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北斗導航是誰發明的
謝軍是北斗導航衛星全球系統首席總設計師,謝軍1982年畢業於國防科學技術大學電子技術系雷達專業,獲學士學位;1987年畢業於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通信與電子系統專業,獲碩士學位。歷任航天科技集團五院504所副所長、所長,北斗二號導航衛星總設計師。螞團
現任北斗三號工程副攜物伍總設計師、北斗三號導航衛星首席總設計師,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工程副總設計師。2018年12月,入選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候選人。2019年度中國經濟新聞人物。
發展特色
北斗系統的建設實踐,實現了在區域快速形成服務能力、逐步擴展為全球服務的發展路徑,豐富了世界衛星導航事業的發展模式。
北斗系統具有以下特點:
一是北斗系統空間段採用三種軌道衛星組成的混合星座,與其他衛星導航系統相比高軌衛星更多,抗遮擋能力強,尤其低緯度地區性能特點更為明顯。
二是北斗系統提供多個頻點的導航信號,能夠通過多頻信號組合辯或使用等方式提高服務精度。
三是北斗系統創新融合了導航與通信能力,具有實時導航、快速定位、精確授時、位置報告和短報文通信服務五大功能。
『貳』 「北斗杯」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的專家介紹
中國衛星導航學術年會組委會專家介紹
孫家棟,男,1929年生,遼寧省瓦房店市人,中共黨員,運載火箭與衛星技術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空天研究院院長。1958年畢業於蘇聯茹可夫斯基空軍工程學院飛機設計專業。歷任國鍵橘防部五院一分院火箭總體設計部研究室主任、七機部五院院長、航空航天工業部副部長,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科技委主任等職。現任航天科技集團公司高級技術顧問、國家航天局特別顧問、總裝備部科技委顧問。1999年榮獲「兩彈一星」功勛獎章。2009年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
在中國的航天史上,孫家棟是中國第一枚導彈總體、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第一顆遙感探測衛星、第一顆返回式衛星的技術負責人、總設計師,是中國通信衛星、氣象衛星、資源探測衛星、北斗導航衛星等第二代應用衛星的工程總師,是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
劉經南,男,1943年7月生於重慶,漢族,湖南長沙人,研究生學歷,1967年8月參加工作。現任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工程院院士。曾任武漢大學校長。主要研究衛星定位理論與應用、數據處理及相關軟體開發。
劉經南院士長期從事大地測量理論及應用研究與教學工作,在大地測量坐標系理論、軟體開發和重大工程應用方面成就顯著,特別是在GPS技術應用和工程領域有卓有建樹。九十年代以來,美國、前蘇聯等國家的全球定位技術發展以後,他全心致力於全球定位技術在我國國民經濟建設中應用的研究與教學工作,深入鑽研GPS技術與思想,在消化、吸收的基礎上逐步形成具有獨特見解的一系列理論方法,廣泛應用於實際工作中
隋起勝,男,1956年出生,1981年畢業於國防科技大學。曾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現任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副主任、載人航天工程載人航天工程著陸場系統總指揮。在「神舟」四號發射時,擔任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主任。「神舟」六號七號連任著陸場系統總指揮。
沈榮駿,高級工程師。安徽合肥人。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8年畢業於解放軍測繪學院。歷任國防科委基地助理員、組織計劃處副處長,國防科委研究所高級工程師,國防科工委研究所所長、幹部學校校長,國防科工委副主任。是第七屆全國人大代表。1988年被授予少將軍銜。1990年晉升為中將。參加了導彈、衛星發射試驗的技術計劃工作。 航天工程管理與測控技術專家。出生於安徽省合肥市,1958年畢業於軍委測繪學院。曾任國防科工委副主任,現任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顧問,國防科技大學和裝備指揮技術學院博士生導師。
李祖洪,男,1942年生,莆田莆田涵西街道青年街人。中國衛星導航學術年會科學委員會副主席、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工程副總設計師。
1967年北京大學北京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到七機部(即航天部)西安空間無線電技術研究所從事技術研究。從此,他在中國航天事業工作近20年,其間於1984年任所書記、第一副所長。1991年,調任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副院長,中國空間科學學會副會長。1992年被評為航空航天部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並享受國務院專家津貼。李祖洪主管中國幾個型號衛星的研製、生產、發射、在軌運行,並擔任國家重要、重點衛星型號發射總指導與調度。近年,由他主管發射的3個型號4顆衛星都發射成功並運行正常,其中為世人所熟悉的有中星22號、資源2號、北斗導航試驗衛星等;他還指揮並參與發射神舟稿答團二號無人飛船。
楊元喜,男,1956年生,江蘇泰縣人。大地測量專家。200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1977年入鄭州測繪學院,1987年獲該校大地測量碩士學位,1991年在中國科學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獲博士學位。歷任國際大地測量協會第四委員會秘書,中國大地測量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測繪學報》編委會副主任、常務副主編等職。國家傑出青年基金和德國洪堡獎學金獲得者。主持完成了「2000國家GPS大地控制網數據處理工程」和「全國天文大地網與空間網聯合平差工程」,使我國國家大地網控制網步入國際先進行列。出舉碰版學術專著2部,合著3部。發表論文200餘篇,其中被SCI收30篇(23篇為第一作者),曾獲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和3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
李濟生是我國第一代航天測控科技工作者,主要從事人造衛星軌道動力學研究工作。1966年畢業於南京大學天文系,此後,在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工作,曾任西安衛星測控中心總工程師。李濟生曾獲國家級和部委級科技進步獎多項,編著有《人造衛星精密軌道確定》和《航天器軌道確定》等著作與教材。1992年被國家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995年獲首屆中國航天基金獎,1997年入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000年獲何梁何利科學技術獎。
譚述森,男,1942年生於重慶開縣。1960年9月入成都電訊工程學院(現電子科技大學)雷達系學習,1965年9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歷任技術員、工程師、高級工程師、北斗試驗系統工程地面應用系統副總設計師、北斗系統工程副總設計師。從事衛星導航系統及應用研究20餘年,主持完成了中國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地面應用系統和中國衛星導航增強系統的研製建設。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一項,二等獎一項、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二等獎多項。發表專著有《衛星導航定位工程》、《廣義RDSS全球定位報告系統》。
樊士偉,男,中國衛星導航工程中心主任,研究員。1961年出生,1982年獲鄭州測繪學院學士學位,2001年獲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天工程專業碩士學位,2006年獲國防科技大學國防科技大學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專業博士學位,主要從事航天工程的總體論證和項目管理工作,參與多項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重大專項論證工作,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一項,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
屠善澄,自動控制技術專家。我國人造衛星工程開拓者之一。中國自動化學會的創建人之一。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長期從事導彈、衛星、載人飛船控制系統的研究、設計工作。為《東方紅二號》試驗通信衛星研製與發射試驗做了突出的貢獻。為促進我國自動化科學技術的交流與發展和國際間的友好往來做出了重要貢獻。長期擔任兼職教授,首批博士生導師,培養了許多自動控制科技人才。
梁思禮,梁啟超之第五子,導彈控制專家。廣東新會人。1945年畢業於美國普渡大學,獲學士學位。1949年獲美國辛辛那提大學博士學位。1987年當選為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199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科技委顧問。歷任國防部第五研究院研究室主任、副所長、七機部總工程師、通用測試設備總設計師、航天部總工程師、航空航天部科技委副主任、國際宇航聯合會副主席等職。
戚發軔,男,1933年生,空間技術專家,神舟飛船總設計師。遼寧省瓦房店市人。1957年畢業於北京航空學院飛機系,分配到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工作。1976年調入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從事衛星和飛船的研製,曾任研究院副院長、院長,同時擔任過多個衛星型號和飛船的總設計師。2001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技術顧問,兼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宇航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國際空間研究委員會中國委員會副主席。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第九、十屆全國政治協商會議委員會委員。
夏國洪,1939年10月生,江蘇金壇人。中國共產黨黨員。1966年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導彈自動控制專業畢業後,任七機部二院26所技術員、工程師。1979年赴美國紐約州立大學任訪問學者,後為美國加州大學自動控制專業博士研究生。1983年後任航天部二院二部研究室副主任、主任。1984年任航天部、航空航天部二院25所所長。1993年任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國家航天局)副總經理、黨組成員。1999年後歷任中國航天機電集團公司總經理、黨組書記,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總經理、黨組書記兼科技委主任。兼任全國自動化學會理論委員會委員,全國企業家協會執行理事,中國宇航學會副理事長,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副理事長,清華、北航、華中、東南等大學兼職教授。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委員。
範本堯,男,1935年出生於廣東省汕頭市,原籍上海市人,衛星總體技術專家。1958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獲碩士學位。曾任通信衛星總設計師、中國宇航學會專業委員會副主任。200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導航衛星領域首席專家、導航衛星總設計師。
負責研製成功衛星再入防熱結構,突破了衛星返回時的復雜防熱技術。主持研製了我國第一代通信衛星,在衛星總體技術、結構優化設計和抗空間電磁干擾等方面作出了成績。主持研製了我國新一代通信衛星,制定了全新的衛星方案,採用了多項先進技術,達到了國外同類衛星先進水平。主持研製成功我國新一代導航定位衛星,制定了利用兩顆靜止軌道衛星實現區域導航定位的衛星方案,充分體現了中國特色和自主創新。並首次實現了「雙星共位」運行。三十多年來主持研製了十多顆應用衛星,在解決重大工程技術問題上發揮了指導和決策作用,為我國衛星工程作出了重要貢獻。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三等獎1項,部級科技進步一、二、三等獎6項。
陳俊勇,浙江寧波人,1933年5月生於上海,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1955年考入天津大學土木系,後調歸武漢測繪學院,1960年畢業於武漢測繪學院大地測量專業,1964年被錄取為該校的研究生;1981年完成奧地利格拉茨技術大學衛星大地測量專業的學習,成為新中國成立後測繪界的第一位博士。現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測繪局科技委員會主任。
陳俊勇同志在幾何大地測量、衛星大地測量、地球重力場參數計算及地球動力學等方面做出了顯著的成就和貢獻。推導出大地測量中許多重要公式。他首次利用衛星大地測量資料對我國參考橢球定位進行詳盡研究,為後來形成的我國「1980西安坐標系」作出了重要貢獻;擔任1975年我國珠峰高程計算組組長;主持推算和提供我國首次民用地心坐標轉換參數並在全國採用;推導的世界「1980年大地參考系」全套參數計算公式被國際組織IUGG於1980年通過並採用至今,這是中國人首次為全球測量基準提供數學基礎。他在建立、完善我國測繪基準、大地測量科技發展、完成國家重大測繪任務等方面做了大量組織協調和技術指導工作。
張履謙,雷達及航天電子技術專家,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早年研究雷達抗干擾為抗美援朝作出了貢獻,並為中國電子對抗事業作了開創性工作。1957年從事航天技術工作,主持研製成功中國第一代地空導彈制導雷達裝備了部隊,並領導完成了其改進型號的方案設計,是60年代國防科研系統科技幹部標兵。任總設計師研製了微波統一測控系統和超遠程雷達,成功地用於中國第一顆地球同步軌道通信衛星的測控。他參與中國多種衛星和航天型號的技術方案制訂和關鍵技術攻關以及航天電子領域的工作,為中國雷達技術進步與航天事業的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1985年獲1項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997 年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技術進步獎。
張錫祥,1933年5月19日出生於山西省文水縣,雷達對抗專家。1958年畢業於中國人民解放軍通信工程學院(現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雷達系。現任信息產業部第29所高級工程師、所長顧問。199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雷達有源干擾領域的帶頭人,先後兩次參加了對我國不明空情的分析,找出了原因並進行了實驗驗證。曾獲得1985年電子工業部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國家科技進步獎1990年一等獎、1997年二等獎,部級科技進步一、二等獎各兩項。發表論文50多篇,專著兩部。整理內部資料約400萬字,培養博士、碩士生數名及一批科研技術骨幹隊伍。曾獲成都市、四川省、全國電子行業勞模和成都市優秀黨員稱號。
閔桂榮,工程熱物理學及空間技術專家。福建莆田人。1956年畢業於南京工院。1963年獲蘇聯科學院動力研究所副博士學位。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究員。1991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1992年被選為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1994選聘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從60年代起,長期從事空間技術工作。開創了空間熱物理分支學科,解決了中國各類人造衛星的熱控制等一系列科學技術問題,創造性地完成各次飛行任務。80年代,領導和主持了中國攝影定位衛星總體的研究和發展工作,以及返回式衛星微重力搭載試驗的總體工作,完成空間飛行任務,達到世界先進水平。90年代,主持國家863計劃航天領域工作,完成了大量創新科研成果。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和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工程熱物理與空間技術專家,中國航天器熱控制技術學科創建人之一。
許厚澤,1934年5月4日出生於安徽歙縣,大地測量與地球物理學家,1955年畢業於同濟大學,1962年中國科學院測量與地理物理研究所研究生畢業。
許厚澤原任中國科學院武漢分院院長、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從事近代外部重力場逼近理論研究。模型逼近方面,發展帶約束條件的高逼近級高異常與垂線偏差統一逼近理論和截斷誤差估算;運算元逼近方面,提出虛擬單層密度表示的概念。在中國開拓固體地球潮汐形變研究,建成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中國重力潮汐基準,發展顧及側向不均勻性、橢圓、滯彈性、自轉地球的潮汐理論,為在國際和中國建立大地測量學與地球物理學的交叉新領域——動力大地測量學作出了重要貢獻。
許其鳳,1936年1月出生,是我國著名衛星導航定位專家,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測繪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1958年從解放軍測繪學院大地測量專業畢業留校執教至今。先後擔任中國測繪學會大地測量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天文學會衛星動力學專業委員會委員、副主任委員等學術職務。
庄釗文,男,1958年6月生,福建省南安市洪梅人,國防科大77級學員,本科畢業後繼續在國防科大讀碩士研究生,1984年8月畢業後在國防科大電子技術系任教,1989年在北京理工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大學副校長。
長期從事目標識別、衛星導航定位等領域教學和科研工作。先後主持「973」國家安全重大基礎研究項目、國家傑出青年基金、「863」重大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20餘項科研任務,多項成果已直接應用於武器裝備系統中,為我軍武器裝備信息化與智能化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全軍及部委級科技進步一等獎9項、二等獎5項,全軍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何梁何利基金獎和全軍專業技術重大貢獻獎。2005年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簽署命令給庄釗文少將記一等功。已培養博士33人、碩士61人,1人獲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4人獲湖南省優秀博士論文。
葉叔華,女,著名天文學家。原籍廣東順德,生於廣東廣州。1949年畢業於中山大學。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員,1981-1993年任台長。1980 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四屆、第五屆副主席(現是榮譽委員)、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第六屆主席、第七屆榮譽委員、上海市科學技術普及志願者協會主席。第三屆中國南極研究科學委員會委員。1998—2003年任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第十屆中國人大常委會常委。
主要從事綜合世界時的精確測定和地球自轉等方面的觀測研究。50-70年代建立並發展了中國的綜合世界時系統,在各天文單位的合作下該系統精度從1963年起一直保持國際先進水平。1978年以來組織中國各天文台參加國際地球自轉聯測並推進有關新技術在中國的建立,負責中國甚長基線射電干涉網的建設。90年代開拓天文地球動力學研究,負責「現代地殼運動和地球動力學研究」重大攀登項目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發起和創建「亞太空間地球動力學」國際合作項目,1996年擔任首屆主席,1985年當選為英國皇家天文學會外籍會員。1988-1994年當選為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副主席。
艾國祥,1938年生,1963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地球物理系天體物理專業。中共黨員。歷任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台台長,北京天文台太陽物理學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懷柔站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台長,中國科學院研究員,國家高技術航天領域專家委員會委員。199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任1997-2000年度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第十委員會主席。
獨立發明並主持研製的太陽磁場望遠鏡,獲1987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主持太陽磁場與速度場研究,其研究成果被評為1994年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一等獎。發明以雙折射濾光器為基礎的兩維同時光譜儀,將太陽磁場測量方法連續推進了三代。主持研製的太陽多通道望遠鏡,獲得1995年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1996年獲何梁何利獎。
王禮恆,1938年生, 導彈動力技術和航天工程管理專家。江蘇省鎮江市人。1962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曾任航空航天部總工程師、副部長,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總經理。現任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科技委主任、研究員,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工程管理學部副主任。
魏子卿,1937年4月15日生,河南省睢縣人。西安測繪研究所研究員,中國測繪學會大地專業委員會委員。1960年畢業於鄭州測繪學院,1981任副研究員,1984-1986年在美國俄州大學進修衛星大地測量,1987年晉升為研究員。長期從事科學研究工作,參與了多項國家級的重大課題攻關,是我國衛星大地測量學科的開拓者和學術帶頭人。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童志鵬,1924年8月12日出生,寧波慈溪(今屬江北)人,電子信息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1946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1950年獲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博士學位,199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電子工業部電子科學研究院研究員、部科技委常務副主任,兼任中國通信學會副理事長,是中國軍事電子高新技術開拓者、奠基者與帶頭人之一。
『叄』 23名兩彈一星科學家的資料
1、於敏,核物理學家,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1926年8月16日生於河北省寧河縣蘆台鎮。1949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物理系。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原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高級科學顧問。在中國氫彈原理突破中解決了一系列基礎問題,提出了從原理到構形基本完整的設想,起了關鍵作用。
2、王大珩(héng)(1915.2.26─2011.7.21),原籍江蘇吳縣(今蘇州市),生於日本東京。1936年清華大學物理系畢業,「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中國光學之父」,應用光學家,中國光學事業奠基人之一,中國科協副主席,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大珩主持製成了中國第一台激光器,第一台大型光測裝備和許多國防光學工程儀器。
3、王希季,中國衛星與返回技術專家。1921年7月26日生於雲南昆明。1942年西南聯合大學學士。1949年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學院碩士。1993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王希季是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顧問、研究員。曾任七機部八院總工程師、航天工業部總工程師、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及科技委主任等職。中國早期從事火箭及航天器的研製和組織者之一。
4、朱光亞(1924.12.25~2011.2.26),漢族,湖北武漢人,中國核科學事業的主要開拓者之一,吉林大學物理學創始人之一,「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入選「感動中國2011年度人物」,被譽為「中國工程科學界支柱性的科學家」、「中國科技眾帥之帥」。朱光亞1945年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1950年,獲美國密執安大學博士學位;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5、孫家棟,1929年4月生於遼寧瓦房店市,中科院院士、探月工程總設計師。1948年 考入哈爾濱工業大學預科學習俄語。1951年,孫家棟和另外29名軍人被派往蘇聯茹科夫斯基工程學院飛機發動機專業學習。1958年 畢業並獲得全蘇斯大林金質獎章,回國後被分配到國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從事導彈原創工作。
6、任新民(1915年12月05日-),男,祖籍盛康鎮任家灣 ,出生於安徽省寧國市,航天技術與液體火箭發動機技術專家,中國導彈與航天技術的重要開拓者之一。1940年畢業於重慶軍政部兵工學校大學部。1945年獲美國密執安大學研究院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7、吳自良(1917年—2008年),材料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浙江浦江人。1939年畢業於北洋工學院,1948年獲美國匹茲堡卡內基理工大學博士學位。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研究員。50年代,從事蘇聯低合金鋼40X代用品的研究,對建立中國低合金鋼系統有示範作用。
8、陳芳允(1916.4.3-2000.4.29 ),浙江台州黃岩人,無線電電子學家,中國衛星測量、控制技術的奠基人之一,「兩彈一星功勛章」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國防科技大學教授。陳芳允長期從事無線電電子學及電子和空間系統工程的科學研究和開發工作。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988年獲國防科技進步一等獎。
9、陳能寬(1923.4.28--2016.5.27 ) 著名金屬物理學家。湖南省慈利縣人,男,中共黨員,中國科學院院士。陳能寬歷任第二機械工業部北京第九研究所(中物院前身)實驗部主任、副院長、院科技委主任、院高級科學顧問,核工業部科技委副主任,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科技委副主任等職。曾任第三、四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五至八屆全國政協委員。
10、楊嘉墀(1919.7.16-2006.6.11)江蘇吳江人,空間自動控制學家。 航天技術和自動控制專家,儀器儀表與自動化專家,自動檢測學的奠基者。中國自動化學科、中國自動化學會和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的創建人之一。1941年(民國三十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1949年獲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學位,1980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11、周光召,1929年5月15日生於湖南長沙,科學家、世界公認的贗矢量流部分守恆定理的奠基人之一、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1942年,周光召進入重慶南開中學。1947年,便以優異的成績轉入清華大學物理系。1958年在國際上首先提出粒子的螺旋態振幅,並建立了相應的數學方法。1980年,周光召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12、錢學森(1911.12.11-2009.10.31),漢族,吳越王錢鏐第33世孫,生於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臨安。世界著名科學家,空氣動力學家,中國載人航天奠基人,中國科學院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中國導彈之父」「中國自動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於錢學森回國效力,中國導彈、原子彈的發射向前推進了至少20年。
13、屠守鍔(1917年12月5日-2012年12月15日),浙江省湖州市人。火箭總體設計專家。1917年12月5日生於浙江吳興。1940年畢業於清華大學航空系。1943年獲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航空系碩士學位。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是中國「航天四老」之一。
14、黃緯祿(1916.12.18-2011.11.23)安徽蕪湖市人,中國著名火箭與導彈控制技術專家和航天事業的奠基人之一,有「巨浪之父」、「東風-21之父」之稱。1940年(民國二十九年)畢業於中央大學電機系,1947年(民國三十六年)獲英國倫敦大學帝國學院碩士學位,1960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15、程開甲,中國科學院院士,「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2013年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我國核武器事業的開拓者之一,我國核試驗科學技術體系的創建者之一。1918年8月3日出生,江蘇省吳江市盛澤鎮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科技委顧問。1941年畢業於浙江大學物理系。1948年獲英國愛丁堡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16、彭桓武(1915年10月6日—2007年2月28日),物理學家。1915年10月6日生於吉林長春,祖籍湖北省麻城縣王崗鄉(今麻城市鐵門崗鄉王崗社區)。1935年畢業於清華大學。1940年獲英國愛丁堡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48年當選為愛爾蘭皇家科學院院士。1955年被選聘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17、王淦昌(1907.5.28—1998.12.10),男,出生於江蘇常熟,核物理學家、中國核科學的奠基人和開拓者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1929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1933年獲柏林大學博士學位。1964年,他獨立地提出了用激光打靶實現核聚變的設想,是世界激光慣性約束核聚變理論和研究的創始人之一。
18、鄧稼先(1924—1986),九三學社社員,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學家,中國核武器研製工作的開拓者和奠基者,為中國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發做出了重要貢獻。1924年出生於安徽 懷寧縣一個書香門第的家庭。1935年考入志成中學,在讀書求學期間,深受愛國救亡運動的影響。1937年北平淪陷後,他曾秘密參加抗日聚會。後在父親鄧以蟄的安排下,他隨大姐去往昆明,並於1941年考入西南聯合大學物理系。
19、趙九章(1907.10.15-1968.10.26),浙江吳興人(今湖州市吳興區),出生於河南省開封市,[1] 中國著名大氣科學家,地球物理學家和空間物理學家,中國動力氣象學的創始人,東方紅1號衛星總設計師,中國人造衛星事業的倡導者和奠基人之一、中國現代地球物理科學的開拓者。1933年(民國二十二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1938年(中華民國二十七年)10月獲德國柏林大學博士學位。
20、姚桐斌 (1922.09.03—1968.06.08),男,江蘇省無錫市人,祖籍安徽休寧,[1] 中共黨員,冶金學和航天材料專家,中國導彈與航天材料、工藝技術研究所的主要創建者之一,兩彈一星元勛。1945年,姚桐斌畢業於交通大學貴州分校(現西南交通大學)。
21、錢驥(1917.12.27—1983.08.18),男,出生於江蘇省金壇縣。中共黨員,空間技術和空間物理專家,原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副院長、科技委副主任。
22、錢三強,1913.10.16-1992.06.28,中國原子能科學事業的創始人,中國「兩彈一星」元勛,中國科學院院士。193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預科。1936年,畢業於清華大學。1939年錢三強完成了博士論文——《α粒子與質子的碰撞》。1946年底,榮獲法國科學院亨利·德巴微物理學獎。
23、郭永懷(1909年4月4日—1968年12月5日),男,山東榮成人,中共黨員。著名力學家、應用數學家、空氣動力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即中國科學院院士),近代力學事業的奠基人之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物理系首任系主任。
(3)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任德鵬哪裡人擴展閱讀:
「兩彈一星」元勛全部完成了大學本科學業。其中7人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比例最高,充分說明清華大學貢獻的「兩彈一星」元勛最多。其他大學依次為西南聯大、交通大學(今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南交通大學和北京交通大學)、浙江大學、中央大學、北京大學等。
中國向二十三位科學家頒發「兩彈一星功勛獎章」,表彰他們為研製「兩彈一星」作出的突出貢獻。其中 十位科學家本人的回憶文章和楊振寧追憶鄧稼先的文章被收錄於《請歷史記住他們》一書。中國科學院策劃、科學時報社編、 暨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該書中,既有當年擔任「「兩彈一星」科技協作的傑出指揮員和承擔科研攻關的著名科學家親身經歷的 回憶,也有已故元勛錢三強、王淦昌等生前留給國家歷史和檔案部門的珍貴資料。
原中國科學院黨組書記、副院長張勁夫的一篇回憶文章《中國科學院與「兩彈一星」》在國內外引起 強烈震撼,一大批親歷當年「兩彈一星」研製工作的科學家和科研管理領導幹部紛紛回憶當年史實,中國科學院軍工史辦公室 拿出多年來科學家們整理的內部史料,選出一部分經批准公開發表,使得《請歷史記住他們》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和權威性。
『肆』 少數民族科學家都有誰
1、鄭建宣
鄭建宣,物理學家、教育家。我國合金相圖研究工作的奠基人之一。測定了大量稀土元素的二元、三元相圖,發現了大量稀土元素中間相,對綜合利用和開發我國稀土資源做出了貢獻。畢生致力於高等教育事業,曾任廣西大學副校長多年,培養了大批各民族的科技人才。
『伍』 任德鵬是什麼人漢纜股份副總經理
任德鵬:男,1973年9月生,中國國籍,無境外居留權,助理工程師,畢業於青島海洋大學工業自動化虧悔專業。曾任青島塑料模具實業公司質量銷搜正主管。2002至今擔任漏源本公司副總經理。
『陸』 一人身兼兩院院士有多少人
截止2019年,身兼兩院院士的有34位,分別是閔桂榮,李德仁,沈志雲,顧誦芬,陸元九,鄭哲敏,吳良鏞,石元春,王越,陳俊亮,王淀佐等。
1、沈志雲,1929年5月28日出生於湖南長拍拆慎沙,機車車輛動力學專家御野,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南交通大學教授。
『柒』 兩彈一星的科學家的手抄報
主要寫關於兩彈一星的科學家的實例
錢學森 (1911- )
浙江省杭州市人,1911年生,男, 空氣動力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
1934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1935年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留學,翌年獲碩士學位,後入加州理工學院,1939年獲航空、數學博士學位後留校任教並從事應用力學和火箭導彈研究。 1955年回國
錢三強 (1913-1992)
浙江省湖州市人,1913年生,男,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1936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後赴法國巴黎大學居里實驗室和法蘭西學院原子核化學實驗室從事原子核物理研究工作,獲博士學位,1946年獲法國科學院亨利•德巴微物理學獎金。1948年回國
錢驥 (1917-1983)
江蘇省金壇縣人,1917年生,男,空間技術和空間物理專家。
1943年畢業於中央大學師范學院。1949年後,歷任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室副主任、主局檔任,二部衛星設計院業務負責人。
姚桐斌 (1922-1968)
江蘇省無錫市人,1922年生,男, 冶金學和航天材料專家。
1945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1947年赴英國伯明翰大學工業冶金系留學,1951年獲博士學位,1954年赴聯邦德國亞亨工業大學冶金系鑄造研究室任研究員兼教授助理。1957年回國後,歷任國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材料研究室研究員、主任,材料研究所所長。1968年被文革造反派毒打致死。
趙九章 (1907-1968)
浙江省吳興縣人,1907年生,男,地球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1933畢業於清華衫差大學物理系。1935年赴德國攻讀氣象學專業,1938年獲博士學位,同年回國。歷任西南聯合大學教授,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所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所所長、衛星設計院院長,中國氣象學會理事長和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理事長。1968年被文革暴徒殘害之後自殺身亡。
鄧稼先 (1924-1986)
安徽省懷寧縣人,1924年生,男,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1945年畢業桐塌亂於西南聯合大學物理系,後在北京大學任教。1948年10月縛美國普渡大學物理系留學,1950年獲物理學博士學位,同年回國
王淦昌 (1907-1998)
江蘇省常熟縣人, 1907年生,男,核物理學家, 中國科學院院士。
1929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1930年赴德國柏林大學留學,1934年獲哲學博士學位,同年回國。
彭桓武 (1915- )
湖北省麻城市人,1915年生,男,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1935年清華大學物理系畢業。1938年赴英國愛丁堡大學留學,從事固體物理、 量子場論等理論研究,獲哲學博士和科學博士學位。1945年與N•玻恩共同獲得英國愛丁堡皇家學會的麥克杜加耳——布列茲班獎。1948年被選為皇家愛爾蘭科學院院士。1947年回國,
程開甲 (1918- )
江蘇省吳江市人, 1918年生,男,核武器技術專家, 中國科學院院士。
1941年畢業於浙江大學物理系,1946年赴英國愛丁堡大學留學、工作,1948年獲博士學位後任英國皇家化學工業研究所研究員。1950年回國
黃緯祿 (1916- )
安徽省蕪湖市人,1916年生,男,火箭技術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 1947年畢業於英國倫敦大學帝國學院,獲碩士學位。回國後,歷任「東風一號」副總設計師兼控制系統總設計師、「東風二號」副總設計師、「東風三號」副總設計師、潛地固體戰略導彈及陸基機動固體戰略導彈總設計師,航天部總工程師、航天工業總公司高級技術顧問。
屠守鍔 (1917- )
浙江省湖州市人, 1917年生,男,火箭技術和結構強度專家, 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
1940年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1941年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航空工程系留學,獲碩士學位。1945年回國
周光召 (1929- )
湖南省長沙人,1929年生,1951年畢業於清華大學。 1987年至1997年任中國科學院院長,現任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副主任,國家科技領導小組成員
楊嘉墀 (1919- )
江蘇省吳江縣人,1919年生,男,衛星和自動控制專家, 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
1941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電機系。1947年赴美國哈佛大學應用物理系留學,獲碩士和博士學位。1956年回國
陳能寬 (1923- )
湖南省慈利縣人,1923年生,男,金屬物理學家, 中國科學院院士。
1946年唐山交通大學礦冶系畢業。1947年赴美國留學,1949年獲碩士學位,1950年獲美國耶魯大學研究院物理冶金博士學位。曾任美國霍普金斯大學和威斯汀豪斯公司研究員。1955年回國
陳芳允 (1916- )
浙江省台州市人,1916年生,男,無線電電子學、空間系統工程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
1938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1945年在英國COSSOR無線電廠研究室工作,解放前夕回國。
吳自良 (1917- )
浙江省浦江縣人,1917年生,男,物理冶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1937年畢業於天津北洋大學工學院航空工程系,後在雲南壘允中央飛機廠、 昆明中央機器廠任設計師、工程師。1943年赴美國匹茲堡卡內基理工學院冶金系學習獲理學博士學位,後任該校金屬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1949年任錫臘丘斯大學材料系主任研究工程師。1950年底回國
任新民 (1915- )
安徽省寧國縣人,1915年生,男,航天技術和火箭發動機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
1940年重慶兵工學校大學部畢業。1945年赴美國密歇根大學研究院留學, 獲機械工程碩士和工程力學博士學位。1949年8月回國
孫家棟 (1929- )
遼寧省復縣人,1929年生,男,運載火箭與衛星技術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
1958年畢業於蘇聯莫斯科茹科夫斯基空軍工程學院,獲金制獎章,同年回國。
朱光亞(1924- )
湖北省武漢市人,1924年生,男,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
1945年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物理系。1946年赴美國密執安大學從事實驗核物理研究工作,
獲物理學博士學位後於1950年春回國
王希季 (1921- )
雲南省大理市人,1921年生,男,衛星和衛星返回技術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
1942年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機械工程系。 1948年赴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學院研究院留學,獲碩士學位。1950年回國
王大珩 (1915- )
江蘇省吳縣市人,1915年生,男,光學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
1936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1938年赴英留學,攻讀應用光學專業,獲碩士學位。1942年被英國伯明翰昌斯公司聘為助理研究員。1948年回國
於敏 (1926- )
河北省寧河縣人,1926年生,男,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1949年在北京大學物理系攻讀研究生並兼任助教。1951年起在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員、 副研究員,從事核理論研究工作
郭永懷 (1909-1968)
山東省榮成市人,1909年生,男,空氣動力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1935年北京大學物理系畢業。 1940年赴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應用數學系留學並獲碩士學位。1941年到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理工學院研究可壓縮流體力學,1945年獲博士學位後留校任研究員, 1946年起在美國康奈爾大學任副教授、教授。1957年回國
外加一些圖畫 和名人名言 就差不多了
我們老師也要我們做
我們班都是這么做的
8A的紙 字寫大些
另外還加些愛國題材的作文啊 什麼啊 可以找
『捌』 請問 原航天五院的院長 副院長 是誰 現在的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的院長 副院長是誰 謝謝!
楊保華——院長兼黨委副書記
李開皮纖民—臘歲—黨委書記兼副院長
中國空燃局仿間技術研究院院長助理、院長東方紅航天生物有限公司總經理史俊傑
『玖』 天宮一號 詳細資料
天宮一號是中國首個空間實驗室的名稱,中國將於2010年—2011年底發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分別與神舟八號、神舟九號、神舟十號飛船對接。從而建立第一個中國空間實驗室。
【飛行器生產國家】中國
【計劃發射時間】2011年八月中旬
【發射目的】屬於航天發射第二步第二階段空間實驗室階段任務,為中國航天第三步建設空間站做准備。
【發射項目】發射兩年後與神舟八號、神舟九號、神舟十號完成對接任務。
【飛行器截圖】右圖是近圖。
【發射意義】標志著中國已經擁有建設初步空間站,即短期無人照料的空間站的能力。
【運載火箭】改進型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
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的包裝箱是迄今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使用的最大包裝箱,其先進的減震、溫控性能是「天宮一號」順利運抵發射場的保證。
「天宮一號」的名字讓人聯想起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中的孫悟空大鬧天宮。此外,「天宮」是中華民族對未知太空的通俗叫法。因此,起以「天宮一號」為目標飛行器命名,應該會很好地得到國人的共鳴。這個飛行器實際上就是空間實驗站的雛型。從「神七」到「神十」,是為了檢驗航天員太空實驗的能力和對接空間實驗站的技術成熟度。此後就是載人航天工程的第三步——實現建立太空實驗站並進行料理。屆時將會交替發射載人飛船和貨運飛船
2009年2月27日,中央電視台軍事報道中首次出現了中國「天宮一號」空間實驗室實體畫面,此前「天宮一號」僅有電腦效果圖和模型對外公開。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在27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交會對接任務研製建設已全面展開,「天宮一號」初樣產品的研製生產已基本完成。如果工作進展順利,可望於2011年進陵罩行飛行器空間交會對接試驗。
「神七」升空,舉國振奮。在神七實現「太空行走」後,中國的空間站距離我們越來越近了。
根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網的消息,中國未來的空間站的名稱叫「天宮」。這是一個具有濃郁中國特色、寄託了華人無限憧憬的名字。
根據規劃,中國將在2011年發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實際上是空間實驗室的實驗版,採用兩艙構型,分別為實驗艙和資源艙。之後,再發射「神舟八號」。「神八」是一艘無人的神舟飛船,與「天宮」一號進行無人自動對接試驗。2015年前,再陸續發射「天宮」二號、「天宮」三號兩個空間實驗室。 「天宮」二號將主要開展地球觀測和空間地球系統科學、空間應用新技術、空間技術和航天醫學等領域的應用和試驗。「天宮」三號將主要完成驗證再生生保關鍵技術試驗、航天員中期在軌駐留、貨運飛船在軌試驗等,還將開展部分空間科學和航天醫學試驗。
我國目前在研的空間實驗室採用兩艙結構,分別為實驗艙和資源艙。實驗艙可保證艙壓、溫濕度、氣體成分等航天員生存條件,可用於航天員駐留期間在軌工作和生活,密封的後錐段安裝再生生保等設備。實驗艙前端安裝一個對接機構,以及交會對接測量和通信設備,用於支持與飛船實現交會對接。資源艙為軌道機動提供動力,為飛行提供能源。
建設實現空間站的關鍵技術是「空間交會對接」。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航天器通過軌道參數的協調,在同一時間到達太空同一位置的過程稱為交會。對接是在交會的基礎上,通過專門的對燃肆接機構將兩個航天器連接成一個整體。實現兩個航天器在太空交會對接的系統,稱為交會對接系統。
空間交會對接技術難度很大,因為空間實驗室體積都比較大,發射空間實驗室的時候是不裝人的,人是後來通過太空梭或者飛船送上去的。人要進入到空間實驗室,太空梭或飛船就必須和空間實驗室對接起來。這個難度很大,在太空中的空間實驗室和太空梭都是高速運行的,時速到達28000公里以上,在對接過程皮汪轎中,如果計算不準,就可能發生飛船相撞事故。
空間交會對接控制方法有兩種,一種是人工控制、另一種是自動控制。用人工控制來完成太空交會對接可以提高交會對接的成功率。自動控制交會對接可靠性高,不需考慮人員的安全和救生問題。在航天器的交會對接技術方面,未來的發展趨勢是人工控制和自動控制相結合,以提高交會對接的靈活性、可靠性和成功率。
目前我國的火箭最大運載能力只有10噸,不僅無法將體積更大、重量更重的空間實驗室發射升空,也滿足不了空間實驗室在運行期間所需大量物資的運輸要求。在後續的發射中,將採用新一代大推力長征5號火箭。長征5號火箭的運載能力可達25噸,基本與國際上的頂級水平相當,可以滿足在低軌道發射空間實驗室的需要。
人類目前載人航天活動的終極目的,是將實驗室搬上太空,利用太空微重力高真空的獨特環境,開展地面無法進行的生命科學、材料科學等實驗,從而為人類造福。
太空生命科學試驗不僅可以進行植物育種、發明新的葯物,而且在半導體、特種材料、天文學、對地觀測等方面的好處更是不一而足。因此,以神七為起點的空間站建設,將為科學研究帶來更大的舞台。
對接介紹
空間交會對接控制方法有兩種,一種是人工控制、另一種是自動控制。用人工控制來完成太空交會對接可以提高交會對接的成功率。自動控制交會對接可靠性高,不需考慮人員的安全和救生問題。在航天器的交會對接技術方面,未來的發展趨勢是人工控制和自動控制相結合,以提高交會對接的靈活性、可靠性和成功率。
對接過程
天宮一號效果圖
中國在神八、神九、神十任務中,將突破無人與有人飛船對接技術,並建設首個名為「天宮一號」的空間實驗室。這是載人航天工程副總指揮、神七任務總指揮部副總指揮長張建啟在接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網專訪時透露的。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指揮張建啟今天上午在接受本台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將於2010年—2011年底發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的重量有8噸,類似於一個小型空間實驗站,在發射天宮一號之後的兩年中,中國將相繼發射神舟8、9、10號飛船,分別與天宮一號實現對接。
針對女性何時能加入中國航天員的隊伍,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王兆耀在2008年9月27日舉行的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中國暫時沒有選拔女航天員的時間表,但相關課題正在研究。
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總指揮、總設計師陳善廣日前透露,中國新一代航天員的選拔准備工作已完成,預計在神七任務結束後,選拔將正式啟動。 新一代航天員仍計劃從空軍飛行員中挑選,數量不會超過第一批即14人。
空間實驗室
中國在研的空間實驗室採用兩艙結構,分別為實驗艙和資源艙。實驗艙可保證艙壓、溫濕度、氣體成分等航天員生存條件,可用於航天員駐留期間在軌工作和生活,密封的後錐段安裝再生生保等設備。實驗艙前端安裝一個對接機構,以及交會對接測量和通信設備,用於支持與飛船實現交會對接。資源艙為軌道機動提供動力,為飛行提供能源。
建設實現空間站的關鍵技術是「空間交會對接」。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航天器通過軌道參數的協調,在同一時間到達太空同一位置的過程稱為交會。對接是在交會的基礎上,通過專門的對接機構將兩個航天器連接成一個整體。實現兩個航天器在太空交會對接的系統,稱為交會對接系統。
空間交會對接技術難度很大,因為空間實驗室體積都比較大,發射空間實驗室的時候是不裝人的,人是後來通過太空梭或者飛船送上去的。人要進入到空間實驗室,太空梭或飛船就必須和空間實驗室對接起來。這個難度很大,在太空中的空間實驗室和太空梭都是高速運行的,時速到達28000公里以上,在對接過程中,如果計算不準,就可能發生飛船相撞事故。
編輯本段完成總裝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2010年8月17日表示,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一個空間交會對接目標——天
「天宮一號」 神舟八號將於今年發射
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已於近日完成總裝,全面轉入電性能綜合測試階段。在完成一系列電性能、力學性能和熱性能測試後,該飛行器將於2011年發射進入預定軌道,之後,發射神舟八號飛船與之交會對接。 這位發言人說,2009年底以來,執行交會對接任務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改進型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和改進型神舟載人飛船等主要飛行產品陸續完成了初樣階段各項研製、試驗工作,全面轉入正樣研製階段。
目前,交會對接任務各項准備工作進展順利。神舟八號飛船正在進行總裝;改進型長征二號F火箭產品已齊套,正在進行分系統綜合試驗;針對交會對接任務的航天員訓練工作全面展開,我國第二批航天員包括兩名女航天員也參加了訓練;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和神舟八號飛船裝載的各項空間科學實驗載荷設備陸續按計劃交付飛行器總裝,有關地面支持系統准備工作全面推進。
按照計劃,我國將於2011年先後發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和神舟八號飛船,實施首次空間飛行器無人交會對接試驗。[4]
編輯本段完成各系統性能實驗
據3月4日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空間技術研究院傳來的消息說,「天宮一號」已經完成了各系統性能實驗,系統間介面匹配和模擬飛行測試各項空間科學實驗設備研製進展順利。[5]
完成了總裝工作的天宮一號現在已經露出了它的廬山真面目,「天宮一號」的體積還是比神州飛船要大不少,前半部分則是它的實驗艙,航天員跟科學家主要就會集中在前半部分進行實驗。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空間技術研究院人員:就是目前的「天宮一號」已經完成了總裝工作,它意味著就是我們整個的飛行器,整個系統已經基本上可以運轉起來了。
綜合測試主要是對「天宮一號」進行加電測試,科研人員將模擬天上各種真實的工作模式進行實驗,對「天宮一號」各個零部件進行最全面、真實的考核,按照計劃我國將會在今年發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和「神州八號」飛船實施首次空間飛行器無人交匯對接實驗。
編輯本段使用壽命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原副總指揮張建啟此前接受采訪時透露,天宮一號重達8噸,採用了全新設計和許多新技術,使用壽命兩年。天宮一號的學名叫「目標飛行器」,因為,其後發射的幾艘神舟飛船將與它進行對接,完善航空器交匯對接技術。用專業人士的話說,「天宮一號」既是一個空間交會對接的目標飛行器,也是一個簡易的空間實驗室,中國准備利用這個平台,要進行空間實驗室的有關技術試驗。
此外,即將發射天宮一號的火箭也有了改進,與前三次載人航天飛行相比,長征二號F火箭技術變化較大,進行了近170項技術狀態更改,其可靠性安全性也更加提高。
編輯本段相關報道
中國廣播網報道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2010年03月10日7時44分報道,中國首個空間實驗室——「天宮一號」將於2011年發射升空,履行它在太空中兩年的飛行任務,並完成出艙活動、空間交會對接試驗和發射長期自主飛行、以及有人照料的空間實驗室等目標。 距離翟志剛的太空行走已經過去近2年,「神五」、「神六」之後,中國載人航天事業如何邁好第二步?中國是否會有女航天員進入「天宮」?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原副總指揮張建啟中將接受專訪,為您拉直這一連串的問號。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分為三步走:第一步是航天員上天。「神五」標志著第一步任務已經完成。 第二步要實現多人多天飛行、航天員出艙、此後完成飛船與空間艙的交會對接,並發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間實驗室。「神六」和「神七」完成了前一部分的任務。 張建啟表示,現在第二步的後續任務以及第三步,也就是建立永久性空間試驗室正在按計劃進行。 張建啟:估計2011年,也就是明年初先發射目標飛行器,接著發射「神八」、「神九」、「神十」,進行對接。「神八」肯定是無人對接,至於有人對接是「神九」還是「神十」,主要看「神八」交匯對接是不是很順利?完成了三次對接,就完成第二步整個戰略目標。 後面進入第三步,也就是建立我國自己的空間站,完成三步走的戰略。 張建啟中將說的目標飛行器,正是人們常說的「天宮一號」,它是中國空間實驗室的實驗版。神八、神九和神十都將與它進行對接。記者注意到,「天宮一號」的發射時間與此前預告的2010年底向後推遲了幾個月。張建啟表示,適當的調整完全正常。在速度和確保萬無一失的選擇中,航天人選擇後者。 張建啟:畢竟我們是第一次在搞這個東西。要達到兩年的壽命。8噸重,這有很多新的技術突破。
新華網報道
新華網北京2010年03月03日 電(記者 任沁沁 隋笑飛)全國政協委員、空間技術專家戚發軔3日向新華社記者透露,中國將在2011年發射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並在2年時間內逐步實現與神舟八號、神舟九號、神舟十號的三次交會對接試驗。
此後,「天宮一號」可以被改造為一個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間實驗室。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共分「三步走」。第一步載人飛船階段,通過神舟五號和六號已圓滿完成,把中國航天員送上天,完成了多人多天飛行,而且能准確回到預定地點;第二步是空間實驗室階段,這一階段要攻破四項技術關鍵,為第三步的空間站建設做技術准備。 戚發軔介紹說,空間實驗室階段是目前正在進行的階段。它的第一項技術關鍵是出艙活動,神舟七號完成了這個任務;第二個技術關鍵是交會對接,通過「天宮一號」在太空飛行2年左右的時間里,先後完成與神舟八號、神舟九號、神舟十號的太空對接,突破並基本掌握航天器交會對接技術。目前,國外交會對接技術已趨成熟,開始應用在大型航天器組裝上。 而第三個技術關鍵是補加,為飛行器補給推進劑、空氣、水、食品等;第四個關鍵則是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統。 戚發軔透露說,神舟八號是無人飛船,神舟九號、神舟十號是載人飛船,將搭載2到3名航天員。屆時,飛船上不排除搭載來自台灣的種子。 此外,低碳的理念也被應用到航天科研中。「原來的推進劑主要成分是有污染的四氧化二氮和偏二甲肼,現在將逐漸改用液氧、煤油等。」戚發軔說。 戚發軔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曾擔任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載人飛船系統總設計師。
新華網快訊:國防科工局表示,探月二期工程的技術先導星「嫦娥二號」衛星預計於2010年底發射升空執行試驗任務,目前衛星正在進行總裝測試。
(聯合早報網訊)香港明報報道,中國加強在太空領域的發展。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網昨日公布,中國第一個太空實驗室「天宮一號」已經完成總裝,預定於明年發射,並會與後續發射的「神舟八號」太空船在太空對接。 據新華社報道,去年底以來,執行交會對接任務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改進型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和改進型神舟飛船等主要飛行產品陸續完成了初樣階段的各項研製、試驗工作,全面轉入正樣研製階段。 目前,交會對接任務的各項裝備工作進展順利。「神舟八號」太空船正在進行總裝;改進型長征二號F火箭部件已齊,正在進行分系統綜合試驗。 「天宮一號」和「神舟八號」太空船裝載的各項太空科學實驗載荷設備陸續按計劃交付總裝,有關地面支援系統准備工作全面推進。按照計劃,中國將於2011年先後發射「天宮一號」和「神舟八號」,實施首次太空飛行器無人交會對接試驗。 全國政協委員、空間技術專家戚發軔3日向新華社記者透露,中國將在2011年發射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並在2年時間內逐步實現與神舟八號、九號、十號的三次交會對接試驗。
此後,「天宮一號」可以被改造為一個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間實驗室。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共分「三步走」。第一步載人飛船階段,通過神舟五號、六號已圓滿完成,把中國航天員送上天,完成了多人多天飛行,而且能准確回到預定地點;第二步是空間實驗室階段,這一階段要攻破四項技術關鍵;為第三步的空間站建設做技術准備。
戚發軔介紹說,空間實驗室階段是目前正在進行的階段。它的第一個技術關鍵是出艙活動,神舟七號完成了這個任務;第二個技術關鍵是交會對接,通過「天宮一號」在太空飛行2年左右的時間里,先後完成與神舟八號、九號、十號的太空對接,突破並基本掌握航天器交會對接技術。目前,國外交會對接技術已趨成熟,開始應用在大型航天器組裝上。第三個技術關鍵是補加,為飛行器補給推進劑、空氣、水、食品等;第四個技術關鍵則是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統。
戚發軔透露說,神舟八號是無人飛船,神舟九號、十號是載人飛船,將搭載2到3名航天員。屆時,飛船上不排除搭載來自台灣的種子。
此外,低碳的理念也被應用到航天科研中。「原來的推進劑主要成分是有污染的四氧化二氮和偏二甲肼,現在將逐漸改用液氧、煤油等。」戚發軔說。
戚發軔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曾擔任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載人飛船系統總設計師。
據新華社
兩女太空人備戰神九 繼無人的「神舟八號」太空船後,2012年發射的「神舟九號」太空船將是載人飛行,針對交會對接任務的太空人訓練工作已全面而有序的展開,包括兩名女太空人也參加了訓練。
編輯本段中國的火箭現狀
中國的火箭最大運載能力只有10噸,不僅無法將體積更大、重量更重的空間實驗室發射升空,也滿足不了空間實驗室在運行期間所需大量物資的運輸要求。在後續的發射中,將採用新一代大推力長征5號火箭。長征5號火箭的運載能力可達25噸,基本與國際上的頂級水平相當,可以滿足在低軌道發射空間實驗室的需要。
人類載人航天活動的終極目的,是將實驗室搬上太空,利用太空微重力高真空的獨特環境,開展地面無法進行的生命科學、材料科學等實驗,從而為人類造福。
編輯本段太空生命科學試驗
實驗任務
天宮一號飛行器模型亮相
太空生命科學試驗不僅可以進行植物育種、發明新的葯物,而且在半導體、特種材料、天文學、對地觀測等方面的好處更是不一而足。因此,以神七為起點的空間站建設,將為科學研究帶來更大的舞台。
實驗條件
中國在研的空間實驗室採用兩艙結構,分別為實驗艙和資源艙。實驗艙可保證艙壓、溫濕度、氣體成分等航天員生存條件,可用於航天員駐留期間在軌工作和生活,密封的後錐段安裝再生生保等設備。實驗艙前端安裝一個對接機構,以及交會對接測量和通信設備,用於支持與飛船實現交會對接。資源艙為軌道機動提供動力,為飛行提供能源。
編輯本段全程追蹤
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
011年6月29日,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通過出廠評審,轉運至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開展任務實施前最後階段的測試工作。
2011年7月23日,用於發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的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23日上午運抵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至此,執行天宮一號飛行任務的各大系統參試人員和飛行產品,已集結載人航天發射場。
嘿嘿,網路抄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