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信息技術 > 中國有哪些技術需要攻關

中國有哪些技術需要攻關

發布時間:2023-03-16 04:00:30

Ⅰ 十三五期間我國科技創新的投入有哪些給中國製造帶來了哪些成果

時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懸浮列車、國家目前最大直徑的盾構機「京華號」「嫦娥五號」……在最近舉行的國家「十三五」科技創新成就展上,一大批高精尖科學裝置、國之重器模型亮相,令人贊嘆。
「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中國空間站、射電望遠鏡……從逐夢海洋到探索宇宙,一台台大國重器展現了當今中國「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的高科技和硬實力。
國家「十三五」科技創新成就展以「創新驅動發展 邁向科技強國」為主題,通過1300多件實物、200多件模型等,集中展示了「十三五」以來的重大科技創新成就。
「十三五」期間,我國大力推進高新技術發展,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量子信息、鐵基超導、幹細胞、合成生物學等取得一批重大原創成果;「嫦娥四號」首登月背、北斗導航全球組網、C919大飛機首飛成功、『悟空』和『墨子』等系列科學實驗衛星成功發射;磁約束核聚變、散裂中子源等設施建設取得突破,國家實驗室加快布局。」科學技術部部長王志剛在新聞發布會上告訴記者,「十三五」期間,我國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加強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過去5年,我國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從1.42萬億元增長到2.21萬億元,研發投入強度從2.06%增長到2.23%,基礎研究經費增長近一倍,技術市場合同成交額翻一番,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取得突破。
王志剛介紹,在超級計算方面,我國繼續保持優勢。在世界超算Top500排名中,我國超級計算機台數佔45%,在研製完成E級原型機基礎上,正向E級超級計算機進軍。在先進軌道交通方面,時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懸浮試驗樣車,已在試驗線上完成系統聯調聯試;時液仿速400公里以上速度等級高速動車組樣車今日在長春正式下線。在量子信息技術方面,「墨子號」和「京滬干線」實驗構建了首個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路雛形。
科技創新支撐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目前,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發展到這個階段,當務之急是加快轉型升級,不創新沒有出路。「十三五」以來,我國科技事業加速發展,科技實力躍上新的大台階,科技創新主要指標穩步提高,全球創新指數排名襲帆從2015年第29位躍升至2021年第12位。
王志剛介紹,「十三五」期間,我國著力培育發展新動能,科技創新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比如在新能源汽車方面,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連續居世界第一位;在移動通信方面,實現5G技術領跑,5G核心專利數世界第一,率先實現5G商用;在新型顯示方面,大力推動創新鏈和產業鏈融合發展,產業整體競爭力快速提升,2019年新型顯示產業銷售超過3000億元,產業規模居全球第一。
王志剛表示,「十三五」期間我國科技創新還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支撐國家重大工程建設。比如面向港珠澳大橋建設,通過系統布局跨海集群工程建設關鍵技術研究,為大橋順利建成提供重要技術支撐;面向川藏鐵路建設,一方面積極為工程建設可行性研究提供科技支撐,另一方面超前部署重大裝備研究,集中攻克了硬岩隧道掘進裝備整機系統及核心零部件關鍵核心技術,將為川藏鐵路這一「世紀工程」建設提供自主裝備支撐。
5G、大數據、人工智慧……一大批重大科技創新的成果,為產業轉型升級奠定基礎,也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引領產業可持續發展,使我國的綜合國力不斷增強。
科技創新讓人民的生活更加美好
「十三五」期間,中國老百姓深刻體會到科技創新正在改變他們的生活。
從幾乎無所不能的智能手機,到乘坐一天就能跑遍中國的高鐵,再到開車到戶外仰望星空時閃耀的「中國北斗」……科技創新讓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用」都變得方便。從微信到抖音,從網購到打車,從街頭巷尾的快捷支付到刷臉購物,科技創新深入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這兩年,面對全球肆虐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我國為什麼能夠快速、有效應對?答案還是科技創新。強大的核酸檢測能力有力支撐了我國「外防輸入、內防反彈」,而國產疫苗不僅保障了我國民眾的健康,還走出國門,支援多個國家抗疫。
如今,在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中,中國吹響了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號角,「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改變著每拍埋雹一個人的生活,讓老百姓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Ⅱ 中國近幾年有什麼航天方面的重大突破

中國航天領域的最新成就包括長征五號乙運載火箭首飛成功、長征八號運載火箭首飛成功、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高速再入飛行試驗成功、嫦娥五號完成世界首次月球軌道無人交會對接、中國行星探測第一步田文一號火星探測任務、 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提前半年建成開通,通量寬頻衛星系統建設啟動,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重大專項。
2021年4⽉29⽇,中國空間站天和核⼼艙成功發射升空。隨後,它先後與天⾈⼆號和三號貨運飛船、神⾈⼗⼆號和⼗三號載⼈飛船對接,共計6名航天員先後⼊駐,標志著中國航天正式進⼊行銷空間站時代。
2021年10⽉14⽇,我國成功發射⾸顆太陽探測科學技術試驗衛星「羲和號」。它的重要使命是研究⼈類這唯⼀可以依靠的寶貴恆星——太陽。
中國航天事業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航天事業起始於1956年。中國於1970年4月24日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是繼蘇聯、美國、法國、日本之後世界上第5個能獨立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
中國發展航天事業的宗旨是:探索外太空,擴展對地球和宇宙的認識;和平利用外太空,促進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造福全人類;滿足經濟建設、科技發展、國家安全和社會進步等方面的需求,提高全民科學素質,維護國家權益,增強綜合國力。中國發展航天事業貫徹國家科技事業發展的指導方針,即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
2021年6月17日9時22分,中國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發射,飛行乘組由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和湯洪波三人組成。
2021年10月17日,航天發射次數一年內「首次突破40次」。 2021年執行了55次發射任務,數量位居世界第一。
2021年12月13日,「2021年度中國媒體十大流行語」發布。「中國航天」在其中 。
中國航天最新成就
2021年,中國航天又迎來了突飛猛進的一年,在載人航天、火星探測與月球探測等領域均取得了重大成就。今天我們就來「盤一盤」這一年以來中國航天取得的十大成就吧。





6、長七甲歸來,長征火箭歷史性擴容
在經歷了初次發射的挫折後,長征七號甲(A)火箭終於在2021年3月11日王者歸來,並在12月23日再立新功!長征七號甲火箭是在長征七號的基礎上擴展而來,吸收了金牌火箭長三乙的優點,實現了三級半構型。長七甲整箭完全使用無毒安全推進劑,專注於高軌任務,它的運力、尤其是同步轉移軌道運力一下增加到7噸級,填補了我國地球同步轉移軌道5.5噸~7噸之間運載能力的空白。
長七甲採用「通用化、系列化、組合化」設計理念,很容易實現批量生產和高密度發射。它還首次測試了Ka頻段6M衛星數據天基測量技術,直達天鏈中繼衛星,大幅減少了對遠望號航天測量船的依賴,也必將逐漸開啟長征火箭遙測的新時代。
7、太空烽火台,「天鏈」鏈接天地
地球自轉對於航天任務的遙測是個巨大的阻礙,當航天器不能被地面和海上遙測站觀測到時,就會進入通信盲區。為此,我們的解決方案是在35786千米高的赤道上空,搭建一條鏈接天地的信號中繼通路,猶如「太空烽火台」一般,讓信息交互暢通無阻進行。
「天宮課堂」順利進行的背後是天鏈系列衛星保駕護航(圖片來源:央視)
中國的中繼衛星通信系統,其名為「天鏈」。經過了若干年的建設,天鏈一號系統終於在2021年7月6日正式收官。與此同時,天鏈二號系統也已經陸續發星,並在此前基礎上進行一系列的升級。學生們能暢通無阻地參與「太空課堂」,航天員能在太空中使用超級「太空Wi-Fi」,長征火箭和太空飛船能自在遨遊太空,這些都離不了天鏈在幕後的辛勤工作。
8、精彩繼續,嫦娥探月實現更多歷史性突破
嫦娥三號讓人類時隔37年再次著陸月球,嫦娥四號讓人類首次著陸月球背面,嫦娥五號讓人類時隔44年再次獲得月球樣本。而目前,更加精彩的突破仍在繼續進行。
2021年,中國航天首次公開了嫦娥五號獲取的1731克月壤樣本,並向國內外科研工作人員發放研究。由於嫦娥五號的發射情況和控制情況幾乎完美,它的軌道器部分還有大量推進劑結余,因此它開始完成各種高難度「附加題」。
在把月壤樣本送回地球附近後,它於2021年3月15日13時29分穿越地球繞太陽公轉的黃道面,成功抵達距離地球150萬千米的日地拉格朗日1點,這是中國航天首次完成這項任務!目前,它仍然在深空中旅行。
不僅如此,嫦娥四號和玉兔二號仍在月球背後超期工作,為人類不斷揭示這永不可見月面的奧秘(由於潮汐鎖定作用,在地球上永遠無法看到月球背後的絕大部分表面)。
9、重器初現,載人登月未來可期
中國現有的載人航天主要依託於長征火箭(2F、5、5B、7)、神舟飛船、天舟飛船和天宮空間站,但是它們對於未來載人登月和踏入更遠的深空是遠遠不夠的。我國已經確定未來進行載人登月,並且一系列准備已經就緒,例如新載人飛船試驗船已成功試飛、新載人火箭和重型運載火箭已進入密集研發階段。新型號火箭,成為載人登月的焦點。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火箭的核心是發動機。2021年,重型運載火箭220噸級補燃循環氫氧發動機完成首台工程樣機,在航天科技集團六院11所(京)驚艷亮相,標志著該發動機關深階段研製工作圓滿完成。或許通過對比更能說明它的意義:長征五號是中國現役最強火箭,它的核心液氫液氧發動機YF-77在真空中推力約為70噸,「僅為」新型號發動機的三分之一左右。雖然新發動機推力為三倍,但研發的難度和技術復雜度可遠不止三倍。
10、多面開花,中國將走向更遠深空
2021年,人類的火箭發射次數已經突破了冷戰期間的最高點,這也昭示著一個全新的太空時代正式到來。這個時代機遇,可能遠遠超過曾經的航海時代、陸權時代和航空時代對目前世界各個強國的意義,作為曾經深受苦難而如今處於偉大復興中的中華民族,更是不能錯過這個機會。
目前,中國航天還在進一步穩步向前。預計在2022年,中國航天將會繼續保持高頻率火箭發射。中俄也發布了關於合作建設國際月球科研站的高規格聯合聲明,意味著雙方將會攜手踏上月球。嫦娥六號、七號、八號等嫦娥探月四期任務,也已經正式立項。國家航天局也正式宣布,我國將在2025年前後實施近地小行星取樣返回和主帶彗星環繞探測任務,實現近地小行星繞飛探測、附著和取樣返回;2030年前後,實施火星取樣返回任務;此外,還將實施木星系環繞探測和行星穿越探測任務。
可以說,這是個星辰大海的時代,中國航天人就是這一批乘風破浪的弄潮兒。他們不僅讓一系列華夏神話從夢想照進現實,也在這宇宙的一隅不斷締造出新的太空神話。
2022年中國航天計劃
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官方社交媒體賬號消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2022年計劃安排40餘次宇航發射任務,將完成載人航天6次重大任務,全面建成中國空間站,還將完成長征六號甲運載火箭首飛任務。
據悉,1月4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在北京召開2022年型號工作會。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吳燕生在會上表示,2021年,全年各項型號任務圓滿完成,實現了「十四五」發展的開門紅:中國空間站建設取得階段性重大勝利,「天問一號」拓展了中國星際探索新邊疆,宇航發射及飛行試驗數量再次刷新歷史紀錄,計劃完成率和經費到款額均創歷史最高。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總經理、黨組副書記徐強在會上作型號工作報告,總結2021年型號科研生產工作,部署2022年科研生產任務。
報告指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2022年計劃安排40餘次宇航發射任務,將完成載人航天6次重大任務,包括兩次貨運飛船、兩次神舟飛船和實驗艙Ⅰ、實驗艙Ⅱ發射,以及在軌交會對接、出艙活動和飛船返回任務,全面建成空間站;完成長征六號甲運載火箭首飛任務。
報告顯示,全年型號科研生產任務呈現四大特點:一是重大工程任務十分艱巨,發射飛行試驗數量持續保持高位;二是型號技術攻關難度大,技術風險識別與控制要求高;三是型號批產交付壓力大,科研生產轉型升級任務重;四是裝備體系化發展要求高,體系工作需統籌推進。
吳燕生進一步就全年型號工作提出要求,要提升中國進入空間、利用空間、探索宇宙的能力,保持住宇航發射及重大飛行試驗連續成功的良好態勢,推進深化改革,把成本管控擺在更重要的位置。
未來五年,中國航天哪些亮點值得期待
運載火箭形成陸地、海上多樣化的發射能力,5年來共實施207次發射;
中國空間站建造全面實施,6名航天員先後進駐,開啟了有人長期駐留時代;
嫦娥四號首次著陸月背巡視探測,嫦娥五號帶回1731克月壤;
天問一號實現中國航天從地月繫到行星際探測的跨越,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國印跡;
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開通,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形成體系能力
5年來,重大工程的實施,對我國空間科學起到了巨大的推動和帶動作用。
比如在歷史演化方面,「通過對月球淺層結構的研究,對月球的演化歷史,特別是在地質方面,取得了新的認知。」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主任劉繼忠介紹,通過對嫦娥五號月球樣品的分析和研究,把月球地質活動時間軸從原來大家認為的30億年推演到20億年,也就是說月球年輕了10億年左右,「這些對月球的認知,包括對月球地貌的演化,都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
劉繼忠表示,從物質能量來講,通過前期研究,發現了新的月球深部物質類型,同時也發現迄今比較精確的宇宙射線能譜精細結構;從空間環境來講,通過幾年科學研究,對月球粒子輻射劑量有了新的認知,得到了新的數值。
「我們還發現月球微磁層,對太陽風與月球相互作用建立了新模型、新機理,通過從空間對地球的觀測,也對地球等離子體層的整個活動演化取得了新的認知。」劉繼忠說。
基礎堅實,未來可期。那麼,「十四五」期間,中國航天有哪些值得期待的亮點?
據吳艷華介紹,「十四五」期間,我國要啟動一批新的航天重大工程,包括探月工程四期、行星探測工程,還要論證實施重型運載火箭等一批重大工程,批復以後要接續實施。
「我們要推動空間技術、空間應用一體化協同發展,尤其是要協同構建空間基礎設施,包括通信、導航、遙感三類衛星,形成完善的空間基礎設施,推廣衛星應用,廣泛服務於經濟社會發展,同時為全世界服務。」吳艷華表示,下一步,將統籌規劃空間科學探索,發射一批用於科學論證的衛星。同時我們要用好空間站、月球探測和行星探測這些平台,深入開展科學研究,爭取有原創性的科學發現,為人類作出貢獻。
劃重點 「羲和號」探日成果可期
「羲和號」衛星是我國首顆太陽探測的科學技術實驗衛星。在嫦娥五號成功實現月球采樣返回,天問一號成功實現對火星的「繞、落、巡視」探測之後,「羲和號」讓我國在一年的時間之內,實現了對太陽系中的地球、行星以及太陽探測的全覆蓋,奏響了我國深空探測的「三重奏」。
經過三個多月的在軌測試和實驗,「羲和號」衛星已經完成了衛星平台技術驗證40多次,對太陽進行了探測成像290多次,衛星的平台及有關載荷工作穩定正常,功能和性能滿足研製總要求。
目前,「羲和號」衛星已經取得了一系列技術和科學實驗成果。據國家航天局對地觀測與數據中心主任趙堅介紹,一是在軌驗證了新型高精度衛星平台的超高指向精度和超高穩定度技術,與傳統的同等慣量衛星平台相比,這顆衛星的指向精度和穩定精度均提高了兩個數量級。二是在太陽科學探測方面,這是在國際上首次在軌獲得了太陽H-α譜線,全日面的H-α波段的光譜圖像。
太陽H-α譜線是什麼?「這是光子與氫原子相互作用後,電子能級躍遷產生的譜線,是太陽爆發時響應最強烈的一個譜線,能夠直接反映爆發的特徵。」趙堅介紹,以前人類對太陽的觀測,H-α譜線只能在地球上進行探測,但因為受到大氣擾動,這個數據是不連續、不穩定的。
「現在通過衛星在軌進行探測,就可以去掉這些不穩定因素,對太陽進行高解析度的觀測和成像,可以更加准確地獲得太陽爆發時大氣溫度、速度等物理量的變化,進而建立起太陽爆發從光球到日冕的能量積累、釋放、傳輸的完整物理模型,對研究太陽爆發的動力學過程及物理機理提供關鍵數據,有望獲得有國際影響力的科學產出。」趙堅說。
關於我國未來的探日計劃,趙堅表示,目前科學家們正在開展相關的論證研究,將進一步了解太陽構造,確定太陽活動特徵,掌握其機理和活動規律,更好地預報空間天氣,造福人類。
嫦娥八號2030年前發射
目前國家已批復探月工程四期任務,包括嫦娥六號、嫦娥七號、嫦娥八號任務,這三項任務將在未來10年陸續實施。
「我們已經發射的嫦娥四號,落在了月球背面,任務已成功實施。」劉繼忠表示,後續還有三次任務。嫦娥六號要到月球的高價值地區進行采樣返回,後續還有新的月壤、新的樣品返回地球。嫦娥七號主要是對月球極區進行科學探測,特別是對月球的水分布進行探測。嫦娥八號則將實施極區的科學探測以及為科研站後續的關鍵技術進行驗證。
「整個探月四期,我們基本上要達到建設科研站基本型的目標,同時也是為後續我們與國際合作建設國際月球科研站打下基礎。這些任務我們和國際同行也在密切溝通協調,將一起合作開展相關探測。」劉繼忠介紹,比如,嫦娥七號任務已經和俄羅斯的「luna-26」簽訂了協議,共同進行探測。「按照目前整體研製進展,在2025年前後,我們將完成嫦娥六號和嫦娥七號的相關工作,同時開展嫦娥八號的研製;在2030年之前,要完成嫦娥八號發射。2030年以前,探月四期能夠取得預期成果。」
建設國際月球科研站
「總體來說,像地球的南極站、北極站一樣,未來傾向於在月球南極建成地面科考設施,在月軌、月表建設科研實驗設施,開展多學科、多目標科研工作。」吳艷華介紹說。
那麼,國際月球科研站是什麼?後續如何開展工作?
我國將和俄羅斯共同建設國際月球科研站。「我們的嫦娥六號、嫦娥七號和俄羅斯規劃的相應任務,用5年左右的時間,完成建站之前的勘察工作。我們再用10年左右的時間,完成設施建設。建設月球科研站就像建立一個小城鎮一樣,它要有能源系統,要有通信導航系統,要有遠程運輸系統,要有天地往返系統,還要有地面支持系統。如果考慮到遠期有人常駐的目標,還要有生命保障系統。」吳艷華表示,計劃2035年以後,根據各個國家、各個組織的科考任務分次到月球上做科考。
「中俄兩國航天機構還要向全世界正式發布建設國際月球科研站的宣言,把建設原則、參與宗旨向國際社會發布。」吳艷華透露,總的來說,在任務或者項目的各個階段,包括建設的各種任務層級,無論是系統級、分系統級還是設備級,還是科學數據共享研究級,包括天地支持級,「我們都不設限,一塊兒來建」。

Ⅲ 中國智能製造亟需突破的關鍵共性技術有哪些

智能製造需統一五方面標准
工信部電子標准化研究院物聯網研究中心主任胡靜宜表示,智能製造標准體系的制定是一項極為龐大和復雜的工作,需經歷從上到下、從概括到具體的過程,從總體內容上看,主要包括基礎、安全、管理、評價和可靠性五個方面的標准:
基礎標准方面,一是術語定義標准,用於統一智能製造相關概念;二是元數據標准,用於規定產品設計、生產、流通等環節涉及的元數據命名規則、格式、注冊要求等,為數據集成、共享奠定基礎;三是標識標准,對智能製造中的各類對象進行唯一標識。
安全標准方面,一是信息安全管理標准;二是技術與機制安全標准,包括軟體安全、網路安全、數據安全等;三是產品測評以及安全能力評估標准,以服務於第三方測評。
管理標准按其對象主要包括質量、環境、能耗、兩化融合等方面的管理標准,這些標准有助於企業降低產品的不良品率和運營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和能源利用率,實現綠色製造。
評價標准主要用於對智能製造的應用領域、企業和項目開展評估診斷,為企業提升智能製造水平提供指導。
可靠性標准方面,一是要制定可靠性標准指南,對風險、壽命周期費用、維修和保障等方面做出詳細說明和要求;二是制定可靠性技術方法標准,包括可靠性建模與分析、試驗技術、篩選技術等技術標准。
工信部電子工業標准化研究院物聯網研究中心主任胡靜宜認為,建立智能製造的統一標准光靠企業之間的合作是不夠的,政府必須發揮好頂層設計的作用,充分做好眾多部門、委員會、行業協會的協調工作,使之形成合力,共同推動智能製造統一標準的制定。

Ⅳ 中國掌握有哪些領先的核心技術

1、有以下:

(1)特種隱身技術和超材料技術。

(2)航空航天技術。

(3)彈道導彈打航母。

(4)量子通信技術。

(5)高超音速武器、反衛星武器、中段反導攔截技術。

(6)慣性約束核聚變激光碟機動裝置——激光技術。

Ⅳ 舉國之力要攻關的「關鍵核心技術」,到底是哪些

舉國之力要攻關的「關鍵核心技術」有很多,但是比較緊迫的大概有以下幾個,如果能更快更好的解決,可能就可能將更好的促進我國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了。

1、晶元相關技術

現在,我國最緊迫的「關鍵核心技術」主要是晶元產業相關技術。現在我國在晶元上遭遇了美國的打壓,華為等企業不能在獲得先進晶元,晶元生產企業也不能獲得EUV光刻機等先進晶元生產設備。

而現在我國大概已經擁有了拖走衛星的技術,而且未來可能還需要更多的太空技術來支持,比如探索月球,甚至在月球采礦開采氦三等,或者是探索火星等地方,這些都需要更先進的太空技術等等。因此,我國也需要在太空技術等方面取得更多的突破,從而更好地為我國經濟發展奠定更堅實的基礎。

Ⅵ 打好科技技術攻關戰,我國需要採取哪些措施

1、加強基礎研究,加強基礎研究,是增強原始創新能力的重要基礎。引導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解決技術短板問題,在核心技術上不斷實現突破,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技術,掌控產業發展主導權。

2、充分發揮企業家和科技人才的作用,實施更加開放的人才政策,引進培養一批具有國際水平的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讓包括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在內的創新創造活力充分迸發。

3、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推動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引導更多高校、科研院所協同創新。

4、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新型舉國體制,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加強基礎研究、注重原始創新,完善共性基礎技術供給體系;積極引導和支持本土企業瞄準產業鏈短板和價值鏈中高端進行生產研發。

建設目標

隨著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關鍵核心技術受制於人已成為制約發展的瓶頸。要大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盡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這是關系發展全局的重大問題,也是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關鍵。

實踐反復告訴人們,掌握了關鍵核心技術,才能擁有自己的「大國重器」。新中國成立70多年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堅定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從「向科學進軍」到迎來「科學的春天」,從「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到「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國家科技一直堅持獨立自主,搶抓機遇,不斷開拓,科技創新成果不斷涌現,科技整體能力持續提升,科技強國目標扎實推進。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

Ⅶ 我國航天領域的最新成就有哪些

空間技術的構成空間技術由三部分組成:載體技術、航天器技術和空間測控技術。1)運載技術(運載火箭技術)運載技術是指克服地球引力,將航天器送入外層空間的運載技術。航天器只有火箭,所以航天器技術也叫火箭技術。火箭是一種攜帶氧化劑和燃燒劑的飛機,由燃燒和噴射氣體產生的反作用力推動。它由動力裝置、制導系統和箭體組成。根據發動機工作介質的不同形式,火箭可分為液體火箭(以液體物質為推進劑的火箭稱為液體火箭。
液體火箭發動機通常由推力室、推進劑供給系統和發動機控制系統組成。液體火箭發動機比推力更高,工作時間長,推力容易調節、關機重啟,容易實現多台發動機並行使用。固體火箭(以固體物質為推進劑的火箭)稱為固體火箭。固體火箭發動機通常由殼體(燃燒室)、固體推進劑、噴管、點火裝置和推力終止裝置組成。固體火箭發動機結構簡單緊湊,使用方便,發射准備時間短,可靠性高。但比推力低,推力終止精度低,難以反復啟動。世界各國研製的相對成熟的運載火箭主要有俄羅斯(前蘇聯)的質子號大型運載火箭、美國的雷神和大力神系列運載火箭、中國的長征系列運載火箭、歐盟的阿麗亞娜液體火箭等。2)航天器技術航天器,又稱航天器,是根據天體力學規律在空間運行並完成一定任務的各種飛行器的總稱或空間系統。

航天器可分為兩類:無人航天器和載人航天器:1無人航天器根據是否繞地球軌道運行可分為人造地球衛星和空間探測器。載人航天器載人航天器是指在地球表面和太空之間旅行,能夠運送人和有效載荷,為宇航員提供生活和工作環境的航天器。載人飛船按功能不同可分為載人飛船、空間站和太空梭。1)載人航天器載人航天器是一種將人一次運載上天、一次運載返回地面的航天器。載人飛船包括衛星載人飛船和登月載人飛船。中國「神舟」號實驗飛船於1999年11月20日使用「長征」-2F運載火箭成功發射。2)空間站空間站是可以容納宇航員長期搜尋、工作和生活的大型航天器。空間站在距離地面幾百公里的低地球軌道上運行。配有對接艙,用於對接載人飛船或太空梭,也可與多個空間站連接,形成空間綜合體(航天城)。1971年4月9日,蘇聯發射了第一個空間站禮炮一號,1986年2月20日,蘇聯發射了新的空間站和平號。2002年3月,由16個國家共同投資開發的國際空間站正式在太空運行。3)太空梭太空梭是一種可重復使用的航天器,在地球表面和近地軌道之間運送有效載荷和人員。一般用固體火箭助推入軌,在軌道上像宇宙飛船一樣運行,完成各種航天任務,重返大氣層時像飛機一樣滑行著陸。1981年4月,美國哥倫比亞號太空梭成功試飛。挑戰者號和發現號太空梭也已經投入實際飛行。

Ⅷ 在材料化學方面,中國還有哪些方面需要突破

1、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用材料

加強大尺寸硅材料、大尺寸碳化硅單晶、高純金屬及合金濺射靶材生產技術研發,加快高純特種電子氣體研發及產業化,解決極大規模集成電路材料制約。加快電子化學品、高純發光材料、高飽和度光刻膠、超薄液晶玻璃基板等批量生產工藝優化,在新型顯示等領域實現量產應用。開展稀土摻雜光纖、光纖連接器用高密度陶瓷材料加工技術研發,滿足信息通信設備需求。

2、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材料

加快實現稀土磁性材料及其應用器件產業化,開展感測器、伺服電機等應用驗證。開發高壓液壓元件材料、高柔性電纜材料、耐高溫絕緣材料。調整超硬材料品種結構,發展低成本、高精密人造金剛石和立方氮化硼材料,突破滾珠絲杠用鋼性能穩定性和耐磨性問題,解決高檔數控機床專用刀具材料制約。

3、航空航天裝備材料

加快高強鋁合金純凈化冶煉與凝固技術研究,開展高溫、高強、大規格鈦合金材料熔煉、加工技術研究,突破超高強高韌7000系鋁合金預拉伸厚板及大規格型材、2000系鋁合金及鋁鋰合金板材工業化試制瓶頸,系統解決鋁合金材料殘余應力、關鍵工藝參數控制范圍優化、綜合成品率與成本控制問題,提升新型輕合金材料整體工藝技術水平。加快特種稀土合金在航空航天中的應用。突破高強高模碳纖維產業化技術、高性能芳綸工程化技術,開展大型復合材料結構件研究及應用測試。開展高溫合金及復雜結構葉片材料設計及製造工藝攻關,完善高溫合金技術體系及測試數據,解決高溫合金葉片防護塗層技術,滿足航空發動機應用需求。加快增材製造鈦合金材料在航空結構件領域的應用驗證。降低碳/碳、碳/陶復合材料生產成本,提高特種摩擦材料在航空制動領域的佔有率。

4、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用材料

以高強、特厚為主要方向,開展齒條鋼特厚板、大壁厚半弦管、大規格無縫支撐管、鈦合金油井管、X80級深海隔水管材及焊材、大口徑深海輸送軟管、極地用低溫鋼等開發及批量試制,完成在海洋工程平台上的應用驗證。加快高止裂厚鋼板、高強度雙相不銹鋼寬厚板、船用殷瓦鋼及專用高強度聚氨酯絕熱材料產業化技術開發,實現在超大型集裝箱船、液化天然氣(LNG)船等高技術船舶上應用。

5、先進軌道交通裝備材料

突破鋼鐵材料高潔凈度、高緻密度及新型冷/熱加工工藝,解決坯料均質化與一致性問題,建立高精度檢測系統,掌握不同工況下材料損傷與失效原理及影響因素,制定符合高速軌道交通需求的材料技術規范,提高車輪、車軸及轉向架用鋼的強度、耐候性與疲勞壽命並實現批量生產。推動實現稀土磁性材料在高鐵永磁電機中規模應用嘩御。開發鋼軌焊接材料加工技術,發展風擋和舷窗用高品質玻璃板材。加強先進阻燃及隔音降噪高分子材料、制動材料、軌道交通裝備用鎂、鋁合金制備工藝研究,加快碳纖維復合材料在高鐵車頭等領域的推廣應用。

6、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材料

提升鎳鈷錳酸鋰/鎳鈷鋁酸鋰、富鋰錳基材料和硅碳復合負極材料安全性、性能一致性與循環壽命,開展高容量儲氫材料、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及防護材料研究,實現先進電池材料合理配套。開展新型6000系、5000系鋁合金薄板產業化制備技術攻關,滿足深沖件製造標准要求,開展高強汽車鋼板、鋁合金高真空壓鑄、半固態及粉末冶金成型零件產業化及批量應用研究,加快鎂合金、稀土鎂(鋁)合金在汽車儀錶板及座椅骨架、轉向盤輪芯、輪轂等領域應用,擴展高性能復合材料應用范圍,支正蘆培撐汽車輕量化發展。

7、電力裝備材料

重點推進核電壓力容器大鍛件系列鋼種組織細化與穩定化熱處理工藝開發,突破核電機組用高性能鈦焊管產業化瓶頸,加快銀合金控制棒、鋯合金管堆外及堆內考核驗證,實現核電用材成套保障。開展抗熱腐蝕單晶高溫合金大型空心葉片用材料、製造工藝及長壽命防護塗層技術研究,滿足重型燃氣輪機急需。開發智能電網用高容量稀土儲氫材料。提升導熱油及熔鹽高溫真空集熱管自動化生產水平。突破5MW級大型風電葉片制備工藝。面向智能輸變電裝備領域,突舉唯破大尺寸碳化硅單晶及襯底、外延制備及模塊封裝材料技術,開展高壓大功率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IGBT)模塊應用設計,發展高性能絕緣陶瓷,保障特高壓直流電網建設。

8、農機裝備材料

開展高強高硬耐磨鋼系列化產品開發,在農機裝備及配件中實現對高碳彈簧鋼應用替代。開發農機離合器活塞材料、濕式離合器摩擦材料、采棉指及脫棉盤專用材料等,滿足農業作業環境及特種裝備需求。

9、生物醫葯及高性能醫療器械材料

開展碲鋅鎘晶體、稀土閃爍晶體及高性能探測器件產業化技術攻關,解決晶體質量性能不穩定、成本過高等核心問題,滿足醫用影像系統關鍵材料需求。大力發展醫用增材製造技術,突破醫用級鈦粉與鎳鈦合金粉等關鍵原料制約。發展苯乙烯類熱塑性彈性體等不含塑化劑、可替代聚氯乙烯的醫用高分子材料,提高衛生材料、葯用包裝的安全性。提升醫用級聚乳酸、海藻酸鈉、殼聚糖生產技術水平,滿足發展高端葯用敷料的要求。

10、節能環保材料

加快新型高效半導體照明、稀土發光材料技術開發。突破非晶合金在稀土永磁節能電機中的應用關鍵技術,大力發展稀土永磁節能電機及配套稀土永磁材料、高溫多孔材料、金屬間化合物膜材料、高效熱電材料,推進在節能環保重點項目中應用。開展稀土三元催化材料、工業生物催化劑、脫硝催化材料質量控制、總裝集成技術等開發,提升汽車尾氣、工業廢氣凈化用催化材料壽命及可再生性能,降低生產成本。開發綠色建材部品及新型耐火材料、生物可降解材料。推廣應用金屬材料表面覆層強化、工業部件服役延壽、稀貴金屬材料循環利用等技術。

Ⅸ 中國的航天技術有哪些

2020年,中國航天全年共執行39次發射任務,發射載荷質量103.06噸,發射次數和發射載荷質量均位居世界第二。其中,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完成34次發射。

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成功,拉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站階段任務序幕。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全面投入應用發射,成功發射火星探測器和嫦娥五號探測器,實現了我國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由5.5噸級到14噸級的跨越。

世界首次連續纖維增強復合材料太空3D列印完成在軌演示。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搭載的「復合材料空間3D列印系統」,在軌期間自主完成了連續纖維增強復合材料樣件列印。此次實驗,是中國首次太空3D列印,也是世界首次連續纖維增強復合材料太空3D列印實驗,對於未來空間站長期在軌運行、超大型結構在軌製造具有重要意義。

閱讀全文

與中國有哪些技術需要攻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手機微信博雲學小程序怎麼登錄 瀏覽:792
口罩出口信息怎麼看 瀏覽:860
產品防偽數碼是什麼意思啊 瀏覽:161
市場營銷有哪些應用 瀏覽:317
花喜代理怎麼加盟 瀏覽:40
信息管理人員經歷了哪些階段 瀏覽:969
仁化汽車配件代理加盟如何 瀏覽:1000
之江生物產品銷量怎麼樣 瀏覽:670
宇花靈技術怎麼用 瀏覽:602
想去泉州賣菜哪個菜市場人流大 瀏覽:411
沈陽雪花酒水怎麼代理 瀏覽:125
rng秘密交易是什麼意思 瀏覽:732
重慶紅糖鍋盔怎麼代理賺錢嗎 瀏覽:383
考察投資項目關注哪些數據 瀏覽:592
家紡傢具都有什麼產品 瀏覽:37
丘氏冰棒產品有哪些 瀏覽:414
程序員如何拉到業務 瀏覽:177
揭陽火車站到炮台市場怎麼走 瀏覽:843
二線國企程序員怎麼提升技能 瀏覽:154
藍翔技術學院西點多少錢 瀏覽: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