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空間站對接原理
對接的原理,具體地說,就是在太空飛行中,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航天器通過軌道參數的協調,在同一時間到達空間同一位置的過程。
空間交會對接是指兩個航天器在空間軌道上在結構上連成一個整體的技術,是未來空間裝配、回收、補給、維修、航天員交換及營救等在軌道上服務的先決條件。交會對接過程根據航天員介入的程度和智能控制水平具體可分為人工對接和自動對接兩種基本模式。
空間交會對接技術的意義有三個方面:為在太空常駐運行的空間設施提供物資補給和人員輸送服務;建造大型空間設施以及維護其運行服務,沒有交會對接技術,這些復雜空間設施的建造和可靠運行是無法實現的;進行空間飛行器重構以實現系統優化,這能大幅降低對火箭運載能力的需求。
❷ 什麼是跨網段數據對接技術
跨網段數據對接技術就是來跨步區域網進行數據的矯正。
❸ 什麼叫對接
交會對接,也稱空間交會對接,是指兩個航天器(宇宙飛船、太空梭)在空間軌道上會合並在結構上連成一個整體的技術,它是實現航天站、太空梭、太空平台和空間運輸系統的空間裝配、回收、補給、維修、航天員交換及營救等在軌道上服務的先決條件。 交會對接在空間交會與對接的兩個航天器中,一個稱目標航天器,一般是空間站或其他的大型航天器,是准備對接的目標;另一個稱追蹤航天器,一般是地面發射的宇宙飛船、太空梭等,是與目標航天器對接的對象。 兩個航天器在太空進行對接時,其初始條件是兩者保持對接機構的同軸接近方式和確定的縱向速度,以及在其他線坐標和角坐標上的速度為零。但兩個航天器之間的實際相對運動參數總是有偏差。一般情況下,兩個航天器之間的相對位置及其平動速度通常是靠主動航天器運動控制系統和兩個航天器的定向與穩定系統來維持,前者適用於控制質心的平動運動,後者適用於控制繞質心的轉動運動。 空間交會與對接過程一般是首先由地面發射追蹤航天器,由地面控制,使它按比目標航天器稍微低一點的圓軌道運行;接著,通過霍曼變軌,使其進入與目標航天器高度基本一致的軌道,並與目標航天器建立通信關系;接著,追蹤航天器調整自己與目標航天器的相對距離和姿態,向目標航天器靠近;最後當兩個航天器的距離為零時,完成對接合攏操作,結束對接過程。
求採納為滿意回答。
❹ 神舟十號和天宮一號對接是什麼意思
就是說宇航員可以在兩個地方順利出入了。對接技術是發展和運行空間站的必備手段,發射上去的宇航員想要進到空間站裡面必要先和空間站對接。
❺ 什麼是空間交會對接技術
空間交會對接是指兩個航天器在空間軌道上會合並在結構上連成一個整體的技術,是實現航天站、太空梭、太空平台和空間運輸系統的空間裝配、回收、補給、維修、航天員交換及營救等在軌道上服務的先決條件。交會對接過程有四個階段,同時根據航天員介入的程度和智能控制水平可分為四種操作方式。2011年11月3日凌晨,神舟八號飛船與天宮一號實現中國首次空間交會對接。2012年6月18日14時,神舟九號飛船與天宮一號實現中國第二次空間交會對接,是中國首次載人交會對接。
❻ 神舟七號,交會對接技術什麼意思
空間交會對接是兩個航天器(宇宙飛船、太空梭等)在空間軌道上會合並在結構上連成一個整體的技術,它是實現航天站、太空梭、太空平台和空間運輸系統的空間裝配、回收、補給、維修、航天員交換及營救等在軌道上服務的先決條件。
交會對接過程分4個階段:地面導引,自動尋的,最後接近和停靠,對接合攏。在導引階段,追蹤航天器在地面控制中心的操縱下,經過若干次變軌機動,進入到追蹤航天器上的敏感器能捕獲目標航天器的范圍(一般為15~100千米)。在自動尋的階段,追蹤航天器根據自身的微波和激光敏感器測得的與目標航天器的相對運動參數,自動引導到目標航天器附近的初始瞄準點(距目標航天器0.5~1千米),由此開始最後接近和停靠。追蹤航天器首先要捕獲目標的對接軸,當對接軸線不沿軌道飛行方向時,要求追蹤航天器在軌道平面外進行繞飛機動,以進入對接走廊,此時兩個航天器之間的距離約100米,相對速度約3~1米/秒。追蹤航天器利用由攝像敏感器和接近敏感器組成的測量系統精確測量兩個航天器的距離、相對速度和姿態,同時啟動小發動機進行機動,使之沿對接走廊向目標最後逼近。在對接合攏前關閉發動機,以0.15~0.18米/秒的停靠速度與目標相撞,最後利用栓一錐或異體同構周邊對接裝置的抓手、緩沖器、傳力機構和鎖緊機構使兩個航天器在結構上實現硬連接,完成信息傳輸匯流排、電源線和流體管線的連接。
交會對接飛行操作,根據航天員介入的程度和智能控制水平可分為手控、遙控和自主3種方式。
1965年12月15日,美國「雙子星座」6號和7號飛船在航天員參與下,實現了世界上第一次有人空間交會。1968年10月26日,蘇聯「聯盟」 2號和3號飛船實現了空間的自動交會。 1975年7月17日,美國「阿波羅」號和蘇聯「聯盟」號飛船完成了聯合飛行,實現了從兩個不同發射場發射的航天器的交會對接。1984年4月,「挑戰者」號太空梭利用交會接近技術,輔以遙控機械臂和航天員的艙外作業,在地球軌道上成功地追蹤、捕獲並修復了已失靈的「太陽峰年觀測衛星」。1987年 2月8日,蘇聯「聯盟-TM2」號飛船,與在軌道上運行的「和平」號航天站實現了自動對接。 1995年6月29日,美國太空梭「阿特蘭蒂斯」號順利地與空間運行的俄羅斯「和平」號航天站對接成功。這次對接與20年前美、蘇聯飛船對接相比,規模大、時間長,而且合作的項目多。顯然,這次成功的對接活動促進了國際航天站的建立,推動了航天技術的發展。
❼ 兩個平台對接需要哪些技術
平台對接方法,基於微服務構架,用於SaaS或者ERP與電商平台的對接,包括:將SaaS或ERP的基礎數據映射轉換並翻譯為統一的基礎數據模型,並將統一的基礎數據映射轉換並翻譯為各個電商平台的數據;將統一的介面模型映射為各個電商平台所開發的介面模型;認證各個電商平台的身份,直連各個電商平台,同時控制各個電商平台的控制許可權。
一、CS軟體數據採集技術。
C/S架構軟體屬於比較老的架構,能採集這種軟體數據的產品比較少。
常見的是博為小幫軟體機器人,在不需要軟體廠商配合的情況下,基於「」所見即所得「的方式採集界面上的數據。輸出的結果是結構化的資料庫或者excel表。如果只需要業務數據的話,或者廠商倒閉,資料庫分析困難的情況下, 這個工具可以採集數據,尤其是詳情頁數據的採集功能比較有特色。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產品的使用門檻很低,沒有 IT背景的業務同學也能使用,大大拓展了使用的人群。
二、網路數據採集API。
通過網路爬蟲和一些網站平台提供的公共API(如Twitter和新浪微博API)等方式從網站上獲取數據。這樣就可以將非結構化數據和半結構化數據的網頁數據從網頁中提取出來。
聯網的網頁大數據採集和處理的整體過程包含四個主要模塊:web爬蟲(Spider)、數據處理(Data Process)、爬取URL隊列(URL Queue)和數據。
三、資料庫方式
兩個系統分別有各自的資料庫,同類型的資料庫之間是比較方便的:
1)如果兩個資料庫在同一個伺服器上,只要用戶名設置的沒有問題,就可以直接相互訪問,需要在from後將其資料庫名稱及表的架構所有者帶上即可。
2)如果兩個系統的資料庫不在一個伺服器上,那麼建議採用鏈接伺服器的形式來處理,或者使用openset和opendatasource的方式,這個需要對資料庫的訪問進行外圍伺服器的配置。
不同類型的資料庫之間的連接就比較麻煩,需要做很多設置才能生效,這里不做詳細說明。
開放資料庫方式需要協調各個軟體廠商開放資料庫,其難度很大;一個平台如果要同時連接很多個軟體廠商的資料庫,並且實時都在獲取數據,這對平台本身的性能也是個巨大的挑戰。
❽ 飛機對接是什麼意思
飛機對接的意思是飛機數據信號發射地面接受數據分析。
對接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航行中的航天器(太空梭、宇宙飛船等)靠攏後接合成為一體。
而飛機對接技術原理是指飛機數據信號發射地面接受數據分析的原理。但也是會有兩個飛機直接的空中對接,如通過管道吸口進行,是任務機與加油機的空中操作,叫加油對接。
飛機裝配的相關對接
飛機總裝配是把已製成的飛機結構部件進行對接,在機上進行各種功能裝置和功能系統的安裝、調整、實驗及檢測,使飛機成為具有飛行功能和使用功能的完整的整體。
飛機結構部件的對接及對接後整流部分的安裝,功能裝置的安裝、調整,各功能系統的安裝。
❾ 技術對接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哪裡
技術對接是邁科技提出的一個新的行業名稱,常用名字叫技術轉移,或者成果轉化。技術對接與他們相似,但又區別於這兩者,因為技術對接是在一個平台角度,去整合需求和解決方案的,面到面的信息流即多對多的技術推廣和解決企業難題的服務模式。而技術轉移是點到點的一對一交易模式。
❿ 技術對接是干什麼的啊時不時會聽別人提起,表示很好奇,哪位大神給我介紹介紹啊
怎麼解釋呢,其實剛開始接觸的時候我也不是很懂,後來是在HOPE平 台上跟大家交流出來的。樓主看下吧,應該可以解開你的疑惑。