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古代,近代,現代紡織工具的變化
手工、手工機器、動力機器、產業結構調整與轉移時期、紡織工業的後現代化高速發展時期(。
中國古代紡織技術起源機理:葛麻--最早的紡織植物纖維原料;絲--最早的紡織動物纖維原料;綿--最主要的紡織原料。另外,中國獨特的氣候和物種,醞釀了古人發明利用野生蠶絲織造的技術,在新石器後期走上了一條獨特的絲綢工藝技術發展之路,這是人類紡織技術最為重要的創造性成果。從植桑、養蠶、繅絲到織帛,需經過多種工藝程序和操作,古人在桑蠶絲織工藝的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植物學、昆蟲學、材料學、化學和機械學的科技知識和經驗,為我們留下了一筆寶貴的科技成果。
一、原始手工紡織時期(公元前22世紀及以前),這個時期大體相當於夏代之前的原始社會,即史書上傳說的「三皇五帝」及以前的時代。 這個時期又可分為兩個階段:1採集原料為主階段:大體相當於舊石器時代。那時人們靠採集野生的葛、麻、蠶絲和獵獲的鳥獸羽毛紡織就地取材,基本不用工具,徒手製作。2培育原料為主階段:大體相當於新石器時代。隨著農、牧業的發展,人們逐步學會種麻、育蠶、養羊等培育纖維原料的方法。那時已利用較多的紡織工具,產品較為精細,並且除了服用性以外,已開始織出花紋,施以色彩。但勞動生產率還極低。二、手工機器紡織時期(公元前21世紀-公元1870年),這個時期所使用的工具,已經逐步改進,發展成為包含原動、傳動和執行機構在內的完整的機器。但是這種機器要由人力驅動,而且人的手、足還參與部分工藝動作,所以叫做「手工機器」。這一時期也分為兩個階段:1手工機器紡織形成階段:大體相當於夏朝至戰國(公元前21世紀-公元前222年)。那時,繅車、紡車、腳踏織機相繼發展成為手工機器。人手參與牽伸、引緯等工藝動作,手或腳還要撥動轆轤或者踏動機躡。這樣,勞動生產率比原始手工大幅度提高,生產者也逐步職業化。麻紡織、毛紡織技術也有相應的發展和提_。實現手工機器化是紡織生產歷史上的第一次飛躍。它很早在中國出現,以後通過各種渠道緩慢地傳向境外,與當地人民的創造相結合,使紡織生產水平大大提高。2手工機器紡織發展階段:相當於秦漢至晚清(公元前221-公元1870年)。手工紡織機器逐步發展,出現多種形式。如繅車、紡車從手搖式發展成幾種復錠(2-4錠)腳踏式;織機則形成了普通和提花兩大系列。中國實現紡織生產的第一次飛躍大約在公元前500-公元前300年。那時,中國已經推廣了繅車、紡車、織機等人類歷史上最早的一批機器。這種手工紡織機器,後來被記錄在漢代的畫像石上其形象得以保存下來。由於這種手工機器的推廣,紡織品的產量、質量和勞動生產率都大大提高。紡織工藝和手工機器到宋代已達到普遍完善的程度。正規緞紋的出現,使織物組織臻於完全。一家一戶個人使用的手工紡織機器已相當完備,以後一直很少變動地流傳到近代。 南宋以後,棉紡織生產逐步發展成為全國許多地區的主要紡織生產。棉布成為全國人民日常衣著的主要材料。葛逐步被淘汰,麻也失去作為大宗紡織原料的地位。部分地區出現了用畜力或水力拖動的32錠大紡車,以適應規模較大的集體生產的需要,成為動力紡織機器的雛形。但織造機器仍是由1-2人操作,適於一家一戶使用。三、動力機器紡織時期(1871年以後),這個時期,紡織機器的原動力逐步由畜力、水力發展到蒸汽力和電力,使過去一家一戶或者手工小作坊的分散形式逐步演變成集中性大規模的工廠生產形式。人力的作用由主要作為原動力轉向主要用於看管機器和搬運原材料與產品,勞動生產率有了更大幅度的提高。這是紡織生產歷史上的第二次飛躍。世界上這次飛躍早在18世紀開始於西歐,以後逐步推向各地。工業革命中紡紗技術與織布技術的相互促進在英國工業革命中,紡紗和織布兩種技術創新是互相促進的,從而最終實現紡織工業的巨大發展的。紡紗最早用手搓績,不用錠子,從紡專起,一直到氣流紡,都用錠子或變形錠子,噴氣紡不用錠子。紡專的錠桿豎立使用,手搖、腳踏紡車則錠子卧倒使用。多錠紡紗車到各型動力紡機又把淀子豎立起來使用。加捻與卷繞機_在歷史上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可見每一種新機具的出現,都否定了它以前舊形式的不足,而繼承了其優良之處。但在新的發展條件下,以前曾被否定了的東西,有可能以另外一種形式重新加以利用。跳出舊框框的新型紡紗方法,就是在幾千年演變中,由量變發展到質變的飛躍而得到的。可用方框圖表述如下左《紡紗機具發展圖》。由織機發展歷史可見,織紋信息存把器最早是水平排列的綜竿或綜框,以後發展成豎直 的小花本,後來又變為水平環狀的大花本,最後是環狀的紋版鏈。開口的發動器在原始腰機上用手提而無躡,手工織機上則由單躡到雙躡到多躡。在採用_合提綜法後,躡又減少,到 紋版提花機就不用躡了。這些發展可用框圖表示如下右《織造機具發展圖》四、產業結構調整與轉移時期(1960年~2000年前後),在紡織工業的發展歷史上,曾經歷了三次比較明顯的產業轉移,如下左圖所示,目前正在進行的是第三次產業轉移,即由韓國、香港、台灣地區向亞洲其它發展中國家(主要是中國大陸)轉移。紡織生產重心的轉移是生產、貿易全球化過程中國際分工的必然結果。實際上,在經歷了三次紡織產業轉移後,產業轉移輸出國並沒有完全退出紡織業,他們不斷開發並壟斷高附加值產品,而輸入國則占據了低附加值的生產環節。具體來說,最終會表現為發達國家專注於產業鏈的兩端:前端的原材料開發和後端的深加工和市場渠道。而發展中國家占據了附加值較低、技術含量相對較低的產業鏈中端。產業調整的最終目的在於追求更高的利潤率,發達國家自己不斷開發並壟斷高附加值產品,一些技術相對落後的低附加值產品的生產就轉移到了不發達國家。在產業價值鏈內,存在著利潤從產品的製造環節轉向銷售環節、從價值鏈的中間環節分別轉向上、下游環節的趨勢。五、紡織工業的後現代化高速發展時期(2000年~),發達國家紡織界的科技人員為改變紡織工業勞動密集狀況而不懈努力,並取得了一些進展。這也正是發展中國家紡織界的奮斗目標。各國都努力把尖端技術應用到紡織上來, 使紡織生產面貌不斷發生改變。可以預見,未來的紡織生產將逐步轉變成技術密集型的生產,其特點是原料超真化、設備智能化、工藝集約化、產品功能化、環境優美化、營運信息化。那時,紡織原料將主要通過工業方法而不再主要依靠農、牧業方法來生產。原料的質量將融合天然纖維和合成纖維的優點而克服其各自的缺點。原料的品種將更加多樣化,以滿足各方面的不同需要。紡織設備將主要通過電子計箅機系統自動凋節和控制工藝,並在單機自動化的基礎上發展成為自動生產流水線。紡織染整冗長的工藝過程將通過技術進步逐步縮短,並進一步連續化.這樣就更容易形成紡織廠的整體智能化生產系統,使人可以進一步從機器旁解脫出來,做到車間里人少甚至無人而自動運轉。勞動生產率由此再一次大大提高。紡織產品將極大豐富。
❷ 誰能給我詳細介紹一下我國古代的絲織技術
中國古代文化-中國古代紡織印染
中國古代的紡織與印染技術具有非常悠久的歷史,早在原始社會時期,古人為了適應氣候的變化,已懂得就地取材,利用自然資源作為紡織和印染的原料,以及製造簡單的紡織工具。直至今天,我們日常的衣、某些生活用品和藝術品都是紡織和印染技術的產物。
中國機具紡織起源於五千年前新石器時期的紡輪和腰機。西周時期具有傳統性能的簡單機械繅車、紡車、織機相繼出現,漢代廣泛使用提花機、斜織機,唐以後中國紡織機械日趨完善,大大促進了紡織業的發展。
紡織原料多樣化
古今紡織工藝流程和設備的發展都是因應紡織原料而設計的,因此,原料在紡織技術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古代世界各國用於紡織的纖維均為天然纖維,一般是毛、麻、棉)三種短纖維,如地中海地區以前用於紡織的纖維僅是羊毛和亞麻;印度半島地區以前則用棉花。古代中國除了使用這三種纖維外,還大量利用長纖維——蠶絲。
蠶絲在所有天然纖維中是最優良、最長、最纖細的紡織纖維,可以織制各種復雜的花紋提花織物。絲纖維的廣泛利用,大大地促進了中國古代紡織工藝和紡織機械的進步,從而使絲織生產技術成為中國古代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紡織技術。
各種類型的紡織機
1.紡墜
紡墜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用於紡紗的工具,它的的出現至少可追溯到新時石器時代。根據考古資料,在全中國三十幾個省市已發掘的早期居民遺址中,幾乎都有紡墜的主要部件紡輪出土。出土的早期紡輪,一般由石片或陶片經簡單打磨而成,形狀不一,多呈鼓形、圓形、扁圓形、四邊形等狀,有的輪面上還繪有紋飾。
紡墜的出現不僅改變了原始社會的紡織生產,對後世紡紗工具的發展影響十分深遠,並且它作為一種簡便的紡紗工具,一直被沿用了幾千年,即使在二十世紀,西藏地區一些游牧藏民,仍在用它紡紗。
2.紡車
古代通用的紡車按結構可分為手搖紡車和腳踏紡車兩種。手搖紡車的圖像數據在出土的漢代文物中多次發現,說明手搖紡車早在漢代已非常普及。腳踏紡車是在手搖紡車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目前最早的圖像數據是江蘇省泗洪縣出土的東漢畫像石。手搖紡車驅動紡車的力來自於手,操作時,需一手搖動紡車,一手從事紡紗工作。而腳踏紡車驅動紡車的力來自於腳,操作時,紡婦能夠用雙手進行紡紗操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紡車自出現以來,一直都是最普及的紡紗機具,即使在近代,一些偏僻的地區仍然把它作為主要的紡紗工具。
3.水力大紡車
古代紡車的錠子數目一般是2至3枚,最多為5枚。宋元之際,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在各種傳世紡車機具的基礎上,逐漸產生了一種有幾十個錠子的大紡車。大紡車與原有的紡車不同,其特點是:錠子數目多達幾十枚,及利用水力驅動。這些特點使大紡車具備了近代紡紗機械的雛形,適應大規模的專業化生產。以紡麻為例,通用紡車每天最多紡紗3斤,而大紡車一晝夜可紡一百多斤。紡績時,需使用足夠的麻才能滿足其生產能力。水力大紡車是中國古代將自然力運用於紡織機械的一項重要發明,如單就以水力作原動力的紡紗機具而論,中國比西方早了四個多世紀。
4.踏板織機
踏板織機是帶有腳踏提綜開口裝置紡織機的通稱。踏板織機最早出現的時間,目前尚缺乏可靠的史料說明。研究者根據史書所載,戰國時期諸侯間饋贈的布帛數量比春秋時高達百倍的現象,及近年來各地出土的刻有踏板織機的漢畫象石等實物史料,推測踏板織機的出現可追溯到戰國時代。到秦漢時期,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的廣大地區已普遍使用。織機採用腳踏板提綜開口是織機發展史上一項重大發明,它將織工的雙手從提綜動作解脫出來,以專門從事投梭和打緯,大大提高了生產率。以生產平紋織品為例,比之原始織機提高了20至60倍,每人每小時可織布0.3至1米。
織品的染色
中國古代用於著色的材料可分為礦物顏料和植物染料,其中以後者為古代主要的染料。古代先民很早就掌握了多種植物染料的性質,並發明了多種染色技術和被稱為「纈」的防染印花技術。各種染料均有其著色原理,礦物顏料和植物染料雖然都是色料,但它們的著色原理卻是不同的。礦物顏料著色是通過粘和劑使之粘附於織物的表面,但顏色遇水即容易脫落。植物染料則不然,染制時,其色素分子是通過與織物纖維親合而改變纖維的色彩,所著之色雖經日曬水洗,均不易脫落或很少脫落。
古代常用的礦物植物染料實在多不勝數,古人根據不同的染料特性而創造的染色工藝計有:直接染、媒染、還原染、防染、套色染等。染料品種和工藝方法的多樣性使古代印染行業的色譜十分豐富,古籍中見於記載的就有幾百種,特別是在一種色調中明確地分出幾十種近似色,這需要熟練地掌握各種染料的組合、配方及改變工藝條件方能達到。
主要織品
中國紡織,歷史悠久。紡織產品可歸納為刺綉、絲綢、服飾和地毯四大品種。這四大品種,製作工藝各不相同,風格獨具,下面分別對它們作簡單介紹。
刺綉
刺綉作為手工藝的刺綉,是在一般縫紉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穿針引線縫制衣服,是人類文明的一大進步。
中國刺綉歷史源遠流長。中國新石器時代,距今七千多年前的河姆渡人,不但使用骨針,而且有了紡織。中國的刺綉,數千年來大體上是沿著這樣一條線發展的:先是刺綉衣裳,又擴展到刺綉起居的日用品,以後才上升到刺綉觀賞品。直到現在,依然是分作兩類,即刺綉生活用品和刺綉書畫。
刺綉是一種原發性的藝術,是為了自己生活的美好而創造出來的。刺綉質朴純真,表現出刺綉藝人內在的深情。
絲綢
絲是蠶在結繭時所吐出的一種液體,由絲蛋白和絲膠經過空氣凝固而成。絲的性能優良,韌性大而且彈性好。一條蠶可吐絲1000米長左右。養蠶繅絲,絲織刺綉,成為中國古代婦女的主要勞動。一條小小的蟲兒竟在中國人的生活中起了那麼大的作用,並引起全世界的震動。
中國的絲織物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呢?根據考古發掘的資料證明,中國的絲織物開始於東南地區新石器時代的良渚文化,年代約在公元前2735-2175年。
中國漢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和唐代(公元618年-907年)是兩個鼎盛期。在絲織方面也是空前發展,達到了一個高峰,並有許多實物流傳下來。長期以來,中國不但是發明絲綢的國家,並且是有這種手工業的唯一國家。由於高級絲織品的向外輸出,中國被世界各國譽為"絲
國"。
現在所稱的"綢",是絲織物類稱。綢,質地較細密,但不過於輕薄,有生織、熟織、素織、(平紋上起簡單花紋)之分。
中國絲織物的圖案花紋,一開始就呈現出豐富多採的景象。不論小花、大花、單色、彩色,也不論幾何自然形,都適應著絲物結構和實際用途,並且且又與同時代的藝術裝飾相映照。中國傳統的工藝裝飾圖案,在題材和內容上不僅講究形式的美感,更強調吉祥的含義。那些辟邪驅惡的命題也是為了平安納福。
絲綢錦緞,以其華美高貴的品質贏得了全人類的珍愛,又以各種不同的織造技藝使其繁雜多樣,加之風格獨異的藝術匠心,因而造就了三千年的輝煌。
服飾
服飾是人類特有的勞動成果,它既是物質文明的結晶,又具有精神文明的含意。幾乎是從服飾起源的那天起,人們就已將其生活習俗、審美情趣、色彩愛好,以及種種文化心態,都積淀於服飾之中,構築成了服飾文化的精神文明內涵。
中國服飾如同中國文化,是各民族互相滲透影響而生成的。漢唐(公元前206--公元907)以來,尤其是近代以後,大量吸納融化了世界各民族外來文化的優秀結晶,才演化成整體的所謂中國以漢族為主體的服飾文化。
清代(公元1644--1911)男子的服飾以長袍馬褂為主。在清代可謂滿、漢服飾並存。滿族婦女以長袍為主,漢族婦女則以上衣下裙為時尚。婦女服飾的樣式及品種至清代也愈來愈多樣,如背心、裙子、大衣、圍巾、腰帶、眼鏡……,層出不窮。
風行於本世紀20年代的旗袍,脫胎於清代滿族婦女服裝,是由漢族婦女在穿著中吸收西洋服裝式樣不斷改進而定型的。從20世紀20年代至40年代末,中國旗袍風行了20多年,款式幾經變化,如領子徹底擺脫了老式樣,讓女性體態和曲線美充分顯示出來,正適合當時的風尚。後來,旗袍還傳至國外,為他國女子效仿穿著。
地毯
中國約在(清)咸豐十年至同治十年之間(1860-1871)開始生產地毯。地毯圖案設計,大約出現在19世紀最後的幾年。20世紀初,中國地毯在圖案設計、設色、工藝三方面漸趨成熟,至20年代形成獨具特色的中國地毯。
中國地毯的標准制式:
地毯圖案的基本章法,主要反映在內紋樣的布局以圓夔紋樣為主占據地毯中心部位,四個角隅由等邊三角形的角雲裝飾,地毯的外部環繞著小邊和大邊,地毯的邊緣是一圈狹窄而沒有任何裝飾的匝邊。
清代(公元1644--1911)的地毯。主要用於朝廷禮儀、帝後生活以及京中官宦人家,少數為民間喜慶活動使用。
中國地毯圖案的格局、紋飾以富麗堂皇、莊重肅穆、色彩典雅而不媚俗蓍稱於世。1920年以後,中國地毯又產生了彩枝式、美術式等類圖案。
❸ 紡織技術包括哪些
紡織技術包括無紡布技術,現代三維編織技術,現代靜電納米成網技術等。
黃道婆(1245 ~ 1330年),又名黃婆或黃母,松江府烏泥涇鎮(今上海市徐匯區華涇鎮)人。宋末元初著名的棉紡織家、改革家。由於傳授先進的紡織技術以及推廣先進的紡織工具,而受到百姓的敬仰。在清代的時候,被尊為布業的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