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信息技術 > 為什麼會迷信技術

為什麼會迷信技術

發布時間:2023-02-28 12:18:08

Ⅰ 科學技術到底是不是人類文明進化的一種迷信

先說一下幾個概念的區別和聯系:科學、技術、科學理論、科學觀念(包括科學概念)
科學和技術是兩個概念。
網路里關於技術有一個說法: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在1977年版的《供發展中國家使用的許可證貿易手冊》中,給技術下的定義:「技術是製造一種產品的系統知識,所採用的一種工藝或提供的一項服務,不論這種知識是否反映在一項發明、一項外形設計、一項實用新型或者一種植物新品種,或者反映在技術情報或技能中,或者反映在專家為設計、安裝、開辦或維修一個工廠或為管理一個工商業企業或其活動而提供的服務或協助等方面。」這是至今為止國際上給技術所下的最為全面和完整的定義。實際上知識產權組織把世界上所有能帶來經濟效益的科學知識都定義為技術。
技術就是將經驗認知應用於實踐,直接的目標就是為了經濟利益。而科學,本質上起核心作用的是感應信息,可以說科學認知就是感應信息,這種感應信息與經濟利益是間接的關聯,而不是直接的關聯,因為生命的感應能力當然是生存發展的能力。
科學認知源自生命有機體的應激感應,科學,就是通過人類意識工具化的經驗類認知。給科學總結一個公式,就是:科學=感應信息+意識工具化。近現代科學,實際上就是兩個工具:一個是觀測實驗用的有形工具延伸了人的感官感應能力,一個是思維工具加強了對原感應信息進行再處理的可靠性。
我的理解,科學認知就是感應信息,無論在意識工具思維處理前還是處理後,加工後還需要再次被檢驗過的感應信息。而實際上,人們也約定俗成的將「感應信息+意識工具化」的整個過程也叫科學。也就是把科學和科學認知都稱為「科學」。
這樣就會把科學理論也稱為科學,而科學理論中必然包括科學觀念(也包括觀念中的科學概念)。任何一個科學理論,都包含了經驗認知和觀念認知,科學觀念也是觀念,它的本質和宗教觀、哲學觀沒什麼不同。換句話說,幾千年之後,都會煙消雲散成為歷史的迷信。而科學理論中的經驗的部分(包括原經驗和結論公式),都將永遠會起作用,即使以後經驗的范圍擴大,通過變換仍然可以使用。
所以說科學理論中的科學觀念,將會變成迷信,而科學理論中的感應信息是永遠起作用,不會變成迷信的。

Ⅱ 現在科技那麼發達,為什麼還有人願意相信迷信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會迷信技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司上市總代理商有什麼好處 瀏覽:624
交易貓為什麼一直要給錢 瀏覽:412
uk里燈具產品屬於什麼賦碼 瀏覽:818
新手做批發去哪個市場拿貨比較好 瀏覽:653
代理提成機制怎麼做 瀏覽:428
車輛電話標牌需要哪些信息 瀏覽:866
漳州哪裡有粉彩交易 瀏覽:342
如何更改數據線設置 瀏覽:297
三個分段函數的程序如何編寫 瀏覽:262
族譜信息採集需要哪些信息 瀏覽:739
太倉有什麼旅遊產品 瀏覽:130
發什麼信息可以讓蘋果系統崩潰 瀏覽:88
網路商城是怎麼采購產品 瀏覽:753
南充軟體技術學院怎麼樣 瀏覽:549
高電壓技術分壓比是什麼 瀏覽:423
餐飲代理怎麼營銷 瀏覽:366
冷凍復活技術要多少錢 瀏覽:283
律師不做風險代理是什麼原因 瀏覽:238
蒼山毛線市場在什麼地方 瀏覽:470
招標技術措施怎麼寫 瀏覽: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