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一個優秀的前端工程師應具備哪些技能
第一階段:
HTML+CSS:
HTML進階、CSS進階、div+css布局、HTML+css整站開發、
JavaScript基礎:
Js基礎教程、js內置對象常用方法、常見DOM樹操作大全、ECMAscript、DOM、BOM、定時器和焦點圖。
JS基本特效:
常見特效、例如:tab、導航、整頁滾動、輪播圖、JS製作幻燈片、彈出層、手風琴菜單、瀑布流布局、滾動事件、滾差視圖。
JS高級特徵:
正則表達式、排序演算法、遞歸演算法、閉包、函數節流、作用域鏈、基於距離運動框架、面向對象基礎、
JQuery:基礎使用
懸著器、DOM操作、配段特效和動畫、方法鏈、拖拽、變形、JQueryUI組件基本使用。
第二階段:
HTML5和移動Web開發
HTML5:
HTML5新語義標簽、HTML5表單、音頻和視頻、離線和本地存儲、SVG、WebSocket、Canvas.
CSS3:
CSS3新選擇器、偽元素、臉色表示法、邊框、陰影、background系列屬性改變、Transition、動畫、景深和深透、3D效果製作、Velocity.js框架、元素進場、出場策略、炫酷CSS3網頁製作。
Bootstrap:
響應式概念、媒體查詢、響應式網站製作、刪格系統、刪格系統原理、Bootstrap常用模板、LESS和SASS。
移動Web開發:
跨終端WEB和主流設備簡介、視口、流式布局、彈性盒子、rem、移動終端JavaScript事件、手機中常見JS效果製作、Zepto.js、手機聚劃算頁面、手機滾屏。
第三階段:
HTTP服務和AJAX編程
WEB伺服器基礎:
伺服器基礎知識、Apache伺服器和其他WEB伺服器介紹、Apache伺服器搭建、HTTP介紹。
PHP基礎:
PHP基礎語法、使用PHP處理簡單的GET或者POST請求、
AJAX上篇:
Ajax簡介和非同步的概念、Ajax框架的封裝、XMLHttpRequest對象詳細介紹方法、兼容性處理方法、Ajax框架的封裝、Ajax中緩存問題、XML介紹和使用。
AJAX下篇:
JSON和JSON解析、數據綁定和模板技術、JSONP、跨域技術、圖片預讀取和lazy-load技術、JQuery框架中的AjaxAPI、使用Ajax實現爆布流案例額。
第四階段:
面向對象進階
面向對象終極篇:
從內存角度到理解JS面向對象、基本類型、復雜類型、原型鏈、ES6中的面向對象、屬性讀寫許可權、設置器、訪問器。
面向對象三大特徵:
繼承性、多態性、封裝性、介面。
設計模式:
面向對象編程思維、單例模式、攔賣態工廠模式、策略模式、觀察者模式、模板方法模式、代理模式、裝飾者模式、適配器模式、面向切面編程。
第五階段:
封裝一個屬於自己的框架
框架封裝基礎:
事件流、冒泡、捕獲、事件對象、事件框架、選擇框架。
框架封裝中級:
運動原理、單物體運動框架、多物體運動框架、運動框架面向對象封裝。
框架封裝高級和補充:
JQuery框架雛形、可擴展性、模塊化、封裝屬於傳智自己的框架。
第六階段:
模塊化組件開發
面向組件編程:
面向組件編程的方式、面向組件編程的實現原理、面向組件編程實戰、基於組件化思想開發網站應用程序。
面向模塊編程:
AMD設計規范、CMD設計規范、RequireJS,LoadJS、淘寶的SeaJS。
第七階段:
主流的流行框架
Web開發工作流:
GIT/SVN、Yeoman腳手架、NPM/Bower依賴管理工具、Grunt/Gulp/Webpack。
MVC/MVVM/MVW框架:
Angular.js、Backbone.js、Knockout/Ember。
常用庫:
React.js、Vue.js、Zepto.js。
第八階段:
HTML5原生移動應用開發
Cordova:
WebApp/NativeApp/HybirdApp簡介、Cordova簡介、與PhoneGap之間的關系、開發環境搭建、Cordova實戰(創建項目,配置,編譯,調試,部署發布)。
Ionic:
Ionic簡介和同類對比、模板項目解析、常見組件及使用、結合Angular構建APP、常見效果(下拉刷新,上拉載入,側滑導航,選項卡簡源)。
ReactNative:
ReactNative簡介、ReactNative環境配置、創建項目,配置,編譯,調試,部署發布、原生模塊和UI組件、原生常用API。
HTML5+:
HTML5+中國產業聯盟、HTML5PlusRuntime環境、HBuilder開發工具、MUI框架、H5+開發和部署。
第九階段:
Node.js全棧開發:
快速入門:
Node.js發展、生態圈、Io.js、Linux/Windows/OSX環境配置、REPL環境和控制台程序、非同步編程,非阻塞I/O、模塊概念,模塊管理工具、開發流程,調試,測試。
核心模塊和對象:
全局對象global,process,console,util、事件驅動,事件發射器、加密解密,路徑操作,序列化和反序列化、文件流操作、HTTP服務端與客戶端。
Web開發基礎:
HTTP協議,請求響應處理過程、關系型資料庫操作和數據訪問、非關系型資料庫操作和數據訪問、原生的Node.js開發Web應用程序、Web開發工作流、Node.js開發Blog案例。
快速開發框架:
Express簡介+MVC簡介、Express常用API、Express路由模塊、Jade/Ejs模板引擎、使用Express重構Blog案例、Koa等其他常見MVC框架。
B. 一個合格的前端工程師應該具備怎樣的能力
第一,必須掌握基本的Web前端開發技術,其中包括:CSS、HTML、DOM、BOM、Ajax、Java等,在掌握這些技術的同時,還要清楚地了解它們在不同瀏覽器上的兼容情況、渲染原理和存在的Bug。
第二,在一名合格的前端工程師的知識結構中,網站性能優化、SEO和伺服器端的基礎知識也是必須掌握的。
第三,必須學會運用各種工具進行輔助開發。
第四,除了要掌握技術層面的知識,還要掌握理論層面的知識,包括代碼的可維護性、組件的易用性、分層語義模板和瀏覽器分級支持等等。
可見,看似簡單的網頁製作,如果要做得更好、更專業,真的是不簡單。這就是前端開發的特點,也是讓很多人困惑的原因。如此繁雜的知識體系讓新手學習起來無從下手,對於老手來說,也時常不知道下一步該學什麼,這里的關鍵影響因素明歲就是代碼質量。CSS、HTML、Java這三種前端開發語言的特點是不同的,對代碼質量的要求也不同,但它們之間又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對於新手,在Web前端開發培訓班學習一定要給自己制定一系列的學習和卜彎成長計劃,制定的方法如下:
第一、梳理知識架構
梳理知識架構的目的在於,要了解清楚,哪些技術是前置、哪些技術是後繼,哪些技術是深度、哪些技術是廣度,按照這兩個維度梳理好知識架構之後,才能准確地制定清晰的成長目標、高效的成長計劃。
第二、分解目標
大抵可分解為三個階段,包括:起步階段、提升階段、成型階段。這三個階段分別對應著不同的目標:起步、提升、成型階段。
成為一名合格型槐悶的前端開發工程師,學習是必不可少的。
C. 怎樣快速判斷一個前端工程師的能力如何
對於考察人的技術等級,學界是有認真的研究的。參見:德雷福斯模型解說。
德雷福斯模型把人的技能水平,分成 5 級:新手、高級新手、勝任者、精通者、專家。
對不同技能等級的認定是這樣的:
新手:依靠指令清單,必須按部就班。就是必須給出詳細而具體的操作規則,才能工作。比如你做一道從未做過的菜,需要看菜譜的說明,第一步做什麼,第二步做什麼等等,直到最後烹飪結束。
高級新手:有限的情景洞察力,同等對待工作的各個方面。對全局性、體系性的東西沒興趣。這是小工的水平。比如他能跟著師傅干點活,打打下手。可以靠著反復檢索搜索引擎、StackOverflow 解決具體的小問題。
勝任者:能夠獨立解決各種各樣的領域內問題。這是一般的企業招聘,比較希望招到的等級,招進來稍作適應就能幹活了,省心省力。
精通者:經驗豐富,可以自我糾正、自我改進。這類等級的人,思考可以指向內在,通過反省、反饋改善技能。這種在企業可以算上高手、大拿了,培養不易。
專家:依靠直覺工作,不需要解釋和理由。實際你讓他解釋,他可能也說不出個所以然,就是直覺給出答案,然後還是對的。專家人數稀少,需要很長時間訓練、實踐。通常的說法是 10 年出專家,10000 小時定律。
這個是理論上的研究,實踐中比較缺乏操作性,難以迅速的判定應聘者的實際情況。不信你打開收進來的大把簡歷,剛畢業的學生,每個技能名詞上面都是一堆堆的「精通」 – 你相信么?但它可以當成一個職業技能等級判定的參照標准。
於是乎,各家企業開啟了各種「筆試」、「機試」,多輪面試,並且嚴格要求學歷以及出身院校,試圖以此過濾掉不合意的應征者,留下合格的人選。它當然是可行的,但是效果一般,而且容易出錯,錯失有思想有水平的人。不然也不會催生出各類「推薦式」的招聘。
看重學歷、學校當然也有其優點:它是快速過濾的手段,畢竟能考上好學校的人智商不會太差吧。但在大數字公司的一朋友說,公司裡面還有初中畢業,一直精研安全領域的人,技術能力也是十分出色。如果嚴苛對待背景,這些人就會錯過了。因為人的生活多種多樣,有各種歷史的背景因素影響經歷。而部分人的經歷,就是跟一些人不同的,可是不妨礙他們同樣可以變得優秀。招聘,實際上是建立信任關系。如果有充足的信息證明,應聘者足夠優秀,這就夠了。條條框框只是輔助手段,並不是目的。
推薦式的招聘實際要靠譜的多,因為人很容易了解熟悉的人的水平。這是靠推薦者的信用背書。人平時溝通時說什麼話,日常看什麼書,關注哪些領域,琢磨過啥問題,哪些東西很熟,這個經常聊的熟人往往都知道。可是,這類招聘局限性也很大:面窄、靠機緣。靠推薦能招幾個好手啊?好手往往是各家爭搶的對象,窗口期有限,基本不會缺工作的。
說了一圈,還是要在技能水準判定上有更高效率的辦法,招進合適的人來。
回到開頭的德雷福斯模型,既然人的技能是分級的,那麼對待不同的職位要求,也應該側重不同的考察角度。如果千篇一律的走招聘流程,就容易出問題了。比如你明明要找的是「精通者」,可上來就讓人一堆筆試、機試,這是不合適的。對方會十分的厭煩。體現高水平技術能力的並不在默寫什麼「字元串演算法」那裡。這反倒是剛畢業的人佔便宜,因為才學過不久,印象深。不信你讓工作 10 年的人跟計算機專業應屆生比比寫排序演算法,真未必能贏。但是這並不重要 – 你幹活不看手冊不查文檔嗎?聰明人從不死記硬背。重要的地方在於對問題域的准確、深刻的理解,對各類技術優劣點、各種條件平衡的評判和把握。
對待初階新人,應著重考察的是基本功是否扎實,專業成績是否優秀。更重要的,是他對職業的熱情,學習能力和研究精神。某類人要說起技術來,滔滔不絕,兩眼放光,充滿熱情,對未知的、新生的各類概念、技術非常好奇,這種人想差都難。因為他會自我驅動,不用督促,自己就鑽研前進。反之,覺得這個職業待遇高,只是想混飯吃的人,很少走得長遠。這類初階新人以畢業生、工作年限少者為多。測試考核,可以筆試查看其對基礎概念的理解是否准確,知識領域的大致范圍。甚至,布置一個有點挑戰性的小任務,讓他嘗試解決,說明思路。
考察勝任、精通者的策略不一樣。筆試做題沒啥用,原因前面說了。這類招聘是重頭戲,企業都喜歡找這樣的,能幹活。所以考核評估的地方也較多。我覺得可以分成幾個方面去看。意識是否先進,是否會反省思考;是否善於解決問題,富有創造性;是否有比較深的積累和廣闊的知識面。
業界的開發思想也是在不斷變化,工具鏈一直在革新。聰明的人不用蠻力,而愛用工具提升效率,喜歡自動化操作解放人力。要查看人用什麼開發工具鏈,用什麼開發環境,解釋下為什麼?好的開發者會及時注意新出現的工具,挖掘它能解決什麼問題,並嘗試吸收,解決自己的需求。如果沒有這個思想意識,工作效率就會打折扣了。因為你會落後行業發展水平。人善於自我反省,則會催動自我糾正,這正是精通者的特徵。參考:優秀的開發者為什麼要學習研究新的編程語言?
解決問題的能力是重頭戲,也是企業招聘人的主因。人要善於解決實際問題,而且,要學會聰明的解決問題。解決問題要看思路,看手段,看是否有創造性,這是真正考驗人能力的地方。好的開發者,會考慮很多可能選項,預估各種優劣,給出一個較優的方案。 遇到難題,會用各種方法嘗試。經驗豐富的人,常常會使用技術的組合手段來處理難題,而不是一個語言一個工具到處用。所以,要查看下過往的項目經歷遇到的問題、困難,是如何解決的,思路如何。一些公司據說不招聘不會用谷歌的工程師。谷歌打不開?嘿嘿,這就是你要克服的困難啊。這你都解決不了,還做什麼研發。谷歌是人類最全、最新知識的總索引,充分利用事半功倍。
考察知識的深度、廣度,對重要領域的概念是否有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從各類工作經驗中得到的認知。問問他看過什麼書,研究過什麼東西。說白了,知道的東西是否多。一些公司很喜歡用 CheckList 模式來考核,列一堆領域的知識點、概念,問人懂不懂,知道就是水平好,不懂就是水平差。實際情況並非如此。人的工作過程是獨立的,一些事情如果沒有工作機會去接觸並解決,那麼一些冷僻的問題就永遠都碰不上。當然也就不知道。但你能說沒做過就一定做不好么?
另外,人的技能樹,其實也是「犬牙交錯、參差不齊」的。什麼意思?技術領域非常的廣闊,你真的沒辦法每個領域都很精通,實際上是這個做的多,懂的多,那個用的少,知道的少。這個時候,應看具體知識領域,是哪一類。它是否需要復雜的、難度較高的背景。門檻高的技術,需要的配套技能多得多,比如 AI、機器學習。而一般產品應用領域則不然,了解核心概念、設計意圖,看著手冊、最佳實踐,也就能上手了。這個暫時不會,實際無關緊要的,工作一段學的認真點就會了。但是門檻高的領域,就需要很長時間的學習了。這是本質的差別。
我曾看見某公司放出的職員技能樹,包羅萬象,幾乎一切 IT 領域的知識技能都在裡面了,還聲稱要求「全部精通」。我不知道它如何定義的「精通」,如果按德雷福斯模型的定義,能做到的那是神,不是人類。這個純屬吹牛皮,我壓根就不信。如果真有這樣的人,出來讓我膜拜下。因為每個稍大點的領域,都足夠讓你鑽研一輩子,因為它們也在迅速發展呀。業內流傳「全棧工程師」的說法,鼓吹自己是全棧的人經常是前端工程師。而研究後端工作領域的技術高手經常鄙視這類人:真以為會點 Node.js 就能解決一堆後端的事務了么?我也懂一些前端,也能號稱「全棧」,但在不同領域的專業性是什麼水準,自己明白的很。前端要解決的事情也有很多復雜性。全棧實際是反專業化的,是人力資源稀缺時候的低成本選擇。
更高一層,則是考察人本身了。人的視野夠廣闊么?其它領域的知識有了解嗎?一些問題的解答並不在問題域本身,而是在外面的領域。所謂「功夫在詩外」。公司講求團隊協作,總要面臨不同的分工合作問題。比如產品、運營的人提需求,可以換位思考嗎?合作意識強么?誰也不想招個刺頭進來吧?把團隊的氣氛和人際關系搞的一團糟,大家做事都不痛快、不順心,又如何安心做好工作?最終只能讓團隊工作效率下降,甚至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