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信息技術 > 如何把技術當作生命

如何把技術當作生命

發布時間:2023-04-26 16:39:04

㈠ 怎樣做一名合格的技術人員

作為一名從事煤礦生產的技術人員,煤礦行業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對技術人員各方面的要求也特別高。可以說一個煤礦技術人員各方面能力的高低直接決定了該礦的生產系統。一名技術員好壞的標准,取決於處理事物的能力、態度和效果。專業理論的掌握和現場實踐中的攻關,是我們的基本。以《煤礦安全規程》為標准,具體的施行於平時的作業規程當中,徹底的執行於日常的現場工作當中。
本人未經歷過有關技術方面的工作,沒有實際工作經驗。剛從學校畢業來到本礦參加工作,在掘進區跟班實習了一個月,後分採煤二區。現跟小班實踐學習中,所以就我個人的認識和想法來談談我對如何才能作一名合格的技術人員闡述一下自己的一些看法和意見。
如何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煤礦企業技術人員?根據本人的理解,從三大點對此問題進行具體的剖析:
一、要如何才能做好一名煤礦企業的技術人員,我認為一個人的素質與態度是最重要的,基本要做到如下幾點:
首先,要擁有一種對工作認真負責的態度;一份對工作嚴謹性的責任;一條正確的科學思路;一項勇於實踐創新的發展觀。我們要倡導團隊協同,精誠團結,坦誠溝通,真誠合作,目標統一是我們持續發展的根本。我們依靠基本知識與實踐來充分滿足技術上的需求,超出期望,創造卓越成就,並由此獲得成功。
其次,(1)要做到樂於進取,勤奮學習,不斷優化知識結構,提高知識技能;(2)保持良好積極的心態,樂於與他人合作, 他人的知識、技能和經驗,經常交心溝通,不自以為是;(3)對本職工作全面負責不攬功諉過,不怨天尤人,不隨意推卸自身的責任;(4)相互尊重、誠懇聆聽他人意見,背後不議論別人長短,有意見當面坦誠提出;(5)經常進行自我反思,找出工作中的差距,及時改進,不斷提高;(6)工作意識強,不怕累,不怕苦;(7)不斷創新,探索新思路和新方法,創造性地開展工作;(8)積極學習理論知識,專業知識和科學文化知識,不斷提高思想水平、文化素質和工作能力;(9)勇於實踐,提高理論與實踐想結合的能力;(10)嚴格遵守各項工作制度、章程、規范和標准。
再次,工作要做到有計劃、有目標。把實現目標當作一種追求,一種享受。要擁有一種良好的心態,工作要不斷創新、不斷改進、不斷優化,做到精細工作。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技能,不斷的提高個人的工作能力。每天都有發展,都要有進步。停滯不前就是倒退,進步慢也是一種倒退,只有超越過去,超越他人,才能永不言敗。營造一種尊重、和諧、奮進的工作氛圍,激發工作的主動性、創造性,實現快樂工作、安全生產。在安全問題有所保障的前提下,不斷的提高工作效率,快速發展,勇於創新。
然後在工作中,一定嚴格要求自己盡職盡責,積極參於工作,不怕苦,不怕累。抱以正確的科學思想觀念,結合實際,求實創新。要擁有強硬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實際經驗,才是作好工作的根本;有較高的思想政治覺悟和吃苦耐勞的精神,才是作好工作的原動力。
二、關於技術管理的幾點思考: 施工技術管理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項目、一個企業的成敗,施工技術管理占據舉足輕重的位置。我們這樣的煤炭能源產業性質的企業處於提高國有能源開發加大,國家發展需求能源和國家加大基礎發展的局面,生產規模有很大擴張。擴張的結果要求管理有新的思路和運行方法。同樣,施工技術管理也需要有所提高,適應生產、經營新格局。
1、 施工技術管理的基礎工作應是一項常抓不懈的工作。 設計文件審查、施工調查、施組設計、開工報告、技術交底、施工測量、變更設計、工程質量檢測、計量管理、技術總結、內部預算。這十項基礎業務基本構成了技術管理的涵蓋內容。需要我們的技術人員在施工和管理中認真對待,有機統一的貫徹在施工技術管理之內。並且,基礎業務任務繁重、單調枯燥,但稍微粗心大意,給工程、企業帶來的影響及損失有時是巨大的。這樣的例子是很多見的。拋開基礎工作談論施工技術管理,就成為無根之樹、無基之大廈。
2、 不拘一格的開展「如何做一名合格技術人員」的活動。 一個合格的技術主管具備的基本條件是:專業知識豐富、擁有多方位的思考能力、良好的心裡素質、業務素質高、組織能力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能把握和預測項目措施執行的大局和形勢。 技術人員是施工技術管理的基本力量,技術人員隊伍的整體素質提高能帶動整個企業施工技術管理水平的提高。在技術人員的聘用上,原則上就是具備上述條件。企業要用這些技術負責人去帶動和感染廣大基層職工人員,以提高整體技術水平。
3、 把握技術人員心態,調動其積極性。 隨著市場的發展,技術人員的心態和需求和以往技術人員有很大變化。首先、工作環境的攀比心理在增長。因為企業性質的決定了我們的流動、艱辛甚至是危險。其次受市場就職價位的影響和攀比,對工作報酬不滿。這是現實,也是我們不能逃避的。
盡管在待遇方面企業做出了積極的努力,還需要有關負責人關注此問題。我們企業有我們的優勢,能真正的學習到過硬本領,用人機制靠真才實學等等。4、 抓住機遇,充分利用各種力量推進科技開發。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在企業中科技開發是促進企業發展、擴大經營的重要途徑。皖北煤電集體公司百善煤礦,位於安徽省淮北市濉溪縣百善鎮。關於綜采工作面實行戧茬鋪網:其主採煤層為六煤層,可採煤層平均厚度為2.8m,採用走向長壁採煤法。該礦於1986年開始上馬綜合機械化採煤以來,在所有綜采工作面的收作中均需進行鋪網工作,使用1m×10m金屬網,沿工作面傾向聯網,走向鋪網,走向前後棟網壓茬500mm,傾向相鄰兩片網壓茬300mm,以往每個工作面鋪網都實行的是順茬鋪網。2006年2月初在6524工作面的鋪網工程中,時任該礦採煤副總工程師祁明峰和綜采一區技術區長汪英明大膽地提出試行戧茬鋪網,經過3天的鋪網工作,取得了較好得效果。
再舉例說明,本礦採煤二區按礦生產安排,自9月8日起在6812工作面進行了新型過頂材料試驗施工。截止到9月26日,該新型過頂材料在18天的試驗施工中使用比較方便,回收雖然存在一定的難度,但是在採取有效的措施後回收率達100%,為礦節省了大量的材料費用,並減輕了職工的勞動強度。為節約大量的物資材料的使用和減少生產過程中經濟的投入,降低了每產1噸原煤的經濟成本,目前,試驗地段已由原來的20棚擴大到40棚。所以說只有創新求實和科學發展才是企業的生命之源。
依附著豐富的經驗和可靠的技術,在工作當中不斷發展,創新。才可達到更好的工作效率並提高井下作業的安全系數。所以說科學是第一生產力,雄厚的技術就是生產力的第一生命。
三、腳踏實地的工作,不可抱有懷才不遇的思想。
古往今來,不乏有才華橫溢、努力敬業卻得不到領導賞識的懷才不遇者,在現代煤礦企業當中,也常有這樣的人,明明為煤礦企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卻總是與提升的機會失之交臂,扮演著被領導遺忘的角色。
這種懷才不遇者除了悲天憫人以外,也需要反思,為什麼自己會陷入這樣的命運?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走出這種悲哀的命運呢?
不能否認,得不到重用可能有客觀的因素。例如可能遇到體制的限制,或時機不佳,有的人可能會認為自己遇到了權利慾和控制欲都很強的上司,把自己的工作成績拒為己有,讓自己無可奈何等等,面對這些客觀因素,你可以採取順其自然的態度,接納生活中存在的這種無奈,從而平衡心態。
要及時改變抱以懷才不遇的心態,學會通過某種方式讓上司注意到你的業績、賞識你的努力,在合適的時機、場合向領導展示你的能力與成績,有助於得到領導的賞識。另外,不要以自我為中心,而是嘗試設身地站在領導的角度看問題,多根據領導的需要而不是自己個人的好惡來調整工作,也有助於得到領導的賞識。
在今後的工作當中,善於聽取他人的意見,積極採納他人正確的思想路線。多多實踐,勇於創新,經常對自己的工作進行反思。學會把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相結合。爭取做一名合格的煤礦企業技術人員。
對於剛出校門的我們,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要在實踐中進行合乎個人實際的理論創造。創新與獨立思考相結合,這就是我們謀求發展的根本。獨立思考是創新的極其重要的必備條件,它為創新提供思路、觀點、理論方法和達到目的的路徑。一個人能夠有所創新,他必然是善於獨立思考的人。
要成為一名好的職工,應該始終能夠做到腳踏實地、扎扎實實、一步一腳印地按照礦的章程嚴格要求自己,而決不能在一定條件上達折扣、自我放寬要求、降低標准、自欺欺人。
在此,我還想說的是我們每一位大學生應該以苛刻標准來規范自己的言與行。大學生是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大學生,也更應該是理論聯系實際的大學生,我們只有把自己所學的知識融入到社會實踐中去才能真正為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大學生應始終與人民群眾站在一起,要始終做到「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基本要求。大學生也是構造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人民大眾中的一員,難免會犯錯,但正如列寧同志所說:犯的錯誤並不可怕,而最可怕的是犯了錯誤不去改正。由此我們每一位大學生更應該堅持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優良作風。最重要的、也是最現實的,剛步入社會,還有很多事我們不明白,艱苦奮斗、刻苦學習、謙虛謹慎,才可以使我們走好一條路。

㈡ 如何做才能學好一門技術呢

1
目標要明確,要快速的掌握一門技術,必定是你有需求的部分,有需求了才會有求知慾,有動力的去探索學習。首先,目標要明確些,自己要達到什麼樣的程度,學習的願景是怎樣的,自己要心裡有數。

2
好的開始,往往是籠統的概念性知識。框架一定要清楚,起初階段,一定要搞清楚學習的大框架,循循漸進,一步一個腳印的慢慢實現自己的學習目標。

3
找個好老師帶你入門,這樣子可以事半功倍的達成目標。不要怕花錢,能拿錢換取時間質量的就是好的學習手段,大部分人往往是花時間自己研究回過頭來卻不知道自己走了好多的冤枉路,浪費了大把的時間,這些其實都是自己的生命價值。

4
一定要注重實戰,老是看理論方面的,沒有實戰的練習是達不到自己所要求的,人們往往都是眼高手低的,自以為會了,等實際操作後才知道自己只是一知半解,所以多實戰,這樣子才能更加真實的了解自己。

㈢ 如何正確利用科學技術造福人類

科技就像一把雙刃劍,它在給我們帶來福音的同時,也製造了一些麻煩。如基因工程可以用來治病,也可以毀滅人類。網路可以在上面購物、聊天、發郵件、聽廣播、看新聞,然而「電子海洛因」中的網路暴力和色情腐蝕著人們的心靈。航天器的發展對人類開發利用太空資源、進行科學研究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同時太空垃圾也給人類和地球帶來了新的威脅。據統計,目前約有數千噸太空垃圾在繞地球「運行」,且數量正以每年2%至5%的速度遞增。科學家們對太空中可能存在的近10萬塊廢棄物表示擔憂。150多年以前,「炸葯大王」——瑞典化學家諾貝爾研究的炸葯,既可用於人們開山挖礦、修建公路和鐵路,也被運用於戰爭。對此,諾貝爾感到很痛心。他把發明炸葯獲得的巨大財富全部捐獻出來,設立諾貝爾獎,獎勵那些「給人類造福最大的個人和機構,」希望科技永遠只造福人類。
科學技術的發展,是靠人發展的,而促使科學技術發展的最終目的也是為了促使人類的發展。科技,幫助我們創造了優越的生活環境;科技,提高了我們的生活質量;科技,是全世界人們智慧的結晶!我們身處科技中,要不斷學習新的科技!科技就在我們身邊,我們還要大力發展科技!科學技術也被錯誤利用,給人類到來了災難。我們倡議不要再利用科技危害人類,讓科技為人類造福。

㈣ 從哲學、科學和技術之間的關系看我們要如何實施技術

在我國學位授予的學科目錄中,屬於哲學這個一級學科的,原來就有「自然辯證法」這個二級學科,在前幾年修訂學科目錄時,將這一名稱改成為「科學技術哲學(自然辯證法)」。對於這一改動,當時就有不同看法;現在,多數自然辯證法工作者已同時接受了科學技術哲學的稱謂,但對它的外延和內涵仍有看法的不同。自然辯證法由來已久,古代就有樸素的自然辯證法思想。黑格爾在其自然哲學中論述了自然界辯證發展的觀點,但還不能稱之為真正科學形態的自然辯證法。
對我們來說,自然辯證法學科是得名於恩格斯的著作《自然辯證法》的。我們進行的自然辯證法課程教學,開展的自然辯證法研究,歸屬於馬克思主義旗幟下。自然辯證法、歷史唯物主義都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分支學科,也有理由認為自然辯證法與辯證唯物主義沒有本質上的區別。
我們大都確認,自然辯證法學科要從本體論、認識論,方法論和價值論的角度研究自然、自然科學和技術,進而從總體上研究科學技術與社會的相互關系。自然辯證法包括和涉及到很廣泛的領域,用形象比喻說,也可以把它看成為「大口袋」,自然辯證法學科是開放的,它的內容、方法和原理都是不斷發展的。
那麼,自然辯證法(Dialectics of Nature)這個名稱對我們來說是否就完美無缺、無可推敲了呢?未必,這里至少有以下幾點值得考慮。
首先,學科名稱要盡可能符合學科分類的種屬關系。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里,在哲學這個一級學科下,包括著馬克思主義哲學、東方哲學、現代西方哲學、宗教學、倫理學、美學、邏輯學、自然辯證法等二級學科,除自然辯證法外,其餘均為學,顯得不夠協調。
其次,學科名稱要盡可能符合學術交流(包括對外交流)的需要或與國際接軌。在國外,與自然辯證法的對象和性質相類似的學科多稱之為自然哲學、科學哲學、技術哲學,有的則名之為自然科學的哲學問題,我們所說的自然辯證法往往需費較多口舌才能被理解,或雖一再解釋仍不易溝通。為此,最好有一個相對更為通行的學科提法。
再者,學科名稱要盡可能貼近學科發展內容。從原來意義上,自然辯證法主要是研究自然界的辯證法、自然科學的辯證法、認識自然的辯證法。在延伸拓展後才從天然自然觀過渡到講人工自然的創造,從科學觀、科學方法論過渡到科學技術觀、科學技術方法論;由此也可認為,原來的名稱有點不夠了。再如,從原來意義上,自然辯證法學科可以不講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現在看卻需要「超越」了。
基於這些考慮,採用科學技術哲學的學科名稱是有必要的。當然,為了表明歷史淵源和我們所研究的科學技術哲學的特色(屬於馬克思主義哲學),亦可稱之為「科學技術哲學」(自然辯證法),盡管這個括弧常常可以省略。
在我們的學科目錄中,可以把科學技術哲學與自然辯證法作為同一的東西看等,但從學科的內容、層次看,似乎這兩者又不是完全同一的;如果把當今出版的和慣用的《自然辯證法講義》、《自然辯證法概論》原樣不動地就換成為《科學技術哲學講義》、《科學技術哲學概論》則未必相宜。科學技術哲學總應該有更深的哲學思考和更多的哲學色采,而不全等於科學觀和技術觀。也許,採用(或同時採用)科學技術哲學的名稱,會使我們從新的角度來研究自然辯證法,會給我們的自然辯證法研究增添新的內容的表述方式。
00二、科學技術哲學與自然哲學
採用科學技術哲學的學科名稱,乃至象某些單位把「自然辯證法研究室」更名為「科學技術哲學研究室」,也不是完美無缺、無可推敲的。這里的問題主要是發生於如何看待自然哲學,如何認識科學技術哲學與自然哲學的關繫上。
長期以來,我們所確認的自然辯證法是把自然觀作為重要內容的,乃至有人主張自然辯證法主要的就是自然觀。但是,由於人們對自然哲學的看法不一,就出現了以下一些觀點:第一,有自然辯證法的自然觀,沒有也不應該再有自然哲學(復活自然哲學的企圖是多餘的,而且是一種退步);第二,應當對自然觀進行反思、批判、研究,自然觀上升到哲學高度就是自然哲學,自然辯證法包括著自然觀也可以說在本質上包括著自然哲學,或說自然哲學是自然辯證法的一個組成部分;第三,恩格斯的《自然辯證法》就是自然哲學著作,自然辯證法也就是馬克思主義的自然哲學。
本文不可能詳細地討論這個問題,大體上說我是持第二種觀點的。我認為應當重視自然觀、自然哲學的研究,特別是由於非線性科學和復雜性研究的興起,非常需要有新的自然觀和新的自然哲學。我們不應迴避自然哲學的名稱,尤其不應漠視當代自然哲學研究的內容。
基於這個觀點看,與自然辯證法相對應的學科就不僅有科學哲學、技術哲學,而且還有自然哲學。對於《自然辯證法研究》雜志加上自然哲學、科學哲學、技術哲學的副標題,我是贊成的。與這點相關,我也贊同將「自然辯證法」改為「自然哲學與科學技術哲學」的建議[(1)]。僅就此而言,把科學技術哲學學科與自然辯證法同一起來是有缺陷的;只從字面上看似乎科學技術哲學不包括自然觀或與自然哲學不相容,我們在學科的研究和宣傳中要注意到這點。
同時,我們又不要誇大這個缺陷,也不要因有某種缺陷而否定科學技術哲學作為學科名稱,就涉及自然哲學來說我認為要考慮到以下三點:
第一,作為學科名稱總免不了要有某種簡化。就採用「自然辯證法」作為學科名稱來講,我們可以認為當代的(科技革命時代的)自然辯證法應當包括技術辯證法,卻未必由此認為學科名稱應叫做「自然辯證法與技術辯證法」。類似理由,我們在採用「科學技術哲學」作為學科名稱時也可以略少一點全面性,例如未必都要用「自然哲學與科學技術哲學研究所」、「自然哲學與科學技術哲學教程」之類的提法。不能說採用科學技術哲學的學科名稱就是要連根去掉自然哲學。
第二,自然哲學與科學哲學、技術哲學本是密切相關的。說科學哲學已使獨立的自然哲學成為不必要固失偏頗,說自然哲學可以分立於科學哲學、技術哲學之外也可商榷。原則上說,關於自然本身的哲學、人類認識自然的哲學與人類改造自然的哲學是彼此不可分割的。自然哲學必然涉及人與自然的關系、人化自然和人工自然的特點、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離開了科學哲學、技術哲學(以及科學技術社會。)很難把自然哲學講清楚。
第三,從一定意義上說,也可以把自然哲學看作是科學技術哲學的基礎或科學技術哲學的本體論。實際上,人們在科學技術哲學的學科範疇里,已經進行了自然哲學的研究和論述。例如在探討科學技術哲學進展的專著中設專章研究「自然哲學問題」,[(2)]在科學技術哲學的教材中「自然論」為開篇。[(3)]擔心採用科學技術哲學的學科名稱會低估或取消自然哲學,是不必要的。
00三、科學哲學、技術哲學與科學技術哲學
以科學技術哲學為學科名稱是有一定道理的、可行的,至少在用到這個名稱時會聯繫到科學哲學和技術哲學,易於大致上了解我們所研究的學科的對象和性質。用不著費多少口舌也能說明,我們所說的科學技術哲學是廣義的,它也是個「大口袋」,不僅可以包括科學哲學、技術哲學,包括作為其基礎的自然哲學,乃至在延伸意義上包括科學社會學、技術社會學。
然而,如果從更嚴格的要求和准確的劃界來看,以科學技術哲學作為一個學科的名稱仍需辨析,這個名稱未必就是很貼切或不言自明的。目前在歐美國家有科學哲學(Philosophy of Science)的學科,與它並行的也有技術哲學(Philosophy of Technology)的學科,這兩個學科雖有點聯系(如有的科學哲學家論及技術哲學),基本上是分立的,它們在成熟程度、學科規范等方面差異較大。科學哲學頗有資格,學派林立,更象認識論;技術哲學仍很幼稚,學派劃分相對不明顯,更象社會學。至少在現在,還不能說科學哲學與技術哲學已經走到一起來了,還不能說已經有了一體化的科學技術哲學或作為一個學科的、統一的科學技術哲學(Philosoph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我們如果只把科學技術哲學看作是科學哲學與技術哲學的合取,或只是宣布它們已經實現一體化,並不足以講清科學技術哲學的對象、性質和范圍。
科學技術哲學暫時主要還是一個可用的學科名稱,在這里,界限和相關性的某些模糊是難免的、允許的,可不過苛要求,爾後再細推敲。
那麼,作為一個學科的科學技術哲學,在學科內容上名實相符的科學技術哲學,或把科學哲學與技術哲學有機結合的科學技術哲學,是否就可望而不可及或不可能形成呢?我以為,盡管科學與技術之間有著原則性的區別,盡管科學哲學與技術哲學有較多差異,統一的科學技術哲學仍是可以設想的;而且,正是因為這些區別和差異的存在,統一的科學技術哲學乃是必要的。
實際上,確有一些與科學技術有關的根本性問題是只從科學觀、科學哲學,或只從技術觀、技術哲學所難以說明的。例如,很難只用科學哲學來說明科學的價值,很難只用技術哲學來說明技術的價值,也很難只用科學哲學或只用技術哲學來說明科學與技術的相互轉化。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的命題不只是由科學哲學也不只是由技術哲學來論證的,對科學技術決定論不能只由科學哲學或技術哲學去反駁。
科學技術哲學學科的形成、發展,需要有一個探索、研究和辯論的過程。這種研究也會與一般的自然辯證法研究略有區別,這里應當有稍多一點的哲學反思,達到稍高一點的哲學層次。自然辯證法中的科學技術觀已經是在哲學層次上了,如果對於科學技術觀作進一步的、更深入的反思,將會更加符合科學技術哲學的要求。
這種反思是值得嘗試的,當然要求下一番功夫。例如可能需要寫出諸如「從哲學的觀點看基礎科學與技術科學」、「從哲學的觀點看應用科學與工程技術」、「以科學為基礎的技術和以技術為基礎的科學」、「從哲學的觀點看科學技術化、技術科學化與科學技術一體化」、「科學、技術、生產的雙向作用」、「從哲學的觀點看科學技術向工程實踐的轉化」之類的文章。這里多應用了「從哲學的觀點看……」的提法,無非是想更具有科學技術哲學的特點。[(4)]
科學技術哲學的研究還有一個學科傾向的問題,這里所說的傾向不僅是指導思想上的(如科學主義、技術主義或反科學主義、反技術主義),而且是側重點或視角方面的。在歐美技術哲學中,就有工程技術的哲學和人文主義的技術哲學,或Technological Philosophy(技術的哲學)和Philosophy of Tec-hnology(技術哲學)兩種傾向。[(5)]或許,對於科學技術哲學來說,也既有著重於從內部對科學技術作分析的或著重於研究科學技術本身的「科學技術的哲學」,又有人文主義的「科學技術哲學」,後者與科學技術社會學(如果已經有了這門學科的話)有更密切的關系。我們在研究工作中要注意到這兩種可能的傾向。
00000000000000參考文獻
[1]吳國盛主編:《自然哲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版,第397頁。
[2]黃順基、劉大椿主編:《科學技術哲學的前沿與進展》,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1頁。
[3]黃順基主編:《科學技術哲學教程》,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1988年版,第15頁。
[4]陳昌曙:「從哲學的觀點看科學向技術的轉向」,《哲學研究》1994年第11期。
[5][美]C.米查姆:「什麼是技術哲學」,《哲學譯叢》,1987年第5期,第30—40頁。
作者簡介:陳昌曙,男,1932年7月生,東北大學教授,科學技術哲學博士生導師,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副理事長。

(看我是有道德的XD

㈤ 如何理解科學技術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如何理解科學技術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也是第一破壞力。
1 科學技術推動世界進行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電子與新能源的新技術革命,網際網路等高新技術革命。人類社會更加方便舒適,創造了巨大財富。
2 科學技術的最新成就往往被人類應用於戰爭,人類擁有的核武器一度達到足以毀滅地球幾十次的規模。此外,在號稱世界工廠的地帶,應用各種 科學技術進行經濟開發,導致霧霾污水重金屬的各種污染,淪為不適於人類居住的地方。

1.科學技術革命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科學技術革命是社會和明鄭動力體系中的一種重要動力,「是一種在歷史上起推動作用的、革命的力量」。科技革命主要是通過促進人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的變革來推動社會發展。現代科學技術革命對人類社會發展的影響更加深遠,更加強烈。主要表現在:
第一,現代科技革命推動生產方式的變革。首先,現代科技革命使生產力的構成要素發生了質的變革,從而極大地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勞動資料、勞動物件越來越成為科技的物化,勞動者「智化」程度越來越高。其次,它導致了產業結構的重大調整,傳統產業在技術改造中面目一新,新的「知識產業」迅速興起。再次,它推動了生產關系的調整。
第二,現代科技革命推動生活方式的變革。現代科技革命直接或間接地作用於人們生活方式的四個基本要素,即生活主體、生活資料、生活時間和生活空間,從而引起現代生活方式發生新的變革。
第三,現代科技革命推動思維方式的變革。愛因斯坦說過:「科學對於人類事務的影響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方式是大喚頌家熟悉的,科學直接地,並且在更大程度上間接地生產出完全改變了人類生活的工具。第二種方式是教育性質的,它作用於心靈。盡管草率看來,這種方式不大明顯,但至少同第一種方式一樣銳利。」現代科技革命使思維方式具有系統性、整體性、開放性、動態性、創造性等特徵,並使認識活動出現數學化、模型化、形式化的趨勢。
現代科技革命有力地推動了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的變革,充分展現出科學技術全方位的社會功能。它用最新的事實印證著馬克思所認為的科學「是歷史的有力的杠桿」,「是最高意義上的革命力量」。然而,現代科技革命中出現的「技術決定論」思潮與馬克思主義的科技觀之間有著原則的區別。馬克思主義在強調科技作為第一生產力對社會發展的決定作用的同時,也強調生產力中其他要素以及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之間的矛盾運動對社會的推動作用;在強調科技的社會功能的同時,也強調社槐行會諸因素,特別是社會生產對科技發展的影響和制約作用。馬克思主義歷來重視科學技術的作用,但從來不贊成技術決定論。
2.科學技術發展與「全球問題」
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像一把雙刃劍,既為造福於人類開辟了廣闊的前景,也帶來了危及地球生命和人類社會的「全球問題」。 全球問題是指人口增長過快、糧食短缺、能源和資源枯竭、環境污染和生態失衡等具有世界性影響和全球性質的問題。(1)「全球問題」深刻地反映了人類與自然的矛盾。「全球問題」的出現,從一定意義上說,是由於科學技術廣泛應用與自然而又失去控制所引發的;「全球問題」也深刻地反映了科學與價值的矛盾。科學技術的發展既有同人的需要和發展相和諧的一面,但不合理的應用也會有同人的需要和發展相沖突的一面。(2)「全球問題」不僅是個自然問題、科學技術問題,而且是一個社會問題,是一個涉及社會制度、社會管理組織、各種社會認識和整體實踐的復雜問題。「全球問題」從根本上說,還是我們人自身的問題,是人的活動方式和社會建制問題。正如愛因斯坦所說:「科學是一種強有力的工具。怎樣用它,究竟是給人帶來幸福還是災難,全取決於人自己,而不是取決於工具。刀子在人類生活中是有用的,但它也能用來殺人。」(3)為此,應改變我們人類的活動方式,變革和完善社會制度或社會體制,創造合理利用科學技術的社會環境,確立整體觀念和全球意識,加強國際間的合作與對話。
伴隨著「全球問題」特別是人類生態環境的惡化,社會可持續發展問題日益成為世人關注的焦點。所謂可持續發展,就是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後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其核心是:在經濟發展的同時,注意保護資源和改善環境,使人口、資源、環境、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努力開創生產發展、生活富裕和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可持續發展思想具有重要的哲學世界觀和方法論意義。首先,它表明社會發展是一個人類與自然協調發展的過程,自然史和人類史彼此相互制約,一旦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遭到破壞,社會的發展就會出現災難性後果;其次,它也表明社會發展是合目的性和合規律性的統一。人類在推動社會發展的過程中,無疑應把人類利益作為發展的最終目標,但同時應尊重自然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要把人類的區域性利益和整體利益、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結合起來,把人類的內在尺度和客觀世界的外在尺度統一起來。

科學技術社會功能和科技革命社會發展作用 有如下幾點:

  1. 科學技術社會功能

    ①科學技術破除舊思想、舊觀念樹立新思想、新觀念起解放思想、追求真理作用。

    ②科技技術具有變革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作用。

    ③科學技術具有社會管理功能。

    ④科學技術具有改變社會關系功能。

    ⑤科學技術具有推動物質生產力發展功能。

  2. 科學技術革命社會發展作用

    ①科技革命對生產方式產生了深刻影響實現生產力變革生產力變革終又實現了生產關系變革。

    ②科技革命對人們生活方式產生了巨大影響由於科技革命推動了生產力發展人們物質生活條件、精神生活條件大大改善。

    ③科技革命帶來了思維方式變革僅影響了思維主體同時也改進了思維工具。

如何正確理解科學技術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提升製造能力,製造水平,製造效率,這些也變相的促進市場的發展,市場發展就促進社會的發展。以前的社會生產地下,產品不多,所以地攤小店鋪就夠了,現在則出現了大商場,大市場,而社會呢,各種更新換代日新月異。

如何理解科技革命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科技是一個國家、一個社會發展的必備條件。只有發展科技才是硬道理。所以科技革命對於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不能小看科技革命!

科學技術是人類社會的一種特殊的社會現象和社會活動,它是在人類實踐基礎上產生的,又反過來影響著人類社會。正如馬克思「把科學看成是歷史的有力的杠桿」,看成是「在歷史上起推動作用的、革命的力量」。那麼什麼是「科學」「技術」呢?科學是指對客觀世界的認識,是反映客觀事實和客觀規律的知識體系及其相關的活動,它分為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思維科學;技術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技術包括生產技術和非生產技術,狹義的技術是指生產技術,即人類改造自然、進行生產的方法和手段。
人們一般總是把科學與技術聯絡在一起,這表明科學與技術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絡,但二者又有明顯的區別。科學是一種精神活動現象,屬於意識形式范疇,它是人們對客觀世界規律的理性認識;技術是科學知識在生產過程中的應用,它是人類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過程中積累起來的經驗、方法、技巧、工藝和能力等的總和,是物化的科學。長期以來,科學和技術的革命總是平行地分別發生的。從19世紀開始,特別是在當代,科學革命與技術革命的聯絡日益密切,科學革命與技術革命已經一體化。「科學技術革命」反映的正是這一嶄新的社會現象。但是,科學技術是一柄「雙刃劍」,它在給人類社會帶來前所未有的繁榮的同時,也產生了負面效應,給人類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禍害。
科學技術對社會發展的積極作用主要表現為科學技術對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一、科技革命推動生產方式的變革。首先,科技發展促進勞動資料(主要是生產工具)的變革,例如煉鐵技術的發展使得鐵器應用於農業生產,代替了了石器工具;機械農機的使用代替了手工農具。其次,科學技術促進勞動物件的變革。例如:海洋探測技術的發展是人類的生產活動擴充套件到海底,航空航天技術的發展使人類的步伐邁向了廣闊的宇宙,奈米技術是人類有了更多更新的生產資料等。第三,科學技術的發展促進勞動者科學文化素質的提高。二、科學技術發展是現代社會生產及經濟發展的主要推動力和增長點所在。最明顯的是科學技術發展推動產業結構的變化,自從工業革命後大機器生產代替了手工勞動,工業迅速發展,逐漸超過了農業的的比重,第三次科技革命後第三產業不斷發展,成為比重最大的產業。三、科學技術的發展推動生活方式的變革。例如改變人們的交往方式、消費方式、學習方式、休閑方式以及娛樂方式。
科學技術是先進生產力的重要標志,是一種社會活動,是在人類實踐基礎上產生的,又反過來影響著人類社會。
首先,了解一下科學技術的概念。科學技術是一個復合概念。科學是指對客觀世界的認識,是反映客觀事實和客觀規律的知識體系及其相關的活動,它主要分為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思維科學。技術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技術包括生產技術和非生產技術,狹義的技術是指生產技術,即人類改造自然、進行生產的方法和手段。科學活動是一種認識性或精神性活動,屬於意識形式范疇;技術是一種生產性、實踐性活動,是人類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過程中積累起來的經驗、技巧等。總之,科學和技術是辯證統一的整體。
辯證學告訴我們,事務都具有兩面性。無例外地,科學技術的社會作用也是具有兩面性的,即積極地推動作用和消極地抑製作用。
馬克思曾概括:科學是歷史的有力的杠桿,是在歷史上起推動作用的革命力量,是最高意義上的革命力量。我們論古談今,可以發現其引起的社會巨大進步。
一、科技革命對生產方式產生了深刻影響。
其一,科技發展促進勞動資料(主要是生產工具)的變革,例如:煉鐵技術的發展使得鐵器應用於農業生產,代替了了石器工具;機械農機的使用代替了手工農具。
其二,科學技術促進勞動物件的變革。例如:海洋探測技術的發展是人類的生產活動擴充套件到海底,航空航天技術的發展使人類的步伐邁向了廣闊的宇宙,奈米技術是人類有了更多更新
的生產資料等。
其三,科學技術的發展促進勞動者科學文化素質的提高。 二、科學技術是現今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推動力量。三次技術革命告訴我們科學技術引起產業結構的變化,例如:工業革命後大機器生產代替了手工勞動,工業迅速發展,逐漸超過了農業的的比重;第三次科技革命後第三產業不斷發展,成為比重最大的產業。
三、科學技術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式。例如:現代資訊科技為人們提供了更為方便、快捷的處理、儲存和傳遞資訊的手段;勞動生產率的提高給予人們日益增多的閑暇時間,即人們能夠更多地從事各項事業的創造性活動。
但是,科學技術是一柄「雙刃劍」,它既通過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以造福人類,也在一定條件下產生了負面效應,給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帶來了消極後果。
例如:科技發展使武器裝備越來越先進,卻在兩次世界大戰中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損失;霸權主義者利用現代科技武器入侵他國,造成大量生命財產的損失;計算機的發明便利了我們資訊的交流,卻也使得無數青少年陷入非法網路的泥沼無法自拔;農業中濫用農葯、化肥導致土壤板結;科學技術的發展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卻帶來了危及地球生命和人類社會的「全球問題」。愛因斯坦曾分析指出:為其在人的理智發展中所取得的進步而自豪。當然,我們一定要注意,切不可把理智奉為我們的上帝;它固然有強有力的身軀,但卻沒有人性。 只有對科學技術有了清楚的認識,我們才能更好的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簡單說來,通過科學技術發展經濟與環境能源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
發展經濟可以為保護環境提供物質保障,但若一味的發展經濟,而不注意保護環境,又會破壞環境,反而會影響經濟的發展;
馬克思主義認為科學技術是歷史上對社會發展起巨大推動作用的進步的力量,在當代社會,科學技術的作用更為重要,因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但是生產力對社會的作用要通過與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通過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矛盾運動來展開的。生產力的作用與社會制度以及人的價值觀念是分不開的。因此我們在堅持先進生產力對社會的巨大推動作用的同時,必須堅持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堅持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科學的發展要與人的發展以及社會的發展、環境的發展統一起來,只有在科學技術、社會、人的相互作用的系統中,我們才能全面發揮科學技術的作用。科學悲觀主義和科學樂觀主義的共同問題,就是只見物不見人。馬克思主義要求又見物又見人,並要由人來控制物的發展,使科學技術的發展受到人的控制。
一、科學和科學技術革命
1、科學、技術
科學是一種特殊的社會意識形式,它是關於自然、社會和人類思維及各個領域或各個方面的整體規律性知識的理論體系。科學是知識的理論體系,是關於事物運動規律的知識。 從研究物件、內容和認識職能看,科學一般分為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思維科學等。其中每一個領域又有許多分支學科,它們相互聯絡、相互影響、相互滲透,共同構成了科學體系。作為上述每一個獨立的學科,都有自己特定的研究物件。 自然科學是以自然界的各個領域為研究物件,研究自然界各個領域的運動,變化和發展規律;
社會科學是以人類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或各個方面為研究物件,研究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或各方面運動,變化和發展的規律; 而思維科學則是以人類思維為研究物件,研究人類思維的形成和發展的規律。隨著科學的發展和社會實踐的需要,尤其是 20世紀中期以來,相繼出現了一些邊緣科學,綜合科學,橫斷科學等。
科學具有意識功能。
科學活動本質上是社會的協作過程,體現著社會的一般勞動。
科學活動的突出特點在於它的創造性,不斷創新是科學活動的生命力之所在。
技術是人們為了特定的目的,在改造和控制自然的實踐中所創造的勞動手段、工藝方法以及運用這些手段和方法的知識、技能的總和。與科學相區別,技術不僅僅是知識形態的東西,而且是自然科學知識在生產過程中的應用,表現為生產工具、儀器、工藝流程,以及管理方法生產能力等。技術在生產過程中直接作用於勞動物件,是直接的生產力。 2、科學技術革命
科學革命是指科學概念、科學理論和科學方法發生了質變,是傳統知識、理論和方法發生了重大危機,是一系列新發現導致新概念、新理論和新方法的建立。技術革命則意味著勞動工具、生產工藝、管理技巧發生了質變,是人們改造自然的手段、方法、能力產生了質的飛躍。現代技術革命的核心內容是電子技術的發展,尤其是微電子計算機的廣泛應用,由此形成了一系列新興的技術群落:原子能技術、光導纖維技術、宇宙空間技術、海洋開發技術、生物工程技術、人工智慧等等。而這一切又是與現代科技革命密切結合、合二為一的。因此,人們稱之為科學技術革命。
現代科技革命同以往的科技革命相比較,顯示出以下基本特點: 第一,現代科技革命是以多種技術組成的技術群出現的。
第二,現代科技革命加強了科學、技術、生產一體化發展的趨勢。 第三,現代科技革命的實質是智慧革命。
二、科學 技術革命推動社會發展的機制
通過促進人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的變革來推動社會發展的。
1、科技革命推動勞動方式的變革
科技革命對勞動方式的影響,是通過生產力的發展來實現的。 首先,現代科技革命使生產力的構成要素發生了質的變革,從而極大地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其次,科技革命導致了產業結構的重大調整。 2、科技革命推動了生活方式、思維方式的變革
首先,現代科技革命推動了生活方式的變革。
其次,科技革命推動人們思維方式的變革。技術革命就是這樣通過變革勞動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而形成的一股合力,有力地改造著社會活動主體——人,從而推動著社會的發展。其中勞動方式的變革具有決定的意義。 3、科技革命給人類帶來的問題及應對
科學技術是一把雙刃劍,它給人類帶來巨大福祉的同時,也給人類帶來了種種意想不到的負面影響。科技的價值和倫理問題最為突出。
隨著高科技的發展,用機器運轉全面取代人的軀體活動,用電腦代替人腦工作,用各種人造物取代自然物,人類不斷用「技術物」來超越自身,使人類從勞動的「苦役」中解放出來。然而這種「技術化生存」在減輕人的負重之時也導致了人對技術和技術物的依賴,這種依賴性將無情地而又必然地上升為技術對人的控制,而人類受控的直接結果將是人類自由度的劇減。當現代生物技術能夠讓人類完全可以創造生命時,它也把人類進化推向騷亂的邊緣。可見,現代科學技術的危機,實質上是價值危機、倫理危機。因此,科學技術的研究與應用必須受到一定的、合理的制約。
第一,做好科技評估工作。 第二,建立道德約束體系。
第三,大力發展人文科學。總之,科學技術對人類產生的後果是雙重的,它讓人類控制自然
的同時,自身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奴役和束縛。所以,必須將科技的物質奇跡與人的精神需求融合起來,重新建構起科技發展與人類發展的生態平衡。充分發揚人文科學,尤其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價值批判功能,引導和制約科學技術發展的方向,使其從「離人的發展」轉向「為人的發展」。
三、科技革命與社會革命的辯證關系
科技革命是現時代的世界性潮流。科技革命與社會革命的關系已成為現時代的重大理論課題。其原因不僅在於這個問題本身就具有的綜合性,而且還在於這個問題客觀上所具有的迫切性。
1、科技革命與社會革命的聯絡
科技革命是對科學革命和技術革命的總稱。它是指人們認識客觀世界和改造客觀世界的飛躍,它表現為科學觀念的變革,科學基礎理論的突破,重大的科學發現和新技術的開發及應用。而社會革命是指代表生產力發展要求的革命階級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反動階段的政治統治,用先進的社會制度代替腐朽的社會制度,從而解放生產力的社會變革。它是社會政治制度、經濟制度的根本變革,是社會發展中質的飛躍,是社會由低階向高階發展的決定性手段和環節。
把科技革命和社會革命這兩個不同性質的過程聯絡起來的條件來自相互聯絡的兩個方面:科學技術的社會功能和社會革命所必需的物質前提。 從現時代看,科學技術主要有四種社會功能:
一是認識功能,即科學技術是人們對自然界的認識進一步發展的基礎,它不僅推動了哲學、社會科學的發展,而且往往是人們思想解放的先導。
二是生產功能,即科學技術不僅可以轉化為直接的生產力,而且還是第一生產力,從根本上改變著生產工具,推動生產力的發展。 三是經濟功能,即科學技術的進步對產業結構、產品結構以及勞動力結構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四是政治功能,即作為第一生產力的科技革命以生產關系為中介,要求改變上層建築以至整個社會制度。其中,生產功能對社會革命起決定性的作用。因為,科技革命所引起的社會變化,首先是從生產過程開始的。
科技革命與社會革命的聯絡還取決於社會革命本身的特徵。科學技術作為一種相對獨立的知識體系必然受到社會條件,尤其是社會經濟條件、政治制度的制約。同時,社會革命又需要一定的物質前提,而現代社會革命的物質前提必須是建立在科技革命的基礎之上。
在今天,科技革命本身已經納入到了社會革命的總過程之中。科技革命是整個社會革命的起點,社會革命是科技革命發展的必然趨勢和最終結果。具體表現:
第一,科技革命不僅是改造自然的手段,而且是改造社會、推動歷史前進的革命力量。科技革命對社會制度的變革(社會革命)往往具有先導作用。
第二,科學技術革命性的發展深深地植根於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偉大創造力之中。 縱觀人類歷史的發展過程,科技革命和社會革命雖然先後發生的次序不同,也表現了現代社會運動形式的多樣性。但是無論在那一種社會發展格局下,科技革命都是建立共產主義社會物質前提的有機組成部分。

㈥ 中學生如何把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政治

自主創新是企業的生命,是企業爬坡過坎、發展壯大的根本。關鍵核心技術必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
「要緊緊扭住技術創新這個枝凱燃戰略猛虛基點,掌握更多關鍵核心技術,搶占行業發展制高點。」
「要抓住時機,瞄準世界科技孫橘前沿,全面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力爭在基礎科技領域作出大的創新、在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取得大的突破。」

㈦ 如何把工作當成生命的意義

我們每所有人都有著動物的願望食品、性、住所、家庭。這些願望是為了我們肉體基本生存需要。我們也同時擁有社會層面的願望:金錢、權利、尊重、知識。我們社會願望層面的滿足可以是為了顯得我高於別人,我比別人困頃襪強。也可以說是為了驕傲,為了被他人羨慕。而人類相比動物多出了這一乎輪份驕傲。我們大多數上班族也是過著一種工作,被網路媒體等信息吸引,汪激這些媒體告訴我們什麼是美什麼是時尚,然後再去購物這一循環當中。
工作其能滿足一個人的生存所需就已經足夠它存在的意義。但我們人類總是渴望著更多更多驕傲層面的東西。
你問了一個超越我們動物願望和社會願望的問題,那就是何為生命的意義。這和工作關系並不太大。但是一個人責任和生命意的義關系非常大。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努力去過一個健康的人生、工作,結婚,養家,關心家庭。這是我們必須去面對的事情,也是實現生命意義的必要條件。

㈧ 全生命周期的把技術交易當作「全生命周期」

據了解,國際技術轉移正在全球范圍內迅速展開,已從原始的梯度式轉移發展到當代的跳躍式轉移。上世紀90年代,世界技術貿易額已接近世界貿易總額的1/2,平均每十年翻兩番,其增長速度之快為一般有形商品貿易所望塵莫及。作為促進這種轉移的技術交易促進中心顯然重任在肩。
有鑒於此,牛近明主任進一步分析說,根據熊彼特的創新理論,技術創新活動包括引進新技術和新產品、科研攻關或二次開發、中試、評估評價、融資、市場開發、提升企業管理能力等環節,在這些環節中,有很多工作需要藉助科技中介力量來完成。科技中介服務是整個技術創新鏈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因此,作為我國的技術轉移中介機構,只有把技術交易當作「全生命周期」,做好現代技術交易的全程服務,才能有高質量、高效益的技術中介。這樣的技術中介,才能成為創新活動和科技產業化的一支重要力量,成為聯系科技和經濟的重要紐帶,成為推動知識和技術交流的重要途徑,成為科研成果轉換和企業技術創新的保障。當然,具備這些功能的技術市場的充分發展,對於科技創新服務體系的功效發揮,才具有決定性的重要意義。

㈨ 跨越技術採用生命周期

美國作家 傑弗里摩爾 說,那是因為這些勇敢的創業者,在技術創新的道路上,掉進了「技術採用生命周期」的」死亡之井「。

技術採用生命周期指的是,新技術推向市場時,必然會面臨的五個階段,每個階段,都要面對截然不同的消費者。

創新者天生對科技充滿了好奇,他們一直在主動尋找新技術、新產品,是他們找到了你,而不是你找到了他們。他們甚至願意參與創造的過程,這些人大概只佔了2.5%。

每個人身邊應該都有那麼一兩個對電子產品特別感興趣的,特別懂車的,分得清每輛車的詳細區別,他們是意見領袖。他們享受科技的優點的時候,還要包容存在的瑕疵,這群人佔了13.5%。

這些人只關心需求,不關心技術。所以,相對於現有產品,新產品必須要有特別的技術優勢,並且被反復驗證可靠耐用,他們才會購買,這群人大概佔了34%。

在早期採用者睜談和早期大眾之間,有一個死亡之井。很多產品沒有縱身一躍,把意見領袖所喜歡的」有趣產品「變成早期大眾喜歡的」有用產品「,是他們成為現象級產品曇花一現的真正原因。

這群人顯得比較保森沖守,對風險更加敏感。比如很多人都做近視手術多年了,他們還說再過10年再看吧,這群人大概也佔了34%左右。

剩下的人對新技術充滿了敵意,他們或是因為年齡大、文化低,或者悉春碰其他原因,根本沒有興趣使用這些新玩意,他們佔了大概16%。

如果准備把一款新產品推向市場,讓市場接受,可以試試下面的辦法。
首先,要分辨用戶屬於哪個階段,搞清楚是創新者還是守舊者。如果是前者,然後使用「諾曼底登陸法」把有趣的技術變成有趣的產品。怎麼做呢?

在新技術被採用的時間周期中,從早期採用者到早期大眾之間有一條「死亡之溝」,如果採用新技術的產品無法跨越,那就會面臨死亡危險。而想要跨越這個鴻溝, 一家公司必須專注於一個單一市場,一個灘頭,在一個小的具體市場上贏得統治地位,並將其作為向相鄰擴張市場贏得的跳板,才有可能獲得成功。

㈩ 如何看待「可以做技術,切不可沉湎於技術」這種觀點

好好規劃自己的路,不要跟著感覺走
根據個人的理想決策安排,絕大部分人並不指望成為什麼院士、教授或者專家,而是希望活得滋潤一些,爽一些。那麼,就需要慎重安排自己的軌跡。從哪個行業入手,逐漸對該行業深入了解,不要頻繁跳槽,特別是不要為了一點工資而轉移陣地,從長遠看,這點錢根本不算什麼,當你對一個行業有那麼幾年的體會,以後錢根本不是問題。
可以做技術,切不可沉湎於技術
千萬不可一門心思鑽研技術。給自己很大壓力,如果你的心思全部放在這上面,那麼註定你將成為孔乙己一類的人物。適可而止為之,因為技術只不過是你今後前途的支柱之一,而且還不是最大的支柱,除非你只願意到老還是個機械工程師,最多也就是個高工。
不要去做技術高手,只去做綜合素質高手
在企業里混,我們時常瞧不起某人,說他「什麼都不懂,憑啥拿那麼多錢,憑啥陞官。」這是普遍的典型的機械工程師的迂腐之言。人家能上去必然有他的本事,而且是你沒有的本事。你想想,老闆搞經營那麼多年,難道見識不如你這個新兵?人家或許善於管理,善於領會老闆意圖,善於部門協調等等。因此務必培養自己多方面的能力,包括管理、親和力、察言觀色能力、攻關能力等,要成為綜合素質的高手,則前途無量,否則只能躲在角落畫圖紙。

閱讀全文

與如何把技術當作生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神魔大陸手游怎麼交易 瀏覽:792
產品不被客戶認可怎麼辦 瀏覽:517
代理商如何銷售活動 瀏覽:636
佛山光伏批發市場在哪裡 瀏覽:698
產品質量不承認怎麼辦 瀏覽:302
哪些旅行軟體不泄露個人信息 瀏覽:446
電商產品如何做規劃 瀏覽:935
如何做好提問交易計劃 瀏覽:878
4月份最後一個交易日是多少號 瀏覽:46
游資有哪些交易情緒 瀏覽:590
菜市場不讓商戶的貨車進來怎麼辦 瀏覽:184
拼多多的產品如何投訴 瀏覽:152
外匯期貨交易一手可以賺多少 瀏覽:469
茶葉應用於哪些產品 瀏覽:641
期貨產品什麼時間開始的 瀏覽:211
和平精英如何提倡計量技術 瀏覽:432
麥吉麗代理費什麼時候能退 瀏覽:725
如何把自啟動程序變為服務 瀏覽:31
比起不回信息收到在忙哪個更傷心 瀏覽:659
龍華市場到深圳西站坐什麼車 瀏覽: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