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提高攝影技術
如何才能提高自己的攝影技術?提高攝影構圖技術的方法有哪些?下面我對以上問題做了總結,歡迎閱讀!
如何提高攝影技術
1、 參加攝影比賽
雖然攝影比賽主題類型眾多,規模大小也有所不同,但都是能逼人盡力用心去創作,因為你的參賽作品將會被攤在陽光下,供眾人批評檢視。
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提交作品前,確保作品是自己最滿意的。如果你的攝影生涯陷入谷底,那麼參加攝影比賽也許是一個不錯的方法,用來恢復攝影人的自信。
2、 租借新鏡頭
每個攝影玩家必定都有慣用的鏡頭,使用起來相當得心應手,也許有機會的話,可以租借從來沒有用過的鏡頭。
嘗試以從未發現的視角進行構圖,你會發現一個嶄新的世界。常用24-70mm的可以試試16-35mm,常用70-200mm的可以改用魚眼鏡頭,也能成功加強自己的多元思考和構圖能力。
3、 寫下願望清單
有新的想法或發現,就立馬寫在攝影清單上吧!無論是想買的器材、想去的地方、想拍的主題…、、通過檢查列表,更能清楚自己將來前進的方向,對往後攝影生涯也有所幫助。
4、 欣賞高人氣照片
學習如何欣賞他人作品照片,也是一門重要基礎課題,試著分析歸納高人氣照片受歡迎的原因或規律,進而轉化成自己拍照時的訣竅,也是讓自己進步的最佳快捷方式。
5、 製作攝影專題
如果真的缺乏新靈感,不妨專注於某一個攝影題材,並嘗試以講故事的方式來進行拍攝,做出具有連貫性的高質量影像系列作品。
6、 拍新的事物
如果你鍾情風光攝影,那麼試著拍好人像;如果你喜愛美食攝影,那麼拍拍寵物;如果你有自己的獨特風格,那麼請試著改變它。用腳架拍照、半夜出門拍照,離開攝影舒適圈,跳脫一成不變的規律式攝影,你會發現更多有趣的事物。
7、 把照片列印出來
身處數碼時代,相信會把照片放大印出來的攝影玩家也不多了,動輒2,000萬、3,000萬的高像素,只在計算機屏幕上看的話,其實算是一種浪費。有機會不妨將自豪的攝影作品印出來裱框,並在親友來訪時向他們介紹,可以看看他們的反應怎麼樣。
8、 攝影研討會
找一些認識的攝影同好,或是欣賞的攝影前輩一同討論照片,而且務必要面對面進行研討,如此才能直接披露照片的優劣好壞,並虛心聽取前輩同好的寶貴意見,如此一來就能快速突破自身盲點。
9、 練習不看按鍵
請徹底熟悉你的相機,用手指牢牢記住各按鍵的作用與位置,直到眼睛不離開觀景窗也能輕松控制各項參數。用越短的時間找功能按鍵,就能留下更多時間思考與構圖。
10、 散步
帶著一台輕便相機,到你家附近走走繞繞吧,也許會發現一些有趣的元素,以不同角度、背景,變化組合這些習以為常的事物,或許會有更多驚人發現,畢竟無窮的創造力就在你腦袋裡面。
提升攝影構圖技巧的方法
1、攝點的畫面效果
攝影構圖就是相機鏡頭的構圖。相機鏡頭對准被攝體的方位就是拍攝點。拍攝點不同,同一景物在畫面上的效果就大不一樣。選好拍攝點往往能成為一幅好照片的關鍵所在。
A、不同攝距的畫面效果。
拍攝距離的不同,會帶來畫面的不同效果,不同的景別具有不同擅長的表現效果。一般分以下幾種:
遠景:被攝景物范圍廣闊深遠,擅長於表現景物的氣勢,主要以大自然為表現對象,強調景物的整體結構而忽略其的表現。
全景:被攝景物范圍小於遠景,擅長於表現被攝對象的全貌極其所處的環境特點。相對來說,全景比遠景有更明顯的立體效果。
中景:被攝景物范圍介於遠景和全景中間,擅長於表現人與人,人與物之間的關系,以情節取勝。
近景:突出表現被攝對象的主要部分,主要面貌,擅長於對人物神態或景物的主要形狀做細膩的刻畫。
特寫:是對被攝人物或景物的某一局部進行更為集中突出的再現。它比近景的刻畫更細膩、更具體。
B、不同方向的畫面效果。
“方向”是指拍攝點位於被攝體的正面、背面還是側面。拍攝點的方向變化既會使主題的形象發生顯著變化,又會使背景的環境發生明顯的變化。
正面方向:即相機正對被攝主體的正面。擅長於表現對稱美,能產生莊重、威嚴、靜穆之感。但是畫面缺乏透視感。
斜側方向:能使被攝體本身的水平線在畫面上變成一種能產生強烈透視效果的匯聚線,因而有助於表現出景物的立體感和空間感,畫面顯得生動,有利於突出主體。
正側方向:即與被攝主體正面成90度的側方向。常用於拍人物,其特點能生動表現人物臉部,尤其是鼻子的輪廓線條。但不宜拍建築物,因其會削弱建築物的立體感和空間感。
背面方向:是從被攝主體的背面拍攝,用背面方向拍攝人物時,若注意姿勢的運用,能產生一種含蓄美,讓人引起更多的聯想。
C、不同高度的畫面效果。
“高度”是指相機高於、低於還是同於主體的水平高度。
平拍:相機位置與被攝主體處於類同的高度,特徵是鏡頭朝水平方向拍攝。
仰拍:相機位置低於被攝主體的水平高度,特徵是鏡頭朝著向上的方向仰起拍攝。仰拍有助與強調和誇張被攝對象的高度,但鏡頭不能過仰,否則會產生人物或景物的嚴重變形。
俯拍:相機位置高於被攝主體的水平高度,特徵是鏡頭朝下拍攝。其最大特點是能使前後景物在畫面上得到充分發展,有助於畫面產生豐富的景層和深遠的空間感。
2、光線的造型效果
光線對於被攝體的位置,即光線的方向與角度,對同一對象在不同的光位下會產生不同的明暗造型效果。其中分:
A、正面光。光線來自被攝體的正面,隨角度高低分為平射光、順光和高位順光。正面光照射的主體會使人感覺很明亮,但立體感差。
B、前側光。指45度方位的正面側光。被攝體與人物有生氣和立體感。
C、側光。又稱90度側光,側光下的被攝體呈陰陽效果,能突出名暗的強烈對比。
D、後側光。又稱側逆光。光線來自被攝體的側後方,能使被攝體的一側產生輪廓線條。使主體與背景分離,從而加強畫面的立體感與空間感。
E、逆光。又稱背光。光線來自被攝體的正後方。能使被攝體產生生動的輪廓線條。使主體與背景分離,從而加強畫面的立體感與空間感。
F、頂光。光線來自被攝體的正上方,如中午的陽光。
G、腳光。光線來自被攝體的下方,自然界常見於水面的反光。
3、主體的視覺效果
構圖,最重要的是拍攝主角(即主體)應放在什麼位置,這就是主體的.定位。在一幅好PP中,一般來說,應該用一個最吸引人視覺注意力的中心點,即“視覺中心”。
我們常見的畫面中視覺中心的位置,可採用九宮格的“三等法”,構成井字形狀。即在一幅畫面上用縱橫各兩條線組成井字,那麼井字中的四個交叉點,就是排布攝影主體位置的最佳點。
為了達到畫面的視覺效果,還要注意前景與背景的運用。前景是指處於主體前面靠近鏡頭的景物,它是幫助主體反映季節特徵、地方特徵,促使觀眾產生聯想、產生意境的效果。背景是畫面上主體後面的景物。它是畫面的組成部分,用以襯托主體。注意背景要簡潔,要與主體有鮮明的對比,它有提高主體視覺效果的作用。
4、線條的形式效果
自然界的很多物體一旦進入我們的鏡頭 ,很明顯的形成了線條結構。常見的構圖有以下幾種:
A、三角形構圖
三角形構圖在畫面上有多種多樣,如等邊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正三角形,倒三角形,還有斜三角形,側三角形等。正三角形有穩重、均衡、安定的特點,而倒三角形給人以不穩定感,但極有動感,視覺的刺激比較激烈。另外,“V”字型構圖也屬於三角形構圖。
B、S形構圖
S形實際上是條曲線,屬於規律的定型曲線,具有曲線的優點,優美而有活力和韻味,而且畫面顯得生動活潑,可有力的表現其場面的空間感與深度感。
C、十字形圖
十字形是一條豎線與一條水平橫線的垂直交叉。這種構圖給人以平穩,莊重,嚴肅感。可表現成熟而神秘,健康而向上,但不易使橫豎等長,一般豎長橫短為好,如果兩線長短一致,且交點等分,給人以對稱感,缺少活力和動感,會減弱其表現力。
D、斜線交叉形構圖
十字型的變形即為斜線交叉的構圖。將原來十字形的橫豎兩條線的交叉點為軸心,歪過來便成了兩條斜線,以斜線交叉形式構成的畫面與前者相比減少了對稱的呆板,而更具有動感,更為活潑,舒展。
E、米字形構圖
米字形構圖不僅是“米”字形,而且是以一個交點為軸心的多線交叉圖形,他有團結向內聚力的感覺。其線條是交點內聚,有向心力的象徵,如蝴蝶的兩個翅膀,所以又稱做“蝶形”構圖。
F、框架形構圖
框架形構圖是把要表現的主體,用離鏡頭最近的樹叢、花草等圍在中心,使前景形成一個“框”,使觀眾透過框架欣賞主體,這種PP要注意框架與主體間要有強烈的明暗或虛實反差。
G、布滿形構圖
它不僅是指用一個單獨的被攝體把畫面占滿,來突出主體,而且還指以較多數量的被攝體把畫面布滿,不留任何空白。由於被攝體的影象擠的滿滿當當的,所以不會出現不均衡不穩重的問題,會給人以想像,把視線引到畫面外。
H、對角線形構圖
對角線構圖一是指畫面的4個角之間的關系和對角線的作用,二是指物體在畫面中營造對角線,使畫面活起來的構圖形式。
對角線可引導人的視線而形成動感,讓畫面增加活力,使固定的影象有變化。除了利用畫面的對角線外,還可用景物在畫面中營造對角線。營造對角線的方式很多,常用的有傾斜畫面,選擇拍攝角度,利用透視等,使主體形成對角狀態。
I、造向角形構圖
造向角即在畫面中有意營造角度,與對角線構圖不同的是它是在畫面中營造一個或幾個角,以角來表示運動的方向。角度越小,沖擊力越大;角度越銳,動感越強。這種構圖可以營造氣氛,增強藝術表現力。造向角形式構圖不僅可以利用建築物,還可用其他人物群像、場面場景,均可造出角度來。
J、中心匯聚形式構圖
中心會聚,就是畫幅中的所有線條向中心會聚而來,形成一種交集狀,將觀眾的視線引到會聚的中心點上。這種構圖除了要反映深向遠方的線條外,要把主體景物安排在會聚點的位置上,不要形成會聚無主的局面。
K、對稱形構圖
對稱形構圖是指景物中相同或相似的形式因素,在中軸線兩側以對應關系展開或組合而構成一體。對稱, 它要求畫面的左右兩側或上下兩端有互相對應的相同的物體,或者物體不完全相同,但其大小相稱,位置對應。
5、影調的情感效果
在現實生活中,因光線照射的情況不同,物體吸收和反射光的特徵不同,都有不同的顏色和亮度。在畫面上會顯示出景物的明暗變化,從而使我們認識景物的形狀、體積和質感。如在最亮到最暗的影調中,不同深淺的影調層次多,過度趨勢緩慢,這樣的稱為“柔調”,反之,稱為“硬調”,處於二者之間的稱“中間調”。黑白色調占畫面的比例不同,又會構成不同的感覺。有的呈“高調”,有的呈“低調”。彩色照片分:暖調、冷調、對比色調、和諧色調等等。
在這五彩繽紛的色彩基調中,它給人一種心理上的情緒性、象徵性、功能性的感覺效果。如:在不同色別中,暖色使人感到距離近,給人以溫暖感;冷色則使人感到距離遠,給人以涼爽感。
6、綜合的藝術效果
綜合以上幾點,根據攝點、光線、主體、線條、影調的綜合配置,PP在畫面造型、視覺、形式、情感上產生了豐富的藝術效果。當然,不可能全部很完美,但只要拍攝時注意這幾方面的構圖,定比隨意拍出的PP來的完美與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