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自學IT
1、系統性地學
碎片化信息時代,知識往往以細碎的形式呈現,而這種邊角料無法幫你構建起知識體系。就像建房子,你東一塊西一塊地撿一堆磚,是根本搭不起房子來的。學Java也是如此,一開始就得搞清楚整個技術體系,明確具體的學習目標,然後才開始分階段一步步學。
畢竟人的精力有限,知識卻是無窮盡的。如果脫離體系「散學」,費時費力不說,還可能啥都學不好。
2、實踐性地學
很多同學還是保持在學校時的習慣,拚命看書看理論,就是不願意動手,妄想把理論學透之後就能後顧無憂。其實當你真正學的時候就會發現,實操比邏輯能力更重要。成為大牛的必經之路是夜以繼日地敲代碼,而不是只停留在理論和邏輯思維上。
代碼多敲幾遍,其義自見。
3、自覺性地學
學習是場持久戰,重在行動貴在堅持,短時間的突擊是沒有多大效果的。能否自學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你能否堅持學下來。自學前,捫心自問下:我能在接下來的至少半年時間里,每天堅持學習6個小時以上嗎?
如果不能,並且很確定自己沒有這個自控力,那就果斷打消自學的念頭。<自學半個月,從入門到放棄> or <自學小半年,從入門到大牛>,選擇權在你手上。
❷ 論如何在中學信息技術課中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在現階段,我國教育正處於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全面轉軌的時期,一些常規科目的性質、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方法等等,都在發生著革命性的變化。我們新興的中小學信息技術課,不必再重復傳統學科的這些過程,而應當直接在信息技術課中實施素質教育。立足於實踐,在應用中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盡可能地激發學生思維的火花,並幫助學生光大這些火花,進而讓學生在實踐和成功中,養成創新的能力。
一、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信息技術的教材,在內容選取上只羅列了當前階段的大多數人所應當掌握的信息技術應用,而沒有考慮到信息技術更新發展的變化,更沒有照顧到素質教育對培養學生能力的要求。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給學習者帶來了不斷地去更新自己已有知識的需要,對於信息技術課尤為顯著。層出不窮的計算機軟體、日益通俗的計算機應用技術、日新月異的網路信息,這些都不是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所能夠一時完全學到的。這一點需要教師在教學中給學生特別指明,使其意識到知識更新的重要性。明確了更新知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學生自學時就有了主動性和積極性。當然上述僅僅強調了非智力因素,學生自學能力的高低和自學效果的好壞,還取決於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這同樣也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切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在教學中,我們盡量給學生提供自學機會。例如,將教材中符合學生知識水平的教學內容,像計算機基礎知識,信息技術的發展及趨勢和信息技術在社會中的應用等專題知識,可以先讓學生自學,再由學生通過討論(或辯論)發表自己的見解,最後由教師對學生的理解做出修正或對學生的問題做出解答;有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去學習一些學生感興趣的教材之外的知識,像各種簡單動畫製作軟體,讓學生各顯神通,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或閱讀書籍、或查資料、或通過多媒體學習軟體、或在教師和同學的幫助之下掌握,在一段規定時間的自學之後,經過測評,讓一些學有所成的學生走上講台,向同學介紹自己的學習內容,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
二、培養學生實踐技能
信息技術課的教學過程要素已經不同於傳統學科,除了教師、學生、教材之外,還應該包含教學媒體�D�D計算機。勿庸置疑,實踐在信息技術課中的重要性。信息技術課教材中安排了許多實用的、可操作的內容,以加強對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我們不但要"授之以魚",而且還要"授之以漁"。對於實踐課教學,教師應該根據不同的計算機配置情況和不同的教學內容,可採用不同的方式。例如基於資源的主題探究、基於網路的合作學習、基於學生作品的交流評價的教學方式。例如,採用教師邊講解,學生邊練習的教學模式,教師課前要認真分析教材,精心設計課堂教學過程並製作一些適合於本課的演示教學課件,考慮好什麼時候該上課,什麼時候該讓學生練習;教師講課時能統一控制學生用機,學生練習時能開放學生用機。這種模式具有很強的實效性,學生可以及時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教學過程是雙向的。
當然僅僅依靠課堂有限的練習要想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技能,是極其有限的。我們還可以通過選修課、活動課,甚至開放計算機實驗室,增加學生上機實踐機會。時間的積累只是提高學生實踐操作技能的一方面,教師還應當注意對學生的實踐加以監督和指導,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各盡其能:多數學生應達到教學目的的基本要求;少數基礎較差的學生經過努力要有所提高;少數基礎較好的學生可以深入學習課外知識。
三、培養在應用中創新的能力
素質教育,很大程度上包含著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在信息技術課教學中,鼓勵學生不受固定模式的約束,大膽地對所學知識的內容、適用范圍做出猜想和判斷,並將其猜想作為創造新知識、探索新功能的基礎,舉一反三。教學中我們盡量結合實際,以及計算機知識與其它學科的整合,更多地採用啟發式,滲透研究性學習方式的培養。首先,教師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應注意知識的連續性和知識的遷移,為學生的創新能力奠定堅實的知識基礎。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內容的實用性,例如,計算機的文字、數據、圖象處理,網路應用等內容,為教學中概念的引入帶來了極大方便,在問題講述時,教師可以採用啟發式試探學生的認知水平,探尋學生思維中的閃光點,適時給予光大,這對學生是莫大的精神激勵。在教學內容順序的編排時,可以讓學生先掌握基本應用軟體的使用,再回來學習操作系統的知識,這樣可以使學生對操作系統的功能有實踐性的認識。教師還應當鼓勵學生開發計算機應用,甚至計算機與其他學科的整合。例如學生學習了資料庫應用後可以為班級處理考試結果,為教師提供考試質量分析報告;還有學生將資料庫應用於地理學習,自己編寫"世界各國信息小詞典",推廣給同學用於幫助地理復習;還有學生利用簡單編程為數學抽象的函數分析提供具體的計算機模擬;還有學生能夠幫助其他學科教師編制教學課件,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計算機多媒體進入教學中,通過聲音、圖像等多種表現形式,使學生能對知識掌握得更加透徹、更加形象,有利於調動學生思維的流暢性、變通性和獨特性,激發積極的思維,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有所發現,有所提高。
總之,信息技術課是一門新興學科,與其他學科相比,缺少現成的教學經驗可供借鑒;而且信息技術本身又是一門飛速發展的技術,需要不斷去探索。但是有一點是堅信的:在信息技術課教學中要切實地實施素質教育。
❸ 如何有效地學習信息技術
1.理論結合實踐
在教學中,秉承以理論教學為輔,實踐教學為主的原則,在實際操作中穿插理論的講解,以理論指導實踐,反過來用實踐再驗證理論,使得學生能在實踐的基礎上充分理解理論。
如課程中「使用E-mail」這一章節,如果單純地講解它的產生原理和使用方法,就很枯燥,學生既聽不懂又不願意聽。針對這一情況,我們應一開始就在多媒體教室上課,切實展示如何正確使用E-mail,E-mail的用處有哪些,再讓學生進入機房實踐操作這一內容,同學之間通過互發信件達到理解E-mail的用處和原理的目的。採取這一形式教學,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通過互發信件的形式體會到了學習的成功感,真正達到了寓教於樂。
2.注重個體差異
首先,在學生的實踐操作過程中,由於個體存在差異,如果採用相同的題目就會造成有的學生來不及做而另外一些學生無事乾的情況,因此除做好規定的題目以外,可適當增加一些探索性題目和綜合性題目,從各方面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對於基礎較差動手能力不強的學生,先讓他們從最簡單的模仿開始,在模仿的基礎上完成題目,能真切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感。
3.小組討論結合任務驅動
現在國家倡導的教學不是傳統的「填鴨式」教學,而是注重綜合能力和團隊意識的培養。信息技術是一門實踐操作性極強的學科,上機佔70%,理論佔30%,學生上機過程是一個融閱讀、理解思考和觀察驗證於一體的過程,所以在信息技術這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一灌到底」,不能把自己的知識強硬地灌輸給學生,這樣效果非但不好,反而會造成學生對這門功課,甚至對這位教師的厭惡感。
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明確每一節課的任務,以貼近生活的任務的形式推動學生的學習,讓他們覺得任務目標離自己很近。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根據學生能力進行分組,把能力強的、能力一般的和能力較差的分在一個小組里。在分配任務時,把一個大的任務細化為若干個不同難度的小任務,再把這些小任務根據小組成員的能力的強弱分配給不同的成員,這樣既發揮了能力強的學生的自身能鑽研的特點,又讓稍弱一些的學生覺得自己也能很好地完成任務。在所有小組完成任務的基礎上,讓小組之間進行評價,通過這一過程發現自己小組的優點和缺點,加強小組間的良性競爭,促進相互進步。
我認為這樣做有兩個好處:一是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能力。二是能很好地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因為總任務只有一個,要完成它就必須完成所有的小任務,因此在同伴出現困難時,小組成員會通力合作,克服困難,順利完成任務。
4.提高教師專業業務能力
首先,計算機教師在平時的工作學習中,要緊跟發展形勢,不斷「充電」,提高自己的動手能力,並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學以致用,如在信息技術課上,應多利用多媒體投影儀等工具,輔以Flash動畫等手段豐富教學。其次,教師必須加強理論學習,不斷探索,全面地、深層次地、透徹地理解信息技術的內涵。教師要經常性聽取教育理論專家開設的各種專題的講座,接受系統的教學理論知識培訓。不同地區、不同學校、不同學科教師之間要經常交流,共同探討,共同提高。只有這樣,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才會摸索出教學模式,最大限度地優化課堂教學。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讓學生對它產生興趣,我們才能更好地開展教學。我始終相信:只有充分了解每一個學生,才能充分挖掘他們的潛力,才能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
❹ 學校里的信息技術課我幾乎多沒聽,要考試了辦,一點多不會,怎麼自學
最快捷的方式從你班級的特優秀生聽信息技術課的人坦誠的借筆記,邊寫邊請教,有助於過關考試!
❺ 怎麼學好信息技術課
信息技術的應用包括計算機硬體和軟體,網路和通訊技術,應用軟體開發工具等。計算機和互聯網的普及以來,人們日益普遍的使用計算機來生產、處理、交換和傳播各種形式的信息(如書籍、商業文件、報刊、唱片、電影、電視節目、語音、圖形、影像等)。
自學是掌握知識的主要途徑,是學好信息技術課程的基礎。動手是培養技能的基本途徑,是學好信息技術課程的關鍵。應用是培養技能的有效途徑,是學好信息技術課程的根本目的。總之,理論必須與實踐相結合,才能真正的學好信息技術課。
❻ 小學生學習信息技術課的方法有哪些
一、趣味學習法。興趣無疑是最好的老師,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都會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特別關注,只有關注了,你才會去主動探究學習。因此,我們在對低年級學生進行入門教學時,一定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可以讓學生通過觀看一些動畫學習課件,讓學生以觀看卡通的方式去學習了解信息理論知識。學習滑鼠的基本操作時,可以利用學生喜歡的小游戲進行教學。到了高年級也應如此,我們應利用教學藝術,例如趣味引課,活動競賽激勵等。始終讓學生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這樣學生就會樂學,主動學,達到我們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探究嘗試法。信息技術是一門操作性較強的課程,課堂上講半天,只看不練,不如讓學生上機操作幾分鍾。相信對這一點,我們從事多年信息技術課教學的老師一定身有感觸。對於操作系統和一些教學軟體的操作小技巧和小常識,內容繁雜,達到同一種目的的方法往往不是唯一的,有多種方法,因此你不可能把每一種技巧和方法都教給學生。因此我主張,平時要教育學生,告訴他們,只要你上課時,除了不要用力敲擊鍵盤、滑鼠和不正常關機,不造成計算機硬體損壞外,在聽清楚老師的講解和要求後,你可以大膽探索、嘗試操作。在實踐教學的課堂中,我發現學生的這種學習方法,是最行之有效的。給同學們更多的自由空間,它可以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讓學生自己學到很多課本中沒有講到的東西,甚至有些時候我們也會跟著學生學到意想不到的知識和技能,可謂教學相長。
三、合作學習主題活動法。信息技術課不僅僅只是為了學習信息技術操作,往往是圍繞著一個活動主題,在完成主題的過程中,去學習一定的信息知識與技能,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合作學習主題活動法,不僅體現學科之間的整合,使學習活動生動有趣。學生在活動中不知不覺地完成了學習的內容,掌握了信息技能,還學會了與同學進行合作與交流,發展了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了學生的多方面能力。例如:四年級學習《製作班報》,就可以通過小組合作進行主題活動學習,讓學生分組活動,自己去確定主題,收集素材,進行布局,最後完成作品,展示作品,師生進行評價。在整個主題活動中,學生不僅提高了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而且還提高了語文、美術等方面的能力,提高了審美情趣,學會了交流與合作,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四、觀看演示講練結合學習法。就是讓學生觀看教師或同學的演示操作後,再進行技能操作練習的一種學習方法。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覺得通過多媒體網路教室等教學軟體進行教學演示,也是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一種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這種方法可以提高學生的操作技能,它可以幫助我們很好的完成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讓學生觀看同學的操作演示,可以讓學生相互交流學習,給學生一個展示的機會,讓學生體會成功的喜悅。例如,讓學生看自己和夥伴的作品,進行相互評價,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和鑒賞能力,還可以讓學生取長補短,相互學習,激發學生的智慧火花。
五、閱讀自學法。對於書中的一些關於信息技術的小知識和一些比較簡單的學習內容,我們可以讓學生自己進行閱讀學習。這樣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在閱讀教材時,學生可以結合自己的操作情況找出自己需要掌握的內容加以體會,更好地鞏固操作方法。現代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指不會學習的人。所以,我們不僅要讓學生樂學,更要讓學生會學。學生掌握了學習方法就如同有了點石成金的金手指,會學到課堂以外的很多知識。
六、上網學習法。網路最大的魅力就是它的資源豐富,知識信息更新快速。現代人特別是學生更應學會利用網路收集信息,利用網路進行學習。互聯網上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作為教師我們應積極引導學生上網進行學習,豐富學生的知識,開拓學生的視野。在小學的信息課中,我們應讓學生初步學會運用網路,掌握一定的網路知識,培養學生良好的上網習慣和網路道德,這是我們的課程要求。
七、幫助式學習法。教師根據當堂所教內容,對於教學重點、難點知識部分或是預設的課堂上學生會遇到的學習困難,課前錄製成演示講解視頻教程(可用屏幕錄像專家或是電子教室的錄屏功能進行錄制),取名「學習幫助」,隨同教學資源一同拷貝到每台學生機上。上課時,可讓學生在實踐操作過程中,遇到疑難問題或是學習困難時,讓學生自己去觀看學習幫助,主動去尋求問題答案。此學習方法,更加人性化和體現因材施教,更有利於學習有困難的同學課堂進行主動學習,目前被很多信息技術教師認可和採用。
八、競賽活動學習法。通過組織參加各種競賽活動,充分調動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活動中得到鍛煉和發展,提高處理信息的能力,體驗成功的樂趣。例如,每年我都積極組織學生參加電腦作品製作和全國「六一」國際兒童節計算機表演賽。學生的電腦作品獲得過省級三等獎,在計算機表演賽中,學生多次獲得市級一、二、三等獎和省級三等獎、優秀獎。學生在活動中,提高了操作技能,豐富了知識。不僅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還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方法還有很多,不管是哪種方法,只要是有助於學生的發展,有助於學生能力和素質的提高,學生能夠很好地掌握,並能運用到實踐中去,就是最有效的學習方法。對於學生的學法研究,需要我們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不斷地去探索和嘗試,在指導學生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地總結、論證並得到完善。
❼ 怎樣學好信息技術
繪圖 仁偉 信息技術是同學們喜歡上的一門課,但很多同學學得並不好。有不少學生玩游戲的水平很高,但編輯製作能力很低。究其原因是不少學生把上信息技術課當成放鬆娛樂,沒有把信息技術當成一門功課認真對待。隨著信息技術課程標準的出台和信息技術即將納入中招考試,學生如果不認真學習,將會影響自己的升學成績,影響到高中和大學的學習,甚至影響到今後的工作和生活。在此,對剛升入初中的新同學該提出如下建議: 學好理論知識。學習信息技術不是光會操作計算機就行,作為學生必須掌握一定的理論知識,一方面是應對考試,另一方面也是為今後的大學學習生活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大學的很多專業都與信息技術有直接或間接的關系。初中信息技術基礎理論大都不難理解,只需認真看書聽課記住就行了。對於很少一部分難理解的,如二進制、馮·諾依曼結構等,可通過反復揣摩,討論交流,詢問老師理解掌握。一些信息技術專有名詞、概念,一定要牢記,不能弄錯。比如,不能把存儲器記成儲存器。 此外,閱讀材料也需要讀一讀,多讀幾遍閱讀材料,就能理解的更透徹。 練好操作技術。嫻熟的技術是練出來的。信息技術既然是一門技術課,沒有一定的練習是不行的。我市教育技術裝備水平不斷提升,絕大多數學校都更新配備了新的教學機房,基本上能做到人手一台電腦。在課堂上,同學們一定要積極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完成作業時可以參考教材提供的步驟和樣例。同學們要相信自己,學會與同學合作,要敢於演示或展示作品。 但是光靠課堂上那點時間的練習是遠遠不夠的。現在,每個家庭基本上都有電腦,課下一定要多多練習,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學生可以向父母說明情況,不利用練習時間偷玩游戲、上網,家長會理解和支持的。初中階段信息技術主要的學習任務是辦公軟體的使用,一定要掌握排版編輯、表格處理、演示文稿製作網頁設計,同時要學會收發郵件。 學好了理論,掌握了技術,無論怎樣考試,都不會手忙腳亂。 (張俊峰)
❽ 中小學生怎樣學好信息技術課程
信息的獲取、傳輸、處理和應用能力將成為人們最基本的能力和文化水平的標志,作為未來國家棟梁之才的中學生更迫切需要掌握信息技術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那麼,怎樣才能學好信息技術這門新興課程呢?筆者認為,自學、動手和應用是學好信息技術課程的三大訣竅。一、自學是掌握知識的主要途徑,是學好信息技術課程的基礎。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知識更新也在速度逐步加快,特別是以計算機和網路技術為代表的信息技術更是日新月異。就常用的操作系統和文字處理軟體而言,幾年前還普遍流行「DOS+WPS」,現在幾乎被窗口化的「Windows+Word」完全取代。網路技術的發展更是瞬息萬變,各種類型的衛星網、廣域網及校園網層出不窮。在這樣的情況下,任何一名教師都難以完全適應形勢的的需要,如果我們繼續坐等老師來傳授知識的話,恐怕只能是坐以待斃。因此,我們中學生要想跟上時代的步伐,就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的學習方法,努力培養自學能力,積極主動地去獲取知識、獲取信息,只有這樣,才能逐步掌握千變萬化的信息技術,才能適應信息社會飛速發展的需要,否則必將為社會所淘汰。我們這里所說的自學主要包括兩類,一類是課前和課堂上對教材的自學,另一類是課余時間對教材之外的一些相關知識的自學。前一類為課堂學習和後一類自學打下基礎,是為了更好地掌握知識;後一類則是真正意義上的自學,帶有廣泛性和選擇性,是學生對自己感興趣的相關知識的獲取。但是,不管哪種形式的自學都是為了掌握更多的知識。只有自學,善於自學,才能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二、動手是培養技能的基本途徑,是學好信息技術課程的關鍵自學是為了掌握知識,為培養技能打下基礎,動手則是為了培養技能,從而更加深入地掌握知識。《意見》中指出,「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是一門知識性與技能性相結合的基礎工具課程。」這說明知識性與技能性相結合是信息技術課程的性質,而其中技能性,也就是操作性,則占據主要地位。信息技術課程的性質決定了我們必須把培養信息技術基本技能作為該課程的主要任務,而動手是領會、鞏固和運用知識的最有效的手段,是培養技能的基本途徑。「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只有親自動手、親自實踐,才能真正體會到其中的奧妙。在實踐中我們可能都有類似的體驗,對於有些操作,比如滑鼠的單擊、雙擊和拖動等,聽起來或看起來覺得挺簡單,但在自己實際操作時卻覺得非常笨拙,這時才感覺到原來並不是想像得那麼簡單。心理學認為,技能水平隨練習而提高,隨著練習次數的增加,進行某種操作或活動的速度加快,這是技能形成的一般趨勢。信息技術技能也不例外。就拿最基本的指法練習來說,一開始你可能連最基本的鍵位都不清楚,手指敲擊鍵盤的姿勢也比較笨拙,但持續一段時間之後,你就會覺得輕松多了。如果能堅持每日練習的話,你的速度就會持續快速上升,最後甚至讓你覺得不可思議。動手還可以增強你的自信心。自信是學習過程中的巨大動力。只要親自動手去試一試,實際操作一下,你就會從內心裡感覺到計算機並不是那麼神秘。這樣,即使每次動手只有很小的一點點收獲,你也會有一種日見成效的感覺,隨之你的信心也會大增,學習勁頭也就更大。因此,我們在學習過程中應該敢於動手,勤動手。實踐,實踐,再實踐,在實踐中逐步培養自己的動手能力和信息技術基本技能。三、應用是培養技能的有效途徑,是學好信息技術課程的根本目的。信息技術是一門基礎工具課程。所謂工具,就是用來處理其它事務的手段或器材。既然是手段,我們就要用,要常用,用它處理信息,用它解決工作、生活和學習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例如在學習「畫圖」時,同學們可以利用畫圖中的一些工具,隨心所欲地繪制出美妙的美術作品;學習「文字處理」內容時,可以利用所學的字體、段落、藝術字及插入剪貼畫等手段製作板報、賀卡和校報校刊;在學習「網路基礎知識」時,可以在互連網上搜集學習資料,進行網上學習和考試……學習過程中各種各樣的書面測試並不是考查的真正目的,關鍵是使用知識並把它運用到有意義的場合,最好是現實生活中。衡量一門英語課程的真正標準是你英語說的有多好,衡量信息技術課程的真正標準是你用計算機幫助你解決了多少問題。學以致用,學有所用。將所學的信息技術知識和技能用於解決現實中的具體問題,為我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提供方便,才是學習信息技術課程的的真正目的。總之,只要牢牢地把握學好信息技術課程的這三大訣竅,你對信息技術課程的興趣就會與日俱增,學習動力也會隨之逐步增強,最後,你必定能駕駛信息技術這艘航船,順利抵達勝利的彼岸。
❾ 信息技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新課程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讓學生自主地學習,不僅是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創造型人才的需要,也是提高學科教學質量,全面完成教學任務的必由之路。那麼,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呢?我從以下幾方面做了嘗試:
一. 教師要樹立全新的教育觀念
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教學不僅是知識的傳遞,也是情感的交流。所以老師的角色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變成「設計者、指導者、組織者、幫助者及研究者」,教師重在激發學生興趣,讓他們保持旺盛的求知慾和積極探索新知的熱情,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我在教學中,經常利用學科中豐富的內容,為學生展示一些新知懸念,讓學生感受到電腦中所蘊含的豐富知識和技巧,使學生對這一學科始終充滿濃厚的學習興趣。
如要求學生製作「人類只有一個地球」的環保板報時,我事先製作好了一幅畫面生動、顏色鮮艷的作品,讓學生欣賞的同時,激發學生:「你們想不想做出這樣美麗的板報?」學生自然是羨慕不已、急不可待。我進一步激發學生:「做這幅板報需要哪些知識和操作方法?」讓學生明確需要排版,插入藝術字、圖片、表格等,我趁勢激勵學生:你們學完這單元也能編出這樣漂亮的板報來。學生在好奇心的驅使下,興趣盎然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這樣既喚起了學生自主探究的意願,又實現了整個教學過程的自主性、開放性、實踐性。
二. 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學習興趣濃厚,他就會深入地學習,並且廣泛地涉獵與之有關的知識。因此,教師必須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1.精選教學軟體,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實踐證明,學生如果對所學內容有濃厚的興趣,他們就會注意力變得集中和持久,觀察力變得敏銳,想像力變得豐富,創造思維更加活躍,從而保持昂奮的學習勁頭。因此在教學中我注意優化教學內容,精選教學軟體。比如,指法練習內容單一、枯燥,學生很容易失去興趣,因而用金山打字通中的測試程序「吃蘋果」、「打地鼠」等進行單個字母的練習,接著在「青蛙過河」中練習單詞的輸入,最後在「警察抓小偷」中進行綜合測試,這樣一步步,循序漸進,學生不僅練習了指法,也激發了好勝的心理,學習熱情空前高漲。
2.聯系生活,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聯系生活,是激發學生自主學習情感的前提。教學中,不能局限於課本知識,應結合本學科的特點,抓住時代的脈搏,引導學生分析和收集社會熱點、焦點問題,擴大眼界,放眼未來,促使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得到提升。
如要求學生製作「人類只有一個地球」的環保板報時,我是這樣布置的:環境保護是當今世界的焦點話題。近二三十年,全球生態環境問題日益突出,特別是全球氣候變暖、臭氧層耗竭、酸雨、水資源狀況惡化、土壤資源退化、全球森林危機、生物多樣性減少、毒害物質污染與越境轉移等問題,正威脅著人類的生存。為了讓我們的家園充滿綠色、充滿希望,現在起你我都來做「綠色使者」,向大家宣傳一些有關環保方面的知識,用綠色的行動,實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理念。任務布置下去以後,每個學生都懷著躍躍欲試的心理積極地搜集資料,小組成員分工明確,各盡所能。
三. 教學方法靈活多樣,培養學生自主創新的能力
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不僅可以改變課堂氣氛,提高教學效果,更有助於培養學生自主創新的能力。
如採用比賽法讓學生提高打字速度;用情境教學法讓學生畫《草原風光》《荷塘月色》;用比喻法講解「文件」與「文件夾」;用任務驅動法和協作學習法讓學生製作環保板報;用成功體驗法為學生提供展示才華的機會,讓學生介紹自己學習電腦中的高招、竅門、新發現等,以此使學生獲得成功感、自豪感,樹立自信心。
四.指導學生自學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還必須在教學過程中,指導學生掌握有效的自學方法,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如何使學生快速有效地自學,這是自主學習能力訓練的重點。教學中,我注意對自學方法加以指導。例如,教學中我發現學生由於年齡小,讓他們獨立閱讀教材、查閱幫助系統有一定的困難,影響了他們的自學速度,我就教給他們一些小竅門。教材中有些任務的操作步驟多達七、八步,我指導學生先找出重點步驟,對它們進行分析,再放手讓學生進行實踐。教材中有些例題配有圖示,我就引導學生觀察圖示,找出對應的步驟,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了操作要領。
以上幾方面,是我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初步嘗試。任何能力的培養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須持之以恆,輔之以科學的方法,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興趣、情感、態度,發揮他們的潛能,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自主學習、自主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