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信息技術 > 種植杏鮑菇技術員考哪些

種植杏鮑菇技術員考哪些

發布時間:2023-02-11 01:11:31

㈠ 如何種植杏鮑菇

杏鮑菇栽培技術

生長環境

溫度

溫度是決定杏鮑菇菌絲的生長和子實體生長的最重要的因子,也是產量能否穩定的關鍵。不同溫度對菌絲生長快慢有著明顯的影響。杏鮑菇菌絲在6至32℃范圍內均能在PSA培養基上生長,菌絲生長適溫20至28℃,速度較快,粗細均勻,生長較為旺盛。最適溫度為24℃左右,生長速度最快,濃白、旺盛。而溫度6至16℃和32℃時,菌絲能夠生長,但速度極緩慢,長勢也較稀疏。4℃以下和36℃以上均停止生長。

濕度

菌絲在含水量45%至80%的木屑培養基上均可生長。含水量在60%至70%時,菌絲生長速度最快,濃白、旺盛;45%至55%時,菌絲生長速度快、濃白,但菌絲未滿管時,培養基表面已變干,上部菌絲開始萎縮,對子實體形成不利;75%至80%時菌絲生長速度減慢,稀疏呈花紋狀。不同的含水量對菌絲的生長有著顯著的影響,配製杏鮑菇培養基時,含水量以65%至70%為宜。子實體生長階段,要求空間相對濕度在80%至95%之間,但不同階段對相對濕度的要求有所不同。子實體形成的階段,空間相對濕度要求在85%至95%較為適宜,出菇速度快,菇蕾數也多;子實體生長階段,相對濕度要求在80%至90%;採收前,空氣相對濕度可掌握在75%至80%左右,子實體含水量低,容易保存,貨架壽命長。

pH值

據試驗結果,杏鮑菇在pH值4.0至8.0的范圍內皆可生長,菌絲生長和子實體形成的適合pH值是5至6。在該pH值范圍內,菌絲生長快,旺盛,爬壁能力強,且出菇好。製作栽培袋時,一般自然的pH值即適合杏鮑菇菌絲生長和子實體形成的需要,而在水質偏鹼的地區必須適當調節pH值至6左右才能適合杏鮑菇菌絲和子實體生長的需要。

光線

杏鮑菇菌絲生長不需要光線,在無光條件下生長良好。子實體的分化和生長卻要求一定的散射光。在直射光和完全無光的環境中均不易形成子實體。適宜的光照強度是500至1000lx。

空氣

杏鮑菇菌絲生長和子實體生長都需要新鮮的空氣。但是在菌絲生長階段,瓶、袋中積累的二氧化碳對菌絲生長有促進作用,隨著菌絲生長,培養料中的菌絲排出的二氧化碳濃度由正常空氣中的含量(0.03%)逐漸上升至22%(22L/立方米),能明顯地刺激菌絲的生長。子實體形成階段,代謝旺盛,需要充足的氧氣。如果氧氣不足,子實體難以分化或推遲原基出現的天數。出菇時二氧化碳濃度應控制在0.05至1L/立方米之間。子實體生長階段仍需新鮮的空氣,二氧化碳濃度以小於2L/立方米為宜;若通氣不良,子實體生長極其緩慢,遇上高溫高濕天氣,還會引起腐爛,發生異味。

營養

杏鮑菇分解纖維素和木質素的能力較強,栽培時,培養基需要較豐富的碳源和氮源。在筆者試驗的8種培養基中,以棉籽殼為主料的培養基產量最高,朵型也最大;其次是棉籽殼加蔗渣或木屑為主料的培養基;蔗渣或木屑為主料的產量最低。若在蔗渣或木屑料的培養基中添加5%至10%玉米粉或棉籽粉,可提高產量,並使子實體的個頭增大,菌柄更粗壯。

㈡ 杏鮑菇種植時,都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扁鮑菇又可稱刺芹側耳,是側耳屬裡面味道最好的菇類。杏鮑菇是我國菇類中較常見的一種,深受消費者喜愛,栽培它的人相當多。首先要把杏鮑菇的苗子培育出來,先將一些培養基或鋸末,配上一些肥料,配置為菌袋,為杏鮑菇生產苗床。將原料用條帶扎緊,並將杏鮑菇的菌絲均勻地與菌袋內混合,使菌袋形成一個基本菌袋。與此同時,我們要主動降低杏鮑菇溫室內的溫度,一般來說,20-23度這一溫度,最適合杏鮑菇出苗。總之,杏鮑菇的栽培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其中濕度和溫度的控制最為重要。我跟大家說,溫度應該在20-25度之間,濕度控制在85%以內。此外,目前對菌袋培養基的通氣程度要求較高。所以裝袋時,一定要注意培養基的密度,不要壓得太大,否則,會造成蘑菇體不能順利長出,從而使蘑菇數量減少,影響產量。但杏鮑菇成熟後,在採摘的過程中也要注意,我們在用手摘蘑菇時,要稍微轉動一下,這樣才能讓杏鮑菇有一個好的形象,出現在超市的菜攤上。

㈢ 杏鮑菇有杏仁的香味和肥厚如鮑魚的口感而得名,栽培杏鮑菇需要注意哪些

杏鮑菇因其非常的美味和似鮑魚的口感而得名。由於其營養價值極高,受到很多人的喜愛,相信大家也會對栽培杏鮑菇的方法感興趣,種植杏鮑菇有幾大注意事項?今天我在這里給大家講解講解。

三:光照通風和滅菌。

杏鮑菇生長需要足夠的太陽光照最好是利於通風的環境,光照的強度也不宜過強,過牆灰損壞,性保護內部結構。這里要補充的一點,就是在晚上的時候,一定要把杏鮑菇放在通風牆的地方,因為晚上沒有光照,所以就需要足夠的通風條件滿滿足性保護的生長需求。杏鮑菇也極易收到細菌的入侵。所以在滅菌的方面要做到比其他菇類更全面的在照顧。滅菌的時間需求比其他的蘑菇更長。

以上就是我所總結的杏鮑菇種植需要注意的地方,希望能幫到大家。

㈣ 杏鮑菇的種植技術

杏鮑菇工廠化栽培技術

【列印本稿】 【進入論壇】 【推薦朋友】 【關閉窗口】 2008年04月17日 09:12

杏鮑菇又名刺芹側耳,是歐洲南部,非洲北部以及中亞地區高山,草原,沙漠地帶的一種品質優良的大型傘菌。肉肥厚,質地脆嫩,且具有杏仁香味,是高檔食用菌。杏鮑菇的發菌適溫為23-25℃;形成原基的溫度為10-18℃,最適12-15℃;菇體發育適溫范圍為10-21℃。日本的工廠化杏鮑菇栽培,其拌料,裝瓶,滅菌,接種,培養,搔菌,育菇,挖瓶等工序都採用機械操作,由感測器和電腦自動控制溫,濕度,投資大,效益高。許多理念和技術值得借鑒。
1、菇房:分為發菌室,催蕾室和育菇室。菇房寬3.5M,長9M,高3.5M。各室的門統一開向走廊(圖2),廊寬2M。牆體噴塗聚乙烯發泡隔熱層。菇架雙列向排列,四周及中間留有過道,便於操作和空氣循環。發菌室菇床7層,層距0.35M;催蕾室和充菇室菇床5層,層距0.45M,底層菇床距地面為0.25M。
2、設備:有製冷,通風,噴霧(圖3)光照四種主要設備。各室配備1台5HP的製冷機和1台40M2的吊頂冷風機;或2室配備1台8HP的製冷機組和2台40M2的吊頂冷風機。催蕾室與育菇室的天花板上及縱向二垛牆各安裝2盞40W日光燈。各室按裝1台45W軸流電風扇,新鮮空氣經由緩沖室打入菇房,廢氣從另一排氣口經緩沖室隔層排出。
3、木屑配方(乾料100kg中的比例):原料名乾重含N%含N%備注雜木屑 39kg 1.00 0.39kg折干85%玉米芯 39kg 0.48 0.19kg同上麩皮 20kg 2.20 0.44kg同上碳酸鈣 2kg 0 0或石灰合計 100kg 0 1.02kg N%=1%木屑先噴水堆積,玉米芯粉碎0.3-0.5cm顆料,含水量62%-65%。(國內配方:棉子殼68%,蔗渣10%,麥麩20%,蔗糖1%,碳酸鈣1%。料水比1:1.2)。
4、裝瓶:機械裝瓶,中心打孔,加濾氣瓶蓋。採用耐高溫塑料筐(16瓶/筐)。(袋式:聚丙料袋,寬17cm,長36cm,厚度0.05mm。裝乾料500克)。
5、滅菌:高壓滅菌,121℃,1.5小時。
6、接種:瓶溫30℃以下,無菌室接種。
7、培養:發菌室恆溫23-25℃,黑暗。隨著菌絲的生長,瓶中CO2濃度由正常空氣中的量0.03%逐漸上升0.22%,較高濃度CO2可刺激菌絲生長,所以培養期間少量換氣即可。培養30-35天左右菌絲可滿瓶。
8、搔菌:菌絲滿瓶後再培養7-10天,使其達到生理成熟。此時搔菌,即除去瓶口1-1.5cm厚老化菌
絲。機械操作,包括開蓋→搔菌→沖洗→扣蓋→搔菌可使出菇整齊。

9、催蕾:搔菌後入出菇室,瓶口向下翻入一個空筐,利於菌絲恢復生長,空氣濕度90%-95%,溫度12-15℃,適度通風。菌絲恢復長生長後,濕度降到80%-85%,形成濕度差;光照500-800Lx,CO2濃度0.1%以下,7-10天形成菇蕾。如果CO2濃度超過0.1%,則菇體畸形(圖4)
10、育菇:菇蕾形成後再翻筐,使瓶口朝上育菇,溫度15-17℃,濕度90%-95%。用噴霧機調濕,不可向菇體直接噴水。當菇蕾長到花生米大小時,用小刀疏去畸形和部分過密菇蕾。每袋產量與成菇朵數趨正相關,應根據市場需求決定每袋所留菇蕾數,一般每袋成菇4朵產量質量較高。)
11、採收:菇蓋基本展開,孢子未彈射時採收,采大留小,分次采完。採收單菇時,手握菌柄基部旋轉拔,叢菇用小刀切割。一般從現蕾到采菇10-20天,工廠化瓶式栽培只採收一潮(圖5),轉化率為50%左右。采後機械挖瓶,以備下輪裝瓶。(代式:單袋500克乾料,一潮菇平均產量為250克左右)(轉化率50%);10天後可再長出第二潮菇,兩潮菇單袋最高產量可達610克;覆土一潮可達154%(850/550)。

北方杏鮑菇栽培技術
發布時間:2004-4-4來源:遼寧金農網【 瀏覽字型大小: 大 中 小 】
標簽: >>>點擊發表評論
杏鮑菇(Pleurotus eryngii)又名雪茸。是一種品質優良的大型肉質傘菌,杏鮑菇具有苗肉肥厚,質地脆嫩,味道鮮美,堪稱 「平菇之王」。營養豐富,寡糖含量高,有整腸美容的效果。可適合保鮮或干制、倍受消費者青睞,市場前景看好,現將其生物特性及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一、生物學特性:
1.溫度:溫度是決定杏鮑菇栽培成敗及產量高低的關鍵。菌絲生長最適溫度23-25℃,子實體生長最適溫度為12-18℃,低於8℃不會現原基,高於20℃以上容易出現畸形菇。 2.濕度:菌絲生長培養料含水量60%-65%為宜,子實體形成階段相對濕度要求90%-95%,生長階段要求85%-90%。
3. 營養:杏鮑菇分解木質素、纖維素能力較強,需要有較豐富的營養,特別是氮源應充足,菌絲生長才能旺盛,產量較高。
4. 空氣:菌絲生長階段需氧量相對較少,低濃度的二氧化碳對菌絲生長有促進作用,子

實體生長階段需充足的氧氣,二氧化碳濃度以少於0.02%為宜。
5.光照:菌絲生長階段不需要光線,在黑暗環境下會加快菌絲生長,現原基和子實體生長則需要一定的散射光,適宜的光照強度為 500-100lx。
6.pH值:菌絲生長階段最適pH值為6.5-7.5,出菇階段的最適pH值為5.5-6.5。 二、栽培技術:
1.栽培季節:杏鮑菇屬低溫型菌種,北方地區可安排在春、秋兩季栽培。
2.菌種製作:母種採用PDA培養基,添加蛋白腖可促進菌絲生長。原種可採用麥粒、木屑麩皮培養基,一般原種在25℃培養,20- 30天可長滿瓶。
3.原料與配方:適宜杏鮑菇生長的基質原料很多。如:雜木屑、棉子殼、稻草、麥秸、豆秸、玉米芯等均可作栽培原料。栽培料配方:木屑34%,玉米芯20%,豆秸20%,麩皮20%,玉米面3%,糖、碳酸鈣、石膏各 1%,含水量60%-65%。
4.制袋培養:採用17cm×33cm低壓聚乙烯塑料袋,每袋料乾重500g、濕重1000g,裝料松緊適度,常壓滅菌100℃保持8-10h,冷卻後按無菌操作接種。接種後置23-25℃下遮光培養。一般30-40天可長滿袋。
5.出菇管理:菌絲長滿袋後,即將菌袋搬入菇房或溫室大棚,出菇場所要認真消毒滅菌,將菌袋直立排放,也可牆式堆疊。出菇前要進行催蕾處理,加強通風拉大溫濕差,刺激原基形成,待菌絲扭結形成原基並已出現小菇蕾時開袋,解開袋口,將袋膜向外翻卷下折至料面2cm為宜。出菇期菇棚溫度應控制在13-18℃,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85%-90%,切勿將水噴到菇體上,否則子實體會變黃影響品質。
6.採收與加工:一般在現蕾15天左右可採收,在菌蓋即將平展,孢子尚未彈射時為採收期。採收標准根據需要而定;出口菇要求菌蓋直徑4-6cm,柄長6-8cm。頭潮菇採收15天左右,又可采第二潮菇。產品可鮮銷,耐貯存,也可干制或制罐頭。
文章來源於:北京農業信息網

杏鮑菇的特性及栽培技術

作者:佚名 來源:不詳 時間:2012-4-18 9:04:34

 杏鮑菇因其味香如杏仁,肉肥似鮑魚而得名,其菌肉肥厚,菌蓋和菌柄脆嫩,味道鮮美,市場前景良好。 一、形態特徵
杏鮑菇子實體群生或單生,菌蓋直徑4厘米~6厘米,最大16厘米,初期菌蓋緣內卷呈半球形,後平展,中央稍下陷,呈漏斗狀,表面有絨毛,淺灰色至淺黃色。菇柄中生或偏生,呈球莖狀或棒狀,白色光滑。一般長8厘米-15厘米,直徑3厘米~8厘米。菌褶向下延生、密集、乳白色。孢子白色或淺黃色。 二、生物學特性
1.營養杏鮑菇是一種分解纖維素、木質素、蛋白質能力較強的食用菌,可廣泛利用和吸收各種農副產品下腳料及栽培平菇的原料中的碳源和氮源,且氮源越豐富,菌絲生長越旺盛,產量越高。以棉子殼、雜木屑、玉米芯等為主料,適量添加麩皮、米糠、玉米粉等為輔料提高氮源最佳,在蔗渣、酒糟、谷殼、秸稈等基質上也能很好生長。 2.溫度杏鮑菇屬中溫品種,可耐高溫28℃以上。最適發菌溫度為22℃~24℃,高於30℃時菌絲生長不良,易出畸形菇。出菇溫度為10℃~28℃,最適溫度為16℃~22℃,在18℃~21℃時菇的質量和產量最佳,超過28℃時易產生蟲害,嚴重時,—晝夜害蟲蠶食菇體可達1厘米以上,嚴重影響商品價值。夏季出菇時,應控制在23℃以下為宜。 3.水分杏鮑菇屬耐早品種,因出菇階段不適宜往菇體上噴水,生長所需的水分主要來源於培養料,所以配料時適宜的含水量應為65%~70%,水分偏低則不易出菇。培養期不噴水子實體也能正常生長。出菇期子實體分化階段空氣濕度以90%左右為宜,低於

85%時菇質量較好,適宜出口外銷。
4.空氣菌絲生長和子實體發育期較耐二氧化碳,低濃度的二氧化碳可縮短發菌期,刺激原基分化和菌柄伸長,二氧化碳濃度在2.2%以下時,菌絲能正常生長。現蕾及出菇期需要新鮮的空氣,一-般二氧化碳濃度在0.02%以下為宜,此期需加強通風換氣,通風不良,菌絲生長緩慢,原基分化延遲,菇蕾萎縮。
5.光照菌絲生長階段不需要光線,現原基及子實體生長階段有弱光即可正常生長,一般給予不大於300勒克斯的光照或散射光即可,光線的強弱對菇體無多大影響,但不宜陽光直射。
6.酸鹼度適宜菌絲生長的培養料pH值為 4~8,最適6.5~7.5,出菇階段最適pH值為5.5~ 6.5,小於4或大於8時不利於子實體生長。覆土材料最適pH值為5.5~6。 三、栽培技術
1.栽培季節:杏鮑菇從播種到出菇約需50天~60天,屬中溫偏低型菌類,利用自然條件栽培,於秋末冬初或春末夏初出菇較適宜。長江流域可安排 9月至次年3月栽培,10月至次年5月出菇,於栽培期前60天進行菌種生產。其他地區可適當提前或延後安排生產。
2.培養料配方①棉子殼85%,玉米混合粉 14%,石灰1%;②棉子殼50%,雜木屑30%,玉米混合粉18%,石灰1%,石膏粉1%;③雜木屑75%,麩皮22%,白糖1%,碳酸鈣1%;④玉米芯(粉碎成黃豆粒大小)77%,玉米混合粉20%,白糖1%,石膏 l甲o,石灰1%。以上配方培養料含水量為65%~75%。
3.配料制袋按比例稱量配料,在拌料場將料翻拌均勻,加水並調節含水量為65%~75%、pH值為6.5-7.5,建堆發酵,中間翻堆3次。然後將培養料裝入17厘米×33厘米×0.004厘米的聚乙烯折角袋內,每袋可裝乾料250克~500克,濕料600克~1000克。裝滿料後,袋口套上塑料頸圈,蓋上海綿體塑蓋,放人太空滅菌包內消毒滅菌4小時~5小時或放入常壓滅菌鍋內,在蒸汽溫度100℃條件下保持8小時~10小時,降至常溫後取出,冷卻至 30℃以下時,用「四不型」食用菌無菌接種器全開式打開袋口塑蓋並接種,每750充瓶裝的杏鮑菇栽培種可接料袋40袋~60袋。接種後將菌袋置清潔衛生的至內發菌培養,保持室

㈤ 求助。關於杏鮑菇。

杏鮑菇培養基的最佳方法:
配方一:棉籽殼60%、雜木屑20%、麥麩10%、玉米粉8%、石灰粉1%、石膏粉1%。

配方二:雜木屑40%、棉籽殼33%、麥麩22%、玉米粉3%、糖1%、碳酸鈣1%。

配方三:雜木屑30%、棉籽殼25%、豆稈粉或玉米芯23%、麥麩20%、石灰粉1%、石膏粉1%。

以上配方按100千克乾料,配水120千克,含水量60%~65%,酸鹼度pH值6.5~7。

㈥ 水產養殖技術員考試都考什麼

水產養殖技術員考試范圍
研究水生動植物親體培養、繁殖、苗種培育和成體養殖的規律;

研究水生動植物培育、養殖過程中病害原因、流行、病狀及防治技術;
進行水生動植物培育過程中肥料配製、生物餌料培育、配合飼料的研製及生產工藝和應用研究;
研究、設計、試驗、製造水生動植物培育和繁殖過程所需相關的設備;
研究、設計水產養殖工程,並指導施工。

㈦ 杏鮑菇是食療於一體的珍稀食用菌新品種,如何栽培杏鮑菇

杏鮑菇的栽培方法,包括優良菌種選用,合理的培養料配方、均勻的培養料攪拌方式、正確的裝袋方法、有效的滅菌操作、無污染的接種、成熟的養菌出菇管理、及時採收、全面的病蟲害防治等多個方面。比較耐旱的菇類,在菌絲生長階段,只要培養料中含水量達到60%~65%、相對濕度達到60%左右就可以滿足菌絲的生長需要;在子實體形成和發育階段,只要相對濕度達到85%~90%,就能使子實體生長良好。

每天灑水一次保持80%空氣濕度,然後調節到15到20度的溫度,促使出菇。在菌絲的生長階段不需要陽光的照射,要將菌絲完全處於黑暗的環境中,但要有良好的通風,而且溫濕度也要控制好。

㈧ 杏鮑菇的養殖方法

【營養要求】:杏鮑菇是一種分解纖維索、木質素、蛋白質能力較強的食用菌,各種農副產品下腳料和栽培平菇的原料中的碳源和氮源都能吸收利用,尤以棉籽殼、廢棉、闊葉樹木屑、玉米芯等主料,適量添加麥麩、米糠、玉米粉等輔料提高氮源為最佳。因為杏鮑菇氮源越豐富,菌絲生長越好,產量越高。
【溫度與濕度】:菌絲生長階段培養料含水量60%~65%,最適溫度20℃~26℃,子實體生長發育期空氣相對濕度以85%~95%為宜,溫度調控在10℃~25℃之間,15℃~18℃為最佳。
【光照與空氣】:菌絲生長階段不需要光線,卻需要新鮮空氣:出菇期給以500~1000勒克斯的光照或散射光,加強通風換氣。通風不良,菌絲生長緩慢,原基分化延遲,菇蕾萎縮。
【酸鹼度】:菌絲生長階段培養料最適PH值為6.5-7.5,出菇期PH值為5.5~6.5。
【栽培季節】:杏鮑菇屬低溫型菌株,從播種到出菇約需50~60天,長江流域可安排10月至11月制栽培袋,11月至次年1月出菇,其它地區可適當提前或延後。
【培養料配方】:
① 棉籽殼88%、玉米混合粉10%、石灰1%、碳酸鈣1%;
② 雜木屑75%、麩皮22%、糖1%、石灰1%、碳酸鈣1%;
③ 棉籽殼50%、雜木屑30%、玉米混合粉18%、石灰1%、石膏粉l%。上述配方含水量60%~65%。
【配料制袋】:將上述培養料分別比例稱量,置拌料場地面翻拌均勻,調節含水量
杏鮑菇種植
60%-65%。用17×33×0.004厘米的折角聚乙烯袋或聚丙烯袋裝料,每袋裝乾料500克濕重約1100克左右,對角反折直插式封口。裝完後放入大空滅菌包(自製約30元,可盛500-800袋)內滅菌4~5小時,冷卻至常溫後取出。接種用食用菌無菌接種器,在接種操作平台上兩人配合全開式打開袋口接入菌種,每750克瓶裝杏鮑菇栽培種可接料袋40~60袋。接種後置清潔衛生的室內發菌培養,保持溫度在20℃~25℃之間,空氣相對濕度70%以上。每天通風1-2次,保持空氣新鮮,大約30天左右菌絲滿袋。
【排菌床】:出菇將長滿菌絲的菌袋直立排放在出菇場地面形成菌床,打開袋口,拉直袋筒膜,筒口膜表蓋1層報紙,噴水保持報紙濕潤,調控溫度15℃~18℃、空氣相對濕度80%,促其出菇。杏鮑菇從原基形成到子實體成熟,一般需13~15天。幼菇期在袋內小氣候中生長,當菇體在封閉的袋內向上生長至距袋口2厘米時去掉報紙,讓菇體接受散射光向空間伸展,增加噴水逐漸提高相對濕度達85%-90%,促使菇體不斷長大,形成正常的子實體。
【適時採收】:當杏鮑菇子實體的菌蓋平展,中間下凹,表面稍有絨毛,孢子尚未彈射時為採收適期。採收時手握菌柄,整朵拔起。採收後清理料面,停止噴水,生息養菌7-10天可出第2潮菇,生物轉化率可達l00%。
【病蟲防治】危害食葯用菌子實體的主要害蟲是跳蟲,線蟲,菇蛆等。跳蟲、線蟲主要是危害幼小的菇蕾,菇蛆主要危害成熟期的菇體。這些蟲害對食葯用菌生產危害極大,須認真防治。跳蟲又名煙灰蟲,彈尾蟲。危害食葯用菌子實體的主要是菇疣跳蟲和黑角跳蟲。
菇疣跳蟲,近白色球形,半透明,幼蟲白色,體形與成蟲相似,休眠後蛻皮,色逐漸轉暗,銀灰色,群集時灰黑色,如同煙灰,成蟲形如跳蚤,體長1.2-1.5毫米,有短狀觸須,無翅,有8對足,常在培養料和子實體表面迅速爬行,尾部有彈跳器,通常以彈跳方式活動,跳躍高度可達數10厘米高,體表有油脂,不怕水,畦內灌水時可浮水一層,如同糠麩,隨水流動,在適宜環境中,繁殖速度快,每年可發生6-7代,20-28℃時大量發生。常群集於子實體背面根部和葉片的菌孔內。特別是幼菇期,原基會被蟲體覆蓋,使菇體萎黃,感染細菌腐爛而停止生長。跳蟲是種植環境過於潮濕,衛生條件極差的指示性害蟲。
防治方法如下:
1.種植場地必須選擇衛生、通風,水源條件比較好的地方避開低窪圈
杏鮑菇根部病蟲霉變
廁和垃圾場,減少污染機會。
2.沒有長出子實體之前,可在周邊環境噴灑0.1%的低毒辛硫磷1-2次進行預防。如果發現蟲體後也可用同樣方法進行防治。
(1)線蟲種類較多,常見有血線蟲,菇蛆,節節蟲等。血線蟲,蟲體長3-4厘米,非常纖細,好似血線頭,成群集在菇蕾周圍1-2厘米深的土層內,危害幼小菇蕾,使菇體生長停止萎黃或腐爛。
(2)菇蛆為危害成熟期菇類的主要害蟲。體長寸許,多鑽入菇體內側,使菇體品質嚴重下降,失去商品價值。發生菇蛆,可在菇體根部,葉片之間發現蛛網狀物或蟲蛀孔等。
防治辦法:
1、局部噴灑0.3-0.5%敵百蟲水,周邊噴灑速滅殺酊。
2.綜合防治,清潔周邊環境衛生。保持清潔水源。發現病蟲害及時進行處理,防止傳播

㈨ 杏鮑菇如何種植

方法如下:

1,配料制袋:將上述培養料分別比例稱量,置拌料場地面翻拌均勻,調節含水量60%-65%。用17×33×0.004厘米的折角聚乙烯袋或聚丙烯袋裝料,每袋裝乾料500克濕重約1100克左右,對角反折直插式封口。

裝完後放入大空滅菌包(自製約30元,可盛500-800袋)內滅菌4~5小時,冷卻至常溫後取出。接種用食用菌無菌接種器,在接種操作平台上兩人配合全開式打開袋口接入菌種,每750克瓶裝杏鮑菇栽培種可接料袋40~60袋。

(9)種植杏鮑菇技術員考哪些擴展閱讀:

病蟲防治方法:

1、種植場地必須選擇衛生、通風,水源條件比較好的地方避開低窪圈廁和垃圾場,減少污染機會。

2、沒有長出子實體之前,可在周邊環境噴灑0.1%的低毒辛硫磷1-2次進行預防。如果發現蟲體後也可用同樣方法進行防治。

3、局部噴灑0.3-0.5%敵百蟲水,周邊噴灑速滅殺酊。

4.綜合防治,清潔周邊環境衛生。保持清潔水源。發現病蟲害及時進行處理,防止傳播。

㈩ 杏鮑菇的栽培模式有哪些

杏鮑菇種植技術

一 種植原料 適宜否鮑菇生長的基質原料很多,如雜木屑、棉子殼、玉米芯、甘蔗渣、豆秸稈等均可作主料,為防止扎破種植袋和便於拌料裝袋(瓶),木屑必須過篩,秸稈類必須粉碎。輔料可添加麩皮、米糠、玉米粉、棉籽餅粉、碳酸鈣、白糖、石膏粉等。據國內外試驗資料,用稻草作主料,即便添加棉子殼,出菇也比較遲,出菇率低,產量也低,我國南方稻草資源豐富,種植者可進行稻草為主料的種植試驗,探求其原因。

二 種植季節 在自然條件下種植,根據杏鮑菇的適宜生長溫度,一般以秋冬和冬春種植為宜,但在冬季氣溫較高的地區,安排在12-2月出菇更好,因溫度太高或太低都難以形成原基,不利子實體生長發育。因此,無論南、北方都應根據出菇的適宜溫度來安排恰當的出菇期,一般是以氣溫降至18℃時提前50天制種植菌袋為宜。如果有條件,夏季也可利用冷庫降溫進行錯季種植,經濟效益較高。

三 種植方式 杏鮑菇的種植因所用的培養容器不同,有瓶栽、箱栽和袋栽等方式。其中最方便和最實用的是袋式種植,特預以重點介紹。

1. 平架豎袋式 這種方式以利用冷庫原有架床為目的,以降低投資成本。冷庫的床架一般為6層,床架層距6O厘米,床寬120厘米。實用種植面積計算為:

菇房面積x60%x床架層數,如菇房平面面積100m2x60%x6層架=360m2,採用寬20厘米,長32厘米的單頭出菇菌袋,每袋裝濕料1.2千克,每l m2床架可排放80袋,該菇房約可種植28000袋,平均每1 m2菇房可排放280袋。冷庫菇房必須進行三項改造:

⑴ 要增開近地面排風窗,裝設帶百葉窗的雙向風扇,以便及時排除較重的CO2氣體。

⑵ 適宜光照是杏鮑菇正常出菇的必要條件,因而每層菇床要增設日光燈,強度以最暗處達到300-500Lx為度。

⑶ 菇房內要增設高壓水管,以便安裝噴霧裝置,提高空氣濕

度。此外,最好有排水地漏,以便排除污水,清潔環境。

2.豎架橫袋式 適用於大棚,採用豎架橫袋的優點如下:

⑴ 便於設置燈光,用角鋼材料即可,不用架板,省投資。

⑵ 便於通行,擺袋、開袋、采菇等操作管理直觀方便。

⑶ 平均每1 m2菇房可碼放178袋。數據如下:

菇房長15m,寬9m,平面面積135m2。設置高2.5m x長12m=30 m2的角鋼架8排,擺袋總平面約240 m2。

架寬0.2 m,每0.7m高設橫鋼粱,每1 m寬設豎鋼1根,架間距0.9m。

採用雙頭出菇菌袋,寬17厘米,長34厘米的,每袋裝濕料1.2千克,每l m2床架排放100袋,該菇房約可種植24000袋,平均每1 m2菇房碼放178袋。

六 出菇管理 菌絲滿袋後即進行出菇管理,單頭出菇菌袋可直立排放在床架上,雙頭出菇菌袋可橫碼在床架上,技術要點如下:

1.開袋 在菌絲尚未扭結時開袋,難以形成原基或原基形成很慢,出菇不整齊,菇體經濟性狀差;在原基形成或出現小菇蕾時開袋,原基分化和小菇發育正常,出菇整齊,菇體的經濟性狀好;如果在子實體已長大時開袋,在袋內會出現畸形菇,嚴重時長出的菇會萎縮、腐爛。因此袋栽杏鮑菇的開袋時間,應掌握在菌絲扭結形成原基並已出現小菇蕾時開袋,解開袋口,將袋膜向外翻卷下折至高於料面2cm為宜。

2.控溫 菇房溫度直接影響原基的形成和子實體的生長發育。

氣溫低於8℃時,原基難以形成,即是已經長的菇體也會停止生長、萎縮、變黃直至死亡;

氣溫持續在l8℃以上時,己分化的子實體突然迅速生長,品質會下降;

溫度20℃以上時,菌絲又轉向營養生長,低溫刺激的效應也就消失,原基停止發育,菇蕾中的營養倒流而萎蔫,已形成的幼菇也會萎縮死亡。因此,出菇期菇房氣溫應控制在13-15℃,這樣出菇快,菇蕾多,出菇整齊,15天左右可採收。

3.保濕 菇房空氣濕度應保持在85%-95%,濕度太低,子實體

會萎縮,原基乾裂不能分化,為了提高空氣濕度,最好用噴霧器噴頭朝上噴霧水,切勿將水噴到菇體上,否則子實體會變黃影響品質,嚴重時會造成腐爛。

4.通風 現原基期則需要充足的氧氣,CO2濃度應降低到0.5%左右。否則原基不分化而膨大成球狀。菇體生長發育期,也需要空氣新鮮,CO2濃度以不高於0.4%為宜。

出菇期如果通風不良,由於CO2濃度過高,會出現畸形菇,若再碰上高溫、高濕天氣,還會導致子實體腐爛。因此,出菇期菇房內必須保持良好的通風換氣條件,特別是當菇蕾大量發生時,及時拉直菌袋口薄膜,以避免菇蕾因缺氧而畸形。

5.光照 現原基和子實體的生長發育期需要一定的散射光,適宜的光照強度為300-500Lx。注意每層或每排床架都應有適宜的光照,不能有死角。

七 採收與產率 一般在現蕾後15天左右可採收。在菇體呈保齡球形,菇蓋未展開、孢子尚未彈射時為採收適期。採收標准應根據市場需要而定:外貿出口菇要求菇蓋直徑4-6cm,柄長6-8cm;內貿市場對菇體要求不甚嚴格。

采完頭潮菇後,再培養2周左右又可采第二潮菇,第二潮菇朵形較小,菇柄短,產量低。在正常情況下,頭潮菇每袋產量約在100-150克,一般總生物學效率為40-60%。如果後期進行料袋補水或覆土種植,產菇率可達到所投乾料重的的100%。

八 覆土種植 據王淑芳等報道,在出菇前脫袋床式覆土生物轉化率最高(99.34%),出三潮菇後再脫袋床式覆土效果次之(78.10%),而不脫袋不覆土生物轉化率最低(59.76%),說明杏鮑菇覆土種植比不覆土種植產量高,覆土早比覆土晚產量高。

閱讀全文

與種植杏鮑菇技術員考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東莞蔬菜交易中心在哪裡 瀏覽:857
如何找類產品視頻上傳 瀏覽:160
納濾檢測哪些數據 瀏覽:870
博易雲交易版是什麼 瀏覽:255
水產技術服務中心在哪裡 瀏覽:454
如何對xps數據進行校準 瀏覽:993
上海醫葯最近出口了什麼產品 瀏覽:445
拌合樓信息化管理員是干什麼的 瀏覽:962
怎麼看閱讀量數據 瀏覽:202
大數據代理ip怎麼使用 瀏覽:570
山東哪裡有恢復手機數據的 瀏覽:866
交代理費有什麼好處 瀏覽:693
一組數據出現重復怎麼求中位數 瀏覽:700
微信怎麼關注招商基金代理 瀏覽:19
tep是什麼產品的催化劑 瀏覽:672
南京從彩批發市場豬肉價格怎麼樣 瀏覽:194
天蠍座隔多久才回我信息 瀏覽:887
國產手環哪個數據准 瀏覽:809
怎麼添加轉轉app小程序 瀏覽:537
為什麼沒有債券交易所 瀏覽: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