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常用的護理工作方法有哪些
1、口腔護理:口腔內溫暖潮濕,又有食物殘渣,是最有利於細菌繁殖的場所。病人早晚必須刷牙,晚上刷牙比早晨刷牙更為重要。有活動假牙者應先洗手取下假牙,用冷水沖洗刷凈,漱口後再戴上。
2、洗頭: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護士應協助洗頭,每1~2周在床上洗一次,水溫為43~45℃。若洗頭時病人面色,呼吸、脈搏發現有異常,則應停止操作。
3、沐浴:對不能進行淋浴和盆浴的病人,可進行床上擦浴,這可促進血液循環和皮膚排泄功能。
4、滅虱:有體虱者,換下的衣服可按質量分別採用蒸、煮、或用馬拉硫磷粉筆劃線進行滅虱。有陰虱者可剃毛,再用紙包好燒掉。有頭虱者可用中葯百部草滅虱。
(1)常用護理技術是什麼擴展閱讀
護理工作的要求:
1、掌握相關的人文社會科學、基礎醫學、預防保健的基本理論知識,掌握護理學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基本知識,掌握護理急、慢性和重症病人的護理原則、技術操作、專科護理和監護技能,並能夠應用護理程序對服務對象實施整體護理;
2、具有社區健康服務、護理管理和護理教育的基本能力;
3、熟悉國家衛生工作方針、政策和法規;
4、了解護理學的學科發展方向與動態。
『貳』 護理操作的54項基本技能是哪些
基本技能:
靜脈滴注,靜脈輸液,肌肉注射,皮內注射,無菌技術,穿脫袍,鼻飼,解壓縮,各種引流管的護理,褥瘡護理,灌腸,氧氣吸入療法,導尿,SP利康治療儀,吸痰方法,皮膚的制備方法,吸入,口腔護理的18次操作。
急救技能:心肺腦復甦,人工心肺復甦術,呼吸機,心電圖機,洗胃機,除顫儀的使用,氣管切開,氣管插管。
原理:基本原理,基本理論和基本急救知識,理論知識的基礎護理技術,護士的基本素質,兒科護士和家長溝通的藝術,醫療保健和照顧患之間的關系如何處理與兒童和同行的美學和護士形象;國內外護理的新動態,嬰幼兒營養及飲食指導。
《基礎護理學基本技能》是2009年08月廣東省出版集團、廣東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萬麗紅。
本書包括兩大部分,第一部分為基礎護理技術及其相關技能擴展,包括目的、評估、操作流程、操作圖解、評價及注意事項;第二部分為護理操作會話舉例及課堂英語口語。
(2)常用護理技術是什麼擴展閱讀:
護理操作過程中協助病人翻身側卧法的注意事項
①.根據病情和皮膚受壓情況,確定翻身間隔的時間,做好交班並記錄。
②.操作前解釋更換卧位的意義,爭取病人的配合。
③.翻身時,不可拖拉,以免擦傷皮膚,應將病人身體稍抬起再翻;移動體位後,需用軟枕墊好背部及膝下,維持舒適體位;兩人協助翻身時,動作協調輕穩。
④.注意節力原則,讓病人盡量靠近護士。
⑤.有導管者,先安置妥當,翻身後再檢查是否脫落、移位、扭曲、受壓,以保持通暢。
⑥.術後病人先檢查敷料是否脫落、潮濕,應先換葯再翻身;顱腦術後病人不宜翻身,只能卧於健側或平卧;牽引者翻身時不能放鬆;石膏固定或大傷口的病人翻身後應將患處置於合適的位置,防止受壓。
⑦.翻身時,確保安全,必要時可加床檔。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護理技能操作指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基礎護理學基本技能
『叄』 護士需要的知識技能
護士基本技能50項:
01、手衛生
02、無菌技術
03、導尿技術及護理
04、換葯技術
05、患者入院/出院護理
06、密閉式靜脈輸液技術
07、密閉式靜脈輸血技術
08、靜脈留置針技術、
09、輸液泵/微量泵使用技術
10、霧化吸入技術
11、口腔護理技術
12、氧氣吸入技術
13、除顫技術
14、紅鼻腔/口腔吸痰法
15、經氣管插管/氣管
16、生命體征監測技術
17、心電監測技術
18、經外周插管的中心靜脈導演(PICC)護理技術
19、血氧飽和度監測
20、心肺復甦基本生命支持術
21、「T」管引流護理
22、腦室引流的護理
23、造口護理技術
24、胸腔閉式引流的護理
25、膀胱沖洗護理
26、鼻飼技術
27、胃腸減壓技術
28、洗胃技術
29、物理降溫法
30、灌腸技術
31、軸線翻身法
32、者搬運法
33、患者約束法
34、患者跌倒的預防
35、壓瘡的預防(不完整)
36、壓瘡的護理(缺失)
37、肌肉注射技術
38、皮下注射技術
39、皮內注射技術
40、靜脈注射法
41、口服給葯法
42、動脈血標本的採集技術
43、靜脈采血技術
44、血糖測定
45、痰標本採集法
46、咽拭子標本採集法
47、產時會陰消毒技術(缺失)
48、早產兒暖箱的應用、光照療法(缺失)
49、新生兒臍部護理技術
50、聽診胎心音技術
『肆』 護理方面有什麼新技術
護理方面新技術有全新的醫用計量裝置,讓病情評估更精準。對於危重病人來說,准確的計量每天的液體出入量非常關鍵。比如心功能不全的病人,需要嚴格控制進食量並准確記錄液體出入量,若是數據不準確,可能導致病情進一步加重,發展至心功能衰竭。
急診病區主管護師張麗娟說道。在以往的臨床護理中,由於計量工具不規范、不準確、不統一,常常導致出入量計量有誤差,並且計量過程繁瑣、費時費力,臨床上使用起來困難,所以很多護理人會採取估算的形式,但估算就一定會存在誤差。
常用的護理工作方法
個案護理,由專人負責實施個體化護理,一名護理人員負責一位病人全部護理的護理工作方式。適用於搶救病人或某些特殊病人,也適用於臨床教學需要。這種護理方式,護士責任明確,並負責完成其全部護理內容,能掌握病人全面情況,但耗費人力。
功能制護理,以工作為導向,按工作內容分配護理工作,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各司其職。它是一種流水作業的工作方法,護士分工明確,易於組織管理,節省人力。但工作機械,缺少與病人的交流機會,較少考慮病人的心理社會需求,護士較難掌握病人的全面情況。
『伍』 常用的護理技術有哪些
操作技術:心肺復甦,簡易呼吸,口腔護理,會陰護理,靜脈輸液,皮下注射,皮內注射,肌肉注射,無菌技術,穿隔離衣,手衛生,吸痰,吸氧,各種卧位取用,翻身拍背,心電監護,微量泵使用,留置導尿,鼻飼,保留灌腸,不保留灌腸,更換胸腔閉式引流,鋪麻醉床、備用床,卧有病人更換床單,霧化吸入,床上洗頭,床上擦浴,測血糖,測量生命體征。
護士,是指在醫院或野外按照法律法規,從事與醫療有關的全項臨床操作、服務活動,如護患溝通、護理行為、導尿插管、熟悉環境設備和點檢、電腦操作、取葯配葯、發葯換葯、肌肉注射打針、靜脈輸液、輸液觀察、保管核對、接診輔導,
安排床位、執行醫囑、登記看管、觀察等候、病情速記、資料入卷、責任交接、醫療器械操作存放,採集標本、送標送檢、醫療垃圾管理分類、數據統計、按時巡查、巡查登記、異常登記、情況評估、搶救急救、異常報告,
入院宣教、出院核查、費用預算、5s實施、整理內務、晚間查房、故障排查、維修維護、學習考核。並在社會各界監督管理下規范操作認真工作。經執業注冊取得護士執業證書,依照本條例規定從事護理活動,履行保護生命、減輕痛苦、增進健康職責的衛生技術人員。
『陸』 護士實踐過程中,需要哪些常用技術技能
技術技能:鋪備用床、鋪暫空床、鋪麻醉床、無菌技術、隔離技術、特殊口腔護理、床上洗頭、床上擦浴、預防壓瘡、為卧床患者更換床單、晨間護理、測量體溫、脈搏、呼吸、血壓、鼻飼法、熱水袋使用、酒精拭浴法、女性導尿術、男性導尿術、留置導尿管、大量不保留灌腸法、保留灌腸法。
『柒』 常用50項護理操作技術中操作時間不超過10分鍾的有哪些
常用50項護理操作技術中操作時間不超過10分鍾的有:一、手衛生,十二、血糖監測,十三、口服給葯法,四十三、產時會陰消毒技術,四十四、早產兒暖箱的應用
註:操作時間需要根據自身經驗來體現,經驗多,對應護理操作技術的所用時間就少,反之亦然。
常用50項護理操作技術:
一、手衛生
二、無菌技術
三、生命體征監測技術
四、口腔護理技術
五、鼻飼技術
六、導尿技術及護理
七、胃腸減壓技術
八、灌腸技術
九、氧氣吸入技術
十、換葯技術
十一、霧化吸入療法
十二、血糖監測
十三、口服給葯法
十四、密閉式輸液技術
十五、密閉式靜脈輸血技術
十六、靜脈留置針技術
十七、靜脈采血技術
十八、靜脈注射法
十九、經外周插管的中心靜脈導管(PICC)護理技術
二十、動脈血標本的採集技術
二十一、肌內注射技術
二十二、皮內注射技術
二十三、皮下注射技術
二十四、物理降溫法
二十五、心肺復甦基本生命支持術
二十六、經鼻/口腔吸痰法
二十七、經氣管插管/氣管切開吸痰法
二十八、心電監測技術
二十九、血氧飽和度監測技術
三十、輸液泵/微量泵的使用技術
三十一、除顫技術
三十二、軸線翻身法
三十三、患者搬運法
三十四、患者約束法
三十五、痰標本採集法
三十六、咽拭子標本採集法
三十七、洗胃技術
三十八、"T"管引流護理
三十九、造口護理技術
四十、膀胱沖洗護理
四十一、腦室引流管的護理
四十二、胸腔閉式引流管的護理
四十三、產時會陰消毒技術
四十四、早產兒暖箱的應用
四十五、光照療法
四十六、新生兒臍部護理技術
四十七、聽診胎心音技術
四十八、患者入/出院護理
四十九、患者跌倒的預防
五十、壓瘡的預防及護理
『捌』 護士實踐過程中常用技術技能有哪些
一、鋪備用床
二、鋪暫空床
三、鋪麻醉床
四、無菌技術
五、隔離技術
六、特殊口腔護理
七、床上洗頭
八、床上擦浴
九、預防壓瘡
十、為卧床患者更換床單
十一、晨間護理
十二、測量體溫、脈搏、呼吸、血壓
十三、鼻飼法
十四、熱水袋使用
十五、酒精拭浴法
十六、女性導尿術
十七、男性導尿術
十八、留置導尿管
十九、大量不保留灌腸法
二十、保留灌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