育技術作為交叉學科,體現在它融合了多種思想和理論。教育技術的理論基礎主要有教學理論、學習理論、傳播學理論、系統理論等。隨著人本思潮的興起,人們不僅關注個體的學習心理,還對學生之間如何協同與合作、如何基於問題進行綜合性學習等進行系統的研究。
第三,教育技術交叉學科的特性決定了其研究和實踐主體的多元化,協作將成為教育技術發展的重要特色。包括教育、心理、教學設計、計算機技術、媒體理論等不同背景的專家和學者共同研究和實踐,開放式的討論與合作研究已成為教育技術學科的重要特色。
2、重視教育技術的實踐性和支持性研究;
教育技術作為理論和實踐並重的交叉學科,需要理論指導實踐,更需要在實踐中進行理論研究。目前,教育技術研究最前沿的兩個領域是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和網路教育,所有這些乃至終身教育體系的建立都強調對學習者學習的支持,即圍繞如何促進學習展開所有工作。
3.重視對計算機教育應用的全方位考察;
當前,世界各國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來研究和探索新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但我們必須思考計算機應用於教育領域的一些問題,包括應用的針對性、應用的條件和應用的有效性等。
㈣ 如何在互聯網時代實現為學生提供最適合的教育
中國教育正進入到一場基於信息技術的更偉大的變革中。教育互聯網+意味著教育內容的持續更新、教育樣式的不斷變化、教育評價的日益多元。
互聯網+課程,不僅僅產生網路課程,更重要的是它讓整個學校課程,從組織結構到基本內容都發生了巨大變化。正是因為具有海量資源的互聯網的存在,才使得中小學各學科課程內容全面拓展與更新,適合中小學生的諸多前沿知識能夠及時地進入課堂,成為學生的精神套餐,課程內容藝術化、生活化也變成現實。
互聯網+教學,形成了網路教學平台、網路教學系統、網路教學資源、網路教學軟體、網路教學視頻等諸多全新的概念,由此,不但幫助教師樹立了先進的教學理念,改變了課堂教學手段,大大提升了教學素養,而且,更令人興奮的是傳統的教渣侍學組織形式也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正是因為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以先學後教為特徵的「翻轉課堂」才真正成為現實。同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不再流於形式,通過互聯網,完全突破了課堂上的時空限制。學生幾乎可以隨時隨地隨心地與同伴溝通,與老師交流。在互聯網天地中,教師的主導作用達到了最高限度,教師通過移動終端,能即時地給予學生點撥指導,同時,教師不再居高臨下地灌輸知識,更多的是提供資源的鏈接,實施興趣的激發,進行思維的引領。
互聯網+學習,創造了如今十分紅火的移動學習,但它絕對不僅僅是作為簡單的即時隨地可學習的一種方式而存在的概念,它代表的是學生學習觀念與行為方式的轉變。通過互聯網,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得以強化,他們在互聯網世界中尋找到學習的需求與價值,尋找到不需要死記硬背的高效學習方式,尋找到可以解開他諸多學習疑惑的答案。當互聯網技術成為學生手中的利器,學生才能真正確立主體地位,擺脫學習的被動感,自主學習才能從口號變為實際行動。互聯網+學習,對於教師的影響同樣是巨大的,教師遠程培訓的興起完全基於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而教師終身學習的理念也在互聯網世界裡變得現實,對於多數使用互聯網的教師來說,他十分清楚自己曾經擁有的知識,是以這樣的速度在銳減老化,也真正懂得「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的道理。互聯網不但改變著教師的教學態度和技能,同樣也改變了教師的學習態度和方法。他不再以教師的權威俯視學生,而是真正蹲下身子與學生對話,成為學生的合作夥伴與他們共同進行探究式學習。
互聯網+評價,這就是另一個熱詞「網評」,在教育領域里,網評已經成為現代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學生通過網路平台,給教師的教育教學打分,教師通過網路途徑給教育行政部門及領導打分,而寬梁臘行政機構也通過網路大數據對不同的學校、教師的教育教學活動及時進行相應的評價與監控,確保每個學校、教師都能獲得良性發展。換句話說,在「互聯網+」時代,教育領域里的每個人都是評價的主體也是評價的對象,而社會各階層也將更容易通過網路介入對教育的評價。此外,互聯網+評價改變的不僅僅是上述評價的方式,更大的變化還有評價的內容或標准。例如傳統教育教學慎滑體制下,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基本由學生的成績來體現,而在「互聯網+」時代,教師的信息組織與整合、教師教育教學研究成果的轉化、教師積累的經驗通過互聯網獲得共享的程度等等,都將成為教師考評的重要指標。
㈤ 如何利用教育技術學習
1、教育技術與教學融合,提高學習積極性。興卜埋趣」是最好的老師,有良好的興趣就有良好的學習動機。只有學生對學習產生了興趣,他的學習才會有動力,才會全神貫注,行動才是積極的,思維、觀察、想像等多種智力活動才是主動的,最有效的。烏申斯說過:沒有絲毫興趣的強睜弊皮製性學習,將扼殺學生探究真理的願望。」只有將數學學科教學和教育技術教學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整合,才能激發學生求知慾,發揮其積極性,在很大程度上也有賴於興趣做導向,利用趣味性去點燃學生求知的慾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他們進入一種好奇、渴盼的境界,在興趣上去深化他們的創新意識。
2、教育技術與教學融合,幫助學生探索發現。實踐是最好的老師,以實踐為基礎,採用形象化材料與手段來理解內容,有利於喚起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悉差教師在教學中,要改變教師演,學生看」的被動局面,多讓學生利用小棒、圖片以及各種學具在多媒體上進行實踐操作,在擺弄學具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會隨之展開,其餘學生的思維也得到了發展,這樣學生在親自獲取豐富的感性認識和直接經驗的基礎上就能逐步開展探索,激發創新慾望,從而實現把未知轉化為已知。
3、總之,在教學中,教育技術的融入為廣大師生的成長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在數學教學中,數學教師有效地將教育技術與數學課程進行整合將佔主導地位,它必將成為21世紀教學的主要方法。作為新世紀的數學教師,恰當運用新穎、先進的教育技術,不僅能將復雜抽象的數學概念變得形象生動,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而且對於提高學生的素養,發展學生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㈥ 教育技術專業的學生將來可以做什麼
教育技術專業的學生畢業後可從事如下幾個大方向:
1、師范類與非師范類的學校教育技術系從事教育教學工作,主要對象是研究生、博士生、本科生;
2、各省市、區縣電教館(站)主要從事電教管理、課題研究、教育信息化建設(校校通工程、信息技術教育)相關工作,主要對象是研究生、本科生;
3、部委機關、部隊、廠礦企業、外資企業的宣傳部、教育部門,特別是企業職工培訓工作是一個新的工作熱點,主要對象是本科生;
4、中小學校主要是電教管理、課件製作、信息技術教育課等,主要對象是本科生、專科生;
5、各級各類電視台、廣播電台站,教育節目製作,主要本科生。
教育技術學專業就業前景:
隨著教育內容的復雜化和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現代教育需要將教育理論、學習理論與實踐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綜合利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教學,使受教育者在有限的時間里充分利用視覺和聽覺等多途徑獲取更多有用的知識。
教育技術學培養學生一種高效的學習技能與能力,讓人們迅速適應飛速發展的社會,快速掌握各種知識與技能,使教育技術學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中國未來信息化教育,急需這樣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