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哪裡可以找到發泡網技術員
去網吧找呀,大把的人才
② 1、哪裡能找到(網站)PHP程序二次開發技術員
哪裡都能找到。中仔姿華英才、智聯、51job這些招聘網站。
www.phpchina.com那裡的招聘求職論壇也比較靠譜。
最靠譜的念備絕是我本人了。不過我滾液只做兼職。
③ 新中源如何沒落的
今天行業碰到的困難,並不是意味著建陶行業走向沒落,這只是一個階段性的調整。行業需要往前走,但市場在萎縮,就要找到或創造新的需求,對市場進行刺激,開辟新的戰場。
•過去20多年裡,中國建陶裝備行業藉助行業高增長,已經完成了整線國產化,而現在,站在歷史拐點上的中國建陶裝備企業,該何處何從?出路又在哪裡?
•現在處於歷史的拐點期,我們需要完成從跟隨著向原創者的角色轉變,才能引領全球。新的歷史機遇也在蘊釀,產品功能化、產品向服務端延伸以及智能工廠,將催生新的市場。
全球視野下的中國建陶大局之建陶裝備的國際競爭與合作
2019年7月4日,蒙娜麗莎與恆力泰合作開發,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HT36000大噸位壓機,在蒙娜麗莎集團正式上線運行,意味著屬於中國建陶行業的3.6米超大規格陶瓷大板即將面世,這是迄今為止國產首台超大噸位壓機。
過去,全球市場3萬噸以上的1500×3000mm、1600×3200mm大規格陶瓷大板的生產,還是以西斯特姆等義大利的企業為主導。恆力泰36000噸超大噸位壓機在蒙娜麗莎投產成功之後,這一局面將會被打破。
從1999年科達成功研發3200噸壓機,可直接壓制800×800mm規格的瓷磚,打開中國建陶製造的新局面。到2019年,恆力泰36000噸壓機面世,可壓制3.6米超大規格的陶瓷大板,打破國際巨頭在超大噸位壓機的市場壟斷地位。20年過去,一個新的時代開啟了。
image.png
3.6米陶瓷大板在蒙娜麗莎成功投產
但這是一個面臨著危機的新時代。建陶行業告別過去的高增長,掉頭向下,市場在萎縮,需求在下降,建陶行業面臨洗牌,進入淘汰賽,導致建陶裝備的需求也在下降。
這也是一個走向創新的新時代,在過去的20多年裡喊局,建陶裝備實現整線國產化,是跟隨的20多年,蓬勃發展的建陶市場為裝備企業提供了成長機會。但現在處於歷史的拐點期,我們需要完成從跟隨著向原創者的角色轉變,才能引領全球。新的歷史機遇也在蘊釀,產品功能化、產品向服務端延伸,以及智能工廠,將催生新的市場。
同時,全球建陶裝備舊的市場格局在打破,新的生態將要重新建立。在舊格局中,大約300多億元人民幣的國際建陶裝備市場,中國的裝備企業只佔有三分之一,約120億左右,而另外200億左右的主流市場大部分被義大利把持,據義大利陶瓷機械設備製造商協會ACIMAC數據,義大利陶瓷機械設備年銷售額在22億歐元左右,換算成人民幣約171.6億元(按1歐元=7.8元人民幣匯率計算)。未來中國製造和義大利製造,將圍繞著200億主流市場進行競爭。中國模式的優勢是高效率、大規模、高性價比、快速服務,及強大的產業鏈整合能力,但不足是原創能力不強;義大利模式的優勢是原創設計、高質量、高附加值、品牌效應,但效率低,服務慢。
從國內拿旦建陶裝備的競爭格局來看,是科達系和非科達系的競爭。2010年科達收購恆力泰之後,整個中國的建陶裝備行業,就沒有了強有力的競爭對手,一家獨大。國內陶瓷機械行業競爭失去平衡帶來的一個憂慮是,未來行業創新的動力不足。雖然現在可以在國際市場上與國際巨頭進行競爭,但我們勢單力薄,義大利有如薩克米、西斯特姆、杜斯特、天工法拉利等幾大集團競爭,帶來了持續創新,而我們只有科達一個集團,其他裝備企業成長空間有限。
目消滲擾前,全球建陶裝備行業具有整線輸出能力的國家,只有中國和義大利。中意兩種模式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和互補性,未來全球一體化的格局,是中意在競合中,共同引領全球建陶全產業鏈發展,重構全球建陶裝備生態圈。
站在歷史拐點上的中國建陶裝備
7月初,報道稱江西30多條生產線停產,這是十餘年來,江西產區陶企首次在淡季因庫存壓力而大范圍停產,山東淄博76條生產線有23條生產線因庫存壓力停產。而據了解,北方產區包括河北、河南、山西、陝西等多個產區,以及四川、廣西、佛山產區,停產現象同樣發生,行業開工率只在五成左右。
其實從2018年下半年,就有不少企業開始停窯,2019年開年,不少企業沒有按預期開窯,有的企業甚至從去年停窯到現在還沒有開起來。據公開報道的消息,廣東、廣西、江西等多個產區有不少企業進入停產、破產或重組程序。2019年5月,江西上高國員陶瓷正式向法院提出破產申請;6月3日,恩平豐澤陶瓷停止經營,依法清算。6月22日,萍鄉正大陶瓷全廠停產放假,7月2日,高安某陶企曝出被羅斯福陶瓷以租賃的方式接手。高安市政府相關領導表示,對於一些運營出現問題、負債率較高的企業,建議法院要提前介入,要加速推進企業的兼並重組,推動企業之間的整合發展。
行業出現下滑是遲早的事情,市場不可能永遠上漲,現在是行業換賽道的時候,新一輪的洗牌已經開始。其實2018年已經給行業打了一棍棒,據中國建築衛生陶瓷協會的數據,2018年陶瓷磚產量90.11億平方米,已經回落到2012年的水平,創下行業有史以來產量的最大跌幅。國內重要建陶產區均出現不同程度的負增長,與此同時,陶瓷磚出口下滑態勢繼續延續,全年陶瓷磚出口6.92億平方米,只有高峰期出口值的一半左右。
現在產能嚴重過剩,市場在萎縮,建陶企業的投資意願也不強烈。國內新建生產線廖廖無幾,除了蒙娜麗莎、東鵬、歐神諾、簡一、將軍等幾家企業外,基本很少有企業再投整線,甚至連技改的慾望也在降低。在以前產品快速迭代期,在困難時期還可以轉換產品,可以做技改,比如說拋光磚不好賣了,就改成拋釉磚。現在因為銷售市場不明朗,沒有出現好轉的跡象,庫存壓大的企業,如果成本沒有優勢,物流沒有優勢,只能停窯,靜觀其變。因此,行業內技改的需求也差不多停滯,除部分具有一定優勢的企業,將全拋釉生產線改做中板、厚磚、大板外,很多廠家都是在觀望。
除市場的自然淘汰,各產區政府對建築陶瓷的政策也在收緊管嚴,推動行業進入深度調整和整合期。2019年1月4日,廣東省生態環境廳發布關於公開徵求《陶瓷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准》(徵求意見稿)的公告,明確了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濃度限值為20、30、100mg/m³。根據徵求意見稿,廣東陶瓷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各項標准將統一收嚴。
廣東江門加快推進建築陶瓷行業整體退出及過渡期生產企業清潔能源改造工作,要求新會、恩平兩地完成陶瓷企業淘汰退出方案編制,12月底前台山市、開平市、恩平市分別完成2條、3條、15條生產線清潔能源改造或自主選擇關停,其他生產線啟動改造工作。到2020年,全市建築陶瓷生產線全面完成清潔能源改造或自主選擇關停;廣東清遠提出,2019年底將全面完成清遠市陶瓷企業「煤改氣」改造工作;廣東肇慶提出在2020年底前,完成建築陶瓷等一批傳統低效產業退出和整治提升工作;廣東佛山西樵要求15家第二類拋光磚企業在2019年8月底前依法予以搬遷或關閉;河北石家莊、邯鄲、唐山則將建築陶瓷列入限制行業類型;山東也提出不再承接陶瓷產業,山西將建陶列入負面清單項目,河南要求在2019年底前,符合條件的建築陶瓷和日用陶瓷企業完成提標治理。陝西重點壓縮建陶產能。
在內部市場環境和外部政策環境雙重壓力下,建陶行業正面臨難關,建陶企業觀望的情緒變濃,裝備企業的日子也很難過,裝備龍頭企業也不例外。據科達潔能發布的2018年年報,2018年科達建材機械裝備實現營業收入 35.45 億元,同比下降 12.72%。壓機和拋光機產量和銷量分別下降29.29%和35.03%。
過去20多年裡,中國建陶裝備行業藉助行業高增長,已經完成了整線國產化,而現在,站在歷史拐點上的中國建陶裝備企業,該何處何從?出路又在哪裡?
中國建陶裝備企業突圍的方向
最近在和建陶裝備同行交流時,我也在思考,我們要如何度過眼下這一個難關呢?
今天行業碰到的困難,並不是意味著建陶行業走向沒落,這只是一個階段性的調整。行業需要往前走,但市場在萎縮,就要找到或創造新的需求,對市場進行刺激,開辟新的戰場。從目前行業內做得比較好的幾類裝備企業身上,我們大致梳理了一下,總結了幾個或許可以借鑒的突圍方向。
一是以創新引領行業,創造新的市場需求。恆力泰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近幾年來,恆力泰一直在不斷突破。自2015年12月恆力泰萬噸壓磚機YP10000正式投放市場,到2017年1月YP16800壓機上線,同年4月,又推出2萬噸壓磚機,再到2019年36000噸超大噸位壓機投產,恆力泰一直在通過產品創新來引領行業的發展,最終推動了大板在國內市場的火熱,這也為走向下行通道的建陶行業,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是進行跨界,開辟新的戰場。多麥機械的瓷片分選、包裝自動生產線,市場佔有率達到90%以上。在市場整體下行時,又在尋求新出路。他們轉型涉足到眼鏡行業,一直以來,眼鏡行業是高密度勞動力的行業,自動化水平低,多麥機械從這里看到了商機,利用自己多年積累的自動化經驗,開始做眼鏡生產機器人。同時,多麥機械也在探索和研發門窗定製的自動化生產設備。
同樣做建陶裝備起家的賽因迪科技,同時進入陶瓷環保領域。如今,賽因迪又轉向陶瓷衛浴快速自動生產線的研發與製造,日本伊奈和TOTO的陶瓷衛浴工廠,他們在生產環節加入機器人工作站,實現聯線自動化,其實我們現有的生產線,也可以通過機器人工作站來進行轉接。未來,機器人工作站在自動化改造過程中,也將會有很大的市場需求。
三是進行產業鏈延伸,從製造端向流通端拓展。以前裝備行業只關注生產端的裝備研發,而現在需要慢慢開始向流通端延伸。隨著大板市場的成熟,圍繞著大板終端需求,需要建立整套的服務體系,如立體倉儲、物流、深加工(倒角、開槽、切割等)、鋪貼等環節,也必將出現新的設備需求。產業鏈條不斷延伸,將打破原有的市場邊界。
四是整合產業鏈優勢資源,轉戰國外市場。科達與廣州森大在非洲建廠,與新中源在菲律賓建廠,就是產業鏈資源整合一個很好的例子,當然,科達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具有整線輸出的能力,並且是上市公司,資金實力雄厚,很多裝備企業並不具備這樣的整合能力。但同樣的可以進行聯合輸出,如做窯爐改造的佳窯,聯合金剛集團進行技術合作,轉戰國外市場,在越南建陶生產線改造方面,開辟了新的市場。賽因迪科技也聯合其他裝備企業,在衣索比亞輸出一條整線工程。
五是向功能性材料領域進行拓展。2019年4月10日,國家發改委發布《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徵求意見稿)》,產業結構調整包括鼓勵類、限制類、淘汰類三個類別,其中與建陶行業及建陶相關的,是鼓勵發展適用於裝配式建築的部品化建材產品;功能型裝飾裝修材料及製品,綠色無醛人造板以及燒結路面透水磚、燒結廣場透水磚、燒結飾面磚、燒結護坡生態磚、燒結水工生態磚等綠色建材產品技術開發與生產應用;單塊面積大於1.62平方米(含)的陶瓷板生產線和工藝裝備技術開發與應用;利用尾礦、廢棄物等生產的輕質發泡陶瓷隔牆板及保溫板材生產線和工藝裝備技術開發與應用;石墨烯材料生產及應用開發。從國家鼓勵的新材料發展方向來看,裝配式建築建材、透水磚、發泡陶瓷、石墨烯材料等,基本上都屬於功能性產品,未來對於功能性產品生產和應用的裝備,也是行業追捧的一大熱點。如今 ,科達已經在布局發泡陶瓷的整線工程,並在金意陶、德勝等企業投產。
不管是創新、跨界,還是產業鏈延伸或者產業鏈整合,面對危機,我們首先是求生存,在生存中求發展,在發展中尋找新的出路。
植根於全球最大消費市場是中國建陶裝備最大的競爭優勢
從絲網印刷到輥筒印刷再到噴墨印刷,從600噸壓機到3200噸壓機,到7800噸壓機,再到36000噸壓機,每一次裝備技術的迭代更新,都推動建陶行業邁向一個新的台階。
1983年佛山石灣利華裝飾磚廠首次全線引進義大利唯高公司年產30萬平方米的彩釉磚自動生產線,開啟了中國建陶行業整線裝備的國產化之路。伴隨著國際裝備的引進,中國建陶裝備在消化吸收的基礎上,國產化也在同步進行。從球磨機、噴霧塔開始,到壓機、窯爐、拋光機、噴墨機等,建陶一系列核心設備一一被攻克,並迅速實現國產化。
到2005年前後,佛山就成為中國最大的陶瓷機械裝備生產基地,約有200多家陶瓷機械裝備企業,其中有科達、力泰、科信達、美嘉、希望、摩德娜、中鵬、中窯等國內規模較大的生產廠家,並形成了原料、布料、成型、乾燥、施釉、燒成、拋光、打包等配套完善的產業集群。
也是在2005年,中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建陶生產國和出口國。中國建陶市場的不斷擴張,同時也為陶瓷裝備產業提供了一個發展的空間和平台。盡管日本、韓國、中國台灣等很多國家和地區,他們機械加工水平都要比國內強,但陶瓷裝備產業並沒有發展起來,就是因為沒有市場空間的支撐。
中國建陶企業敢於嘗試,也為裝備企業提供了很好的試錯平台。科達機電剛推出磨邊機和拋光機時,最早上線使用的就是南庄的企業。後來科達機電每一次迭代更新的拋光機,也都在南庄企業進行試用。2007年,國內首條薄板生產線,也是科達機電和蒙娜麗莎合作研發推出。國產壓機從千噸到萬噸,到如今的36000噸,同樣是裝備企業與建陶企業合作的結果。
同樣,建陶裝備實現國產化之後,也主席加速了中國建陶產業的發展,建陶企業的投資少了,和使用進口設備相比,使用國產設備建一條新生產線,成本降低一半以上。2004年左右,世界陶瓷協會到中國做過市場調查,他們發現中國的陶瓷企業產品成本很低,除了原材料成本、勞動力成本、管理成本等因素外,陶瓷裝備整體價格的下降起到了巨大作用。低成本快速擴張的中國模式,成為中國建陶產業的迅速崛起的基礎。
根植於本土的中國建陶裝備企業,更適合中國大規模、高效率、低成本的生產模式,在本土市場更具有競爭優勢。以窯爐為例,上世紀90年代,中國建陶正處於產能大爆炸時代,提產能,降成本,是中國建陶企業的首要需求。義大利進口窯爐雖然技術先進,但清一色都是內寬1.8米,長80餘米的固定標准化模式,產能偏低,日產量約為2000~3000平方米,而且陶瓷企業必須按照窯爐廠家的要求來建造廠房,服務效率慢,建設周期長,影響建陶企業的快速發展。
而國產窯爐可以提供個性化設計方案,窯爐長度更長,產量更大,到1997年,國產窯爐長度達到200米左右,日產量達到1~1.5萬平方米。同時,建設周期短,技術服務更快,因為,國產窯爐更適合野蠻增長時代中國建陶企業快速擴張產能的需要。
伴隨著國內建陶企業產能的爆發式增長,國產窯爐在國內的市場佔有率也迅速得到提升,1995年前後占據了中國市場的半壁江山,2002年之後,國產窯爐已經成為了中國市場的絕對主流,市場佔有率達到了70~80%,進口窯爐主導中國市場的時代一去不返。時至今日,中國窯爐在國內市場佔有率已超過95%。
中國建陶裝備迅速完成了整線工程的國產化替代,打破了義大利一國獨強、絕對壟斷優勢格局。2004,我國建築陶瓷機械裝備市場年銷售總量45億元,到2009年,就快速增長到100 億元左右。短短五年的時間里,市場份額已經翻了一番。
回顧中國建陶裝備迅速崛起的經驗,我們不難發現,中國建陶裝備最大的優勢,是根植於全球最大的建陶市場,並且與建陶企業之間,建立了根深蒂固的合作關系,具有強大的產業鏈整合能力。盡管現在國內市場處於下滑態勢,但就算到最後下滑到只有原來的一半產能,中國仍然是全球最大的建陶生產國和消費國,根基仍在,需求仍在。
全球一體化下的建陶裝備新生態
目前,全球建陶裝備行業具備整線輸出能力的國家,只有中國和義大利。全球建陶裝備的競爭,實際上也是中國和義大利的競爭。中國製造與義大利製造最大的不同,是市場環境的不同。中國製造是一種內生長式的發展模式,是基於中國本土市場,伴隨著中國建陶市場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的。而義大利製造是外生式的發展模式,他們從一開始就是面向全球市場,其70%以上的裝備依賴於出口,因此,他們從一開始就具有全球視野。
在穩固國內市場並取得絕對控制權的同時,中國建陶裝備企業也在加緊走出去,與出口占據70%以上的義大利裝備企業在海外市場進行競爭。時至今日,中國陶瓷機械設備在全球范圍內,尤其是印度、越南、印度尼西亞等國家搶佔了大部分的市場份額。
印度是中國製造與義大利製造競爭最為激烈的一大市場。受限於基礎工業的發展,印度陶瓷機械設備基本依賴進口,而設備進口地主要為義大利和中國。在印度陶瓷產業發展的初期,印度陶瓷企業生產所需設備基本上由義大利薩克米主導,有數據顯示,最高峰時,薩克米占據了印度超95%的市場份額。2003年之後,印度瓷磚需求量猛增,中國陶瓷機械設備商開始大范圍進軍印度。2016年到2017年,印度新生產線猛增,新簽約生產線近百條,其中有10餘條是陶瓷大板生產線。中國裝備的高效率、大產量、低成本優勢在印度市場得到凸顯,相對更適合印度現在及未來的發展。
以壓機為例,印度陶瓷大板生產多數進口中國恆力泰、科達潔能與義大利西斯特姆。而曾經在印度市場佔有率超過95%的薩克米(SACMI),在此番競爭中則逐漸失去了主動權。與中國陶瓷壓機成型技術相比,西斯特姆的壓機生產效率低,幾分鍾才能壓制一次,而中國的壓機一分鍾可以壓制幾次。同時,由於陶瓷大板市場接受度有限,在現有市場空間下,絕大多數瓷大板生產線無法實現全年化連續生產。而中國大噸位壓機的有模具模式,在大板銷售遇阻的局面下,可以更換模具進行常規產品的生產,保證了企業生產的連續性。
在非洲市場,科達以「合資建廠」的模式,以產業鏈整體輸出的方式,在非洲肯亞、迦納、坦尚尼亞等國家建立陶瓷廠。如今,從阿爾及利亞到南非,科達設備從北到南已貫穿輻射了整個非洲。
科達潔能董事長邊程在接受南方日報采訪時表示,科達+恆力泰的壓機在全球市場佔有率超過三分之二,科達深加工設備在全球市場的佔有率超過70%,科達+卓力泰的原料設備全球市場佔有率超過四分之一。
在完成對非洲、印度、東南亞等發展中國家的市場布局以後,科達將目標投向了歐美主流市場。和中國模式不同的是,歐美因為人口短缺、勞動力成本高等原因,主流市場需求是高度自動化、智能化、精細化的生產模式。雖然近幾年來,我國陶瓷機械裝備自動化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如全自動包裝線、自動叉車、碼垛機器人等設備的出現及應用,但距歐美市場要求還有一定差距,只是實現單一設備自動化,但沒有解決整線自動化的問題,如何降低各個工序之間的故障率,實現各個環節連續性自動化生產,才是全自動化的關鍵。從這一角度來看,我們離全面自動化還有很遠的路要走。因此,面對高端市場,中國建陶裝備一直難以大規模進入。
不過,中國建陶裝備進入高端市場的突破口已經打開。2018年5月,恆力泰YPR2500耐火磚自動液壓機首次在美國印第安納州投入使用,首次進入北美市場;2018年6月,同型號壓機首次出口俄羅斯葉卡捷琳堡,進入歐洲市場。2019年5月11日,恆力泰品牌YPR1800L液壓自動壓磚機,首次出口義大利。2019年6月6日,科達設計承建整線工程在韓國陶瓷企業SAM YOUNG投產。
2019年2月28日,科達完成對唯高公司60%的股權收購,這是中國建陶裝備海外收購第一案。科達希望藉此收購,通過成本、工藝等互補優勢以及業務、技術、供應鏈等資源整合,充分發揮協同效應,推動機械產品進軍歐美市場。與此同時,科達還將在義大利設立設計中心及銷售中心,針對全球市場的需求,形成「中國制式」、「義大利制式」及「中意聯合制式」多種模式並存的發展形態,打造世界上最具競爭力的產品模式。
如今,全球陶瓷機械行業呈現出三足鼎立的狀態:排名第一的是義大利的薩克米,2017年銷售額摺合約60億人民幣;科達潔能排名第二,2017年營收40.6億,2018年營收35.4億;排名第三的是義大利西斯特姆,營收約為30億元。
日益強大的中國建陶裝備企業,正在通過自身的實力,尋求世界建陶裝備的話語權,謀求建立新的生態圈。過去,中意建陶裝備之間的競爭關系,是壟斷與反壟斷、封鎖與反封鎖、替代與被替代的關系。而在全球一體化進程中,這種二元對立的關系將會改變,取而代之,有可能建立中意競合關系下的協同創新生態圈。
唯有原創才能引領全球
按道理來說,中國建陶產量佔全球一半以上,中國建陶裝備最大的市場在中國,而且中國建陶裝備國內市場佔有率已經達到了90%以上,加上印度、東南亞、非洲等市場的出口份額,中國建陶裝備在全球市場的佔有率來說,體量已經不小。
但為什麼義大利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建陶裝備生產國和輸出國,牢牢把控著另外200億主流市場的絕大部分市場份額,中國建陶裝備到現在仍然難以大規模進入?這說明我們的核心競爭力並沒有得到提升,附加值不高,仍以低價競爭為主。國內有些陶機企業為了佔有市場而不計成本,產品價格一降再降。而據了解,在歐美地區,薩克米生產線的銷售價格,是中國生產線的2倍以上。就算是在東南亞、印度、中東等新興市場,薩克米的價格,比我國陶瓷機械的價格也高出30%以上。
義大利之所以能一直引領全球,在於他們強大的原創能力。盡管義大利陶瓷裝備行業一度遭遇經濟危機出現連續多年的下滑,但其通過兼並重組,向噴墨列印機、大板壓機、寬體窯等新的技術領域拓展,繼續以原創設計引領行業的發展,強化了對歐美主流高端建陶裝備市場的控制力和議價力。雖然義大利陶瓷裝備企業數量在不斷減少,從2000年的190家,減少到2013年的144家,但自2010年後義大利裝備銷售額開始觸底反彈,並從2013年開啟了五年的連續增長,到2017年,義大利陶機設備總收入達到22.37億歐元,超過2008年經濟危機前的高峰值。
來自中國陶瓷裝備企業的競爭,對義大利雖然形成了一定沖擊,但並沒有帶來真正的威脅,因為跟隨者很難打敗引領者。義大利憑借其原創的核心技術,與中國陶瓷裝備進行差異化競爭,並對中國進行技術封鎖,爭取時間差來贏得市場競爭的優勢。如噴墨列印機,我們並沒有像拋光機、壓機一樣,將義大利企業踢出中國市場,這說明我們的創新續航能力不夠。
相比於義大利,我們的自主創新能力,還沒有起到引領的作用。2018年11月,佛山市知識產權局在發布《佛山市陶瓷裝備產業專利導航項目分析報告》,《報告》顯示:截止2017年8月,在世界陶瓷裝備專利數量中,中國以22187件排名第一,日本11087件排名第二,德國5645件排名第三。
從絕對數量來看,中國成為陶瓷行業最大的專利技術來源國。但在專利輸出上,中國陶企卻只有6%左右輸出到國外,遠低於輸出率排名第一的日本(約25%)。另外,中國陶瓷技術輸往義大利的數量仍為0,對比義大利輸往中國的213件,差距巨大。從以上的數據來看,中國建陶裝備行業對全球陶瓷行業發展的原創貢獻率還比較低。
值得憂慮的是,科達於2010年收購恆力泰之後,在中國建陶裝備行業已經形成了一家獨大的局面,國內很難再出現新的競爭對手,這對我們建陶裝備行業來說,在沒有競爭對手的情況下,行業會不會因此喪失持續創新的原動力呢?對於科達來說,是不是應該有意識地培養一些競爭對手呢?
從建陶行業發展的趨勢來看,未來建陶裝備競爭方向,將圍繞著產品功能化如發泡陶瓷、大板及大板深加工、智能化工廠等幾個領域進行,我們需要在這些領域拓展裝備的原創能力,激光列印也是一個方向,美嘉在幾年前就推出了激光列印機,但並沒有見到實際的應用。
而在智能化工廠方面,我們現階段還只是處於實現自動化階段,義大利也只是實現自動化到無人化的生產,還遠遠達不到智能化的水平。智能化工廠的標准,是在生產流程中,各個機器設備具有感知環境變化的能力,並根據環境參數變化,自動調節、自動修正、自動糾偏、自動循環,比如說,噴墨機能自動加墨水,窯爐能自動修正窯溫,機器人能根據環境的變化自己調節自己的線路等等。
隨著5G時代的來臨,數據的傳輸與處理速度變得更快,能滿足設備互聯和遠程交互應用需求,在物聯網、工業自動化控制、物流追蹤、工業AR、雲化機器人等應用領域,5G技術起著支撐作用,我們說的能自動運行的智能化工廠,在5G時代也並非難事。
但現階段我們還只是停留在半自動化階段,推動智能化工廠的建設,我覺得還需要從三個維度來推動,分階段、分工序、分等級進行。首先實現單機智能化,即製造裝備智能化,再實現生產過程的智能化,也就是模塊智能化,最後將建陶製造端體系和服務端體系打通,形成完整智能循環體系,即智能製造4.0工廠。
在智能化過程中,我們碰到的一個問題,就是產業標准化的問題,包括原料標准化、產品標准化、設備的標准化,這些還有待加強。一個大膽的設想是,推動整個行業成立一個大數據共享平台,對整個行業整體的數據進行分析,最終得到個性化解決方案,並形成行業共享的產業標准。
從自動化工廠到智能化工廠,我們有很多可以原創的研究方向,如大數據平台,如裝備匯流排、物聯網等等。建陶行業的轉型升級,主要還是依賴裝備等配套產業的原創性突破,只有原始創新,才能夠引領行業發展。特別是在中美貿易摩擦背景下,華為、中興等企業被美國制裁的今天,核心技術的原創能力,顯得尤為重要。
目前,中國建陶裝備行業的競爭還是集中在大規模、低成本的生產方式上,但隨著行業新一輪洗牌,市場趨於穩定之後,建陶行業將過渡到自動化、智能化生產階段。因此,建陶裝備企業,在著眼於當下求生存的同時,還得為未來的競爭做好准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