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如何
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不錯。
國家教育部備案成立的「省州共管、州管為主」的公辦全日制高等職業院校,2011年,被列為貴州省示範性高等職業技術院校。2017年8月,學院入選為國家第二批現代學徒制弊扮試點單位。
學院是2001年8月由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衛生學校、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林業學校碧顫、黔東南民族農業學校、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財貿學校合並組建。
教學建設:
截至2016年3月,學租慧灶院有國家重點建設專業5個、國家示範建設專業1個,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1門、省級精品課程10門,院級精品課程16個。
建有校園民族文化技術實踐基地(系貴州省首批校企共建公共實訓基地);擁有州人民醫院、州中醫院兩所三甲醫院醫學實踐教學基地;
建有附屬口腔醫院、動物醫院、駕駛培訓學校、汽車檢測與維修中心、示範性駕駛技術訓練場、鴨塘示範養殖場、生態園林綠化公司等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和各專業校內實訓基地。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
② 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是大專還是中專
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是大專。
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是貴信枯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國家教育部備案成立的「省州共管、州管為主」的公辦全日制高等職業院校,2011年,被列為貴州省示範性高等職業技術院校。2017年8月,學院入選為國家第二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
學院是2001年8月由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衛生學校、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林業學校、黔東南民族農業學校、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財貿學校合並組建。
教學建設
截至2016年3月,學院有國家重點建設專業5個、國家示範建桐歷設專業1個滑輪洞,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1門、省級精品課程10門,院級精品課程16個。建有校園民族文化技術實踐基地(系貴州省首批校企共建公共實訓基地);擁有州人民醫院、州中醫院兩所三甲醫院醫學實踐教學基地。
建有附屬口腔醫院、動物醫院、駕駛培訓學校、汽車檢測與維修中心、示範性駕駛技術訓練場、鴨塘示範養殖場、生態園林綠化公司等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和各專業校內實訓基地。
③ 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是公辦還是民辦
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是一所公辦高校,該校是貴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國家教育部備案成立的省州共管、州管為主的公辦全日制高等職業院校,被列為貴州省示範性高等職業技術院校。
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是2001年8月經貴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國家教育部備案的由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衛生學校、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林業學校、黔東南民族農業學校、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財貿學校合並組建的「省州共管、州管為主」的公辦全日制高等職業技術院校。建校以來,學院砥礪奮進,薪火相傳,教澤綿延,走過了輝煌發展的歷程。2006年通過全國高職專科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2007年護理專業被確定為國家重點建設專業;2011年被列為貴州省示範性高等職業技術院校。先後被評為全國首批創新創業典型經驗50強高校、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全省高職專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優秀單位、全省高校體育工作先進單位、全省高校國家助學貸款先進單位、貴州省特色文化學校建設單位、貴州省學校安全穩定綜合治理工作先進單位、貴州省安全文明校園、貴州省安全文化建設示範校園、貴州省文明單位等。先後成為國家技能型緊缺人才「護理專業」培養基地、全國第一批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項目試點高校、首批全國職業院校民族文化傳承與創新示範專業點、文化部認定的首批「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培訓基地之一、貴州省民族民間文化教育項目學校,學校大學科技園是目前全省四家省級大學科技園之一,「黔粹傳人眾創空間」是國家級眾創空間。
辦學思路 學校把創新創業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理念、新思想,形成了「54321」整體辦學思路。即「5個堅持」: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堅持以素質教育為主題,堅持以人才培養質量為核心,堅持以質量立校、人才強校、特色興校為戰略,堅持以「職業性、民族性、綜合性脊賀,應用型、開放型、創新型」為特色;「4個秉承」:秉承「學校融入區域發展、專業融入產業發展、教師融入行業發展、學生融入崗位發展」辦學發展觀,秉承「知識伍塌改腔野圓變命運,技能成就夢想,品德決定人生」辦學價值觀,秉承「厚德至善,精技致新」辦學精神,秉承「在實踐中學習,在創新中發展」辦學理念;「3個重點」:突出醫葯衛生、民族文化、生態農業三個辦學重點;「2個機制」:健全「校企合作、校政合作、校校合作」多元一體集團化辦學機制,健全「產教融合、校企一體、師傅帶徒」現代學徒人才培養機制;「1個目標」:致力於培養具有創新精神的高素質技能技術人才。
專業建設 緊緊圍繞民生服務和產業發展兩個重點,突出「醫葯衛生、民族文化(醫葯文化、創意文化、建築文化、餐飲文化)、生態農業」辦學重點,重點建設醫葯衛生技術、民族文化技術、生態農業技術三個專業群。設有護理系、臨床醫學系、醫葯技術系、口腔醫學系、財經系、生物與環境工程系、旅遊與商務管理系、大地建築學院、漢天下物聯網學院、公共教學基礎部、馬列主義教研部、技能實訓中心、繼續教育處、民族職業教育研究所、圖書館、駕駛學校等教學教輔單位。經過優化調整,目前開辦有護理、臨床醫學、葯學、口腔醫學、會計、旅遊工藝品設計與製作、建築工程技術、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園藝技術等高職專業40個,其中,國家重點建設專業5個、國家示範建設專業1個,省級骨幹專業2個。擁有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1門、省級精品課程10門。
教學實訓 校園佔地面積1503畝,校舍建築面積30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6867.7萬元。圖書館現有館藏紙質圖書36萬冊,電子圖書11.3萬冊。建有「貴州省第六十二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黔東南州會計電算培訓中心、黔東南職業考試培訓中心、黔東南導游服務等中心。擁有校園民族文化技術實踐基地(系貴州省首批校企共建公共實訓基地)、州人民醫院、州中醫院兩所三甲醫院醫學實踐教學基地。建有附屬口腔醫院、動物醫院、駕駛培訓學校、汽車檢測與維修中心、示範性駕駛技術訓練場、鴨塘示範養殖場、生態園林綠化公司等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和各專業校內實訓室。目前,學校共有92個校內專業實訓室和242個校外實訓基地,與165家企業、醫院簽訂實習合作協議,能一次性接納學生頂崗實習4000人以上。
師資隊伍 現有在編教職工728人,其中專任教師580人,正高23人,副高163人,博士4人,碩士71人,「雙師」教師381人,州級拔尖人才3人,州管專家4人,87名教師入選省、州高層次人才專家庫。
人才培養 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市場為導向,面向全國招生。現有全日制在校生近1.4萬人,其中,高職生近1.2萬人。近年來,畢業生「雙證率」達到100%,初次就業率達96%以上,專業對口就業率達85%以上,用人單位滿意率在90%以上。學校的影響力和美譽度得到廣泛認可。
科學研究 積極探索具有高職特色、民族特色的科研模式,堅持產學研結合,突出科研成果轉化應用。建有科研處、民族職業教育研究所、貴州少數民族技術文化研究中心、植物組織培養中心和學報編輯部等科研機構。近年來,獲地廳級以上科研項目立項132項,其中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16項,取得地廳級以上科研成果獎勵51項,出版專著12部,教材22部,在省級以上期刊發表論文1356篇,其中全國中文核心期刊發表論文179篇。
發展目標 立足新的歷史起點,搶抓新的歷史機遇,把學校辦成集職業性、民族性、綜合性、應用型、開放型、創新型為一體的國內一流水平高等職業院校。
④ 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在哪裡 附准確地址
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地址在貴州省凱里市經濟開發區凱開大道1009號,該校是貴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國家教育部備案由黔東南苗族侗源做族自治州衛生學校。
山川秀麗,氣候宜人,資源豐富,民族風情濃郁,素有「森林之州」、「歌舞之州」美譽,被世界鄉土文化保護基金會授予的全球18個生態文化保護圈之一,「世界最大的民族博物館」、「人類疲憊心靈的最後家園」的貴州黔東南,孕育了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學院坐落在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首府、中國優秀旅遊城市、「苗嶺明珠」——凱里市。
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是2001年8月貴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國掘神家教育部備案由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衛生學校、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林業學校、黔東南民族農業學校、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財貿學校合並組建的公辦全日制高等職業技術院校。建校以來,學院砥礪奮進,薪火相傳,教澤綿延,走過了輝煌發展的歷程。2006年通過全國高職專科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2007年護理專業被確定為國家重點建設專業;2011年被列為貴州省示範性高等職業技術院校;2016年學校獲全國首批創新判裂虧創業典型經驗50強高校。學校先後被評為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全省高職專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優秀單位、全省高校體育工作先進單位、全省高校國家助學貸款先進單位、貴州省特色文化學校建設單位、貴州省學校安全穩定綜合治理工作先進單位、貴州省安全文明校園、貴州省安全文化建設示範校園、貴州省文明單位等;先後成為國家技能型緊缺人才「護理專業」培養基地、全國第一批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項目試點高校、首批全國職業院校民族文化傳承與創新示範專業點、文化部認定的首批「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基地之一、貴州省民族民間文化教育項目學校、貴州省少數民族傳統醫葯文化研究基地;學校大學科技園是目前全省七家省級大學科技園之一,以苗侗銀飾刺綉蠟染為主題的「黔粹傳人工作室」和以農業為主題的「黔東南培生星創天地」為國家級眾創空間,省內高校有3個國家級眾創空間我校有2個。
辦學思路:秉承「厚德至善,精技致新」的校訓,堅持「在實踐中學習,在創新中發展」辦學理念,踐行「知識改變命運,技能成就夢想,品德決定人生」辦學價值觀,深化「產教融合、校企一體、工學結合、師傅帶徒」現代學徒人才培養機制,健全「校企合作、校政合作、校校合作」多元一體集團化辦學機制,實施質量立校、人才強校、特色興校發展戰略,加強內涵建設,加快轉型發展,著力創建國內一流高職院校,更好更多地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培養高素質技能技術人才。
專業建設:緊緊圍民族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突出「醫葯衛生、民族文化(醫葯文化、創意文化、建築文化、餐飲文化)、生態農業」辦學重點,重點建設醫葯衛生、民族文化、生態農業三個專業集群。設有護理系、臨床醫學系、醫葯技術系、口腔醫學系、財經系、生物與環境工程系、民族文化創意產業系、港中旅旅遊學院、大地建築學院、漢天下物聯網學院、公共教學基礎部、馬列主義教研部、技能實訓中心、繼續教育處、民族職業教育研究所、圖書館、駕駛學校等教學教輔單位。開辦有護理、臨床醫學、葯學、口腔醫學、會計、旅遊工藝品設計與製作、建築工程技術、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園藝技術等高職專業57個,經過優化目前有38個招生專業;有國家重點建設專業5個、國家示範建設專業1個,省級教學團隊3個、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1門、省級精品在線課程2門、省級精品課程10門。
教學實訓:校園佔地面積1503畝,校舍建築面積30萬平方米。館藏紙質圖書32萬冊,電子圖書11.3萬冊;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6800萬元。建有「貴州省第六十二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和黔東南州會計電算培訓中心、黔東南職業考試培訓中心等、黔東南導游服務中心。建有校園民族文化技術實踐基地(系貴州省首批校企共建公共實訓基地);擁有州人民醫院、州中醫院兩所三甲醫院醫學實踐教學基地,建有附屬口腔醫院、動物醫院、駕駛培訓學校、汽車檢測與維修中心、示範性駕駛技術訓練場、鴨塘示範養殖場、生態園林綠化公司等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和各專業校內實訓基地。現有護理、臨床葯學、口腔醫學、口腔工藝技術、葯學、基礎醫學、會計、旅遊、建築工程技術、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畜牧獸醫、園林技術等198個專業實訓實驗室。與154家企業、醫院簽訂實習就業協議,建有167個穩定的校外實踐教學基地,能一次性接納學生頂崗實習4000人以上。
師資隊伍:有在編教職工727人,其中專任教師490人,正高26人,副高176人,博士、碩士124人,「雙師」教師223人;州級拔尖人才3人,州管專家4人,86名教師入選省、州高層次人才專家庫;外籍教師2人,校外兼職教師600多人。
人才培養: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市場為導向,面向全國招生。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0400餘人。近年來,學生在國家技能大賽中獲獎29項(含國家級行業賽22項),省技能大賽獲獎224項(含省級行業賽26項),其中一等獎36項(含省級行業賽5項);學校成立以來,為社會輸送高職畢業生27546人,畢業生「雙證率」達到100%;初次就業率達98%以上,專業對口就業率達85%以上,用人單位滿意率均在90%以上。學院的影響力和美譽度得到廣泛認可。
科技研發: 堅持「激勵科技創新、突出科技運用、服務區域發展」科技工作總思路,以產業技術研發和科技成果轉化運用為重點。建有科研處、民族職業教育研究所、貴州少數民族技術文化研究中心、植物組織培養中心和學報編輯部等科研機構。近年來,獲地廳級以上科研項目立項149項,其中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29項,取得地廳級以上科研成果獎勵51項,獲得專利6項,申報發明專利8項,出版專著13部,教材19部,在省級以上期刊發表論文1398篇,其中全國中文核心期刊發表論文182篇。
⑤ 的職業技術學院的院長是什麼級別
為副廳級。
中滾歲國大陸的高校全部是廳局級單位(不含軍校),本科高校為正廳級,專科院校為副廳級。其中31所知名高校的校長和黨委書記為副部級幹部,由中共中央和國務院共同任命,歸中央組織部管理,為副部級高校。
但是,即使是副部級高校,其行政級別仍為正廳局級,只有校長和黨委書記是副部級。副校長的行政級別與其他高校一樣,為副廳局級,其他領導幹部的行政級別也是一樣的。其中國防科技大學由於校長和黨委書記為副大軍區級,也屬於中管幹部,因此國防科大也被認襪備塵為是副部級高校。
(5)黔東南州職業技術學院什麼級別擴展閱讀:
高校行政級別的相關要求規定:
1、綜合管理類職級序列分為:一級巡視員、二級巡視員、一級調研員、二級調研員、三級調研員、四級調研員、一級主任科告禪員、二級主任科員、三級主任科員、四級主任科員、一級科員、二級科員。
2、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機構設置和編制管理條例》以及地方法規設置的,如《黑龍江省各級人民政府行政機構設置和編制管理規定》中設有股級。
⑥ 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地址在哪裡,哪個城市,哪個區
根據公開信息顯示,黔東南 民族 職業技術學院各校區地址如下:
凱里市校區:凱里市經濟開發區凱開大道1009號,郵編:556000
丹寨萬達校區:丹寨縣金鍾經濟開發區長興大道,郵編:557500
學校簡介
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位於 貴州 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首府旦簡凱里市。學院辦學歷史可追溯到1956年3月創辦的黔東南農業合作幹部學校,2001年8月經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備案,由黔東南民族農業學校、黔東南州衛生學校、黔東南州財貿學校、黔東南州民族林業學校合並組建為公辦全日制高等職業院校,2012年8月從凱里市區整體搬遷至凱里經濟開發區。2017年9月丹寨萬達校區開始招生。學院是全國首批創新 創業 典型 經驗 50強高校、全國旅遊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示範基地、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研修研頌雹習培訓基地、省優質高職院校、省示範性高職院校、省級文明單位等。
學院突出「 醫葯 衛生、民族文化、生態農業」辦學重野遲帆點,重點發展醫葯衛生、民族文化、生態農業三大專業集群和十個專業群,開辦護理、臨床醫學、葯學、口腔醫學、工藝美術品設計、畜牧獸醫、旅遊管理、會計、建築工程技術、物聯網應用技術、學前教育等高職專業46個,其中:國家骨幹專業6個、國家示範建設專業1個、省級重點專業群2個、省級大師 工作 室3個、省級開放實訓基地3個、省級協同創新中心2個、省級優秀教學團隊5個、省級精品課程和精品在線開放課程15門。
學院擁有貴州省第六十二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黔東南州會計電算培訓中心、黔東南導游服務中心、黔東南州建築從業人員培訓基地、校園民族文化技術實踐基地等;有州人民醫院、州中醫院兩所三甲醫院醫學實踐教學基地;有護理、臨床葯學、口腔工藝技術、葯學、基礎醫學、會計、旅遊、建築工程技術、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園林技術等220個專業實訓實驗室。近年來,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與154家企業、醫院簽訂 實習 就業 協議,建有170個穩定的校外實踐教學基地,能一次性接納學生頂崗實習4000人以上。
⑦ 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的歷史沿革
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是在整合貴州省黔東南民族農業學校、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衛生學校(國家級重點中專)、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財貿學校、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林業學校資源的基礎上;
學院於2001年8月經貴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備案,2002年5月正式掛牌成立的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學院困猛;
2012年8月學院整體搬遷,結束了分四個校區辦學的歷史;
貴州省黔東南民族農業學校創建於1956年3月,開辦有農學、牧醫、土肥、果樹、園藝、植保、生物技術等專業;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衛生學校1958年11月創建於歷史文化名城鎮遠;
1987年12月,新校址確定在凱里市美麗的金泉湖畔破土動工,1991年3月,部分師生遷往凱里新校區,1995年9月搬遷完畢;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財貿學校創建於1963年,1966年停辦,1975年恢復建校;
1977年11月省政府批准,由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財貿干汪源橋部學校更名為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州財貿學校,校址設在凱里市洗馬河,主要開辦財務會計、財務管理、市場營銷、會計電算化、計算機應用等專業。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林業學校於1986年經貴州省人民政府批准籌建;
1988年9月建成,同年開始招生;
1994年9月裂悶,經州人民政府批准,黔東南州森工技校(1980年9月建立)並入黔東南州民族林校,集中兩校人、財、物並調整重組;
1994年,國家第四十三技能鑒定站在黔東南州民族林校掛牌成立,主要開展林業行業特有工種職業技能鑒定。
⑧ 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是不是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
是的。
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簡介
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於2001年8月經貴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備案成立,由原黔東南衛生學校(國家級重點中專)、黔東南民族農業學校、黔東南州財貿學校、黔東南州民族林業學校合並組建而成,是一所「省州共建,州管為主」的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學院。
一、基本情況與師資隊伍
當前校園佔地面積899畝(其中種養殖教學實習基地和產業實體面積498畝),校舍建築面積12.7萬平方米。設有護理系、臨床醫學系、醫葯技術系、財經系、生物與環境工程系、汽車與機電工程系、旅遊與商務管理系、公共教學基礎部、馬列主義教研部、技能實訓中心和繼續教育處等13個教學單位。
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0434人,其中高職學生6994人。現有教職工685人,其中校內教職工536人,校外兼職教師149人。校內在編教職工中,教授18人,副高級職稱110人,州級拔尖人才2名,86名教師入選省、州高層次人塵毀才專家庫,研究生以上學歷60人。教職工(含校外兼職教師)中,專業課教師319人,雙師素質教師275人,雙師素質教師數占專業課教師數的86.2%,來自企業的兼職教師數占專業課教師數的46.7%。另有,美籍教師2名,國際國內知名客座教授60人。
二、專業建設
開辦護理、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口腔醫學技術、葯學、機電一體化技術、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建築工程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旅遊管理、酒店管理等36個高職專業,覆蓋醫葯衛生、財經、旅遊、農林、機電、汽車、建築等行業;有國家重點建設專業1個、省級教學團隊1個、省級精品課程8門。
三、實訓條件
政府統籌、學校主體、市場導向、行業指導、企業參與的「五位一體」校企合作辦學機制形成,校企之間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就業、合作發展的「校企四合作」全面推進,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合一。
一是 「實訓+實體」模式建設「校中廠」。在州人民醫院、州中醫院二所附屬醫院基礎上,自籌資金建校辦企業,引入社會資金、設備到校辦企業入股,吸引企業入駐,建設了附屬口腔醫院、黔東南州會計電算培訓中心、貴州少數民族技術文化研究中心、黔東南導游培訓基地、動物醫院、駕駛培訓學校、汽車檢測與維修中心、示範性駕駛技術訓練場、鴨塘示範養殖場、生態園林綠化公司、植物組織培養中心等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對護理、葯學、口腔、解剖、生物化學、預防、婦產、生理、病理、五官、微生物與寄生蟲、外科、內科、中醫等實驗室,以及電工電力施動實訓室、汽車維修綜合實訓室、模擬客房實訓室、模擬餐廳實訓室、計算機實訓室、會計模擬等55個實驗室進行全面整合,建設了各專業的校內實訓基地,形成「校中廠」。
二是以科研為紐帶,實施「校企四合作」,建設「廠中校」。找准校企之間「雙贏」切合點,以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建設為主要合作形式,學院以教師為主體對企業提供人才智力支持,企業為教學與科派源備研提供生產設備、實踐經驗、工藝技術需求,接收學院學生實習實訓並提供實踐指導教師,共同開展優化管理、科技推廣、技術革新研究,企業廣泛參與教學過程,建設了4個省外實習就業工作站,與144家企業、醫院簽訂實習就業協議,建設了138個穩定的校外實訓基地,從而將課堂開設到車間、醫院,建設「廠中校」,能一次性接納學生頂崗實習3000人以上,做到實習就業一體化。
部分企業還為學生墊付學費,讓學生以在頂崗實習過程中的收入償還。通過實施校企合作、訂單培養、企業墊付學費的「零學費入學」模式,既強化了學生職業能力培養,拓寬了學生的就業渠道,又解決了大批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入學和就業問題。近三年來,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都在95%以上,專業對口就業率達到85%以上;畢業生因「下得去、留得住、適應快、動手強、有作為」,受到用人單位歡迎。各專業畢業生用人單位滿意率均在90%以上。
四、校裂陪園文化與民族特色
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工作理念,努力構建以中華傳統文化、苗侗文化、行業企業文化為主體,相互交融的無邊界校園文化體系。開展「感恩與報恩」、「誠信做人、誠信考試」、「做合格大學生」等大型主題活動,培育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職業道德;把優秀企業文化引進校園,培育學生勤奮、敬業、創新精神;將苗族、侗族歌舞列入旅遊類專業必修課程和所有專業的選修課程,將苗葯、侗葯列入葯學類專業必修課程,突出民族特色,增強學生群體對優秀民族文化認同感,培養少數民族學生的自豪感。
通過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豐富學生社團課餘生活,實施職業道德養成教育,為學生成長成才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得到全面加強。近年來,學生參加全省「校園文化活動月」比賽,參加全省、全國各類技能大賽,獲得了眾多個人和集體獎項;學生積極參加全國執業資格考試、職業技能鑒定,畢業生「雙證率」達到100%。
五、社會服務
通過人才培養、技術創新與推廣應用、開展技能培訓,認真履行社會服務職能。「十一五」期間共為周邊地區開展技術培訓40000餘人次,技能鑒定8000人次;聯合共建科技推廣基地3個;面向全州開展「好醫生」培訓1300餘人次、「鄉村醫生」培訓800多人次。爭取到華夏基金會資金400萬元、政府配套380萬元共780萬元,為黎平、從江、榕江三縣建設15個村級示範衛生室,培養衛生人員45人;組織實施丹寨、麻江、從江三縣10個村的安全飲水工程。此外,在中殘聯和省、州殘聯支持下,免費為殘疾人開辦了二屆農村醫士班,開辦殘疾人義齒加工培訓班,幫助殘疾人就業,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六、成績與榮譽
學院自開辦以來,秉承「格物精技,敬業樂群」的校訓,發揚「厚德篤行,自強不息」學院精神,在人才培養、專業建設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成績。2003年被教育部、衛生部等六部委確定為「全國護理專業緊缺人才培養基地」的47所職業院校之一; 2005年成為全國開辦臨床醫學專業的4所高職院校之一,「雙基實驗室」通過省級評估;2006年作為貴州省第三家、地(州、市)第一家通過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2007年護理專業被確定為國家重點建設專業;2010年被授予「全省高職高專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優秀單位」、「全省高校體育工作先進單位」、「全省高校國家助學貸款先進單位」等稱號;2011年成為全國首批開辦口腔醫學專業的高職院校。2011年被授予貴州省省級示範性高等職業技術院校。
七、展望未來
黔東南州委、州人民政府決定舉全州之力建設我院新校區,正在建設的新校區佔地1503畝,建築面積34.4萬平方米,總投資6.32億元,2012年8月整體搬遷至新校區後,能為12000名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與生活條件。「十二五」期間,學院的奮斗目標是,通過省級示範性高職院校評選,建設國家級示範、西部地區一流的高職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