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信息技術 > 目前有哪些養蠶技術

目前有哪些養蠶技術

發布時間:2023-03-01 16:35:53

⑴ 蠶的養殖技術

養蠶前的准備:
在種好桑葉的基礎上,准備好蠶室、蠶具;養蠶前7天,用1%的強氯精噴灑消毒,每平方米用葯液半斤,噴後密封24小時以上,同時,應將蠶房周圍環境噴葯消毒。
催青:
蠶種出庫第八天左右,可見到蠶卵一端有一小黑點,叫點青,一張蠶種有20%卵點青,就用黑布遮光,從點青之日算起,第三天早上5點鍾就除去黑布,開燈感光孵化。
收蟻:
感光3~4小時後,春蠶在上午9時,夏秋蠶在早上7~8時即可收蟻。收蟻的方法:用桑樹第一展開葉切成0.5厘米小方塊,用葉量為蟻量的5倍左右,撒在墊有塑料薄膜的簸箕上,一手拿蠶種紙,一手拿蠶筷,均勻拍打蠶種紙背,使蟻蠶掉落簸箕上,然後用鵝毛刮蟻蠶,整理成圓形即可。
小蠶的飼養:
1.溫、濕度調節:1~3齡稱為小蠶,小蠶要求的環境為高溫多濕。1~2齡適宜溫度26~27℃,相對濕度90%;因此1~2齡蠶採用全防干育,即上蓋下墊塑料膜;3齡用半防干育,即只蓋不墊塑料膜,保持溫度在26~27℃,相對濕度85%。
2.小蠶的用葉:1齡用桑樹自頂芽數下第3葉,葉色黃中帶綠,一張蠶種的蠶,用葉1kg;2齡用自頂芽數下第4葉,葉色綠中帶黃,一張蠶用葉3kg;3齡用自頂芽數下第5~6葉,葉色嫩綠色,有光澤,一張蠶用葉10~12kg;一、二齡蠶將桑葉切成蠶體長1.5倍的小方塊,三齡蠶桑葉粗切成三角形餵食,每次的給桑量應掌握在下次給桑前蠶座上略留少量殘桑為適度。
3.喂桑次數及時間:每天喂4次,時間分別為:上午7時,中午11時,下午4時,晚上10時;小蠶生長發育快,每次喂桑要結合擴座。
4.眠前處理:(1)眠前除沙:小蠶體色轉為白色,身體縮短,體表緊張發亮,一齡蠶部分蠶體粘附蠶糞,二、三齡蠶有蠶馱蠶現象時,即可加網給桑進行眠前除沙。(2)提青:如出現一部分蠶已睡眠,一部分未眠,應再次加網給桑,把未眠蠶引上來,移到另一簸箕中繼續飼養至眠定。
5.眠中保護:眠中前期蠶座要干,應在蠶座上撒石灰粉,保持相對濕度80%;見有起蠶時,室內宜濕,保持相對濕度85%;如濕度不夠可在地面撒水補濕。
6.眠起餉食:當95%以上的眠蠶已脫皮,頭部由灰白色轉為褐色,頭部明顯變大,幼蠶爬動尋食,這時可餉食,餉食的桑葉應稍偏嫩,給桑量宜偏少。
大蠶飼養:
1.飼養方式:4~5齡蠶為大蠶期,生長適宜溫度為25℃,蠶兒對高溫多濕和二氧化碳的抵抗力弱,食桑量大,排泄物多,可以採用室內地面育和室外棚架育。
2.移蠶下地:將蠶室清洗干凈,用1%的漂白粉消毒,待干後,地面撒一層石灰粉,將蠶餉食喂一餐葉後,移至地面飼養。
3.合理給桑:4齡蠶是蠶體成長過渡到絲腺成長的轉折時期,如營養不良,會影響到產量和質量。要求桑葉新鮮質好,選采頂芽下7~15片葉喂養,達到良桑飽食的目的;5齡蠶用桑量占總用桑量85%左右,此期是合理用桑,提高桑葉效益的關鍵時期;採用兩頭緊中間松的飼養方法:5齡的第1~2天或第5~7天,給葉量要嚴格控制到下次給桑時剛吃完為宜;第3~6天要讓蠶充分良桑飽食;每次喂葉時進行移蠶擴座,保持蠶頭均勻。
4 、搞好蠶座衛生:大蠶期每天早上用新鮮石灰粉進行蠶體蠶座消毒,陰雨天濕度大,每天撒石灰粉2次,保持通風乾爽。
5.上簇采繭:五齡大蠶經過6~7天便開始停止食桑,排出大量綠色軟糞,胸部透明,身體略軟,呈蠟黃色,頭部左右擺動,這時,選用3~4塊方格簇交替重疊水平放好,把熟蠶均勻撒到簇上,待蠶爬定後將簇鉤掛起來。上簇期間要保持通風良好,維持簇中溫度24℃,濕度85%為宜。一般春蠶上簇後6天,夏秋蠶上簇後4~5天即可采繭出售。 抓好養蠶前消毒,降低蠶兒發病率
養蠶前的清洗消毒是整個防病消毒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環,也是奪取蠶繭高產的先決條件。為提高消毒效果,在消毒步驟上要做到「一掃、二洗、三刮、四消、五刷白」;消毒過程中要求做到六個要:蠶室要打掃凈,蠶具要洗得凈,葯劑要配得准,葯液要噴得勻,室具要消得全,消後要保管好。
做好補催青工作,提高一日孵化率
補催青工作的好壞,直接關繫到一日孵化率的高低,廣大蠶農應重視補催青工作,主要抓好溫濕度的控制及遮暗工作等措施。蠶種到室後,要及時攤卵,並控制溫度78~79℉,濕度差2℉,到收蟻前日傍晚,將溫度升至80~81℉,濕度差1℉,同時在補催青時要嚴格遮暗,以達到孵化齊一之目的。
杜絕明火加溫,確保人蠶安全
明火加溫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一是易造成飼養員一氧化碳等廢氣中毒,我市每年均有蠶農因明火加溫造成中毒送醫院搶救甚至死亡事件發生;二是溫度控制難,溫度過高時影響蠶兒體質,甚至把蠶兒烘死;三是易發生火災事故。同時,各地已均沒有預備種,如造成蠶種中毒、烘死等損失的,將無法彌補。因此,為確保人蠶安全,應大力推廣暗火加溫,實行地火龍、天火龍、電爐、靠壁灶等暗火加溫形式,或將明火加溫設施進行改造,增加通室外的煙道,杜絕明火加溫;進蠶室飼蠶時要兩人以上,以便發生中毒時,相互照應、及時搶救;沒有小蠶飼養設施或條件較差的以及飼養量比較少的蠶農,提倡聯戶共育,實行小蠶集中飼養,或交由小蠶公司飼養;小蠶室要經常進行換氣,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密切注意天氣和蠶訊,合力做好防氟工作
一是要貫徹落實市府關於春蠶期防氟停火措施;二是密切注意蠶期的天氣情況和蠶訊變化,一旦出現氟化物中毒苗頭及時採取分批飼養、調整葉位、石灰水洗葉等農業防氟措施,減少損失。
提倡採用摘芯技術,提高桑葉產質量
摘芯就是將桑樹新梢的嫩頭摘去,可促進嫩葉加速成熟,提高桑葉產質量。方法是:在用葉前10天左右進行,根據桑園的用葉計劃,劃片分批摘芯。摘芯程度:一般摘去鵲口狀的嫩頭為度。
重抓防病防毒,減少蠶病和中毒損失
在飼養過程中要經常用新鮮石灰粉、防病一號、抗菌素和滅蠶蠅等葯劑進行蠶體蠶座的消毒防病,以最大限度地減少蠶病損失,同時對新鮮石灰粉、防病一號等易變性揮發的葯劑,要密封存放,用後袋口扎緊;在採摘毗鄰其它農作物桑園的桑葉時,要做到先試後吃,嚴防因其它農作物噴葯治蟲引起蠶中毒事故的發生。
加強通風換氣,稀放飽食養大蠶
由於大蠶期蠶兒食桑量大,排泄物多,且又不耐高溫濕悶,因此,在大蠶期應特別重視通風換氣工作,做到開門開窗養蠶,並達到稀放飽食,大蠶三晝時每張種放足蠶座面積40㎡以上,並給足桑葉使蠶飽食。
抓好上山關,提高春繭產質量
抓好蠶兒上山關,是提高蠶繭產質量的重要措拖。一是在選用上山蔟具時要有安全意識。少數地區曾發生過因蔟草殘留農葯影響而產生大量不結繭蠶的事故。上蔟時建議選用方格蔟、塑料折蔟等優良蔟具;選用稻草蔟具時要盡量選用農葯污染少的稻草製作,並利用養蠶前期較空暇時間,充分曝曬乾燥,盡量排出殘留農葯。二是加強蔟中通風換氣,在熟蠶全部上山繭網形成後,蔟室開門窗通氣,使蠶兒吐盡繭絲物質,增加繭層量,提高繭質。 注意:防病蟲害,養蠶前養蠶中注意消毒,從2齡餉食起防病,自3齡起防蠅蛆;防悶熱,要防熱風吹;防餓蠶要少喂勤喂,夜裡涼爽要多喂;自3齡起要每天除沙1次。上午8.9時准時收完蟻,隨收蟻隨喂;蠶將眠時要喂切葉,少喂勤喂,加網提蠶止桑,飽食入眠;小蠶的室溫不能高於30℃,大蠶不能高於27℃;夏蠶要比春蠶稀放;給葉適當,充分飽食。眠起處理要適時.加眠網要比春蠶早,發育不齊要提青分批,多分批提青,縮短止桑時間,順利就眠。上蔟要適時,蠶老時要分批挑選上蔟,稀放。上蔟後3天要開門開窗,排濕保繭,但要避免強風直吹,以臉上略感有風為宜。
夏蠶養殖的關鍵是以良桑飽食為中心,靈活運用以下技術:防病蟲害防悶熱防餓蠶,勤拾蠶除沙,早收蟻早餉食早擴座稀放蠶,遲止桑,蠶室溫度均勻蠶分布均勻喂葉均勻桑葉老嫩均勻,眠起處理要適時上簇要適時。 蠶喂豆漿。蠶進入4齡盛食期或到5齡的第3天時將新鮮的豆漿灑在鮮桑葉上飼喂能減少用桑量,增加蠶體重,提高健蛹率。飼喂方法:將50克黃豆粉加入到1公斤40~50℃的溫開水中,浸泡30分鍾後將其製成豆漿,均勻噴灑在10kg鮮桑葉上,每天中午及下午4時各添喂一次。
蠶室不可點蚊香。蚊香對蠶、蜜蜂等昆蟲具有毒殺作用,所以在夏天不能在蠶室點蚊香驅蚊。
熟蠶快速上蔟。據試驗,一匾500頭熟蠶用手捉上蔟需7~8分鍾,而利用塑料蠶網上蔟則僅需1分鍾,且蠶體不易受傷。具體方法:蠶有5%見熟時給其添食蛻皮激素(每張種使用波美40度蛻皮激素1支,摻冷開水2kg,噴灑15~20kg桑葉,一次給蠶,使蠶吃凈),以縮短蠶群的齡期,促使蠶老熟一致。上蔟前,先在蠶座上攤放一張塑料蠶網。半小時後,提起蠶網移至另一攤放塑料薄膜的蠶匾內,將蠶網翻過來,因薄膜光滑,只要稍稍抖動幾下熟蠶便會脫落。熟蠶收集後,採取定量上蔟法:方格蔟每片156孔,可先數160頭熟蠶放入碗內或勺內,以後每一方格蔟投放與預先數數量相當的1碗(勺)熟蠶。
適時上蔟采繭。蠶到5齡後通常前半身昂起,左右擺動,停止攝食,胸部開始透明,並排泄軟糞,身體收縮,這時應該捉其上蔟。夏蠶及早秋、中秋蠶見有20~25%的熟蠶或者晚秋蠶只有25~30%的熟蠶時是上蔟的最適期。前者上蔟後5~6天即可採收,後者上蔟後需7~8天方可採收。 領回蠶種後,將蠶種保護在適宜的環境中,使胚子正常發育,具體做法是:在消毒好的蠶室內,將蠶種平鋪於蠶匾中,卵面向上,第1~4天要求室溫24℃,干濕差2~2.5℃,第5~10天要求室溫27℃,干濕差1.5~2℃。當胚子發育到後期,發現有少量蠶卵呈青色小點時,立即把蠶種用黑布遮暗,約經過40小時即第三天黎明前4~5時,除去遮暗黑布,把蠶種用白紙包好,卵面向上,開燈感光,讓蟻蠶咬破卵殼孵化出來。
飼養小蠶比較好的方法是採用塑料薄膜覆蓋育。即小蠶1~2齡利用尼龍薄膜上蓋下墊,3齡蠶只蓋不墊,給桑前15分鍾揭去上蓋的薄膜,給予換氣,然後給桑。
小蠶期怎樣選采適熟葉?
小蠶用葉標准一般以葉色為主,一齡蠶選擇適熟偏嫩,葉色黃中帶綠,自頂芽數下第3片葉,二齡選綠中帶黃(淡綠色),頂芽下第4片葉。三齡采濃綠色成熟葉,頂芽下第5~6片葉或盲頂的三眼葉。
小蠶期各齡蠶的適宜溫、濕度是多少?
1~2齡蠶期保持27~28℃,干濕差15℃;三齡26℃,干濕差2℃。
如何確認定桑次數及給桑量?
小蠶薄膜覆蓋育,每晝夜給桑四次,給桑量的標準是一齡1.5~2層,二齡2~2.5層、三齡2.5~3層。此外,還應根據蠶兒的發育和上次殘桑的多少靈活掌握給桑量。
怎樣給桑?
每次給桑前先平整蠶座,使蠶兒分布均勻,然後給桑。
怎樣除沙?
小蠶期除沙次數不宜過多,一般一齡眠除一次,如蠶沙不厚最好不除,僅輕輕擴座,撒上焦糠即可。二齡起、眠各除一次,三齡起、中、眠各除一次。主要用網除法,即喂蠶前先在蠶座上撒一層焦糠或石灰粉隔沙,然後將蠶網平鋪在蠶匾上,接著給葉,使蠶兒爬上網吃桑,即可進行除沙。
大蠶飼養的主要技術措施是什麼?
根據蠶期的特點,大蠶飼養的主要技術措施是:
⑴改善環境抓好通風防悶。
⑵搭棚遮蔭,防止熱空氣進入蠶室。
⑶蠶座疏放、低放、勤喂薄飼。
⑷抓好桑園管理,保證5齡期桑葉的數量和質量,使蠶兒吃飽、吃好,防止蠶兒食下老硬葉、過嫩葉、營養不良葉和水分不足葉。 熟蠶何時上蔟(cù)?
蠶兒5齡餉食後,經6~8天,食桑漸減,體色由青白色轉為臘黃色,排軟糞,隨後停止食桑,排出大量綠色軟糞,胸部透明,頭抬高頻頻擺動尋找結繭位置,這時就要及時捉蠶或引蠶上蔟。
上蔟方法有哪幾種?
上蔟方法有兩種:一是人工捉蠶上蔟(也叫人工拾取法),二是自動上蔟法。人工上蔟法是人工用手將熟蠶捉放到蠶蔟上。大蠶地面育可採用自動上法,即在盛熟期,將方格蔟平放在蠶座上,待熟蠶自動爬上來,如使用「登簇促進劑」,則上蔟效果更好。
怎樣做好蔟中管理?
熟蠶背光性強,排泄糞尿量大,上蔟後吐絲結繭前,要保持蔟室光線稍暗均勻,避免熟蠶局部過密,上蔟後的第二天,當大多數熟蠶已經定位營繭,要將少數未找到位置而仍在蔟上爬游的蠶捉開另行上蔟,並打開門窗,通風排濕。蔟中保護的溫度在25℃左右,干濕差3~4℃。如遇低溫應適當加溫排濕。 何時采繭?
熟蠶上蔟吐絲以後6天左右,當蠶已化蛹,體為棕黃色時是采繭的適期。
怎樣采繭?
按上蔟順序先上先採,采時先摘除死蠶爛繭,再採好繭、次繭、同宮、薄爛等分別存放出售,不得出售混合繭。
采繭後怎樣處理?
採下的鮮繭應盡快出售,防止蠶繭堆積發熱。采繭最好用籮筐,以利通風換氣,盡量避免用編織袋或布袋(尤其是化肥袋)裝繭。 1.養蠶過程全面貫徹蠶病綜合防治制度:
(1)在養蠶前後,所有養蠶房屋和用具全面清潔和消毒,周圍環境及受病原物污染的場所、水源要定期消毒,設法消滅傳染來源;(2)准備充足的養蠶房屋和用具,合理安排養蠶批次,使養蠶結束後有充分的消毒時間,防止連續傳染發病;(3)勤除蠶糞,保持蠶座清潔衛生,及時淘汰清除病蠶、死蠶,及時隔離;(4)蠶糞和病死蠶集中處理,防止蠶病傳播擴大;養成入蠶室換鞋洗手的好習慣,避免帶進室外的病原物污染蠶座、桑葉;(5)桑園不能施用蠶糞,用專用的並經過消毒的葉籮采裝桑葉,注意桑園治蟲,防止桑葉受污染,保證桑葉的潔凈;(6)飼養合格蠶種,防止蠶種帶病和受污染;(7)防止低溫、燜熱誘發病毒病,防止濕度大滋生僵病,防止蠶體創傷感染敗血病、膿病。
2.實行小蠶共育。在蠶室、用具設備和小蠶專用桑園具備的前提下,由養蠶能手集中統一飼育小蠶,育出健壯、無病、發育齊一的壯蠶,4齡起蠶(或3齡蠶)分發到各農戶飼養。
3.促進蠶種孵化齊一。蠶種催青,前期(出庫後1~4天)用24℃、自然光照;後期用26~27℃,相對濕度85%~90%,每天增加人工光照6小時,部分點青後遮黑促發育齊一。
4.給予適宜的溫濕度,良桑飽食,控制日眠,促進眠起整齊。要求在早上9:00前收蟻完畢,2齡及3齡餉食在14:00~16:00;小蠶期用薄膜履蓋育,室溫為26~27℃,相對溫度85%左右;選擇適熟潔凈的桑葉精心飼養;注意擴座和分匾,均勻給葉,使蠶飽食,達到整齊體壯。
5.大蠶期可採用地面育、簡易蠶台育、活動蠶台育,喂足桑葉,注意擴座,避免蠶頭過密,注意蠶室通風換氣。
6.使用方格蔟營繭,熟蠶階段適時上蔟,及時清除蔟室蠶糞和蠶尿,注意蔟室通風排濕,要求蔟室環境乾燥,化蛹後采繭賣繭,保證蠶繭質量。
桑蠶苗期如何防治病蟲害?
苗期病蟲害較多,應加強防治。發現少數病株應及時拔除燒毀。噴葯防治可用70%甲基托布津1000~1500倍或農用鏈黴素300~500PPM或粉銹寧1000倍等,防蟲害可用80%敵敵畏或敵敵畏和樂果混合劑1000~1500倍液噴殺。
大蠶期如何防病?
大蠶期的消毒防病工作必須做到:
⑴堅持「三冼手」、「二換鞋」。即進入蠶室要洗手、切葉給葉要洗手、除沙後要洗手。進蠶室、貯葉室要換鞋。
⑵大蠶小蠶不同室混養,蠶具不能混用,定時對蠶體、蠶座、蠶室和蠶具進行消毒。
⑶及時淘汰病弱小蠶,並集中燒毀或撒石灰深埋。
⑷注意農葯安全使用,防止農葯廢氣中毒。
⑸良桑飽食,不喂蟲口葉、泥沙葉及變質發酵葉。
⑹堅持使用防病葯物進行蠶體消毒或添食。
怎樣做好小蠶期的防病工作?
小蠶期對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很弱,特別是對軟化病的抵抗力更弱,因此必須重視小蠶期的消毒防病,重點抓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⑴養蠶前對蠶室、蠶具進行徹底消毒。
⑵大蠶小蠶不能混養,蠶具不能混用。
⑶實行小蠶共育,大蠶分散的飼養方法。
⑷做好蠶體蠶痤消毒,每齡餉食前撒防僵粉或小蠶防病第一號,隔天撒新鮮石灰粉,同時注意揀出小蠶和淘汰遲眠蠶。三齡餉食初及第3曰添食抗菌素葯物各一次。夏蠶3齡盛食期添食一次500倍的滅蠶蠅等,以確保小蠶無病,健壯發育。
蠶病防治方法之蠶座消毒
養蠶過程中預防蠶病發生的重要技術措施之一。污染蠶座的傳染源,主要來自蠶座內患病蠶的排泄物、消化液或體液。此外,室外病原隨養蠶用具或飼養員攜帶入室,或隨空氣流動,使帶病原的塵埃浮游而沉落在蠶座上。所以,定期進行蠶座消毒能起到及時殺滅病原的作用,預防蠶病的發生。目前生產上使用最普通的蠶座消毒葯劑有新鮮石灰粉和防病1號等。新鮮石灰粉是養蠶生產中應用最廣、最經濟而有效的蠶座消毒劑,用它來進行蠶座消毒有兩個作用,一是病蠶糞便、體液、消化液與石灰液及石灰接觸後,可殺死表面的病原,二是可以起到隔離病蠶,防止蠶座感染和乾燥蠶座,抑制病菌繁殖的作用。一般從第3齡開始每日使用一次。若蠶病發生多時,首先嚴格拾除病小蠶,適當增加使用次數。
蠶病綜合防治技術
一、技術簡介
蠶病防治的基本方針是「預防為主,綜合防治」。其方法是圍繞消毒和清潔飼育,切斷病原傳染途徑,防止蠶感染,改善飼育條件,增強蠶體質,提高抗病力等方面,把防病與飼育技術結合起來,走綜合防治的路子,才能取得實效。
二、技術要點
(一)消毒
1.養蠶前的消毒:對蠶室按掃→洗→刮→刷→消的步驟徹底清理。消毒葯劑可用毒消散、優氯凈煙劑或用2%甲醛、1%的有效氯水劑噴灑,密閉24小時以上通風。蠶匾、線網等適宜蒸汽消毒的應入灶蒸消,溫度達100℃後保持30分鍾以上,再出灶曬干備用;竹竿、蠶架等要在消毒池內用含有效氯1.0%的漂白粉液浸泡20分鍾以上,濕潤狀態進入蠶室晾乾;其它用具要洗滌後用日光曝曬數次。
2.蠶期的消毒:(1)蠶體蠶座消毒。起蠶和發病初期是防治重點時期,用防病一號、優氯凈、新鮮石灰粉混合劑,優氯凈煙劑(給葉前熏1小時後開窗通風)等可用預防病毒病、真菌病和細菌病,也可減少微粒子病的蠶座傳染機會。(2)隔離弱小蠶。各種傳染性蠶病均可使蠶出現生長發育緩慢,發育不齊等症狀,病蠶的排泄物、血液往往存在大量病原,成為蠶座傳染的主要來源,故淘汰弱小蠶可有效控制蠶病的傳播。(3)建立衛生防病制度,控制病原傳播。①未經消毒的蠶具不準進入蠶室。采運桑葉用具嚴格分開。②除沙用塑料布墊地隔離蠶沙。除沙後換下的蠶網要消毒後再用。③進入蠶室要換鞋,蠶室門口放消毒葯品對鞋底消毒。進貯桑室要換鞋。④給桑前,除沙後要洗手。⑤蠶室、貯桑室地面每日用漂白粉液(含有效氯1.0%)消毒一次。⑥淘汰蠶密閉處理,蠶沙入土坑漚制,防擴散。
3.回山消毒:蠶期結束後,對蠶沙、爛繭、舊蔟具等無使用價值的廢物,燒毀或堆漚處理,有價值的用具要經初消→清洗→復消程序,確保清潔無病原。對蠶室、貯桑室、蔟室等環境同蠶前一樣,認真洗消。
三、加強飼育管理
1.選用抗病力強的蠶品種。已育成有抗氯、抗膿核病等特殊品種,也可根據各地氣候、地理條件、常見病等實際情況綜合分析,選用適宜的蠶品種。
2.合理的養蠶布局。錯開不同農作物的種、收季節,合理安排養蠶布局,避免蠶期重疊,保證蠶期人力、物力的投入,可有效保障養蠶豐收。
3.管好桑園,及時治蟲。提高葉質有利於提高蠶體質,減少病蟲危害,減少野外患病昆蟲對蠶的傳染。
4.根據蠶不同發育階段的生理特點進行飼育管理。適宜的溫濕度標准為:1~2齡用27℃±1℃,干濕差1℃左右;3齡26℃±1℃,干濕差1.5±1℃左右;大蠶用25~24℃,干濕差2℃左右。用適熟葉,勤除沙,定時通風換氣,飽食就眠,適時餉食,操作輕快,保護蠶體,盡力避免給濕葉、萎凋葉。
注意事項
1.為防止微粒子病的傳播,杜絕使用超毒不合格種,盡量使用無毒批蠶種,購種渠道要正規,要簽訂質量保證合同。
2.發現細菌病要及時添食氯黴素等抗生素類葯,其它疾病如真菌病、病毒病一旦發生要密切關注,及時拾出病蠶、蠶座逐日消毒,直至控制病情。
3.易發生農葯中毒和氟化物中毒的地區,應進行喂葉試驗,分析原因,不用污染葉,遠離污染源,或試用石灰水清洗桑葉。大面積出現問題,應依靠農技部門解決。
4.綜合防治的每一環節都不容忽視,只有認真對待,科學處理,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證養蠶豐收。

⑵ 養蠶技術主要包括哪些

商周時代,我國的蠶桑生產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中國古代的養蠶技術主要包括:浴種、暖種、收蟻、給桑、分箔、上蔟等幾個重要的技術環節。

蠶種孵化前,古人對蠶種都加以浴種處理。最初只是將蠶種放在河流中浸洗,以清除卵面的污垢;明清時代,嘉湖一帶蠶農改用稀的食鹽水溶液,或用石灰水,或用桑枝灰、稻草灰淋汁浴種,用這些水溶液浴種,起著微弱的卵面消毒作用。古代又有一種天浴,選擇寒冬臘月時,取蠶種放置於籠中,懸掛在桑樹上,任憑霜露雨雪飄凍,通過天浴,以低溫淘汰病弱的卵。

暖種在於促使蠶種孵化。長江流域及其以北地區,常用下列兩種暖種方法:一種是室內人工加溫;另一種是用太陽的光熱暖種。明清時代江浙蠶農大多利用人的體溫暖種。這幾種方法各有利弊。

蠶卵經過暖種後孵化成蟻蠶。為了收集蠶蟻,古人先是想到用獲做成掃帚掃蠶蟻,後來發現「用獲掃則傷蠶」,進而改用毛掃,但還存在傷蠶的問題,於是古人又想到了用桑葉招引的「桑收法」。而元代北方農家則多用桃杖翻轉敲打的辦法,就是把蠶種紙翻轉,用桃杖在紙背輕輕敲打,蟻蠶受震,便從蠶種紙上掉落下來,這種收蟻方法,現稱打落法。

收蟻之後,便要喂蠶。喂蠶是養蠶的關鍵。在蠶的一生中,什麼時候該多喂幾次桑?什麼時候可以少喂幾次?每次給桑份量多少?都有講究。古人發現,蠶的食慾和它的體色變化有關。給桑可根據蠶體色變化,來決定給桑的時間和分量。如,蠶體色自黃而自變化的時期,正是眠起以後蠶體柔軟,消化器官虛弱,食慾尚不旺盛的階段,所以這時期應該「宜細細飼之」,這樣的給桑方法符合蠶體生理要求。古人還根據蠶頭部顏色的變化來判斷蠶的眠起和進食。

隨著蠶體的生長,需要除沙和分箔,以利於蠶體的健康。除沙和分箔往往是結合進行的。古代除沙的方法主要有:徒手除沙法、網除法和糠除法。古代北方農家在桑蠶頭眠後即將一張蠶箔上飼養的蟻蠶分為2箔,二齡盛食期分為3箔,三眠起身分為6箔,三齡盛食期分為12箔,三眠起身分為25箔,四齡盛食期分為30箔。

家蠶經三眠或四眠之後,最後趨於老熟。同一箔的蠶往往眠起不齊,因此也很難全部同時老熟。對於老熟參差不齊的蠶,最好是先熟的蠶先上蔟,後熟的蠶後上蔟。對於不能同時老熟的蠶上蔟,清代《廣蠶桑說》記載的方法是:當箔中發現有少量熟蠶時,便薄薄鋪上一層桑葉,未熟的蠶必然食葉如常,熟蠶則不吃葉,但爬到葉面上,昂首若有所求,此時隨手揀出,送上蠶蔟。以後熟蠶漸漸增多,多到揀不勝揀時,就用柳枝擱在桑葉層上,待熟蠶爬上柳枝,然後提出,把爬在柳枝上的蠶送上蠶蔟。這種方法被稱為「誘蠶法」。

明清時期,蠶桑主產區嘉湖地區,在熟蠶上蔟結繭時,蔟下用炭火加溫,以使「成繭速而繅絲易」。蔟下加溫,絲從蠶口中吐出即干,即所謂「出口乾」,這樣的絲品質亦較好,深受當時人們的好評。

⑶ 蠶要怎麼養蠶的養殖技術

蠶是絲綢的主要原料來源,在人類經濟生活及 文化 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如何正確養殖蠶呢?以下是由我整理關於蠶的 飼養 方法 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蠶的飼養方法
一、通風換氣養好蠶。養蠶室一定要加強通風換氣,防止蠶兒高溫悶熱。

二、大蠶多濕不相宜。大蠶期對高溫多濕的抵抗力最弱,相對濕度需保持在75%,蠶座也應保持乾燥,這不僅能改善環境衛生,更主要的是能增加健蠶率。

三、蠶兒忌喂不良桑。蠶的生長發育,主要靠桑葉供給營養,如喂給不良桑葉,會影響到蠶的正常生長發育,甚至誘發蠶病。不良葉主要有:未成熟葉、過老葉、旱害葉、蒸熱葉、煤煙葉、凋萎葉、農葯污染葉等。

四、葉足桑好促飽食。要想蠶兒充分飽食,必須做好以下幾項工作:1.先要進行桑葉產量的預測,做好葉蠶平衡工作,有多少桑,養多少蠶,不能養過頭蠶,這是前提。其次,要根據每個齡期的桑葉消耗標准,結合桑樹的生長情況及天時變化,按不同齡期來確定採桑量,每天備足桑葉。2.要確保葉質優良,做好桑葉的采、運、貯、喂的合理安排。採桑方面,做到早上采,白天吃,傍晚采,夜裡吃,盡量不吃過夜葉。大蠶期用葉量多,要有專用貯桑室,切實做到保鮮不萎防蒸熱。在喂桑的方法上,要注意大蠶給桑後,關閉門窗1至2個小時,約吃去桑葉的70%時,再開窗勇氣,這樣能減少水分蒸發,有利於提高蠶的食少率。3.要做好補桑工作。從五齡蠶的第三蠶起,至老熟前是食桑量最高的時期,此時絹絲腺生長最快,必須給足葉量。在每次給桑後,看到蠶台有空白處,要再補桑增喂,不可鬆懈。

五、防病消毒講衛生。在蠶兒飼養的整個時期,除做好養蠶環境的衛生和蠶室蠶具消毒工作外,還必須要做到:1.養蠶人要做到先灑水後掃地,先洗手後喂蠶,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2.大蠶期每天要用新鮮石灰粉噴撒蠶體蠶座,同時用大蠶防病一號等消毒葯劑給蠶體、蠶座消毒一次。每隔幾天對蠶室、貯桑室和養蠶環境用0.3%漂白粉液噴霧消毒一次,殺滅蠶室及其周圍環境中的病原微生物。3.大蠶期應勤除蠶沙,勤用乾燥材料,做到每天除沙一次,這樣做以利於吸濕、隔離蠶沙,使蠶座經常保持乾燥衛生。3.還要防止農葯中毒及各種有害氣體危害蠶兒。
蠶的生活習性
蠶是變態類昆蟲,最常見的是桑蠶,又稱家蠶,以桑葉為食料的吐絲結繭的經濟昆蟲之一。桑蠶起源於中國,其發育溫度是7~40℃,飼育適溫為20~30℃。蠶寶寶以桑葉為生,不斷吃桑葉後身體便成白色,一段時間後它便開始脫皮.脫皮時約有一天的時間,如睡眠般的不吃也不動,這叫“休眠”。經過一次脫皮後,就是二齡幼蟲.它脫一次皮就算增加一歲,幼蟲共要脫皮四次,成為五齡幼蟲,再吃桑葉8天成為熟蠶,開始吐絲結繭。
蠶的養殖技術
注意:防病蟲害,養蠶前養蠶中注意消毒,從2齡餉食起防病,自3齡起防蠅蛆;防悶熱,要防熱風吹;防餓蠶要少喂勤喂,夜裡涼爽要多喂;自3齡起要每天除沙1次。上午8.9時准時收完蟻,隨收蟻隨喂;蠶將眠時要喂切葉,少喂勤喂,加網提蠶止桑,飽食入眠;小蠶的室溫不能高於30℃,大蠶不能高於27℃;夏蠶要比春蠶稀放;給葉適當,充分飽食。眠起處理要適時.加眠網要比春蠶早,發育不齊要提青分批,多分批提青,縮短止桑時間,順利就眠。上蔟要適時,蠶老時要分批挑選上蔟,稀放。上蔟後3天要開門開窗,排濕保繭,但要避免強風直吹,以臉上略感有風為宜。

⑷ 養蠶技術怎麼養

養蠶技術:
1、噴桑葉用於添食養蠶:一市斤水加5毫升發酵液,噴10市斤桑葉添食,每天一次。蠶愛吃、糞便不臭,生長快,蠶繭厚,質量好,可增產10%左右。
2、噴蠶體降溫解暑:夏天氣溫高,蠶容易生病,室溫過高蠶還容易中暑死亡。可在高溫天氣,按一斤清水加5毫升發酵液,噴於蠶體,每天中,下午各噴一次。
3、噴桑葉保鮮:夏天氣溫高,採回的桑葉堆放久了會發黃變質,秋天氣候乾燥,採回的桑葉,留久了會乾枯變硬,可按一斤清水加5毫升發酵液,用來將桑葉噴濕,然後將桑葉裝入編織袋或堆在地上,用塑料布蓋好,保存24小時仍然鮮綠如初。
4、噴桑葉促生長:
按一斤水加1—2毫升發酵液,噴灑桑田的桑葉,一個月噴2—3次,添加0.2%的磷酸二氫鉀效果更好。噴到桑葉全濕不滴水為宜。桑葉生長快,葉油綠肥厚,可增產20—25%。還可減少病蟲害。
在使用活力99生酵劑發酵液前後6小時不能使用抗菌素,發酵液不論保存多久,只要還有甜醇曲香氣味,就可以使用,如果發臭則就不能使用。

閱讀全文

與目前有哪些養蠶技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到室外推銷產品怎麼做 瀏覽:600
什麼是單位信息採集表 瀏覽:169
蘋果手機怎麼設置數據和wifi使用 瀏覽:61
cf皮膚卡怎麼交易 瀏覽:11
審計項目如何履行程序 瀏覽:600
在哪裡能查詢到退費信息 瀏覽:505
我想做家電代理現在應該怎麼辦呢 瀏覽:12
雨刷數據怎麼判斷下雨 瀏覽:370
仲裁後如何啟動監督程序 瀏覽:192
什麼叫變數數據類 瀏覽:523
軟體的主程序目錄一般是哪個 瀏覽:606
金沙窖酒怎麼代理 瀏覽:649
珠海郵寄信息多久能到鄭州 瀏覽:609
抖音能知道哪些信息 瀏覽:557
程序員在廈門哪裡找工作 瀏覽:148
發信息帶句號回什麼 瀏覽:588
如何查學校的注冊信息 瀏覽:250
產品購買資金怎麼來的 瀏覽:840
農產品零售商訪談提綱怎麼寫 瀏覽:374
微信程序天天軍棋怎麼打字 瀏覽: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